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 扫帚日 春节,中国人最高的仪式感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大全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文 | 洞见Neo
2017年春节前夕,BBC拍摄的3集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盛典》,曾经感动过无数海内外华人,在影片的开头,这群外国人便惊叹道:
“中国春节,见证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移活动,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纷纷返回家乡与家人团圆。”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让外国人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华人盛典,在国人的心中却变得越来越“冷清”。
用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吐槽就是:“也许我过的是一个假年吧?”
“假年”?是的。
当春节变成日历上一个普通的“假日”,我们也许早就忘了儿时纯真的期盼,失去了对过年那份满怀崇拜的仪式感。
过年,是从一碗腊八粥开始的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很多年前,过年是从一碗腊八粥开始的。
不过那时太小,只是贪吃,并不知道这一碗腊八粥中藏着长辈们虔诚的祈愿:
所有的材料都要头天夜里准备好,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制完成。
然后老人会给所有的晚辈都盛上一大碗,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
而一转眼我已经离开家乡十年,腊八以后那越来越浓的年味也离我越来越远。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成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神福们来享用……
过年的传统习俗一层又一层地累加,细致而繁琐,每一件看起来都充满了仪式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大人们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小孩们更是撒欢似地到处凑热闹:
在大人蒸馒头的时候,笨手笨脚地帮忙,却给自己弄成大花脸;
兴冲冲地去捡那些没有放完的鞭炮,然后一边引燃一边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就连平时最不喜欢的大扫除,也变得干劲十足,倒映在洁净玻璃窗上的小脸充满了骄傲……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为了快乐忙活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祭祖,有一种血脉相连叫故乡
“儿啊,什么时候回来啊!”
手机里传来母亲的乡音,这句话已经成了每年春节前夕母亲和我的固定开场。
“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这也是我每年固定的回答,即使分身乏术,我都会在大年二十九祭祖这一天赶回老家。
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作家丁立梅在《乡下的年》中写道:“老人们搬出老黄历,坐在太阳下,眯缝着眼睛翻,哪天宜婚嫁,哪天祭神,哪天祭祖,一点不含糊。村庄变得既庄严又神秘。”
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各地习俗而不同,但意义却是相同的:缅怀祖先,激励后人。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世子孙。
正因为这份郑重,直到现在我依然还会像小时候那样跟在父亲的身后,准备好贡品,恭恭敬敬地在祖辈的坟前磕头敬香。
记得老家有一片荒芜的墓地,祖父曾指着那里叹息道:村里已经有许多后人漂泊在外不再回来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祖父的脸上有一抹难言的落寞,这让一年只回一趟家的我也有些羞愧得无地自容。
老人们常说“人不可忘本”: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将会去向何方,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来自何处。
于是,春节祭祖,便成了中国人追本溯源最高的仪式感。
年夜饭,以美食的名义迎接团圆
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是一年之中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晚宴。在这一天,即便远隔千里无法到场,家人也总会给你留一个位置,摆上一幅碗筷,寓意“合家之欢”。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时候没有全年无休、24小时不关门的商场,长辈们总是很早起来赶集,然后在年三十的下午赶回来,这时自行车上已经大袋小袋地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和零食。
孩子们会追逐在长辈们的身后,即使从他们那里讨来几粒水果糖也会开心地流着哈喇子,小脑袋里装满了对年夜大餐的想象。
掌厨的是家中的女性长辈,不过在我家,母亲多年前便从祖母的手中接过大勺,依旧是早起赶集,忙忙碌碌一整天地准备一大桌的宴席。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曾经提议去饭店聚餐,但是年迈的祖母和两鬓斑白的母亲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你要是真得心疼我们,就早点给我们找个媳妇儿回来帮忙,吓得我再也不敢提一句。
在年轻一辈眼中,年夜餐桌上那些鸡鸭鱼肉不过是平常吃得有些腻味的普通食物,但是在长辈们的心中却包含着对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亲手炮制一桌盛宴,以美食的名义迎接团圆、欢庆祈福,这样的仪式感,神圣不可侵犯。
大家现在都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年夜饭越来越没盼头了。
也许所谓的平淡,并不是因为物质丰富带来的味觉麻木,而是湮没在物欲之中愈来愈贫乏的精神追求吧。
拜年,心怀感恩是最温暖的仪式感
过新年,穿新衣。
春节期间礼节繁杂而严苛,新年不许说粗话不许剪头不许扫地不许哭,孩提时代的我们对于这一切懵懵懂懂,最开心的便是有新衣服可穿。
漂漂亮亮的新衣在头一天晚上叠好放在床头,一大早便迫不及待地穿着到处招摇,有时候还会一个人对着镜子可劲儿地傻笑。
当然,由于长辈的重视,即使再顽皮的淘气包也会严格地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矩,因为父母说了只有乖乖听话的孩子才会有红包。
其实,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礼仪,还是长辈对孩子郑重其事的教诲,都满含着中国人感恩的情怀: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对祖先的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激。
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知恩图报的美德。
而拜年,便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回馈感恩最好的仪式。
直到现在回乡拜年的时候,母亲还和我唠叨着:
当年你上大学,你大舅帮衬了不少,你过年的时候多给他买瓶好酒;
你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多陪他们说说话,老人家有些忌口的东西不要随便买;
隔壁家的张大娘,当年家里困难的时候,没少帮助过我们家,你回来的时候也去给她拜个年……
如此种种,那些人与人之间,在大都市里只靠手机电脑联系,变得有些冷冰冰的情感,一到春节,便融化成了令人感动的脉脉温情。
