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谢林著作集”系列来了!共13种

博雅好书 博雅好书 2022-10-04


  引言


对于中国学界来说,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神圣家族”(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中“四巨头”之一的谢林,其著作的译介是一项亟待补强的工作,因为无论对于康德、黑格尔还是对于费希特而言,我们都已经拥有其相对完备的中译著作,相比之下,谢林著作的中译仍然处于非常匮乏的局面。有鉴于此,国内学者提出了中文版“谢林著作集”的翻译出版规划,这套“谢林著作集”由国内德国古典哲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先刚担任主编,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希望以此推进国内学界对于谢林哲学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工作。


这套中文版“谢林著作集”的主要宗旨不在于追求大而全,而是希望在基本覆盖谢林各个时期的著述的前提下,挑选其中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翻译出版,力争做成一套完备的精品集。规划的中文版“谢林著作集”共二十二卷,目前已出十三卷。本期博雅君就来介绍这十三卷已出的“谢林著作集”。


01

《学术研究方法论》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先刚 译


《学术研究方法论》(1803)记录了谢林1802年夏季学期在耶拿大学的授课内容。这门课程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和关注。谢林从他的“同一性哲学”立场出发,不仅阐发了“科学的整全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哲学的本质”等经典哲学问题,而且深入讨论了学术机构的“科学使命和道德使命”以及学术机构内部各门科学之间的有机关系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这些思想对于威廉•冯•洪堡(1809年筹建柏林大学)的现代大学理念的诞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就此而言,谢林的《学术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能够媲美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康德的《系科之争》。这部著作还探讨了从事哲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本书同谢林的许多著作一样,发挥着“哲学导论”的作用。


本卷亦收录了谢林于1802年发表的几篇重要论文,即《论自然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的关系》《论哲学中的建构》《论哲学视域下的但丁》,所涉及的问题与《学术研究方法论》相互呼应,更全面地展示了谢林的“同一性哲学”的思想。


02

《艺术哲学》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先刚 译


谢林的《艺术哲学》(1802/03)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艺术哲学”的概念,第一次对这个领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不同于康德以来的偏重于主观审美意识的“美学”,“艺术哲学”关注的是艺术的本质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哲学意义


“艺术哲学”也不同于迄今为止的各种经验意义上的或哲学意义上的“艺术理论”,它不是从某个特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把艺术和艺术作品当作一种特殊对象来考察,而是把艺术本身当作哲学的另一种完整的呈现方式。换言之,“艺术哲学”是“作为艺术的哲学”或“艺术中的哲学”。因此谢林的艺术哲学同时也是他的哲学体系本身(尤其是“同一性哲学”或“绝对同一性体系”)的另一种完整的表述,其中不但涉及其早期的先验唯心论哲学和自然哲学,也与后期的神话哲学和启示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就艺术本身而言,本书同样蕴含着大量深刻的洞见,这些洞见通过黑格尔和叔本华——众所周知,这两位哲学家所说的“美学”实质上就是“艺术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卷亦收录了谢林另一篇与艺术哲学有关的长篇论文《论造型艺术与自然界的关系》(1807),从而集中而完整地汇集了谢林艺术哲学的核心文献。


03

《哲学与宗教》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先刚 译


《哲学与宗教》(1804)是谢林的“同一性哲学”时期的代表著作之一,其从发表伊始就引发大量争议,被认为在他的整个哲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在这部著作里,谢林提出了哲学与宗教“同源分流”,并最终回归“永恒同盟”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出发,谢林一方面反驳了宗教信仰对于哲学的僭越主张,坚决捍卫哲学和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以一种简明扼要的方式勾勒出了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议题。


本卷收录的另外几部(篇)著作,《伊曼努尔•康德》(1804)和《论德国科学的本质》(1807)表达了谢林对于同时代德国哲学的形势和走向的看法,《哲学导论》(1804)以阐释哲学史的方式引导初学者去接触“真正的哲学”,而《自然哲学导论箴言录》(1806)和《自然哲学箴言录》(1806)则是以独特的箴言写作方式阐释了他的哲学体系的基础部分(即“自然哲学”)。这些著作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展示了谢林“同一性哲学”的丰富面貌。


