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合适的傻子,就出了吧
文|西坡
现在这环境,也不全都是坏消息。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
@t0mbkeeper:“资本家”的百度指数不光回到了 2020 年底,甚至回到了 2019 年底。经常看到“还是资本主义教育人”这个说法。能教育人的,可不只是资本主义。
喊口号不能当饭吃。看来当年喊口号的一批人,现在到了自己找饭辙的时候了。时代在曲折中毕竟还是有进步的,他们不需要像前辈那样在广阔天地里忍着饥饿修理地球,网上热闹一阵就回过味了,性价比挺高。
对于经济,作为在星巴克上班兼悟道的自由职业者,我也有点独特的体会。原来一杯咖啡坐一天我是有点不好意思的,但现在看着偌大的商场三三两两的人流,我觉得自己就是拉动经济的生力军啊。
人要学会占时代的便宜。刚从媒体辞职的时候,景凯旋老师跟我讲,自己在文-革中一直坚持学习,只是出于求知欲,没想得那么远。全国只有李泽厚想得最远,一直写自己的东西,结果时代一变,他领风骚十年。
这个故事给我很深的印象,有力量,有希望。
当一大段历史垃圾时间开始的时候,或许大家感受都差不多,但是当这段垃圾时间结束的时候,大家浴土重生,从地底下一起钻出来的时候,相互一看,就分出生旦净末丑了。羽戈兄说得好,历史有垃圾时间,个人无垃圾时间。
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身处垃圾丛中,人还是免不了错把垃圾当宝贝。
晚清民国的时候,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市场闻名海内。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一开始都被镇住了。“说者谓彼等虽出身市井,然凡一书也,内容如何、著者如何、纸如何、版如何,知之极真,辨之极详,看书索价,大有研究。”而且据说这些书贩精通消费者心理学,“对购书者之性情与身份,亦洞烛无遗”,如果发觉你相中某一本书,就会大肆抬价。
张恨水虽然很喜欢逛旧书市场,但在琉璃厂书商的威名之下,束手束脚,看见古色古香的整洁完好之书,不但不敢问价,甚至不敢翻阅。
然而时间一长,作为资深读书人的张恨水,就发现这些书贩虚有其表。稍微跟他们讨论点深入的东西,就发现漏洞百出,只是黔驴技穷。书贩眼里的好书,只是源于二手经验,“世人相传曰名著,曰好书”。而那些没什么人讨论过的绝版之书,书商也不明白其中就里,往往拿着蜡烛当柴卖。
张恨水很快掌握了反向操作之道,比如看中一本书之后,故意装作不屑。用这种方法,淘到许多便宜货。
市井之人多以为君子可欺之以方,却不知道那点市井经验,其实是很浅很容易看透和击穿的。张恨水总结说:“于是知经验所得来之本领,究不如书本上所得为佳也。”这句话当如此理解:沉浸在一种知识内部的人,总能看到那些只在外围打转的人看不到的风光。
大道如青天,但人人都以为只有走后门才能得到真东西。
张恨水记了一件事,作为书贩不识货的例证。某家书摊有相术书一部,约十册,一老人持卷把玩爱不忍释。老人问价,书贩开价十元。那时的十元是很大一笔钱了。老人还价四元,书贩不卖。老人怏怏而去。第二天,老人又来,这次老人出价六元,书贩拿准了老人的心理,非十二元不卖。两人谈崩,老人拂袖而去。
张恨水心里知道在科学日渐昌明的时代,只有这种老人才会买这种相术书。所以为书贩感到遗憾,“此书除此等人不售,虽存十年无人问可也,而竟交臂失之。”让我们翻译成白话,碰到合适的傻子,就出了吧。
我们这些“死读书”“认死理”的呆子,侧身于这么一个聪明人辈出的时代,心情往往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