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个“默多克”之间的战争

拆姐 拆哪儿 2021-11-19


我可能真的惹怒了一些人,他们有钱,有势,也有手段。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自恃强大的内心,还是闪过一丝惶恐与不安。

 

那是两个月前,我写了一篇小文,梳理了蚂蚁集团在上市折戟这一年里,股东层里发生的一些微妙变化。坦率而言,那篇文章只罗列了事实,并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也不存在什么事实的谬误,或者价值观的偏差。

 

但当我如往常一样,将文章发到我在“雪球”开设的专栏里,却发现,我的文章被莫名地“限流”了,也就是被平台用技术手段隐藏了起来。有好多读者向我反映,根本就没见到过那篇文章。当我向平台表达疑惑时,一个读者点醒了我。他说:你看看“雪球”的股东里都有谁?

 

啊?我试着查了一下。没错,阿里确实是“雪球”的一个投资人。

 

另一边,我还试着把文章发布到新浪微博,以及我在“新浪看点”开设的专栏里。结果发现,我太天真了,我压根就发不出来那篇文章。后台直接显示“审核不通过”,没有任何理由。甚至还把我的草稿给删了。

 

当然,我也立刻意识到了,我本不该忘的:阿里确实也是新浪微博的股东,而且是一个很有话语权的大股东。

 

最后,文章只在另一位马先生的地盘,也就是这里,实现了有意义的传播。感谢微信公众平台。我不知道是否该暗自庆幸,阿里系还没有膨胀到可以去收购微信。

 

这段经历很有意思。它提供了一个关于资本如何对舆论场域施加影响的微观细节。

 

整个过程,我很受挫败,同时也感到一丝恐惧和忧伤。

 

恐惧的点在于,通过资本连接,一个商业帝国可以如此强大。在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公共舆论空间,甚至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施加着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当然,雪球、微博等平台对我文章的“限制”,甚至可能并没有来自资本方的直接“指令”,更多是基于同一个阵营的“默契”,一种对股东的“献媚”而已。

 

而令我忧伤的点在于,众多“大V”所引以为傲的自媒体矩阵,归根到底,逃不出几股互联网势力所划定的地盘的藩篱。任你有多少粉丝,有多大的影响力,也只是在几位互联网大佬的碗里蹭饭吃而已。

 

既然要吃饭,就该珍惜手里的碗,又何必去触碰他们的锅呢?

 

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些多少还有点理想的媒体人(或自媒体人),甚至包括所有想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留下只言片语的人,可能都将面临的处境。

 

“警惕资本对媒体的无序扩张”——这也是我今年初的一篇文章的标题。

 

据说有关部门也很重视这个事。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阿里系开始大力清退其在传媒领域的投资,包括博雅天下、芒果超媒,等等。

 

上个月,关于“阿里系退出财新”的新闻,也成为这个历史进程的标志性事件。

 

我曾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谁才是中国的“默多克”?

 

有三个人选,进入了讨论的范畴:阿里系的马云,华人文化的黎瑞刚,或者那位潜藏于水底的明天系大佬。当然,第三位大佬已经跌落神坛,成为历史,无需赘言。但他们作为民营资本的代表,通过对传媒业的投资布局,一度掌控着华语媒体版图的半壁江山。

 

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三个人,在同一家媒体产生了有趣的交汇,那就是胡舒立的财新。

 

黎瑞刚的华人文化,是财新传媒的单一最大股东,黎瑞刚也是财新传媒的董事长,并一度担任了法定代表人。不过,财新的控制权,仍在以胡舒立为代表的管理层手中,他们通过多支注册于天津的私募,合计持有财新股份接近五成,是财新真正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今年7月,代表阿里系的杭州玺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确实退出了财新的股东层。一个月后,华人文化也削减了一部分其在财新的投资份额。这些退出的股份,都被财新的管理层接盘了。

 

但如果就此得出“阿里系退出财新”的结论,却未免过于草率。因为,它还留下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尾巴。

 

我曾拆解过,在由财新管理层控制的一支名为天津域富的私募中,最大的LP是一家名为“北大文化发展”的公司,它的背后是明天系与阿里影业。这支私募所持有的财新股份,并无变动。所以,时至今日,华人文化、阿里系、明天系,仍旧齐聚在财新的股东里。

 

我个人认为,阿里系与明天系的份额,应该被清退,而且这个主动权并不在投资方,而是在胡舒立。毕竟,那支叫天津域富的私募的GP是财新的管理层。一般而言,GP对于投资或者退出,拥有绝对的决策权。

