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年年体检,还会突然查出癌症晚期!

说起体检,

很多人都会年年体检,

很多单位也会组织大家每年体检。

不过

很多人体检完都没有发现问题,

但却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

大家不禁纳闷,

为何年年体检正常还患癌?



普通体检查不出癌症


专家介绍,健康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常规健康体检的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没有放在癌症筛查方面。”


此外,健康体检的常规设备难以发现早期肿瘤。人体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8~10年,在这个过程中,早期难以被B超、X光所看到。体检中人人要拍X线胸片,但事实上,一个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过X线胸片是看不到的。


健康中国摄影大赛 陈彬 摄(图文无关)


01

错误一:彩超筛查前列腺癌


花钱不少,却检不出早期前列腺癌


体检中除了大家平时熟悉的腹部彩超,体检机构还推荐中老年男性选择含有前列腺彩超的套餐,而如果加上了这一检查,体检费用陡然上升不少。不过专家指出,前列腺彩超的确常被用来检查前列腺癌的情况,然而对于健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筛查早期癌症,可彩超却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就这一点看,相对它的本事,它的价格有点太高了。


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PSA价钱更加低廉,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注意:PSA也有其自身的问题。一方面,PSA的假阳性率太高,大多数经PSA测定疑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事实上并没有患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路操作等之后的PSA水平都会升高。另一方面,PSA正常也不能除外前列腺癌的诊断。而一些患者在得知PSA异常后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在进一步检查排除癌症后仍不能释怀。


所以筛查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02

错误二:X光片查肺癌


查不出早期肺癌,白白挨了辐射


在多数体检套餐中,检查肺癌最直接的手段就是X光片。肿瘤专家指出,X光片检测肺癌,由于其分辨率低,因此检出率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



专家建议: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另外,更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90%以上。



03

错误三:CT、红外线检查乳腺癌


灵敏度差、特异性不强


有些人认为CT是万能的,其实并非如此。当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因为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机器的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并且医生的主观判断强,现在的大医院里都不用这个方法做检测。



专家建议: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自摸自检、B超、或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明显更好。


04

错误四:用化验指标查胃癌


准确性不达标,白白浪费钱


实验室化验指标包括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大便潜血、胃液情况等多个项目,常常在体检中用来指示胃部的健康情况。但是用化验指标查不出胃癌!


消化专家解释,实验室化验指标用于胃部疾病的初筛还可以,但如果用这些指标来筛查胃癌,在准确性上还达不到要求。


专家建议:胃镜最为标准、精确,是筛查并确诊胃癌的首选。


05

错误五:只用B超查肝癌


很容易被漏诊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肝癌因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具有病情隐匿、进展快速的特点,等到肝病损伤达七八成时,才出现症状,往往已属于中晚期,这让很多患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肝病专家介绍,单纯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而且,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这也会影响诊断结果。


专家建议: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则会使大约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根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06

错误六:用基因检测筛查癌症


基因检测成“算命神器”不靠谱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基因检测产品层出不穷。只需一点唾液样本,就能知道自己会不会患癌;只要花几百元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携带肥胖基因,甚至被部分商家炒作成为“算命神器”。于是,很多人相信做个基因检测,就能预防癌症。



其实,并非如此。专家解释,现在市面上的基因检测,是检查不出癌症的。正常人去做基因检测,基本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癌细胞的判断依据主要是病例切片,如果仅凭基因检测判断,就不靠谱了。


专家建议:检测自己会不会患癌,还是应该去医院做针对性检查,而不是盲目相信所谓的基因检测。


来源:深圳卫计委、丁香医生、金陵掌上医生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18双十一单身报告:单身用户更愿意为交友付费

  2. 2018年在线婚恋交友行业年度综合分析

  3. 版权产业研究报告:站在风口上的版权付费

  4. 2018年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

  5. 2018线上运动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

  6.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法规及大数据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