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印度挂了一次火车,瞬间穿越回20年前的中国

2018-01-25 文琳阅读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作者| 大壮

◎来源 | 极简旅行(leantravel)已获授权

提到印度火车,你脑海可能会浮现:

或者这样的画面:

不过,你们真以为印度真是人人都挂火车吗?

其实并非如此,

印度火车是先进和落后的混合体。

今晚我给大家讲述亲身体验过的印度火车,

从乘客角度带逛顺便破除偏见。

我以一次完整乘坐经历介绍印度火车体验。

这辆列车是19666次特快,从拉贾斯坦邦的乌代普尔发车到中央邦的卡久拉霍,全程1092公里,历时21小时10分。

国内与之长度类似的是北京到上海,全程1318公里,但最快的G2高铁只要4小时48分。

所以我的第一印象是,印度火车很慢。

在印度搭乘火车,第一步是订票, 尽管第一次订印度火车票的旅行者必然要经过一翻周折,但订票系统的先进性依然震撼了我。

有哪些周折?

在网上预订印度火车票需要注册IRCTC,即印度的12306,而注册需要印度本地手机号接收验证码,旅行者没有本地手机怎么办?给IRCTC写邮件索取验证码,之后就能顺利订票。

反观国内,在12306订票的外国旅行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注册和下单时都需要汉字加图片的验证码,有时难度颇高,比如下图所示,把绝大多数不懂中文的外国人都拒之门外。

印度订票系统有哪些先进之处?

一、信息化程度高:注册完IRCTC的帐号后,就能轻松使用印度各种手机App来订票了,综合体验不逊于国内的某某管家,某某火车票之类。

二、等待列表机制:想订的票售完之后,可以先进入等待列表,一旦有人退票,就能得到席位。

以订一张卧铺火车票为例,有如下几个过程:1. 下单,显示预订成功一张Waitlist火车票,后面附带数字,表示在「等待列表」上的排序;2. 过一段时间,有人退票后,火车票进入RAC状态,即「Reservation Against Cancellation」,此时旅客能确保有票,不一定能有铺位,但至少能有一张坐票;3. 再过一段时间,火车票进入CNF状态「Confirmed」,此时能保证有一个张卧铺票。

而国内的情况是,如果订票时票卖光了,只能过段时间再刷,或借助第三方强票软件。

相比之下,印度的等待列表机制更优。

三、实时信息丰富:印度火车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列车的各种信息,包括精确到分钟的晚点信息。当然,这可能和印度火车经常晚点有关(黑脸);国内在12306网站和一些第三方也提供类似的功能。

▲ 火车晚点信息 ,来源:19666/Udaipur City

此外,还有火车的各种信息,包括在每个站停留时间、平均时速,甚至纬度等。

▲ 火车时刻表,来源:19666/Udaipur City

我的感觉是,抛开火车速度慢不提,印度订票系统以及背后的网络系统是先进高效的。

订完票,在期待和不安中等了若干天。

我终于第一次走进印度火车站,满眼的落后,感觉穿越回了20年前的中国。

大厅里座位很少,绝大多数买了普通车票的旅客,只能站着或躺着。

少部分买了空调车票的旅客可以在单独的候车室等待,因为印度严重的性骚扰问题,候车室被分成了男女。

▲ 女子候车室

但候车室的条件也非常简陋,而且居然女子候车室里可以看到男人。

进入站台,更加明显的混乱。

截取几个角色来说:

乘客,站台里数量最多的群体,大部分候车的乘客会随意的坐着或躺着,一副乐天知命的样子。

小贩,数量仅此于乘客,没有生意的时候,头顶着或拿着食物在站台闲逛;有火车进站时,他们开始跟着火车奔跑,而后一跃而上,仿佛人人都是杂技高手。

搬运工,数量比小贩少,手上缠着白色的绑带。乘客到站刚下车,搬运工们立刻前去谈生意。价格一谈拢,他们把白色绑带往头上一盘,立刻变成运东西最好的垫子。接着把几十上百公斤的箱子往头上一顶,走得比主顾走得还快,让人不由想到了重庆的“棒棒”,湖北的“扁担”,贵州的“背篼”。

