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鲁迅,你知道这些作家也是学医出身吗?

春雨医生的医生们 春雨健康科普 2021-10-0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world

读书日




今天春雨君与大家聊一聊那些


“医学”与”写作“的渊源







春雨君至今还得高考前复习语文的时候,关于鲁迅先生的内容比重有多大,复习起来多可怕。


毕竟,动不动就是——


(至今听到这几个字还会一哆嗦/图源网络,侵删)


但参加工作几年后,经历的人和事多了,却越来越发觉——鲁迅先生当年写的那些文章,放在今天依然很应景、很贴切。


这是对社会和人性有怎样深刻的洞察!


鲁迅先生的文章太经典,以至于一度有不少人打着他的幌子瞎说一些话,害得热爱鲁迅的网友们纷纷替先生辟谣:


(图源网络,侵删)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鲁迅先生原本是学医的。


而像鲁迅先生一样原本学医出身,后来却又投身文坛的作家,当真不少。


近代作家里,就有郭沫若和郁达夫。当代作家中,余华、池莉、毕淑敏等人,也都是学医出身,有人甚至还当过几年医生。


外国作家的例子就更多啦——契诃夫、约翰·济慈、柯南·道尔、毛姆、渡边淳一……


那么问题来了:医生与作家之间,是不是冥冥中有什么关联呢?

 

仔细想想,医学和文学,确实有挺多相通之处。


两者都需要仔细关注人——虽然一个是寻找病因,一个是探查人情;


两者都需要博览群书——虽然一个是为了治病救人,一个是为了积累素材;


当医生和当作家,都要经常面对生命、苦难、死亡……这些拷问心灵的终极问题。

…………


这么一对比,一个受过良好医学训练的人,能成功转型作家,是不是也就不足为奇了?

 

别说那些转型成功的大作家了,就连咱们春雨医生平台上的诸位名医们,聊起文学与阅读来,那也都是一套一套的哦。



书籍推荐





首先,在读书方面,医生这个职业,绝对是读书最勤的职业之一!


有些人不读书还能混日子,但医生不行,没人敢拿生命开玩笑呀。


在自己专业领域的著作,自然是要时常阅读:



李辰龙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鼻科医师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作者:Firmin



耳畸形再造修复经典《Auricular Reconstruction》是法国整形医生Firmin的收关之作。Firmin在耳再造大师Brent跟Nagata的基础上,将耳再造从美学上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内外弟子众多。


该书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分析了每一种耳畸形的手术方式和关注要点,图片精良。虽然是英文原著,但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书中的很多观点虽不能完全采纳,但极具借鉴意义。




刘利鹏


枣庄市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


《生活之道》

作者:William Osler



作为医生,我特别喜欢医学人文方面的书籍,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奥斯勒所著的《生活之道》。这本书超越了医学范畴,讨论的其实是寰宇间的普世价值。


作者在这里对医者所期勉的,是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生命智慧;书中所阐述的生活本质,也是人世永恒不变的价值。让我努力通过人文书籍的阅读,培养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医术的服务,同时不仅要向书本学习科学知识,更要向实践学习,练习艺术能力。从每个病人身上,看到医学的奇妙与特别,从日常病房工作中接触的平凡人身上,感受他们的爱和喜悦,不放弃梦想、勇敢担当,拿出前行的勇气与远见。




高冲


蓬莱市中医院 

中医科主治医师


《黄帝内经》

《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中医四大经典



本人喜欢读中医的书籍,尤其是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历久弥新,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对于一个好的中医大夫,四大经典理解的越深刻,那么将来走的路会越远,而且越宽广。


更重要的是,读这些传统经典,一定要理论联系实践,祖国医学更是一种实践医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定要活学活用,这也就有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的有段话,我也一直谨记在心: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当然,除了医学专业的书籍。我们的医生们对于其它领域的作品也是不少关注滴:



黄安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Milan Kundera



近日读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过之后,感触深刻。


轻与重,到底孰轻孰重?轻和重,是两种相对立的存在。


重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轻的美丽,轻的时候我们又会想到重的意义。


我们无法承受重,于是才选择了轻,但轻却让我们失去了生命赖以存在的依托。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才对轻和重的选择特别慎重。


我们徘徊在轻重之间,游荡于幻想与现实之间,在一次次的选择之中,逐渐看清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




时岩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活着》

作者:余华



《活着》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印象深刻的作品。


小说通过倒叙的风格让故事在主人翁富贵老人的口中像一张画卷一样铺陈开来,让我感受到了少年富贵经历的浪荡不羁的富家少爷,到人生下半场突然的苦难色调的变换。富贵周围有血有肉的亲人,那些向着幸福追求,在苦难中挣扎而不知放弃的亲人、爱人,一个个先后被苦难的现实生活夺去了生命。


