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川普新政李嘉诚孙正义转投海外 中国急需要的政策是……

2016-12-08 贺江兵 贺江兵


 

    从投资阿里巴巴的孙正义到香港首富李嘉诚转投海外,这些富豪巨贾为何离我们而去?当下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这两天,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真没闲着,其他不谈,笔者最关注的是他的经济和金融政策,这两天的一条海内外被广泛报道的消息,还是让人吃惊的。据报道,日本首富孙正义宣布将在美国投资500亿,为美国增加5万个就业机会。

孙正义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投资阿里巴巴成为中国财经界耳熟能详的人物,可见,其投资远见和投资能力毋庸置疑。加之,之前早已从内地房地产全身而退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投资国外,这些动向足应该引起重视了。

之前的若干年,笔者一直建议减税,自2013年以来,主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是减税加人民币主动贬值。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减税+加息了。

 

特朗普新政促资本流入美国

未来,特朗普就任后,其主要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减税+加息+投资刺激+贸易保护。这些,我们不可能全部跟进,有些政策,比如政府投资基建,这个我们已经用过了,虽然存在一些浪费和腐败,但是,很难说在次贷危机中对中国经济缓冲一无是处,负面效果也是十分明显。这个很难继续下去。

对于贸易保护,中国更是不可能跟进,中国是世界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是积极推进者,闭关自守和以邻为壑显然不符合中国基本的利益。

特朗普的“新政”是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呢?非也。11月21日,笔者曾在新京报发表过《“特朗普新政”或许被严重低估了》一文,对特朗普的经济金融政策较为全面的评述,并断言其一定会贯彻实施。果不其然,他的团队坚持和更全面的阐述了这一政策,并无太多的变化。

当下,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都得重视甚至学习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了。很多读者对特朗普新政中主张减税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债务负担表示担忧。国际投行、国内专家包括6日参加优选金融经济论坛的顶级经济、外汇专家都表示了同样的忧虑。可是,在我看来,这种担忧短期内是存在的,中长期来看,不仅仅不是问题,反而是化解美国巨额债务(目前接近20万亿美元)的唯一办法。

特朗普将企业所得税降到15%,是所有主要经济体最低税率;而且以美国为总部的企业,海外分公司利润返回美国只收8.5%的所得税。巴菲特的公司用川普政策换算,账面陡然增加290亿美元的利润。可以想想,会有更多的孙正义移资美国。

特朗普这叫放水养鱼休养生息,而非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财政政策。另外,我在旧文中也提到特朗普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档次。笔者自2013年以来,写了很多呼吁降低企业税负,以及很多减免个税的文章,而很少有跟进者,跟进的大多是哗众取宠的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无聊话题。

当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业、高科技企业、金融等产业转移到美国;美国的大中企业回迁本土,虽然税率降低了,但是,总量的暴增完全可以弥补减免税的那部分缺口。生意人特朗普当然明白薄利多销可以导致财政收入的暴增的。这个问题都想不懂,可以复习下小学数学。

企业回迁美国本土,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就业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拉动美国经济的增长,这就是特朗普当选以来,美股和美元持续暴涨的根源。

 

抑制资产泡沫更需加息

中国的另一个政策也需要调整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会导致滞涨,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问题,现在中国最大的金融问题不是钞票印少了,而是资金在金融行业内空转太严重了。而实体经济长期资金短缺的问题根本无法通过央行放水得以解决。

在6日参加优选金融经济论坛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提供的资料表明,从2005年开始,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上升,2008年超过日本,2013年超过了美国,2015年达到8.5%,只占就业人数0.7%的金融业,其人均收益要比其他行业高约12倍。2016年上半年9.2%。如果以金融业在GDP中的占比来衡量一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的话,那么我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显然是过度了。

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虽然央行并未加息,市场上资金的利率都在飙升,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10年期至12月6日已达3.1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在上述他论坛上提供的资料和预测表明,本轮GDP名义增速迅速扩大,表明通胀严厉在显著增强。

加之,自下半年来狭义货币M1都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对通胀形成了直接的压力,并通过PPI到CPI传导,从抑制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加息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儿了。

另外,从维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相对稳定,正确的引导预期,都需要加息。理论上来说,本币加息可以吸引外资进入。据央行网站12月7日更新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16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2.2%,为连续连续第五个月下降,且再创今年1月以来最大单月降幅。

加息也是抑制资产泡沫最有效的手段,包括房地产泡沫。

加息,并不是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因为,实际利率早已远超企业贷款利率,存款和市场化利率均在基准利率之上了。

加息,只是表面央行的一种态度和信号而已。

加息和减税,才是治疗滞涨的良方之一。当然,能裁减冗员和减少政府开支治疗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作者为优选金融副总裁、全文已发今日新京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