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 在“骨与肉”中,探寻李津艺术形式及风格的演变
2019年3月22日,李津个展“骨与肉”在墨斋画廊举办,展览由杨浚承策划。此次展览以“时间”为序,通过聚焦与梳理艺术家的早期创作,清晰且完整地叙述了李津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的演变以及个别主题的丰富内容。
展览现场
走进墨斋“骨与肉”的展览现场,犹如闯入一个迷宫,这种奇特的展陈方式,让我们在迂回曲折的穿行与观看中,得以近距离地与李津早期的作品对话,并深刻地体味作品之间的微妙变化和相互关联。此次展览的很多作品是首次亮相,现场又辅以李津的创作、访谈的视频影像,以及他早期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的文献及图片资料,非常详实地呈现了他艺术语言的生成逻辑。
展览现场
展览首先以视频“自在墨法”为开端,展现了他的黑白水墨创作的过程,他以直抒胸臆的大写意风格作画,回归到“骨与肉”、“笔与墨”、“形与神”的精妙之境。这似乎是对俗世的抽离,人与画及笔和墨已经融为一体,进入一种自在而随心所欲的创作状态。
视频:自在墨法
李津以大雅之媒介表现大俗,以端庄之笔墨表现戏谑,他在无意中解构了水墨语言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诉求与道德界限,将自己的生活和个人感受放在了首位。在很多人看来,李津的艺术特质是食色享乐,但在他作品的表层之下,还隐藏了很多深刻。
光环系列:拉萨的梦 118×118CM 1993年
为了追寻个体自由和原始的自然,李津曾数次旅居西藏。在异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自我放逐之中,他对生命和肉体存在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悟,这不但彻底改变了他的绘画语言和人物造型手法,更是他日后的艺术的精神底蕴。艺术家以前并未故意去强调这些,但他一路走来,他一直知道他有。正如展厅墙面上所呈现的李津的一句话:“后来的作品淡化了宗教图腾和直观的信仰感,但我是想把‘终极意义’放在作品背后,把生活推到前面。”
酥油灯 76×99CM 1984年
藏牛头 67.7×81.5CM 1984年
李津在1984年自愿前往西藏大学任教,这期间创作了《酥油灯》、《藏牛头》等作品,以及在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艺术运动中引发广泛关注的《西藏组画》,这些早期的精彩作品均在此次展览中呈现。《西藏组画》将人与动物两种元素融合为远古图腾,将崭新的原始主义与表现主义纳入到水墨画创作之中。
西藏组画 系列
他后来在1990年及1992年先后第二、第三次入藏,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的罗汉及高僧作品,比如《行僧》、《拉萨河心经》、《红衣头陀》等,但他画面中的人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罗汉或喇嘛,通过仔细观看其表情,我们会发现这描绘的还是一个人。在几件床单画作品中,其意义重点在于艺术家对工笔、写意水墨以及唐卡和汉藏佛教艺术等绘画语言之间关系的处理。其中,《拉萨河心经》蕴含了藏传佛教的符号;《行僧》是对藏佛壁画和西藏视觉文化中的斑驳感的体悟。
左:拉萨河心经 196×77.5CM 1992年
右:行僧 196×78CM 1992年
红衣头陀 136.3×68.8CM 1992年
西藏的生活及见闻对李津来说,是他生命及艺术历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点醒了他很多方面,在访谈视频“放逐与回归”中,他谈到自己在西藏看到的“天葬”,这些让他更加看透生死,看透人生只不过是一部戏。他的心境在西藏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使他的人生态度更加乐观积极。他坦言:“人生很短暂,还是少看阴暗面。”
访谈视频:放逐与回归
再画天葬 135.6×68.3CM 1993-2018年
在展览现场的一个小厅,高处挂置着几张竖幅的大画,这是经过放大后的人脸,它们变成一幅幅山水画般的面具,颠覆我们的本能反应。这是创作于1996年的“头像系列”之《大眼》、《微笑》等作品。几件相对大尺度的画幅,高高悬挂在狭小的场域内,我们只能仰视而不能以日常的观看角度观其全貌,这给人一种压迫但又有一种心灵上的启迪和别样的感受,仿佛进入了一个宗教的道场空间。
头像系列:大眼(左)、微笑(右)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还有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佛印:舞》。这是真人大小的人物画,画面完全融入佛经版印和画家本人的手印,也许达成了一种“自我”和“他者”的相互融合。
佛印:舞 174.6×92.7CM 1993年
在“饕客系列”作品中,桌上食物和同桌用餐的食客,和观者之间都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这些作品使我们比较熟知的“食色”题材,更偏重于及时行乐,使任何人都能产生共识,但实际这些不是简单的感官表达,其背后还隐藏着其它东西。
饕客系列(局部)
在一楼展厅,还展示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又极具警示意义。在《不拉不行》中,打坐的高僧可以变为郁闷的便秘者,虚度时光的闲人可能恰恰是坐听风吟的文人雅士,打吨儿的霎那也许正是死亡降临的时刻。
不拉不行 50×40CM 1996年
在三楼展厅延展开李津作品中相互关联的核心主题:孤寂、身体的状态和欲望、人脸的陌生、性与爱的离合起伏。他利用水墨的暧昧性和暗示性,将抽象的泼墨晕染、表现性的笔触、重複繁衍的图式、以及愉悦感官的明丽色彩,用以超越和颠覆其基础的线条勾勒。艺术家的自画像或多或少浮现于这些人物之中,使作品具有亲身经验的逼真感,同时却总有一种追忆的愁绪和反讽的距离。
小哥线描 系列
李津的艺术既是自我表述,也是自我创造,更是自我否定:在其中身份与角色已无从分辨。当我们自以为实实在在地捕捉到艺术家之时,他早已悄然离去,留在画中的只是无名无姓的“任何人”。而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切升华与沉沦,都成为了观者的内心独白。
对于这次早期作品回顾展,李津谈及:“我是一个不愿回头看的人,我是往前看的。但人到一个年龄还是得回头看,看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后面再去变法时,才有依据,你的艺术不可能断连。”
策展人杨浚承进行媒体导览
艺术家李津接受采访
李津1990年于西藏那曲地区
艺术家
李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2013年获得“AAC艺术中国”(2012)年度水墨艺术家奖。2014年被权威艺术杂志《艺术财经》艺术权力榜评选为2013年度艺术家。曾在国内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大都会美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策展人
杨浚承(1982年生于香港)是独立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他和林似竹博士共同策划过泰祥洲、魏立刚和杨诘苍的个展,并在筹备李津2016年个展“自在”时和艺术家有过紧密合作。他独立策划的多媒介群展“影窟”以一系列佛龛形式展示,探索物质世界的灵性和神性,复原图象被现代审美所压抑的更多维度。
李津:骨与肉
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5月12日
墨斋画廊
中国北京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