亲人们的逝去,没有把富贵打败,他在隐忍中带着亲人的美好、幸福继续生活着,回忆着美好,就像亲人们曾没有离开过,一直活在富贵生命的血液里。


小说是沉重的,但富贵活下去的意志一直没有被苦难浇灭。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继续留在苦难中,他为自己亲手送走所有亲人而伤心,又为此而安心,身前身后事都想明白了。


活着对富贵这样一个一路在苦难落魄里走过来的老人来说,就是老人富贵与“老牛富贵”一起为伴,一起活着,直到生命的终点。




任松林


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科主治医师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十万个为什么》



最近为了给孩子讲故事,通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和《资治通鉴》两套书。


多年后再读《十万个为什么》,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小学生都知道的知识,如今已经被我忽略了:


开屏的孔雀是雄孔雀,孔雀中以雄性较美丽,而雌性却其貌不扬;


马儿是站着睡觉的,他们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性,避免敌害的捕食;


鸟儿在树上睡觉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在睡眠时,人类会放松,只有在清醒时,人绷紧肌肉才能抓住某些东西。而鸟类不同,它们松开抓住的东西时才必须绷紧肌肉,当它们在睡眠状态时,不会收缩绷紧肌肉,脚趾就会把树枝抓得越来越紧,因此自然就不用担心睡着后掉下来了;


…………


如今,再次回味这些可能已经被我忘却的知识,依然觉得那么活泼有趣。

 

而读《资治通鉴》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因为信息通信不发达,反间计成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强大的计谋。


人性的弱点就是多疑,反间计就是通过各种形式,针对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进行施策。其中魏国的结局令人惋惜,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再有赵国损失最为惨重,长平一役,赵国君主被范雎反间,让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四十万大军为秦军坑杀……


历史上的谋略之策,都是在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




读书心得





医生这个职业有多辛苦,如今我们已经能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


那么,他们怎么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呢?有些医生,就选择了读书:



王立芹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副主任医师



接触患者多了,一些负性情绪就会积累,患者的病痛折磨、种种不适,沟通过程中的不理解和抵触,都会影响我的心情。那么怎么去疏解自己的心情,不要让不良情绪影响工作就非常重要了。


对于我来说,读书,尤其是比较幽默、积极向上的内容,就尤其让人心怀欣喜,既疏解了心情,又有人生的回味。


闲暇回味,悠悠余香,读美书美文,让心情柔软明亮。




李学英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小儿科主任医师



做为一名医生,每天在医院忙忙碌碌;但做为一个会生活的人,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


为了使紧张工作后的自己尽量得到放松,也调节一下心情,下班后的我,喜欢沏一杯红茶,坐在阳台上读书或听书。


读书的内容已不再是言情武打小说,我更热衷于一些励志故事,或介绍一些人物传记。


每读一本书,我都能从不同方面都有一点收获,自己感觉充实一点。“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这是高尔基所说,却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戚敬虎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千百年来,书籍净化着亿万凡夫俗子的心灵。


读一本好书,可以充实心灵、规范行为、明辨是非。


人生最美的时光,莫过于一个人,一杯清茶,一盏昏灯,一卷闲书,悠闲,陶然,轻轻淡淡。


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习医之人必须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而书一读多了,春雨君发现,有些医生们都开始进入“悟道”的境界了……



刘伟丽


山西省109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我是一名医者,医术是我安生立命的资本,我读专业性的书自然无可厚非,这是我能负重前行的阶梯。


但我还爱读传世的文学名著:那些千万里浩浩荡荡,亿万年亘古如新的故事,更让我穿越了时空的隧道,领略了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欣赏了成王败寇的雄才大略,晓得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看淡了人生的生死轮回,更懂得了医者仁心和妙手回春的美德大爱!


读书,让我受用一生!



庞继松


天津市安定医院 

精神科主治医师



小时候,读书对我来说,曾经是恐惧;


求学时,读书对我来说,曾经是压抑和迷茫; 


但工作后,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耳濡目染着前辈们如何用医学知识治病救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之于我,如醍醐灌顶,浇醒梦中人。


但读书久了,我也会困惑:究竟该看什么书,如果看完没用岂不是白看了……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


那天我在无意中看到一段话,很有感悟,与大家分享:有人问:“你总是在读书学习,通过读书,最终得到了什么?”答:“什么都没有得到,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了很多不该有的东西。我失去了愤怒、纠结、狭隘、挑剔和指责、悲观和沮丧;失去了肤浅,短视, 失去了一切无知、干扰和障碍。”


读书学习的真谛,不是为了加法,而是减法。


提升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而是放下。




好吧,看了这么多来自白衣天使的阅读心得,春雨君突然感觉,以后有再去平台上找医生的时候,得多多珍惜跟他们交流的机会——


说不定自己正在聊的,未来又是某位大作家了呢~~


 排版  | 春雨医生

 作者  | 春雨平台的医生们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点这⤵️,问专业医生。
点击“在看”,推荐给你关心的人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