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欣 | 雁落沙滩:周家班参赛记

2016-04-05 张欣 土地与歌
去年张欣为土地与歌所写的《音乐江湖上的周家班》一文,很多朋友叫好,事实上后来也引发了一系列故事。比如张欣因此和周家班的大班主周本鸣相识结缘,然后有了这篇文章中的采访和故事。民间音乐就是这样神奇,跟下去,总有滋养。文末有张欣推荐的视频,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宁二)






雁落沙滩:周家班参赛记文图/张欣


4月1日上午,第十三届“山花奖”全国吹歌展演大赛在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举行,来自十二个省(市)的十三支代表队通过音乐和表演,展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作为安徽周家班的朋友,我有幸见证了他们从排练到参演的整个过程。我觉得在这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很多东西值得回味和思考,于是把它们记录下来。

1

排练:选定“头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菠林喇叭”由生活在安徽省灵璧县菠林村的民间吹打乐班——周家班世代传承,已传承了七代,这次参加比赛的是第五代和第六代传人。由于周家的大部分人现在都已生活在县城,所以3月28日-30日,他们聚集在灵璧县城进行排练,排练地点有时在刘焕义家,有时在一个名叫奇石园的公园。73岁的刘焕义曾是周家班第四代传人周正玉亦敌亦友的同行,近些年热心帮助周家班做了很多事,是周家非常认可的“总顾问”。


这次参加排练的人依年龄顺序排列分别是周本祥、周本银、周本鸣、周本富、周中华和周晓明、周磊,演奏的是传统曲目《雁落沙滩》。排练最首要的问题是先选出“头雁”,因为民间音乐常常只有一个大致固定的框架,演奏者可以随意变奏、加花。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领奏便不同,即使同一人,每一次演奏也会有所变化。


领奏人将从周本祥、周本银和周中华之间选出。作为周家长子,周本祥在音乐、文化上的积淀和历练,是最深厚、最正统的,他天然带着“头雁”的气质,他的领奏有种尽在掌握中的气定神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78y6d2up&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5年10月,周家班在北京传统音乐节的演出


周本银像大哥周本祥一样,也是个纯粹的民间艺人,他的演奏技艺高超,曾有多次进入专业院团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但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他曾经在山东的青岛、烟台等地闯荡,开拓市场,目前生活在枣庄。周本银性格开朗,在红白事和商业演出市场上都是个活跃人物,传统和现代在他身上有着很好的交融。在音乐风格上,周本银也是能动能静,如果由他来领奏,音乐和表演会更活泼些,但缺少的是周本祥那在岁月中修炼出的气场。


周中华是周正玉的四子,在马鞍山歌舞团工作,如果由他来领奏,整个团队在气质上就多了些专业文艺团体“范儿”。


经过几天的练习、试奏和磨合,周家班最终确定由大哥周本祥来担任领奏。在我看来,这次“头雁”的选择,是多元审美观、价值观的一次碰撞和交锋,最终的选择也代表了周家班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坚持传统和民间。

2

参赛:雁落沙滩


《雁落沙滩》又名《三起三落》,音乐不仅通过唢呐来模仿大雁的叫声,更是用音乐形象地表现出大雁美丽的姿态和昂扬的生命力,以及它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认为大雁有“五德”,它有木的仁慈、火的礼仪、土的忠信、金的勇敢和水的智慧。在传统仪式中,这首《雁落沙滩》是为老人演奏的,通过模仿大雁来赞美老人“仁、义、礼、智、信”等高尚的品德。同时,在民间信仰中,生命是可以轮回的,因此,这首乐曲包含着对生命最美好的祝福。


展演大赛在开封风景秀美的清明上河园举行,对于周家班来说,当他们和来自不同省份、地区的民间艺人们聚集在一起时,这次活动本身就像是一次“雁落沙滩”觅食、飞舞、嬉戏的过程,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展示,在汴河畔用嘹亮的唢呐音乐,奏响了生命的礼赞。


