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49年-2019年新中国的科技时刻


来源 | 数据观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官方网站、新闻报道等

编辑 | 阿佼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放眼世界,经历了沧桑岁月的中国,有着很多值得铭记的时刻,也正是一个个进程与发展,逐渐奠定了今天的强盛。


1949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成立。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开始办公。



1952年7月,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并于8月1日举行了机车落成典礼,命名为“八一”号蒸汽机车



1953年10月27日,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试轧成功中国历史上第一根无缝钢管,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无缝钢管的历史。



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宣布成立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科学院及其学部今后的任务。



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同年成立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12个重点任务,对全国科研体制、人才用方针、机构设置等做了规定。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成立,被称为“科技学府第一家”,第一任校长为郭沫若。


1959年9月26日,东北黑龙江松嫩平原,大同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



1960年2月19日,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和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试射成功,开始了中国的“空间时代”。


1961年9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王之江、邓锡铭等在王大珩率领下,用国产红宝石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并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激光的文章。


1962年6月22日,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落成开工。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生物火箭——“T-7A(S1)”火箭发射成功。1965年6月,又发射2枚。


1964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上海科学仪器厂协作,共同研制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代号J-331),研制完成。


1965年,我国独立设计研制的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数字计算机——109乙机研制完成,6月通过国家鉴定。这台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表明中国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的“第二代”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在西北某综合导弹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67年10月我国第一台机动水稻插秧机——东风—2S型水稻插秧机在湖南耒阳插秧机厂试制成功,并通过部级鉴定。


1969年8月14日,国家决定在上海建造通信卫星地面接收站。同年10月11日,卫星地面接收站完成系统安装、对接、调试;11月2日,第一次接收到太平洋上空国际通信卫星3号转播的节目;11月14日,接收到美国“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发射、登月和返回地面的全部实况,并通过屏幕进行摄像和制片。


1969年11月,上海录音器材厂与北京中央广播科学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磁带录像机——LX-1型广播用四磁头黑白磁带录像机。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



1971年3月3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这颗科学试验卫星在太空中运行了8年多,于1979年6月17日陨落。


1973年4月,上海玩具元件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盒式磁带录音机——葵花牌HL——1型盒式磁带录音机。与之配套生产的有录音机机芯、直流微型电机、磁头、驻极体话筒、扬声器等。这台录音机填补了我国盒式磁带录音机生产的空白,获得1977年度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在太空绕地球飞行47圈后,回收舱于11月29日安全返回地面,降落在贵州六枝地区。



1979年9月28日,中国第一条光导纤维通信线路——上海光纤电话线并入上海市内电话网开始使用。这条光纤电话线连接上海市四川路电话分局和海宁路电话分局,全长1.8千米。这条光纤电话线的使用开启了中国光纤通信的时代。


1981年9月20日,我国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属“长征4号”系列)成功地发射了一组空间物理探测卫星。这是我国第一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




1982年6月至10月,中国第一次进行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试验。10个卫星通信地面站参加了试验,其中9个被批准进入国际卫星组织的通信网,中国从此开始了卫星电视转播。


1982年10月12日,“巨浪1型”潜射导弹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上发射成功。


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湖南长沙研制成功。“银河Ⅰ型”是由中国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1984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用于传送彩色电视节目和电话。


1985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工作会议决定向国内外开放一批研究所和实验室。这是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建立面向全国的新型研究体系的积极探索。


1985年7月,科学院在院长基金里设立青年科学基金,用于资助35岁以下的有创新和开拓能力的科技人员。


1986年,国家科委(后改称科技部)公开发布《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第1号)。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部门的名义出版的科学技术白皮书,公布党和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制定的政策。


1988年3月7日,中国发射了”东方红”-2甲通讯广播卫星,不仅可以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而且可以转播地方电视台的节目。


1989年4月26日,中国第一个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成出光。这是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之后,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


1991年11月第一台国产大型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HJD04程控交换机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研制成功。翌年,HJD04程控交换机进入工业化生产,先后运营于地方、军队通信网。这台程控交换机的研制成功,彻底打破了外国程控交换机对中国市场的垄断。该项研究成果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制造出我国第一批锗高频合金扩散晶体管。


1992年6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IMT/EC-863)通过国家科委的鉴定。这项研究成果首创了智能型机器翻译理论体系,解决了复杂多义区分、上下文相关处理、基于不完备知识的推理、多种知识一体化分析、动态多路径选择等一系列机器翻译难题。


1995年5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该系统突破了一些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关键技术,互连芯片具有独创性,并行优化编译器为世界上最优秀系统之一。



1997年3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联合研制的阿尔法磁谱议(简称AMS)大型永磁体研制成功,并于20日运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高能物理所进行探测器总装。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1月21日3时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11月29日,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这台机器人身高1.4米,体重20千克,具备一定的语言功能,行走频率每秒2步,动态步行快速自如,并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环境中行走。这台机器人在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结构、协调运动规划和控制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001年3月1日,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上海磁悬浮铁路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12月31日,通车运营。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航天飞行。中国也成为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2007年4月18日,中国第一列车组“和谐号”D460次正式开行。


10月24日,中国首颗深空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送上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发射专门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


2009年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列2010年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第一位。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中国载人深潜记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9月25日,国防部宣布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



2013年夏天,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实施了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标志着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将就此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



2013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



201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一周后完成绕月并成功返回地球。



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


2015年3月30日,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颗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10月5日,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500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



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举行下水仪式。



6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



8月12日,“墨子号”首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2018年3月25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任务。


4月23日,中国电科38所发布了实际运算性能在业界同类产品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



10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



11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在成都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成功研制出的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

 

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19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名单)

  2. 2019全球市值250强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发展报告

  3. 2019年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4. 2019中国创新生态发展报告

  5. 201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6. 2019年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专题分析

  7. 2019智慧楼宇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8. 2019年物联网市场晴雨表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读报时间】2019.10.07星期一

  2. 深度好文!70年全球经济的巨变和中国的机会

  3. 郎平的真面目被曝光!国人一片哗然!

  4. 再见,娘炮!国家正式宣布!

  5. 总经理发“港独”不当言论!火箭队惹怒中国球迷,刚刚,篮协发声:暂停合作!

  6. 先锋系创始人张振新异国身亡,百亿窟窿难堵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放大你的格局!(深度好文)

  2. 中国70周年国庆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四集:起宏图

  3. 5次灭族,56次灭囯,却永远灭不掉的大中华!一篇让囯人潸然泪下的文章……

  4. 史上最惨宇航员,祖国没了,在太空飘了311天,后来怎么回来的

  5. 音乐欣赏:【欧美经典音乐】《我相信》安德烈.波切利与凯瑟琳.詹金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