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了这本书,每个人都能当生活的福尔摩斯(内有福利)

博雅好书 2022-10-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出版社 Author 小北



如果你也喜欢侦探悬疑类型的话,想必总有一位侦探让你满心全是喜爱和惊叹!抽丝剥茧、层层推理,细枝末节、展开真相……这些都能带给我们解谜的快感。


无论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演绎推理法,还是柯南总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却又足以破案的细节,对于一位侦探来说,见微知著都是必须的本事。


不过其实,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其实更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常态。情侣发生矛盾的情况,多少是因为原则性的问题,多少又是因为某些小细节的日积月累呢?每天研究炒股和炒基金的朋友们,是不是也时常会从一些小的事件中看出震荡的端倪呢?



落叶知秋,露霜坚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本身就是擅长从细节中看出大局、从微观中窥见宏观的生物,我们再来看几个更生动的例子: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阿维瓦·维滕贝格和艾利森·梅特兰合著的《女人不容小觑》就提出了经典的裙摆理论:他们观察到,经济的繁荣程度常常和女性的裙摆长度呈现反相关关系。经济繁荣时代,女性的裙摆会越来越短;经济一旦进入衰退,短裙则随之变成长裙。


而他们给出的解释则是,经济状况不佳时,男性收入不多,女性不再需要用短裙来吸引男性,同时,女性收入也不好,情绪不佳,则会用长裙来把身体更多地遮掩起来。


当然这样的推论自然是带有性别歧视意味的,当代女性并不需要面向异性的性吸引力来作为价值交换。但是作为一种特定年代的历史观察,它却也可以很好地佐证,其实,有些巨大变化的端倪就藏在细枝末节之中。


我国在还没有达到如今发展程度的年代里,也有过这样由小见大的推论。发改委就曾经提出过一个榨菜指数,即根据当时畅销全国的涪陵榨菜在各地区销售份额变化情况,推断人口流动趋势。这根据又在哪里呢?


这是因为榨菜属于低质易耗品,收入增长对于榨菜的消费几乎没有影响。所以榨菜在全国各地区的销售份额变化,就能够反映人口流动趋势。比如说,2009年至2012年间,榨菜在华中地区、中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销售份额上升,便与这几个地区的农民工回流增长趋势相吻合。



社会学如此,史学亦然。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新型研究方法,被称作是“微观史学”,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一些意大利的历史学家如卡洛·金兹堡、乔凡尼·莱维和厄多瓦多·格兰迪,尝试在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碰撞中对个案进行拓展,不再像传统宏观史学一样只关注总的趋势,而是更加偏向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于是,显微镜成为取代望远镜,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它使得具体的个人或地方性的经历重新走进了历史学。那么本期,快来和小北一起看看微观史研究的那些经典范例吧!




01 

宗教异端都经历了些什么?


14-16世纪的西方是宗教笼罩下的地界,而微观史学较早的两部作品处理的都是宗教遮蔽下曾经未能被人看见的阴影。


埃曼纽尔·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描绘了14 世纪初的法国比利牛斯山区里,一个小村庄里200来个居民生活的历史画卷。这样的历史面貌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其实这是借助于宗教裁判所留存下来的审讯记录——其中记录了对25个被怀疑为异端的村民进行审问的情况。但正是借助这些记录,历史学家们可以看到关于当时的诸多问题:儿童和性行为,时间与空间地方意识,抑或农民房屋作为家庭价值观的体现等等,于是,一部14世纪的物质文化和心态史便被勾勒出来。



卡洛·金兹堡的《奶酪与虫子》同样依据的也是宗教裁判所的记录,但这一次的记录来自16世纪意大利东北部的弗留利。


记录中集中描述的是一个被怀疑为异端的人在被审问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此人是个磨坊主,名叫多梅尼科·斯坎德拉,令审讯者惊奇不已的是,梅诺奇奥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竟然是长篇大论,详细地解释对宇宙的看法。


有趣的是,这本书的书名其实就是来自梅诺奇奥的信仰:在混沌之初,天地万物一片混乱,构成这种大团块的成分“就像奶酪之于牛奶,在那个大团块中出现了一些虫子,它们就是天使”。


此外,梅诺奇奥还详细地列举了他读过的书籍以及他如何解释这些书籍,而金兹堡的著作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对新型的“阅读史”提供了独特的注脚。



其实我们平时的阅读中,更多读到的都是王侯将相的历史、是自上而下的历史,而《奶酪与虫子》可以说是一本“自下向上的历史”,书中的主人公梅诺奇奥可以被看作一个“极其普通的人”。


而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考察他的思想:有的场合,把他当作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因为他并不符合异端分子的套式,甚至让审讯者感到无所适从。但在某些场合,又把他当作传统的和口头的农民文化的代言人来对待。