04

   《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先刚 译


《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1809)是谢林生前最后一部正式发表的哲学著作,也是“前期谢林”和“后期谢林”的决定性的分界点。在此书中,谢林试图通过“存在-存在者-存在的根据”的区分为人的自由提出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奠基。在这个过程中,谢林的关注点逐渐从“人的自由”转移到“上帝的自由”,由此开启了通向他的后期哲学的大门。这部作品被海德格尔誉为“谢林最伟大的功绩”以及“德国哲学乃至西方哲学最深刻的著作之一”,成为谢林众多著作中最受关注的对象。


本卷收录的另外两部作品,《斯图加特私人讲授录》(1810)和《谢林和埃申迈耶尔的通信》(1810),相当于谢林本人为《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亲自撰写的阐释和说明,因此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许多细节问题上,对于我们理解这部著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意义。


05

《世界时代》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先刚 译


从1810年开始构思写作的《世界时代》是谢林自许的其整个哲学的“代表作”(Magnum Opus),尽管这部著作在他活着的时候从未以完整成书的形式出版。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谢林一直试图以“世界时代”的形式对自己的哲学体系作出最终的决定性的阐述,并为此创作了二十多份不同的书稿。这个计划最终搁浅,“世界时代哲学”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否定哲学-肯定哲学”或“神话哲学-天启哲学”的奠基性导论。谢林《世界时代》的二十多份书稿绝大多数已经遗失或毁于战火。


本书收录了该书1811年和1813年的两部已正式排印的原稿、1814年的第81号手稿、以及1815年的残篇,这是国内外学界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世界时代》文本辑录。在《世界时代》这部著作里,谢林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框架,刻意地用一种夹杂着历史叙述与辩证法推演的语言阐述了上帝和人在永恒和时间之内的命运:从自身内部的不同本原之间的纠缠和斗争出发,通过斗争和分离,让一切各安其位,统一在唯一的绝对精神之下。在这个过程中,谢林几乎讨论了所有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关于“神性”“存在者-存在”“自由”“恶”“时间”的论述尤其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刻性和重大影响。因此,无论是就谢林的主观意愿而言,还是就客观影响而言,《世界时代》都是整个谢林哲学的核心枢纽,对于理解谢林的早期哲学和后期哲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06

《 近代哲学史》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先刚 译


《近代哲学史》(1833/34)是谢林的代表作之一。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大师,谢林以高屋建瓴的方式阐述了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直至谢林本人后期哲学的演进过程,其中不但包含着他对自己的早期哲学的检讨,更包含着他对黑格尔哲学的详细的批判分析。在本书中,谢林重点考察了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思维”“经验”“上帝”“自由”“本原”等核心概念,借此揭示出了他所强调的“否定哲学”和“肯定哲学”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本卷收录的另外两篇著作,《为维克多·库桑先生哲学著作所作序》(1834)和《哲学经验论述要》(1834),从不同方面补充或进一步阐发了《近代哲学史》中的相关思想。这三篇著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近代哲学史》既是一部哲学史名著,也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近代哲学的精神实质,理解谢林的后期哲学、谢林在德国唯心主义中的定位、谢林与黑格尔的关系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07

《论世界灵魂》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庄振华 译


《论世界灵魂》(1798)是谢林关于自然哲学研究的代表作品之一。从1796年起就致力于电学、磁学与化学方面的自然科学研究的谢林,在借鉴同时代其他人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启了自然哲学研究的征程。谢林的自然哲学研究不止停留在对经验事实的描述,而是追问这些事实的根据。借用“以太”“生气”“本原”等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谢林对重力、物质、光、电、生命等现象给出了存在论意义上的解释,体现出谢林对19世纪德国自然科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08

 《布鲁诺》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庄振华 译


《布鲁诺》是谢林唯一一部以对话录形式展示哲学思想的著作,属于谢林“同一性哲学”时期的自然哲学代表作,也是继《先验唯心论体系》之后又一部系统展示绝对者问题的作品。通过虚拟五位历史名人——安瑟尔谟、亚历山大、琉善、布鲁诺和波利虚尼奥——之间的对话,谢林突破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先验哲学范式,不再将客观东西的根据置于主观意识之中,而是确立客观东西自身的根据性、秩序性。该书的主题包括:1)哲学的合理状态是真和美,哲学和艺术的关系问题;2)绝对的合理状态是寻求同一性;3)从绝对到受限制的东西的过渡是追问事物如何从永恒中涌现出来。《布鲁诺》卷还收入了同时期谢林发表在《哲学批判杂志》的两篇论文:《论全部哲学批判的本质》和《论绝对同一性体系及其与最新的(莱茵霍尔德)二元论的关系》。这两篇文章同样阐述了同一性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并涉及与同时代其他哲学家的论战。