演出照


比赛的表演顺序由抽签决定,参赛的十三个团体按照出场顺序分别来自安徽、山东、甘肃、新疆、内蒙古、天津、河北、河南、宁夏、福建、陕西、重庆。他们是由各省市的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依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和选择标准不同,有的注重音乐性,有的突出表演性,有的坚持传统,有的体现新风。开场周家班的《雁落沙滩》和最后一个节目——重庆永城吹打的《幸福生活安噔儿逸》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南一北,既保持传统又特色鲜明,表演者的状态也非常好,有着属于民间的鲜活。活动结束后我查了一下,永城吹打和菠林喇叭一样,都是国家级非遗。

3

插曲:电视台选节目


周家班在灵璧县城进行排练的期间,除了准备参赛,还有一件“大事”——3月29日安徽卫视要来选节目。 周家人丁兴旺,分散在各地从事吹打乐的有一百多人,三哥周本鸣打了很多个电话,希望能够尽量多地聚集起家人,在电视镜头前体现出周家班的气势,但实际上一圈电话打下来,他也不确定到时能来多少人。和周家班相处这几天,我深有体会,民间艺人多数时候是随心而动、随遇而安的。他们约定在奇石园进行排练和展示。29号上午,周家来了男女老少近三十人,当我看到他们各自带着乐器,源源不断向排练场地走来时,这个家族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让我有些肃然起敬。


下午,电视台的人快要到达时打来电话,说希望地点能选在菠林村家门口,以便能看到最地道、最本真的表演。于是,大家赶到菠林村。表演形式也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的,摆两张八仙桌,大家围坐在一侧,大哥周本祥又坐在了他最熟悉的正中央领奏的位置上。他是我心目中的大魔法师,面前摆着很多乐器,每从桌上拿起一个,就能变出许多花样。


排练中周本祥和周本银各率一支队伍“打对棚”


其他人领奏时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人性格不同,那悲悲喜喜的音乐也一首接一首,以不同的个性展现着。其中,周正玉的关门弟子张慧用大海喇叭演奏的一首音乐我印象最深。起初,我以为是《大悲调》,继续听下来又不像,那哭诉一般的旋律,令在座的所有人动容。演奏结束后,大家问起时,他说是即兴演奏的,取名为《怀念师父》。张慧现在辽宁锦州,这次回到他曾经和师父朝夕相处的菠林村,时节又临近清明,触景生情,真情随着音乐自然而然流淌出来。

4

侧记:相由心生


周本银告诉我,在周家班,“一般有一个吹喇叭的,就得搭配一个吹笙的”。在音乐上,两样乐器一高一低,相辅相成。由谁演奏哪样乐器,似乎更多是由出生顺序决定的。周本银的父亲周正美是周正玉的弟弟,周正玉吹唢呐,周正美吹笙。到了“本”字辈的一代,大哥周本祥吹唢呐,二哥周本灵吹笙。两样乐器的个性不同,似乎也影响到他们每个人性格的形成。我看到,大哥脸上更多的是稳重、坚毅,而二哥脸上更多的是亲和。


四哥周中华经过这些天的排练,文艺团体“范儿”褪去了很多,他文质彬彬的脸晒黑了,原来装饰用的眼镜也不戴了,蜕变回了民间艺人的样子。毕业于艺术院校并进入专业文艺团体工作的他,虽然外形气质上已与整个家族有较大不同,但在需要的时候,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回归”,我想,这源于他内心深处对这份家传音乐瑰宝的熟悉和认同。



传承就是从童年的游戏中开始的


和周家班相处的一周时间里,我一直带着我六岁多的小外甥,希望他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这些天,他常常唱起《中国功夫》这首歌,在开封看比赛时,我突然注意到,“站如松,坐如钟”,大哥周本祥是最好的典范,希望这种“稳”和“定”,在周家班伴随着他们的音乐世代传承下去。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张欣推荐的周家班演出视频《泗州戏拉魂腔》,主奏是周本祥。张欣说,这个视频最能体现她在文中所说的“大哥是我心目中的大魔法师”。



一个民间、民族和世界音乐的交流平台
微信公号:土地与歌/folk_music
荔枝电台:土地与歌/FM404427

长按二维码,关注土地与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