也许透过这样的微观史,透过一部非正统但同样足够真实的历史叙述,我们方才可以窥见历史不同的有趣面向。


有的时候,透过个人史我们看到的正是国家史和民族史——那么,如果让你选取当代的一个侧面修史,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02 

地理、民俗与不同的文化


除了这些人类学著作之外,也有不少微观史研究是得益于地理学和民俗学的。比如说,查尔斯·菲西安-亚当斯就曾尝试识别出他所说的英格兰的“文化区”。


相似的,戴维·昂德当也将文化形式与地方经济甚至与居住模式联系起来。比如说,在“维尔特郡和多赛特的低地地区”,足球特别盛行,这与当地有“核心村落并存在着牧羊玉米经济有关”——奇怪的联系增加了!



戴维·菲舍尔写作的《阿尔比恩的种子》影响则更为深远,他把殖民地时期的美洲划分为四大文化区,而每一个文化区都是由来自英格兰一个地区的移民逐步形成的:


例如从东盎格里亚来的移民形成了马萨诸塞,从英格兰南部来的移民形成弗吉尼亚,从中北部来的移民形成特拉华,最后一个文化区是18世纪从不列颠北部来的移民所形成的宾夕法尼亚西部的 “边远乡村”。


紧接着,菲舍尔更是提出,这四个区域里,每一个区域有他所称的 “民风”——从语言到建筑住宅的风格,都是依据原来的英格兰某个地区的传统渐次形成的。


比如,新英格兰地区那种安装有挡风板式的房屋就是东盎格里亚的房屋式样的重现,弗吉尼亚人的口音和词汇就是来自苏撒克斯和威撒克斯的方言等。


这样微观文化史的考察,不仅可以厘清美国短暂而又杂糅的历史,其实对于我们的史学研究也颇有启发:不同的文化区限之内,文化史可以如何通过民俗与乡习呈现出来?在你的家乡,又有哪些民俗背后藏着一段有趣的、等待发掘的历史呢?



03 

历史的发掘与重新解释


其实微观史的著作还有许多精彩有趣的部分,史学家们往往从一个有趣的、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不多留意的点切入,比如村庄与个人、家庭与习俗、骚动与动乱、凶杀与自杀等等,并由此激活了更加宏观的历史视野。



对于微观史来说,更重要的则是重新引发了有关历史解释的争论。比如说,内战在国家层面上看起来是思想意识的冲突,但从地方层面来观察,却更像是利益之间的对立或冲突。


我们来看英国历史学家 J. H. 普拉姆的《维多利亚乡村史》“莱斯利卷”。他在书中描绘了莱斯利郡几乎 4 个世纪的政治史——两个贵族家族之间围绕权力的斗争:


一开始是格雷家族与哈斯丁家族之间的争斗,后来是格雷家族与曼纳家族之间的争斗,一个家族支持查理一世,另一个家族支持议会;一个家族转向托利党,另一个家族选了辉格党;一个家族支持保守党,另一个家族支持工党。


可以说,在本地层面,利益似乎盖过了思想,没有真正的思想层面的差异,更多的则是因为利益冲突而,为了对立而对立。


这似乎也提供了一种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新向度,当我们思考当下的国际关系时,是否会有接近的观察呢?



最后要说的是,微观史研究是文化史的一部分,而文化史正在当下焕发着新的活力。在西方,“贫穷文化”“恐惧文化”“枪支文化”“少年文化”或“社团文化”等等日常术语不断兴起。


在我国,“职场文化”“佛系文化”以及各种亚文化也在快速滋生,因此,文化需要关注与研究,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文化史。


在当下,丰富多彩的文化史正在以“知识思想”为核心不断衍生出来,因果文化史、气候文化史、咖啡馆文化史、内衣文化史、考试文化史、美发文化史、恐惧文化史、鬼怪文化史、失眠文化史、神幻蘑菇文化史、民族主义文化史、怀孕文化史、烟草文化史等等相继出现,文化史的景观正在不断改变。


如果你也对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充满好奇,那么不妨先来读读彼得·伯克的《什么是文化史》,从这本书开始,你将会领略文化史的精彩盛宴。



福 利

你最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的哪个侧面?如果让你修著一部微观史,你又想从哪个细节切入以小见大?你看过哪些微观史的经典著作吗?


快来留言区秀出你的观点吧!小北将挑选一位幸运读者,送出本期主题图书:彼得·伯克的《什么是文化史》见微知著不是侦探的特权,而是我们每个人在文化探索中都会拥有的快感。


在迅速兴起的文化史领域中,以轻松的笔触和宏阔的视野,带你从日常生活中进入文化史的观照。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点击在看

一起以小见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