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城市排名发布



北京时间11月14日,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研究网络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世界城市名册2018》正式出炉。


文 | 余蕊均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经济网”(ID:ourcecn)综合中国基金报、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原文首发于2018年11月14日,标题为《世界城市排名发布!北京进四强,深圳跻身一线,成都暴力拉升》,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之一,GaWC自2000年起不定期发布《世界城市名册》,通过检验城市间金融、专业、创新知识流情况,确定一座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


这份榜单则被认为是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GaWC以其独特视角对城市进行Alpha,Beta,Gamma,Sufficiency(+/-)划分(即:全球一二三四线),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位置及融入度。



6座中国城市位居全球一线,深圳首次入选


2018年世界级城市(55个)



Alpha++:伦敦、纽约


Alpha+: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悉尼、巴黎、迪拜、东京


Alpha:米兰、芝加哥、莫斯科、多伦多、圣保罗、法兰克福、洛杉矶、马德里、墨西哥城、吉隆坡、首尔、雅加达、孟买、迈阿密、布鲁塞尔、台北、广州、布宜诺斯艾利斯、苏黎世、华沙、伊斯坦布尔、曼谷、墨尔本


Alpha-: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旧金山、新德里、圣地亚哥、约翰内斯堡、都柏林、维也纳、蒙特利尔、里斯本、巴塞罗那、卢森堡市、圣菲波哥大、马尼拉、华盛顿、布拉格、慕尼黑、罗马、利雅得、布达佩斯、休斯顿、深圳



伦敦和纽约的地位,不可撼动。今年全球一线城市的变化在于,香港前进一名入围前三,北京首次进入“四强”,而广泛性全球化代表城市新加坡,则从第3下滑至第5。此外,深圳从Beta升至Alpha-,首次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中国Beta-级以上城市



Alpha++:无


Alpha+:香港、北京、上海


Alpha:台北、广州


Alpha-:深圳


Beta+:成都、杭州


Beta:天津、南京、武汉


Beta-:重庆、苏州、大连、厦门、长沙、沈阳、青岛、济南



不少新一线城市实现了跨级别的跃升:


成都从Beta-升至Beta+,杭州Gamma+升至Beta+,天津从Beta-升至Beta,南京从Gamma+升至Beta,武汉从Gamma-升至Beta。


作为新一线城市的“领头羊”,成都的上升速度继续“开挂”。


在上一次排名中,成都的表现被称作“暴力拉升”,因其连升4级至Beta-,成为所有城市中上升最快的城市。如今,成都排名上升至71,再度跃升2级,至Beta+,保持在新一线城市中的领先地位。


成都的雄心不容小觑:已经确定了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提出到本世界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18年间中国飞速城市化,未来仍有潜力。


如果放到更长的时间线上,我们会发现,从2000年至今的18年间,中国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


以目前中国的四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以及香港、台北为例,表格显示,香港从2000年以来一直位居一线城市行列,且名次基本稳定在第3,台北也一直位居一线,排名总体来说略有下降。相比之下,大陆的北上广深则发生了巨大变化。



北京在2000年还是全球二线城市,全球排名30名以外,而2004年GaWC的排名便显示北京已居于全球一线,不过排名仍在20多。从2008年以来,北京开始进入全球前10,且排名一直在稳步上升。上海在起步上比北京略高,目前也紧跟北京之后。


这十余年间最具显著进步的是广州和深圳。广州从2000年的全球三线城市,到现在跻身一线,上升约80个位次;深圳从2000年的排名全球200的五线小城,至今跃升成为一线城市,位次上升145名。


2000年,中国大陆仅有上海一个城市称得上全球一线,排名仅31位,全球前100大陆仅有上海和北京入选;2018年,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均被认可为全球一线,且全球前100有9个中国大陆的城市,且上升势头强劲。


《世界城市名册》的主要编写者、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与凯瑟·佩恩认为,世界城市布局已向亚太地区倾斜,随着更多中国城市加入,世界城市或将迈入“中国世纪”


不久前在南京举行的一场学术会议上,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GaWC发起人兼主任彼得·泰勒先生也说到,中国城市整体连通性在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也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化猜想,他本人对中国城市在未来的迅速崛起持乐观态度。


而在此前刚闭幕的进博会上,《财富》美国500强、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美国AECOM公司亚太区总裁乔全生在采访中表示,“中国正在实现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到更高品质的‘新城市化’的重大转变。”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中国仍在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60%,一般发达国家都在75%以上,仍然有很大空间。


不过,尽管中国城市上升速度令人瞩目,但必须指出的是,在Alpha级别(全球一线)的55个城市中,中国仅有6座城市(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广州、深圳)。


对于更多中国城市而言,在全球的融入度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德拉德根据城市与包括亚太、北美、中东/北非、拉丁美洲、欧洲、欧亚大陆、澳大拉西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等9个区域的连接度,绘制了不同城市的雷达图。


