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尼奥·莫里康内:用音乐雕刻光影的人
“我未想过音乐会成为我的命运,
我曾想成为一名医生。”
#曾惜败于坂本龙一#
#荣获第79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在88岁高龄获得最佳原创配乐奖#
他就是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
埃尼奥·莫里康内
(Ennio Morricone)
✦ 埃尼奥·莫里康内, 1928.11.10-2020.7.6 ©️ 艺术家官网
电影配乐的宇宙星光璀璨,约翰.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 《屋顶上的提琴手》、《辛德勒名单》等)、汉斯·季默 (Hans Zimmer, 《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等)、詹姆斯·霍纳 (James Horner, 《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等)、泽贝纽·普瑞斯纳 (Zbigniew Preisner, 《蓝白红三部曲》等)……群星闪耀,无数配乐大师以才华与对音乐和故事的感悟,谱写了一段段经久不衰的光影回忆。不论过了多久,那些声与画相互成就的瞬间,仍历历在目,不能忘怀。
而在这片属于音乐的星空中,你一定可以看到一位引领者和创新者——埃尼奥·莫里康内。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IMDb
埃尼奥·莫里康内毕业于著名的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他的音乐生涯始于父亲让他学习的小号,为了生活,莫里康内不得不在夜总会和管弦乐队吹小号赚钱,在他看来,这是种可怕的羞辱。于是,不再喜欢小号的莫里康内在老师罗伯托·卡吉亚诺 (Roberto Caggiano) 的建议下开始学习作曲,并师从古典乐作曲家高夫雷多·佩特拉西 (Gofferdo Petrassi),为他此后的电影配乐生涯奠定下厚实的基础。
✦ 创作中的埃尼奥·莫里康内 ©️ IMDb
1964年,莫里康内迎来了他人生转折点的重要合作人——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Sergio Leone)。一个“镖客三部曲”的橄榄枝,让莫里康内在电影配乐的领域一战成名。
✦ 赛尔乔·莱昂内执导的“镖客三部曲”系列电影海报
提到西部片,就必然绕不开由《荒野大镖客》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黄昏双镖客》 (Per qualche dollaro in più, 1965) 及《黄金三镖客》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 组成的经典之作——“镖客三部曲”。它不仅标志着莱昂内将西部片类型的电影推向了一座高峰,也是莫里康内的“出道即封神”之作。
✦ “镖客三部曲”系列电影剧照 ©️ IMDb
《荒野大镖客》一开场,当主题曲《Titoli》辽阔悠扬的口哨随着马蹄声似的吉他声吹响,西部的荒漠与独孤就已然浮现在观众的脑海,马鞭踏着节奏挥响,枪声四起,钟声时鸣,人声一遍遍喊着同一句“We can fight”,再逐渐加入电吉他与弦乐,悲壮,戏谑,又辽阔。尽管眼前只见黑、白、红色的剪影,我们却似乎已经见到了那个身穿披肩、嚼着烟草、只用左轮手枪的大镖客,一人一马,从黄沙中远远走来,惩恶扬善,快意恩仇。
《黄昏双镖客》的主题曲《For a Few Dollars More》是《Titoli》的变奏,乐曲中除了存在感更强的鼓点,还增加了口簧琴和短笛两样乐器,不仅更加突显出荒野中的萧瑟之感,也预示着主人公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时心中的那份警觉与从容。
而在系列收官作《黄金三镖客》中,主题曲《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依然是前两部主题曲的变奏版,但在乐曲中极其克制地使用了管弦乐,层次丰富,空间感十足。这支作品也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也许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你一定听到过这段音乐。
✦ “镖客三部曲”系列电影剧照 ©️ IMDb
可以说,“镖客三部曲”的配乐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既有对于前作的继承,又不乏新的扩展与变化,为三部影片更添了一分叙述连贯的起承转合。
在这一系列中,莫里康内并没有使用古典乐或大型管弦乐来进行配乐创作,而是采用了一种去繁化简的方式——口哨、电吉他、短笛、陶笛、以及恰如其分的人声和管弦乐,以近似于流行乐的方式诠释了西部电影美学独有的张力,这种实验性的配乐方式至今无人超越。
✦ 赛尔乔·莱昂内执导的“往事三部曲”系列电影海报
在接下来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 (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革命往事》 (Giù la testa, 1971) 和《美国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中,莱昂内与莫里康内再度合作。这次,莫里康内则主要使用了管弦乐配器与美声吟唱,将“往事”这一主题完美诠释。
✦ 电影《美国往事》中的黛博拉, 由伊丽莎白·麦戈文 (Elizabeth McGovern) 饰演 ©️ IMDb
其中,《美国往事》的主题曲《Deborah’s Theme》大概是最为出色,也是最为耳熟能详的,被无数音乐人翻奏,也被众多电影人反复致敬。低沉而缓慢流淌的弦乐仿佛一位垂暮的老人在讲述自己的人生过往,美到极致的旋律中倾诉着时光飞逝的无奈与感伤。管弦乐中加入了人声哼唱,宛如电影主人公心中最美的那道光——黛博拉 (Deborah),美好且让人怀念。整首乐曲沉稳而庄重,将这部电影的史诗感拉满。
这部影片的配乐也让莫里康内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提名。
✦ 电影《美国往事》中少女时期的黛博拉, 由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饰演 ©️ IMDb
指针拨到1988年,莫里康内人生中第二位重要的合作人出现了,他就是朱塞佩·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 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时空三部曲”系列电影海报
这位意大利导演执导的“时空三部曲” (也被称作“回家三部曲”和“青春三部曲”) ——《天堂电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海上钢琴师》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1998) 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Malèna, 2000) ——以共同的“回归”叙事结构分别将发生在不同背景下的人物故事在当下与回忆间串联,当一切时过境迁,叙述者依然在讲述着他曾亲历、见证的历史与成长,无数次地追忆着那些美丽的过去。
✦ 电影《天堂电影院》剧照 ©️ IMDb
《天堂电影院》的结尾,主人公多多 (Salvatore 'Totò' Di Vita) 功成名就,重返故乡,观看着老朋友艾佛特 (Alfredo) 最后送给自己的礼物——那些曾经被检查员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随着黑白影调的一幕幕转过,主题曲《Love Theme》的旋律在双簧管吹奏中响起,逐渐加入弦乐,最终彻底取代双簧管的声音,层次的递进巧妙地对应了一个时代的远去与告别,同时表达了多多对过往的释怀,也将观众的情绪推至顶点,实为点睛之笔。
✦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琴弦点烟”的名场面 ©️ IMDb
在《海上钢琴师》的配乐创作中,莫里康内展现了他的多面性和把控能力——他不仅能写古典乐,对于爵士乐这类的音乐,也是信手拈来。片中那段琴弦点烟的“斗琴”名场面,切切实实地演绎了1900口中的“琴键有限而音乐无限”。
✦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年幼的1900显露出自己的音乐天赋 ©️ IMDb
莫里康内为儿时的主人公1900写了一首名为《A Mozart Reincarnated》的钢琴曲,旋律舒缓动听,如孩童般纯净。有人警告年幼的1900说这是违反规定的 (不允许他弹钢琴),他却答道:“去他的规定!”