也因为这样,中国人才会对春节如此亲近,因为有它在即使相隔再远、许久不见,只要面对面轻轻道一声:“新年好!”彼此间的情感便会在瞬间交融。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拜年,这也许是春节里最温暖的仪式感了。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样一句旁白:
“春节,或许终有一天,会淡化为日历上的一个寻常符号,定格为记忆里的一种颜色。”
而这一天仿佛已经到来,年轻人不愿意回乡,小孩们抱着手机游戏,只剩下一群老头老太们望着儿孙的背影,若有所失地笑。
作家三皮皮曾在《年味变淡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一文中写道:
“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
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
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
没有小孩会熬一整夜守岁,人们年初一起床的时间是越来越晚;
我不再是需要磕头的年纪,而接受跪拜的老人也已不在人世……”
在这个疾速发展风云变幻的时代,短短几十年,我们已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明。
那些优秀的,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而不是淡忘。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不再把“春节”当成过年,这个中国人最高的全民仪式,也就彻底消失了。
别让春节在我们手中丢掉,成为一个长假而已。传承有年味的文化,不是什么封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
初一到十五的年俗大全,一定要看哦!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初一早晨,人们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人们早早起床,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时至今日,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北方在正月初二还会祭财神。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过去,老北京的大商号会在这天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还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发大财。
这天也会走亲访友,互拜新春,俗称“吃年酒”。在上海地区,客人携家带口送礼上门,礼品一般为各地特产,主人则邀请客人喝“元宝茶”(即在茶中加两个青橄榄一起冲泡)。此茶初尝略苦,而回味甘美,意为苦尽甘来、吉利进财。
正月初三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
北方一些地区将初三称为“扫帚日”。因为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扫帚打扫房间了,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的意思。
在南方地区,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也有一些地区认为这天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正月初四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因此,初四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将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备齐,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在福建莆田地区,除夕叫做岁,而初四叫做大岁。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不时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一次,在年三十时,倭寇杀过来,烧杀抢掠,幸存的人们跑进了山里。后来倭寇被打退了,人们也从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没过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亲人。所以在莆田,初二严禁去别人家里拜年串门,因为在古代莆田,这个日子人家在治丧。等过了初三,大伙都觉得年三十没过好,应该再过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过一次年,而且办得更隆重。这个习俗被莆田人代代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正月初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在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北京地区,家中的妇女偶尔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这天也是店铺开张的日子。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门板也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状元。还有一些地区会吃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以此来取吉兆、除邪气,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南方一些地区,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初八
相传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这天也是众星下界之日,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长辈还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独”的重要性,因为“流年照命星宿”时刻在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正月初九
民间认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民间的祭天仪式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到天亮为止。在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须斋戒沐浴,以庄严敬畏的心情举行祭拜。
正月初十
相传,正月初十是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相传在西南地区,尤其是湘西,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
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到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准备庆祝元宵节。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一切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放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猜谜语,还要吃元宵、汤圆。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来源 | 羊城晚报(wanbaoweixin)、环球人物杂志微信号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点击下列文字可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