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 9 分的这本罗马史入门再版了

刘津瑜 博雅好书 2022-10-23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的罗马史研究指南,包含历史概述、史料介绍、研究史概述、重点问题解析,以及对相关学术资源和工具书的介绍。第二版在首版的基础之上增补了大量内容,吸收了国内外罗马史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并深入罗马史研究提供了路径与参考。



作者简介


刘津瑜,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马史博士,德堡大学古典系教授,2013—2016 年担任系主任,古典学会(Society for Classical Studies)理事。2014年起兼任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导。著有Collegia Centonariorum: the Guilds of Textile-dealers in the Roman West(Brill,2009),主编《全球视野下的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研究前沿》(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发表有关罗马社会经济史、拉丁铭文、古典接受史的英文学术论文多篇。曾为纽约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4年获美国梅隆人文基金资助,2018—2019年获哈佛大学洛布古典丛书基金资助。目前为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度重大投标项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全集译注”首席专家。曾为诸多学术期刊,如Classical World, Latomus, Ancient History Bulletin, Historia, Greek, 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Classical Antiquities,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等担任审稿人。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罗马史?

罗马历史枝繁叶茂,在巨大的范围内、在长时段中影响非常深远。可以说不了解罗马史,就无法透彻地了解西方历史,无法厘清地中海世界语言文化、政治思想和法律观念的渊源和脉络。比如,我们今天所用的“共和国”这个词,英文中的republic,就来自于拉丁语res publica,本意是公共的东西、公共的事务。罗马史远不仅仅是罗马城的历史,也不是哪一个特定国家的早期历史。罗马帝国曾经覆盖的地区,现在已经变成了数十个民族国家,其中包括大家很容易就联想到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这些拉丁语族或者叫作罗曼语族的国家,而罗曼语族包括罗马尼亚语也是因为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对达奇亚王国(Dacia,今罗马尼亚)的征服。曾经在罗马帝国版图中的现代国家还包括土耳其、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叙利亚等等和西欧国家很不一样的国家。直到今天,散落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废墟”还在继续进入我们的视野,提醒我们罗马人当年走得有多远。比如,在英国的巴斯,我们还能看到罗马时代的浴场;在奥地利,还有罗马军营的遗址;在西班牙,有罗马时代留下的水道(引水渠);在土耳其,有大量罗马时代的马赛克(镶嵌画);甚至在雅典(我们通常只把雅典看作一座希腊城市,但它在罗马帝国时代也很繁荣),城里醒目的位置我们还能看到罗马皇帝的拱门。


从时间上来说,公元前11世纪台伯河边的帕拉丁山谷,也就是罗马城的发源地,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罗马城的雏形可能是在公元前8世纪形成的,最初并不起眼,然而在一系列的征战之后,于公元前2世纪在地中海世界建立了无可争议的霸权,并在公元前1世纪最终发展成为以地中海为内湖的强大帝国,公元2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五六百年间罗马主宰着(相当于今日)西欧、中欧、南欧、西亚、北非广袤地区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取向。即使在公元5世纪之后所谓的“蛮族”各王国开始逐渐建立,瓦解了西部罗马帝国,东部罗马帝国依然继续存在上千年之久,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侵吞。所以,罗马史研究跨越1000多年的历史,并涉及整个地中海世界。对东罗马帝国的研究则为拜占庭研究所覆盖,而罗马研究与拜占庭研究之间自然存在交叉部分。


“罗马”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段,罗马世界是不一样的:疆域在变,人口的构成在变,语言、文化和宗教也在变,地中海的地缘政治和文化版图也随之变化。把地中海世界变成罗马帝国,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常常也是血腥残忍的,其间交织着冲突、流血、媾和、吞并、同化、反向影响,不一而足。而罗马史研究所涵盖的课题范围也极为广泛,罗马世界的历史、政治、艺术、语言、文学、法律、哲学、宗教、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其中。