乐曲是1900内心纯真的表达,语言则是他叛逆的具象化,同时也是他一生孤独又不愿随波逐流的写照。
✦ 电影《海上钢琴师》剧照 ©️ IMDb
船舱里,1900录制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唱片,前奏是钢琴随意玩耍般弹奏的爵士乐,可当那个女孩从圆形玻璃窗前经过,乐曲风格骤然变得宁静而不失温情。情感在克制中爆发,情窦初开的美好和世间全部的美,似乎都来到了眼前。尽管那张唱片最终还是没能送到女孩手上,但每次听到这支《Playing Love》,心中总是那么动容。或许,这就是莫里康内对爱情最高的赞礼吧。
✦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剧照 ©️ IMDb
而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主题曲《Malena》在管弦乐沉重的低音中缓缓拉开,立刻就将曾经那段黑暗压抑的历史展现出来,同时也是女主玛莲娜的无奈与悲苦命运的写照。随后小提琴奏响主旋律,刻画着玛莲娜身为女性在战争年代里苦苦生存与等待的困境。而明亮的长笛则是她内心的一种期盼,是支撑她存活下去的那一抹亮色。最后,小提琴再次响起,是她平静地接受了命运。莫里康内用四段乐曲的起承转合,完整而深刻地承载起历史与人性。
一封献给电影的情书,一曲理想主义的颂歌,一出美即原罪的悲剧。
视与听,共同成就了一段影史经典。
✦ “时空三部曲”系列电影剧照 ©️ IMDb
除了“时空三部曲”,莫里康内还先后与托纳多雷合作了《天伦之旅》 (Stanno Tutti Bene, 1990)、《幽国车站》 (Una pura formalità, 1994)、《隐秘》 (La sconosciuta, 2006)、《巴阿里亚》 (Baarìa, 2009)、《最佳出价》(The Best Offer, 2013) 及《爱情天文学》(La corrispondenza, 2016)。
在莫里康内的重要合作者中,还有一号名声响亮的人物——以暴力美学著称的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Quentin Tarantino)。
✦ 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电影《杀死比尔》、《无耻混蛋》和《八恶人》海报
作为莫里康内的头号粉丝,昆汀在《杀死比尔》(Kill Bill Vol.1, 2003) 和《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 2009) 中就大量使用过莫里康内的音乐,致敬偶像。终于,他成功邀请到莫里康内来为自己导演的《八恶人》(The Hateful Eight, 2016) 创作配乐,莫里康内也凭借这部影片如愿拿到了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 埃尼奥·莫里康内在奥斯卡颁奖礼发表获奖感言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开场曲《L’Ultima Diligenza di Red Rock》以一种哥特式的阴暗奠定了整部影片的色彩,一切都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大战随时可能一触即发。低沉的管乐和打击乐一响起,紧张的氛围直接拉满。紧接着,管弦乐各声部的乐器一点一点地加入,最终汇聚成一个“漩涡”,将恶人们全部吞噬,而后缓慢恢复平静。这首配乐有着极其丰富的音乐层次,循序渐进,生动地表现了“恶终将被自己的恶所吞噬”的电影主旨。
✦ 电影《八恶人》剧照 ©️ IMDb
莫里康内的配乐不单单是为了烘托气氛,而是真正与电影融为一体,用音乐的语言去解读银幕中的空间与时间,剖析人物的内心。他的创作极具叙事感,没有过多气势磅礴的渲染,更多的是对于细节的精雕细琢,让配乐真正服务于电影内容本身。正因如此,光影才在他的雕刻下永恒,被人们铭记于心。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艺术家官网
“起初,我认为将音乐应用于电影是一种耻辱。事实上,在今天的我看来,电影音乐是成熟的当代音乐。”
这是莫里康内对电影配乐这一音乐形式的认可,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认可。
© 本文为 Cc 主义 独家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 ccfoundation
侵权必究
艺术千秋,人生朝露
我们都是原力的一部分
“禁欲版”雷普利,成为卡拉瓦乔的镜像
想免费看展的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