他发现,诸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中国城市,雷达图中总会突出一个角,指向亚太地区。


图据GaWC


GaWC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数中国城市与所在的亚太区域连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佩恩认为,这种偏向亚太地区的连接性对中国城市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


她指出,“这种与邻近城市的紧密关系,对中国城市在构建全球网络的健康度上至关重要。”。


当然,一座城市很难在一个限定区域内完成真正的国际化。特别是随着全球联系愈加紧密,想要在全球资源配置当中占领优势,城市就必须对外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


从这一点来说,排名不是为了证明“世界城市”的地位,而是希望城市能够更准确地找到自己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位置,以更好地融入全球。



世界一二线城市最新排榜


源自: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作者:凯风君


一二线城市之争,在网络上具有永久的吸引力。

 

近日,世界权威评级机构GaWC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18》,为全球一二三四线城市进行定级。

 

与以GDP定高下的经济排行榜不同,GaWC着眼的是综合实力。它关注的是城市的全球连通性,其指标覆盖国际影响力、人口规模、国际机场、国际港口、交通及通信设备、外资吸引力、金融业与总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影响力、传媒与体育社群等。

 

换言之,这是一份基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指标,而不是单纯的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也不是创新创业实力榜单。

 

这份榜单从1999年发布以来,经受住时间考验,其权威性自不待言。它固然不能为一二线城市的口水战止纷定争,却能提供多元参考。

 

01  哪些中国城市入榜?

 

在2018年世界城市名册中,有23个城市进入一二三线城市榜单。

 

Alpha++(特等):伦敦、纽约


Alpha+(强一线):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悉尼、巴黎、迪拜、东京


Alpha(准一线):米兰、芝加哥、莫斯科、多伦多、圣保罗、法兰克福、洛杉矶、马德里、墨西哥城、吉隆坡、首尔、雅加达、孟买、迈阿密、布鲁塞尔、台北、广州、布宜诺斯艾利斯、苏黎世、华沙、伊斯坦布尔、曼谷、墨尔本


Alpha-(弱一线):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旧金山、新德里、圣地亚哥、约翰内斯堡、都柏林、维也纳、蒙特利尔、里斯本、巴塞罗那、卢森堡市、圣菲波哥大、马尼拉、华盛顿、布拉格、慕尼黑、罗马、利雅得、布达佩斯、休斯顿、深圳

 

Beta+(强二线):成都、杭州

 

Beta(准二线):天津、南京、武汉

 

Beta-(弱二线):重庆、苏州、大连、厦门、长沙、沈阳、青岛、济南


Gamma+(强三线):西安、郑州


Gamma(准三线):昆明、合肥、太原


Gamma-(弱三线):福州

 


全球城市方面,与2016年榜单相比,有一些突出变化。


在一线城市方面,香港前进一名,超越新加坡,跻身全球第三位,仅次于伦敦纽约。而北京紧随香港同时力压上海,首次进入全球第四。

 

同时,深圳从Beta直接跨越两级,首度跻身全球一线城市,级别为Alpha-(弱一线)。而广州则再进一步,从两年前的Alpha-提高到Alpha(准一线)级别,进入世界前30名,在世界城市评级上继续强过深圳。

 

在二线城市方面,成都从Beta-升至Beta+,在2012年的榜单中,成都还只是High Sufficiency级(高成长性),到2016年时直接跃升四级为Beta-,这一次再次跃升两级到Beta+,成为提升最快的中国城市。

 

杭州则从Gamma+,连跳三级升至Beta+,首次跻身世界二线城市,这反映杭州在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的巨大提升。

 

天津、南京、武汉则跻身于Beta级(准二线)城市。其中天津从Beta-升至Beta,南京从Gamma+升至Beta,武汉从Gamma-升至Beta。

 

与之对比,在新一线城市中具有竞争力的重庆,则仅位列Beta-。其他还包括苏州、大连、厦门、长沙、沈阳、青岛、济南等城市。


位于Gamma级的全球三线城市,有西安、郑州、昆明、合肥、太原、福州等。


02  北京力压上海,深圳不及广州

 

对于这份榜单,第一个疑问就是为何北京压过了上海,而深圳在世界城市的排名却不及广州?

 

北京力压上海,比较容易理解。


无论是在经济竞争力还是金融实力,抑或国际化、文化软实力以及基础设施硬实力方面,北京都是首屈一指的。要知道,在金融中心排名上,北京诸多指标都是遥遥领先的。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深圳为何不及广州?

