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中国节】| 岁末大寒至,静候春归来




今日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中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节日习俗







大寒迎年



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蒸煮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多数年份和一些沿海地方,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则有大寒炸春卷的习俗。

 尾牙祭



中国南方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等。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古时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民间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

 数九



民间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小寒节气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大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数九”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从冬至算起的),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到极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年末将至

寒风虽凛冽

暖意自在人心



END
往期推荐
【网络中国节】| 新年始,小寒至【网络中国节】 | 大雪渐寒,岁暮清欢


撰稿 | 刘辰

图片来源 | 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中心摄影部 

编辑 | 鱼海

责任编辑 | 王伟真

审核 | 陈兵建 叶萌



↑关注我,了解更多雁苑故事↑

喜欢这篇推送记得给小编点赞喔

官方微信:

luasnews

官方微博:

@兰州文理学院

投稿邮箱:

2922039557@qq.com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