 

只有完全清退了,阿里才可以真正宣布退出了财新。而财新,也可以与备受争议的明天系完全划清界限。而清退出来的资金,还可以拿去填补包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窟窿。一举多得。

 

去年底,我在一篇文章中,首次点出了财新股东里的明天系魅影。据说那篇文章对胡舒立的触动很大,“黎叔”见了也非常的生气。财新虽然股东成分复杂,但深究起来,仍在华人文化的旌旗之下。

 

“黎叔”,是江湖中对黎瑞刚的尊称。与其他两位“默多克”起来,黎瑞刚又有很大的不同,他不喜欢自己被称为“中国的默多克”。他的标签里有政府与国企的经历,这让他普遍被认为是一个戴着“红顶”的文化传媒投资商人。


凭借这些背景,华人文化迅速募集起百亿规模的投资基金,并获得不少资本巨头的入伙,比如腾讯、阿里与万科等。

 

不过,随着阿里陆续清退财新的股份,马云与黎瑞刚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微妙,甚至有点剑拔弩张。他们一起陷入了因为苏宁困局而产生的一笔债务纠纷中。

 

这把火甚至蔓延到了蚂蚁集团,成为蚂蚁重启上市路途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干扰因素。

 

破产传闻笼罩着江苏南京的零售业巨头。

 

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苏宁而言,它不得不用“严正声明”去回应外界的关切,去打消投资人的疑虑。

 

今年7月,江苏国资携阿里、海尔、美的等资本联合体入股苏宁易购,一度让人看到触底重生的希望。另一头,由苏宁实际控制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也传出有意转手给沙特财团。如果转让价格适当,也不失为一剂自救的良方。体育,是苏宁庞大资产版图的重要一角。

 

向张近东追债的人中,黎瑞刚无疑是很特别的一个。三年前,苏宁体育完成A轮融资,领投的是高盛,跟投的人中,除了阿里、几家银行、江浙两省的政府体育基金外,还包括黎瑞刚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这次融资,苏宁一共到手6亿美金。

 

整体性的危局,让苏宁体育难以独善其身。背后的股东无疑也有点慌了。今年初,华人文化向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申请财产保全,希望冻结苏宁体育、苏宁控股银行存款人民币近5.2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

 

紧接着,法院一纸公告,苏宁在上海云锋新呈投资中心的5亿元出资份额被冻结。

 

云锋新呈,隶属于云锋基金,除了在十余个投资项目(如山东影视、玄机科技)拥有份额之外,它还是蚂蚁集团一个很重要的股东。我计算了一下,云锋新呈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蚂蚁集团2.3亿股,也就是说,苏宁间接持有1150万股蚂蚁的份额。

 

黎瑞刚眼光稳准狠。抢先一步冻结了苏宁这部分最有价值的资产,就不愁张近东不还钱了。即便张老板要当老赖,这些包含了蚂蚁股份的资产,处置起来也相对容易。

 

但马云坐不住了。阿里巴巴向法院提出了异议,表示苏宁在云锋新呈的5亿元合伙份额,其实早就已经转给了阿里,还拿出了转让协议、银行回单、合伙协议等证据。

 

不过,对于阿里的异议,法院并不买账:既然相关合伙份额已经转让,那为什么工商登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没有显示呢?阿里的异议被驳回。直到今年9月,我仍能查询到阿里向法院表达异议的诉讼。苏宁那5亿元合伙份额,至今仍处在冻结状态。

 

这是蚂蚁股东层里的一个意外插曲,也是两个“默多克”的暗中较量。

 

历经一年的业务整改和架构调整,处在重启上市关键时点的蚂蚁,其股东层面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引来监管部门的冷峻注视。这可能也是阿里与陷入困境、有意退出的苏宁之间,悄悄进行交易,并没有选择进行工商登记变更与公示的原因。

 

但“黎叔”这么插一脚,马云就略显被动了。这1150万股蚂蚁股份,究竟会归谁,还有待观望。

 

去年11月的上市失败,就像一个旋钮,改变了太多人、太多公司的命运轮盘。而我好奇的是,蚂蚁背后那个庞大的股东阵营,还有多少像苏宁这样的,秘而不宣的交易?

 

延伸阅读:

蚂蚁的股东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财新背后的明天系魅影



拆姐原创,严禁抄袭,严禁未授权转载


公众号:拆哪儿(ID:IChinar)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