罗马帝国简易地图


罗马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历时已久。罗马帝国的分裂以及中世纪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拉丁语言和罗马文化的末日。而在文艺复兴时代和启蒙时代,对希腊罗马文学艺术的崇尚与模仿、对罗马研究的兴趣成为知识界的潮流。但丁在创作《神曲》时,即以罗马诗人维吉尔作为他的向导。在《天堂篇》中,象征罗马帝国的飞鹰对诗人讲述罗马帝国的过往,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约272—337)和查士丁尼(Iustinianus I,482—565)依次出场,而查士丁尼因为维系政教合一的国家而受到诗人的推崇。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Petrarch,1304—1374)则以罗马史上的西塞罗、李维、维吉尔和塞内加为他的文学楷模。他不但对西塞罗的抄本有第一手的研究,甚至以西塞罗和维吉尔同时代人的杜撰身份和语气撰写了致他们的书信。除文学艺术给带来灵感之外,文艺复兴时期及其后的学者和思想家们热衷于从罗马史上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政治体制成功与失败的范例,有关罗马兴亡的探讨成为焦点之焦点。彼得拉克的《恺撒传》、马基雅维里的 《论李维的前十书》、18世纪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以及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无不从罗马历史出发探索治国之道和王朝兴衰的根源。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政治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罗马作家作品的研究。有人强调罗马体制中的制衡因素,觉得这是罗马能够制胜的法宝;有人强调公民精神、对法律的服从;还有人看到的是军纪的严明;等等,不一而足。 


20世纪之前,古典学教育,包括希腊、拉丁语以及希腊罗马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形成欧洲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产生了诸如19世纪的德国古典学家蒙森(Mommsen,1817—1903)这样的罗马研究之集大成者。蒙森在罗马法、拉丁铭文及行省研究等诸多方面贡献卓著,并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罗马史学家。20世纪以来罗马研究和其他许多传统学科一样获得新的生命力,以军事、政治为主线的传统撰史方式发生转变,不但研究领域和课题大为拓宽,还引入了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罗斯托夫采夫(Rostovtzeff,1870—1952)的《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1926年初版)在罗马研究领域开综合研究之先河。半个多世纪以后,同为耶鲁大学著名古代史学家的拉姆塞·麦克莫兰(Ramsay MacMullen)如此写道:“在描述过去的时候,我们这些书生总会坚持去写战争、阴谋以及人物,以此赋予历史以生命。但是那种只把‘罗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作装饰性的背景,无视它们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撰史方式不但极其原始(very primitive),而且业已过时(old-fashioned)。”


罗马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历时已久,但一直不断地在自我更新之中获取活力和新鲜的思维。时至今日,罗马研究的各分支(包括文学、史学、艺术、法学、考古等)之间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新作出版的频率有增无减,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罗马史研究的重地历来在英、美、法、德、意等西方国家,重要的杂志和书籍也以这几种语言为主。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其他古典研究发达的欧洲国家,其学者也多以这些语言发表学术著作。这些研究重地不但占据研究优势,而且掌握了罗马研究领域的话语权。欧美的大学,无论是大型的研究型大学还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大都设有古典学课程。内容包括罗马文明、希腊文明一类的通史性课程、专题研讨班,以及技术性较强的拉丁语、希腊语基础语言课和原典阅读课。古典学课程主要由古典系提供。古典系(The Classics Department或the Department of Classical Studies)课程通常以古希腊语、拉丁语语言文学为核心。在大型的研究型大学,历史系也会设有希腊史、罗马史专业;艺术史系也常设有希腊艺术史、罗马艺术史专业并开设相关课程。有关希腊、罗马的考古课程则由考古系、艺术史系甚至人类学系提供。这些系科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常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壁垒。但无论是研究罗马史、拉丁文学的专家,还是研究罗马艺术史或考古的专家,其基本要求是共通的,即能够熟练运用古希腊语、拉丁语进行学术研究,并可阅读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学术著作。欧美在古典语言教育方面有着长期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即便是在古典语言教学相对落后的美国,许多公立中学和私立学校都设有拉丁语选修课。能够提供古希腊语教学的中学较少,主要集中在耶稣会所创办的学校。欧美的众多一流大学都是训练罗马史学家、古典考古学家以及古典语言学家的重地。但是这十几年来由于网络资源共享所提供的便利,学者们一方面在变革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研究资源极不平衡的历史,这些都为国内学人开创新的研究局面创造了极佳的契机。


本书的缘起和目的

这本书的缘起,可回溯到2006年来自“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主编陈恒教授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我很荣幸得到这个邀请,而接受这个邀请则是因为我十分认同这套丛书的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提供一部新的罗马通史,而是为对古罗马历史与文化有兴趣的同学和同仁提供一个门径。本书的重点不在于讲述罗马史上发生过什么事,而在于介绍罗马研究中所用的重要史料、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学说、所用的分析角度、近期研究动向以及常用的研究资源。


