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链家: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最专业房产报告!

2017-12-31 文琳阅读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什么是品质居住?

链家认为:品质居住时代要为六类人群解决住房改善的需求:一是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的改善需求,从住房、地段附属资源等方面提高居住质量;二是城市中等收入家庭首次置业的需求;三是年轻的白领阶层品质租赁的需求;四是大量流动转移人口基本保障的需求;五是单身独居人群品质居住需求;六是老龄人群分散或居家养生的需求。

如果将 1998 年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点,近20年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用强有力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了市场的力量。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1998年的18平方米增长到36平方米,平均每人每年增加1平方米,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的速度,我们用20年不到的时间让全体中国人告别了住房短缺。

住房告别短缺预示着追求数量扩张的“旧时代”已渐行渐远。从支撑需求的基本面看,中国城市化速度明显放缓,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低速,劳动力人口占比与适龄购房人口占比趋势性下降,全国层面的住房消费增速会相对下降。房地产基本面不再支撑高增长意味着大规模开发浪潮的终结。

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10年左右已经达到顶峰,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路下行,这两年只有个位数。尽管2015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不断走高,但投资增速始终保持个位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脱钩,这是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站在时代转变的路口,链家始终秉持“用研究还原行业真相、撬动行业变革,让正确的事加速发生”的理念,在年终岁尾对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盘点,对未来的市场和城市变化进行展望,希望给行业带来新的认知。




回归价值:2018年房地产市场的主调



1. 拐点到来:销售下降开发放缓


2017年新房销量再创高峰,但量价增速都大幅回落。2017年既是1998年以来长周期的拐点,又是2015年以来短周期的拐点。2018年全国房地产由去库存转向去杠杆,市场总体进入平稳放缓阶段。  

数据来源:Wind


2.  一线城市向上修复,“北弱南强”分化态势渐显


2018年一线城市的成交量会在目前“跌到谷底”下自发修复。一线城市间的分化将会持续,北京的人口集聚和经济活力相对弱化,而南方深圳的活力突出。


近五年来北上深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

(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 二线城市加速追赶,内部分化加速


在北京、上海高房价和人口政策的挤压下,许多二线城市加快吸引人才,未来人口的流动方向更多向重点二线城市转移,给城市房地产市场注入了较强的动力。二线城市内部将会出现新的分化,一些“明星二线城市”将会崛起、房价可能被重估。


2017年主要二线城市近两年二手房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链家研究院


4. 城市内部居住价值凸显


2018年,在整体低温的市场中,各个城市内部房屋的价格将会逐步回归居住价值。具有较好基本面支撑的地段和区域价格将会坚挺甚至上涨,而前期投资占比高、依靠“加杠杆”或者“炒概念”涨起来的区域和地段将会迎来回调。


5. 城市圈之间出现分化,圈内城市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7年环北京城市圈率先出现价格下跌。城市圈内部的联动将会增强,周边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与中心城市的梯度差距不断收窄。


图:三大城市圈城市房价与首位城市比较

数据来源:链家研究院


6. 二手房市场范围向全国进一步扩展


一线城市二手房占比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城市进入二手房市场,2017年有24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超过新房。


图:2017年二手住宅成交套数超新房城市

数据来源:链家研究院


7. 住房供给主体更加多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明晰


2018年中国房地产改革将更加区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住房”与“房地产”问题切割开来,实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政府履行好社会保障的职责,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品质时代:中国房地产新周期的品质逻辑


与此同时,市场主体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我们观察到如下几种需求渐渐明朗成形,推动住房的需求从数量向品质转变。需求的变轨促使中国房地产行业在2018走进“品质时代”。


1. 高收入家庭的改善性需求


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城市高收入家庭,大多数情况下,这类家庭已经有了一套房甚至多套房,但随着收入的增长以及家庭成员的扩大,已有住房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改善性需求,所以需要换房、换购和改善。品质居住需要增量和存量两方面来增加供给。


图:各城市改善性需求占比

数据来源:链家研究院


2. 中等收入家庭的首置需求


随着大城市房价的上涨,首次置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与郊区化、豪宅化的新房相比,二手房的总价、户型和区位更加多样化,且供应量相对更大,因此首置的品质居住主要依靠二手房市场。


图:2017年北京二手房市场主力刚需特征

来源:链家研究院


3. 单身独居人群的品质居住


全球范围内独居正在成为新的生活潮流。适龄未婚青年偏好于可负担的小户型单身公寓,出行便利、配套便捷的互联网以及丰富的社交场所。离婚未再婚中青年则倾向于面积适中、配套公园、健身休闲场所。独居老年人既需要强烈的亲属朋友陪伴的心理需求,也需要简单的健身设施,而身体机能的退化对于居家医疗、居家护理需求旺盛。


4. 老龄人口的分散式居家养老需求


全球人口总趋势而言,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加深,居家养老则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居住状态,其中以与配偶或子女居住为主要方式。日本UR(都市再生)机构通过对存量房屋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推出适合老年人口居住的产品。这些老龄公寓分散在正常的社区之中,使老年人能够与年轻人共同生活。运营商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安全监护等服务,这种分散式、服务式养老公寓得到老年人的青睐。


图:2016年主要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比

来源: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


图:发达地区老年人居住安排

来源: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点击下列文字可以查阅

  1. 鲸准:2017中国创投年度白皮书,小风口不断,人工智能领域集体高潮

  2. 麦肯锡报告:到2030年,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就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3. 佛系金融从业人员一览

  4. 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让中国了解自己,让世界了解中国

  5. 6个90后的百态人生:在奋斗与迷茫的漩涡中挣扎

  6. 2017大总结(太精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