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文化源流 | 一语不能践 万卷徒空虚

陈志平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2-01-18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习近平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是有着“闽中十才子”之誉的明初诗人林鸿《饮酒》中的诗句,意指即便读再多的书,掌握再多的书本知识,如果不能以之指导实践,那也是徒劳无用的。揭示了“学以致用”“行胜于言”的道理。


对于知识要有效地应用于实践,古人多有指教。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司马光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现代教育家杨昌济说,“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非真能力行者,学必不能博,思必不能深,故学者尤不可不置重于实行也”……


张衡是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张衡不满足于在书房里读书、研究,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对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李时珍出身于医学世家,是明末清初重实践、重考查、重验证的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经常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参考历代有关医药的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花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学贯中西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针对有些外国人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回国后带领学生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考察,终于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此后,李四光又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用事实推翻了那些错误论断。


当然,纵观古今中外“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以致一无所获者,也不乏其人。据《南史·陆澄传》记载,陆澄读《易经》三年,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书中的含义,学而不能用,被人讥为“书橱”。晋朝的傅迪也是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被人评价“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叫亚克敦,可以说是世界上私人储书和读书最多的人,却从不创作,被人形容为“荒凉的沙漠”,书籍的水倒进去便无影无踪,不曾献出一滴给人们。他们仅仅只是注重储存知识,却不善于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所以读书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徒劳无用。


正反两面观之,凡事不为则不成,不论是要解决遇到的问题还是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光“知”是不够的,无论什么思想什么学问,也都必须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胜利连连,靠的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新时代正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一起干出来的。目前,主题教育的开展,正值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起攻坚的重要时期,其意义和作用都十分巨大,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一方面深入和全面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边学习边调研边学习边对照检查,在调研中深化理解和感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激发全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陈志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