狗,数量也不少,大部分都很悠闲,仿佛和周围的人一样,看穿了生命。

在站台见过的人和事已经够“不同”了,可真正上了火车,才是真正的冲击。

第一个冲击是,大部分车厢的车窗覆盖着铁栏杆,一眼望去像是囚车。

上图是普通坐票车厢「Second Class」,普通卧铺车厢「Sleeper」也覆盖着铁栏杆,这两种车厢通常会占一辆列车的绝大部分。

以19666号列车为例,我们来看看车厢的配置。

▲ 车厢配置图 来源:19666/Udaipur City

按价格及舒适度由高到低,19666次总共有6种不同的车厢,分别是:

1. 空调一等卧铺「AC One Tier Sleeper」:0.5节(序号18)

2. 空调二等卧铺「AC Two Tier Sleeper」:1.5节(序号17-18)

3. 空调三等卧铺「AC Three Tier Sleeper」:3节(序号14-16)

4. 普通卧铺「Sleeper」:10节(序号4-13)

5. 普通坐票「General Sitting/Second Class」:4节(序号2-3、19-20)

6. 行李车厢/坐票混合区「General Sitting with Luggage Room」:2节(序号1、21)

另外2种常见的车厢是:

7. 空调坐票AC Chair Car

8. 特级空调坐票Executive Chair Car

这8种车厢构成了几乎所有印度火车。

是不是有点晕?

我们借助国内的火车座次来理解。

印度火车分坐票和站票。

坐票有三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1.普通坐票 2. 空调坐票 3. 特级空调坐票

近似于国内的:1. 无空调普通绿皮车(无字母)2. 快车坐票(K打头)3. 高铁或动车坐票(G或D打头)

而卧铺分四个等级,分别是:1. 普通卧铺(无空调)2. 空调三等卧铺(有空调)3. 空调二等卧铺(有帘子)3. 空调一等卧铺(有门)

近似于国内的:1. 绿皮车硬卧 2. 快车硬卧 3. 软卧

不同等级,价格千差万别。

见图,以19666次为例,1092公里的列车,最贵的「空调一等卧铺」是327元,而最便宜的「普通坐票」只要28.5元。

从红框部分「时速」还可以看出,拿印度火车和国内高铁比,并不合适:因为时速相差太大;适合比较的是国内普通列车,两者速度在一个等级上。

印度火车有多便宜?

从蓝框部分「每百公里价格」可以看出,两者价格,印度是2.6元,而中国是10.7元,是印度的4倍多。

对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11000元,不足中国四分之一的10亿人口大国来说,用每百公里不足3元的成本来进行通勤,大概比高铁的快速更重要吧。

了解完了车厢的配比和价格,来看看车厢内部。

先从最便宜的普通坐票说起。

这就是2.6元/百公里所能获得的车厢内条件,虽然有些简陋,但并不糟糕。

再说说最常见的普通硬卧,它们的数量远远超过普通坐席。

硬卧分成5种铺位,分别是:

1. 上铺「Upper Bearth」

2. *中铺「Middle Bearth」(有的列车没有)

3. 下铺「Lower Bearth」

4. 侧上铺「Side Upper Bearth」

5. 侧下铺「Side Lower Bearth」

▲ 普通卧铺,坐在侧下铺的小伙伴

窗口铁栅栏有两个作用,一是防盗,二是防止有人为了逃票从窗口爬进来。

在印度进站检票上车都不需要查票或证件,所以这非常可能发生。

然后介绍空调卧铺。

以条件最好的空调一等卧铺为例。

步入车厢,第一感觉是干净整洁的,19666次列车总共有只有10个空调一等卧铺,分成了3个房间,每个房间分别有4,4,2个铺位。

进入房间,硬件设备非常齐全,真皮座椅,床头灯,插座,厕所占用指示灯一应俱全。

再看软件设备,就不容乐观了。

说三个例子,一是寝具,刚拆开的床单就泛着黄色。

二是房间里的杂物桶,非常脏。

三是厕所,怎么看都像没打扫干净。

再来看服务。

作为一个吃货,到哪我都关心吃的,印度火车上的食物怎么样?

火车上的各种小贩会端着餐盘,在车厢间游走和叫卖。

食物很便宜,以下炸物一共人民币6元,味道不如中国的街边小摊。

三明治配上土豆饼,2元一份。

最后,来看看特级空调坐票。

What?

画风突然一转,是不是有种回到了中国的错觉?

