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就待在垃圾堆里吧
文|西坡
在昨天文章的最后,我说要有避免孩子的心灵被仇恨俘获,最重要的不是告诉他们不要恨,而是在他们和世界之间,建立丰富的孔道。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示范,让他们知道,人可以跟许多美好的事物有关。
这是我最近经常思考的一个点。我们很多人,有时候也包括我自己,总是忍不住为垃圾带货。虽然我们是为了批评垃圾,与垃圾划清界限,但在客观上我们为垃圾充当了传播渠道。就像我观察过的:“我发现很多人的精神状态是,对自己厌恶的事物时刻关注,鸡毛蒜皮的动向都了然于胸;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却总是吞吞吐吐,欲语还休。”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把目光从垃圾身上转移开,正向地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让垃圾就待在垃圾堆里吧,我们还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今天想说的就是,要学会跟美好的事物碰瓷。又是我发明的一个新概念,请原谅我的概念癖。但它不是一个空对空的东西,这是我正在实践的生活方式,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就说眼前。两场台风过后,江南的秋天终于姗姗来迟,今年这个夏天真是难熬。天气凉下来之后,我突然想,是时候读点跟秋天有关的文章了。立马开始在头脑中检索。
第一个蹦出来的是欧阳修的《秋声赋》。可惜我书架上现在没有欧阳修的文集,我又不喜欢盯着电子屏幕读,我说的读是读出声的那种。想到一个办法,先从微信读书里把《秋声赋》找出来(友情提醒,尽量在电子书里找文章,不要百度),然后翻出纸笔,先抄一遍。
这一次读《秋声赋》,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童子这个配角。“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欧阳子在不知道秋声是秋声的情况下,先描绘了一番,“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等等,然后遣童子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童子回答:“星河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简洁明了。
然后欧阳子又开始大发感慨。先做了关于秋天的名词解释,秋色怎么样,秋容怎么样,秋气怎么样,秋意怎么样,也就是从秋的全貌去导出秋声。落在了“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这个中心点上。
我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的一个点,“欧阳子”虽然是《秋声赋》的主角,但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出门去真实地看一看、听一听。他讲的大都是书本的、想象的、理论的东西。当然文章还是很美的,节奏感很让人愉悦。但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苏轼的《后赤壁赋》境界还是稍高一筹,因为苏轼自己真的去夜游了,那个体验是人在书斋里想不出来的。
不过欧阳修还是挺幽默的,或者说挺高明的。高明就高明在最后一段,欧阳子发表完大段议论之后,“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这是童子第二次出场。童子的沉默和酣睡,似乎是无知识的表现,但又好像是对欧阳子的嘲笑,你连屋门都没出,讲那么多话。当然这是欧阳子自己写出来的,所以是一种自嘲和自我消解。有了这个底,前边那些引经据典的议论便都跟秋风一样消散于无形了,只有虫声和叹息声是真实的。而欧阳子真的是为了秋风而叹息吗?这就留给读者去考虑了。
下午读完《秋声赋》,晚上又想起这事。我觉得这场瓷还没碰过瘾,于是又把里尔克的《秋日》抄一遍,这首《秋日》我已经抄过读过无数遍了,但还是津津有味。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读完心里觉得还差点意思,又找到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清晨比往日更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