09

《启示哲学导论》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王丁 译


《启示哲学导论》(1842~1843)为谢林晚期哲学的代表性作品。谢林晚期哲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区分了“肯定哲学”和“否定哲学”。通过对整个近代理性进行批判式的范围划定,考察其历史性处境和效用,谢林尝试为理性重新赋予合法性极力克服形而上学自开端以来就包含在自身中、并在近代哲学中达至巅峰的虚无主义倾向,从而通过回溯哲学的开端来拯救哲学自身。


本书的另外三个文本《对肯定哲学本原的另一种演绎》(1839)、《柏林首讲》(1841)、《论永恒真理的源泉》(1850)与《启示哲学导论》共同构成进入谢林晚期“启示哲学”的通道,并刻画其晚期的基本论题和思想剖面。从思想史层面来看,谢林的晚期哲学更起到从德国古典哲学向19世纪中晚期哲学、甚至20世纪哲学的过渡作用。


10

《启示哲学》(上卷)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王丁 译


《启示哲学》与《启示哲学导论》构成了一个整体。如果说《启示哲学导论》表明了谢林晚期哲学的最终诉求、思想出发点和方法,那么《启示哲学》则是对前者的运用和具体化。谢林在其中着重考察的是神话史、三一论、基督论、人类学和教会史,以一种不同于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的历史哲学方法,重新构造了一条人类理解自由的历史谱系,对当代的哲学、神学、宗教学、比较神话学,乃至海德格尔的“存在史”观和沃格林的“政治观念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译本《启示哲学》分为两卷,本书为上卷,涉及三方面内容:1.讨论潜能阶次与作为个体和自由的“神”的辩证关系;2.神话的起源与基本发生机制;3.对埃及、印度及希腊、罗马神话的分析。


11

《启示哲学》(下卷)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王丁 译


中译本《启示哲学》下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1. 从神话到启示的过渡;2. 对原初逻各斯的讨论;3. 对基督教相关内容的生存-历史哲学解构与重构。


12

《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庄振华 译


《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是谢林关于自然哲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本书通过将燃烧、光、电、磁、物体、力等不为传统哲学重视的自然概念纳入哲学的视野,赋予它们思辨的含义,使这些概念一方面突破了牛顿等近代科学家赋予它们的经验科学意义,另一方面摆脱了德国神秘主义者波墨、陶勒等人赋予它们的神秘主义神学色彩,恢复了它们在前现代具有的本体论含义。


13

《神话哲学之历史批判导论》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德]谢林 著,先刚 译


谢林的“神话哲学”是他在哲学史上的又一个纯粹创新,也是其后期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部分内容里,谢林以“人类原初意识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分析并讨论这个原初意识在全部古代神话里的表现及其同异之处,尤其是其中的承继关系和演进过程,一方面揭示出人类意识的永恒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呈现出一个将所有古代文明囊括进来的一以贯之的历史进程。因此,谢林的神话哲学既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人类意识的“逻辑学”,也可以说是一部以神话为例而展示出来的“精神现象学”。


谢林的神话哲学由两部《导论》和《神话哲学》(上下卷)组成。本书是其第一导论,即《神话哲学之历史批判导论》(另一部是《神话哲学之哲学导论》)。在这部《历史批判导论》里,谢林展示了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神话哲学的过程,亦即通过批判地考察由古至今的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观,表明神话本身已经是一种哲学思维,但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民族的自觉的发明,而是人类原初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运动在不同民族的意识中的反映


在这个批判的历史考察中,谢林对于相关观点的批评以及他自己正面阐发的观点都展示出极为生动和深刻的面貌。因此,这部《历史批判导论》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看作一部阐发谢林“神话观”的独立著作,其中的各种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明的现象和本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