 

其实,无论是从GDP总量还是经济竞争力上,深圳发展势头都相当强劲。在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深圳以8.1%的实际增速在一线城市里遥遥领先,同时以822亿的差额,扩大了广深之间的GDP差距。



但要知道,这是一份综合性榜单。深圳的优势在于经济竞争力,但短板也很明显,在交通枢纽、国际化、文化教育机构乃至使领馆布局上都不如广州。

 

换句话说,在全球连通性上,深圳还存在较大的短板。

 

最早在1999年,广州就进入GaWC世界城市榜单,被列为初现端倪(Minimal evidece级),当时入榜的内地城市只有北上广三大城市。

 

此后2004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6年、2018年的榜单中,广州分别被列入Gamma-级、Beta-级、Beta级、Beta+级、Alpha-级、Alpha级,从2010年的67名提升到2018年的30名,排名一路上升。

 

这反映出,虽然在经济竞争力上,广州发展势头不如以往,但在城市综合实力中,广州的一线城市地位仍旧稳固。


03  成都杭州:跻身世界强二线城市

 

成都、杭州仅次于北上广深,唯一入榜的两个世界强二线城市。

 

如果单纯看GDP,重庆、天津、苏州都遥遥领先,成都与杭州则分列全国第八和第十。但在这份世界城市榜单上,这两大城市却表现更为突出。



成都,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连跳六级。从High Sufficiency级升到Beta+级,从四线城市跃升到强二线城市,堪称中国城市跳跃式发展的代表。

 

成都与广州类似,作为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无论是在交通枢纽、使领馆机构、国际航线还是跨国公司、文化传媒等领域,综合表现都相对突出。这也是成都在城市评级上高于重庆两级的原因所在。

 

杭州的跳升也比较明显,但其地位,与杭州在社交媒体中的“网红地位”不相称。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不仅是杭州的经济体量相较北上广深为弱,而且在中心城市区位、交通枢纽重要性、跨国公司、文化教育实力以及国际机场港口等领域,都存在一些短板。

 

但不能就此忽略杭州的优势所在,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领域,杭州仍旧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也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时代,杭州能够成功吸引全国眼球的关键所在。

 

04  天津南京武汉:跻身世界城市100强

 

在世界城市一百强中,共有9个内地城市入围。除了北上广深成杭之外,还有天津、南京、武汉。



在经济增速上颇为失意的天津,在这份榜单上寻找到一些安慰。


其实,从城市定位上说,天津并不弱,既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北部首屈一指的港口城市,同时还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无奈,灯下黑,北京的领先优势太过强大。加上过去大投资、大项目的发展模式,为经济长远带来隐患。这两年,在主动挤水分之下,天津GDP增速一跃为全国末位,城市发展亟待破局。

 

南京与杭州一直是难兄难弟。

 

南京胜在科教文卫和交通枢纽地位,杭州胜在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2016年的排名中,南京与杭州同属于Gamma+,两年过去,杭州跃升两级到Beta+(强二线),南京则只提升一级到Beta(准二线)。

 

这两年,两大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杭州的信息经济飞速发展,依靠G20盛会和阿里巴巴这一世界级企业,将城市国际知名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至于武汉,则从Gamma-跳跃到Beta,连跳两级,这是强省会城市的代表。


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日益明细化,省会城市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在区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分量,都将与日俱增。

 

05  一二线城市之争

 

这两年,关于广州被踢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变成“北上深杭”、合肥未来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消息不绝于耳。

 

这些话语背后,一半是口水和炒作,一半则涉及对城市未来的不同预期。



其实,一线二线的概念,最早都是从房地产领域流出的,本来只是好事者作为评价城市房价梯度的标志,在后来才逐渐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抛开形形色色的评比,一个城市究竟地位如何,最起码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

 

一是经济竞争力如何,包括GDP、资金总量等一系列指标;


二是有没有相当强的区域辐射力;


三是有没有一定的优势性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在区域甚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是有无一个强大的城市群作为依托,城市群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腹地。

 

以此标准来看,就会明白,为何一直只有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堪称一线城市。


可以料想,所谓的一线城市之争,在未来很多年里,都可能只是位次的变化,而难有真正有力的挑战者。

 

其实,任何城市的地位形成,都是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产业辐射力、区域辐射力和城市竞争力等一系列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

 

值得一说的是,一二线城市排名,只是发展的结果,而非发展的原因。指望通过呼吁或者规划,来创造更多一二线城市,其实是本末倒置的。

 

所以,无论是GaWC的世界城市排名,还是国内机构形形色色的竞争力排名,回到各大城市身上,都应当是砥砺奋进的目标,而不是沾沾自喜的资本。

 

毕竟,城市竞争,不进则退,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作者:凯风君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婚姻大数据

  2. 2018年中国轻中产人群研究报告

  3. 2018单身人群调查报告

  4. 2018年10月熟男群体研究报告

  5. 90后平均负债12.79万,这份PPT曝光5亿年轻人消费数据

  6. 双十一数字中的消费新趋势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