好了,看完了四种最典型的车厢,下面是总结时间:

综合订票、车站、车上的体验,

印度火车火车给人的感觉是混合的,好和坏,干净和肮脏,各种对立的特质被杂糅在一起。

决不能仅仅用人多和拥挤来形容,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仅凭浮光掠影的观察,我大概会说是

「混乱中有秩序,低质中见用心」

而印度火车,就和有着六种信仰1652种语言的印度民族一样,呈现出强烈的多元化特质,加上社会贫富差距巨大,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混合在一起,揉成了一团,融入了火车文化中。

▲ 19666次列车内的宣传画

坐完后有什么感觉?

想象一下,喝完一杯放咖喱的奶茶,大致就是这样...

我更感慨的是,印度作为世界上总铁轨长度第4 -- 前3分别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 -- 人均铁轨长度却最少的唯一大国,火车显然关系着国计民生。

而印度成功的用最低的代价移动着13.36亿人口,让人真心佩服。

▲ 附图1:主要国家/地区的每公里铁路对应人口数

▲ 附图2:每年铁路运送人次(单位是百万,包括地铁和铁路)

印度按2015年普查的人口13.36亿算,每年每人平均乘坐铁路6.3次,其中,0.2次是地铁,6.1次是火车;

中国按2010年普查的人口13.8亿算,每年每人平均乘坐铁路12.4次,其中,10.6次是地铁,1.8次是火车。

▲ 附图3:每年铁路运送的乘客-公里数(单位是十亿,包括地铁和火车)

印度按2015年普查的人口13.36亿算,每年每人在铁路上的行驶距离是867公里;

中国按2010年普查数据人口13.8亿算,这个数字也恰好是是867公里。

等等,

虽然我没见到, 挂火车在印度真的存在吗?

存在,而且历史悠久,且远不止印度。

老外管挂火车叫「Train Surfing」,包括所有在火车车厢外搭乘的行为,主要分为两大流派:挂车顶派和挂侧面派。

主要原因是人口多而运力不足,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曾普遍存在。

20世纪前半页,因为运力不足,欧洲和美国都出现过。

▲ 二战时德国士兵上西线前线,来源:wiki

▲ 1933年的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 来源:wiki

近年来,有类似现象的国家仅限于印度、印尼、孟加拉和南非。

▲孟加拉的一辆列车 来源:wiki

▲ 印尼雅加达的KRL列车 来源:wiki

“挂火车”可能会付出很大代价,坠落被卷入同一列火车下,或被对面开来的火车撞到,更惨一点,火车行驶进隧道,而空间不够。

▲ 伦敦地铁 来源:wiki

种种可能性导致“挂火车”猖獗的印度,在2014年因从火车坠落和被火车撞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3,542人。

而2008年的孟买,平均每天有17人因乘坐火车而身亡,其中一大部分是因为“挂火车”。

▲ 孟买市郊列车 来源:wiki

认识到了危害性后,印度的大城市已开始通过立法或禁令禁止这种行为,如孟买,已在2010年立法禁止城区所有列车的“挂火车”,禁令措辞如下:“只要车顶有一个人,这辆车就坚决不发动!”

那么到了公元2017年,印度“挂火车”还存在吗?

一是限于大城市的严厉法规,二是很多适合“挂火车”的柴油火车已升级成了有触电危险的电气列车,使得“挂火车”在大城市已基本绝迹。

而在印度中小城市,依然会出现。

无数少年受到内心的感召,甚至专门在网上提问,希望老司机能指点在印度如何找一些处于法规灰色地带的小城市挂火车。

而到印度挂火车本身,已成为一个流传在高阶旅行者中的传说

...

...

...

到哪都很好奇的我,在印度差点想体验“侧挂派”。

因为,

印度火车行驶时真的很多就不关门...

我试着坐在车门上,脚垂下,

因为火车不快,所以其实很舒服。

我想,

大概,

“挂火车”就是印度人的「敞篷车」吧...

.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点击下列文字可以查阅

  1. 深度分析2018年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

  2. 脑洞大开:未来二十年将兴起的88个微型产业

  3. 2018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

  4. 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报告

  5. 大数据揭秘:低学历成功逆袭概率多少?结果令人震惊!寒门再难出贵子?

  6. 中国大学生家庭出身调查研究:寒门难出贵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