从结构上来说,本书分序言、正文四章(罗马史概述、史料概述、研究史概述、重点学术问题)及两个附录 (关键词、线上与线下学术资源)。古代史研究远非静止式的。哪怕是罗马史这样古老的话题,也处在动态发展之中。同样的资料,所问的问题不同,最终的叙述就会不同;而同样的问题,研究者所掌控的资料不同和研究的手法不同,结论也很可能会大相径庭。这本书用了许多的个案(比如“罗马化”问题、“奴隶与释奴”等)来说明罗马史研究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开放性。希望这本书对于使用者来说能够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


由于我个人的学术训练主要集中在罗马社会史和拉丁铭文学方面,所以这本书的一个特色是社会史的内容(比如“释奴”)以及对各种非文本资料的介绍占了较大的比重。族谱学、姓名学、铭文学、钱币学、纸草文书学等在传统史学(特别是在国内罗马史研究中)中处于边缘地带的辅助学科或研究手法在本书中都有专节介绍。而因为许多的铭文和纸草文书来自平民百姓和行省地区,所以如果忽略这些材料的话,就会削弱罗马史研究中自下而上的角度。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使用者拓宽研究手法和资料的广度。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本书难以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许多问题的讨论,包括宗教、性别研究、医学、哲学、建筑、艺术方面的讨论都可以进一步扩展。书后的书目部分提供了一些基本文献、阅读书单,希望能够有助于使用者按图索骥。


我自己所开设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罗马文明”“罗马帝国的影响”、拉丁语散文(尤其是西塞罗、李维及小普林尼)与诗歌(尤其是维吉尔和奥维德的作品)阅读等方面。这本书的写作与我的教学相辅相成,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受益匪浅,也更加全面地梳理了学术发展脉络以及学术动态。过去10多年来,我的课堂主要在美国。但2011—2012年我学术休假期间,有幸受黄洋老师的邀请在北京大学新成立的西方古典中心访学,并开设了3门课:“罗马帝国史”“古代城市研究”以及“初级拉丁语II”。经常有国内外的同事问我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面对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感受有什么不同。我个人的深切体会之一是无论对于中国的大学生还是美国的大学生而言,古罗马都是一个“异文化”。“过去即异邦”(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这个说法在这里体现得特别明显。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希腊罗马是西方文化的源泉(这个说法目前在西方其实正在经历解构),但对于大多数美国年轻人来说,古罗马仍是个遥远、迥异,甚至陌生的记忆空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这个记忆空间或许还涌入了迪士尼的动画片、好莱坞古典题材的史诗片还有《罗马:全面战争》(Rome: Total War)制造的形形色色的罗马印象。从这一点来说,在国内和美国教罗马史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在语言方面。古典学的研究要求要有拉丁语、古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和欧洲的大学生相比,美国的大学生的语言储备相对单一,不但掌握的外语有限,对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学习也经常起步较晚。所以在大学阶段,国内和美国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旗鼓相当的。只要在大学阶段能够早些开始语言训练与储备、接触研究方法论,在古典学领域和美国的大学生持平乃至超越他们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期望《罗马史研究入门》这样一本书能够便利同学们实现国际对接。


节选自《罗马史研究入门》(第二版)序言】



向上滑动阅览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罗马史概述

一 王政时代

二 共和时代

三 帝国时代

第二章 史料概述

一 文学史料概况 

二 文书史料 

三 实物史料

第三章 研究史概述

一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二 19世纪到20世纪初西欧的罗马史研究

三 20世纪西方的罗马史研究

四 21世纪学术研究动向

第四章 重点学术问题

一 共和时代的政治

二 从共和到帝制

三 奥古斯都时代

四 罗马“帝国主义”

五 “罗马化”问题

六 罗马经济

七 奴隶与释奴

八 基督教与“异教”

九 罗马帝国的衰亡?


附录一 关键词

附录二 线上与线下学术资源

一 工具书

二 原始资料

三 史料集、文献集

四 通史类著作

五 语言教学和研究资料

六 主要期刊

七 综合性网络资源

八 推荐书目:学术著作及译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