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电力产业报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电化学储能赛道爆发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泰证券,苏晨、花秀宁、张哲源)

1 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战略落地

全球风光度电成本下降迅速

2010-2020年,全球光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度电成本降幅分别为85%/56%/48%,降幅明显。其中光伏和陆上风电开始 全面进入平价状态,为新能源加速替代传统能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风光发电量/发电新增装机占比持续提升

全球:疫情致2020年全球发电量首次下降,降幅为4%;但与之对应的,2012-2020年期间太阳能和风电发电量占比提升7.4PCT致 10.2%;近五年太阳能和风电新增装机占比大幅提升17.2PCT致52.5%。

中国:2011-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比提升8.0PCT至9.5%,逐步成为主力能源;2011-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占比提升19.7PCT至24.3%。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持续提升

全球电力市场投资中,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约达45%;2020年全球电网侧资本开支超2500亿美元,受益于欧洲国家以及中国对电网侧建设规划,预计2021年电网侧资本开支 将出现回升,而其中的结构转型带来的机会更加明显。

中国“碳中和”路径三个阶段

“碳中和”路径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阶段I(2020年-2030年):主要目标为碳排放达峰。阶段Ⅱ(2030年-2045年):主要目标为快 速降低碳排放。在阶段Ⅲ(2045年-2060年):主要目标为深度脱碳,参与碳汇,完成“碳中和”目标。

我国碳排放趋稳 发电&工业为主要来源

2011年之前国内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高耗能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有较大比重,碳排放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国 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推进重大生态工程,碳减排成效明显,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降为零,近三年中国碳排放保持在 90-100亿吨水平。根据Carbon Monitor数据,2019年中国发电、地面交通、工业、航空、住宅楼宇环节碳排放比例分别为44.6%/8.7%/ 38.9%/0.5%/7.2%,发电、工业为中国碳排放最主要来源。

风光发电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传统发电

在不同能源中,电力碳排放系数小。碳排放系数是指每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对 比不同能源碳排放系数,电力碳排放系数较小; 在不同发电方式中,风光发电碳排放量小。

电改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会议在部署未来能源领域重点工作中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 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 电网转型升级开启投资新机遇

调度理念:源随荷动→源网荷储

电力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巨大的非线性时变能量平衡系统,功率潮流瞬时涌动,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根本是供需平衡, 以及电压、频率、功率因素等参数的平衡;

若新能源发电作为出力主体,出力侧波动性及不确定性将加大,无法按需控制、无法精准预测;叠加负荷侧的新能源 汽车大规模普及带来的用电冲击等因素,传统集中调度理念需要重塑,改为源网荷储各环节深度融合、灵活调控。

终端能源电气化进程加速

“双碳”战略目标下,终端能源电气化水平将显著提升,到2060年国内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将分别从目前的30%/30%/5%提升至50%/75%/50%;随着终端能源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用电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叠加分布式能源及储能建设需求,配网亟需升级改造, 配网环节投资预计持续强化,主设备及监控系统迭代有望加速。

分布式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架构重塑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资源大范围配置、分布式发电成为主体、单向传输变为双向;

电网架构重塑:大电网主导→大电网+主动&灵活配电网+分布式微电网。

电力系统可靠性需要提升

新能源发电本质上是电力电子设备,不具备传统火电及水电旋转电机的机械转动惯量,而是呈现低转动惯量、宽频域 震荡等动态特征,因此抗扰动性能变差,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可靠性降低;为改善系统可靠性及电能质量,需借助物联网、数字化、AI等新兴技术对电网各环节设备进行技术创新与变革,通过 强化电网细枝末节的可靠性,从而强化电力系统整体可靠性。8月发改委发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 见稿)》,相关投资有望加速。

3 电化学储能爆发万亿赛道启动

电化学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电化学储能是通过介质或设备把电能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 过程。它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全球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

全球储能装机情况:截至2020年底,全球储能累计装机191.1GW,同比增长3.4%,其中抽水储能累计规模最大,达 172.5GW,同比增长0.9%;电化学储能其次,累计规模达14.2GW,同比增长49%;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 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13.1GW,占比92%。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总装机容量占比从2016年的1%提升至2020年的7%

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量创历史新高:虽2019年因政策、经济、地缘政治等多方因素造成电化学储能新增量短期 回落,但随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增长,2020年电化学储能新增量创历史新高。

国内电化学储能发展领先

国内储能装机情况:截至2020年底,国内储能累计装机35.6GW,同比增长9.8%,其中抽水储能累计规模最大,达 31.8GW,同比增长4.9%;电化学储能其次,累计规模达3.3GW,同比增长91.2%;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 计装机规模最大,为2.9GW,占比89%。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总装机容量占比从2016年的1%提升至2019年的9%。

国内近两年电化学储能新增量均为全球第一:国内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2017年新增电化学储能占全球新增比9%,排 名第五,2019/2020年占比升至21%/33%,全球排名均为第一。

2021年起电化学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预计全球电化学储能2021年新增装机同增114%,2020-2025年复合增速为35.35%:据IHS预测,2021年全球新增电化学 储能装机将首次超过10GW,同比增长114%,2025年累计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将达64.3GW,2020-2025年均复合增速为 35.25%。

国内电化学储能2021年上半年新增装机超10GW,同比增长超600%+:据CNESA在年初乐观预测,2021年国内新增电化学 储能将达3.3GW。据央视财经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超10GW,同比增长超600%+。装机水平远超预期。

电化学储能预计成为未来主流

目前抽水储能装机规模占比在90%+,但存在地理位置限制、电站建设周期长、前期投 资大等问题,与此对比,电化学储能具备地理位置限制小、建设周期短、成本持续下降等优势,预计成为未来主流。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分钟、小时、连续数天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波动性或间歇性,因此存在容量型、功率型、能量型 和备用型等不同储能类型,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 投资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

1)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解决发电侧及负荷侧双重波动性、系统可靠性下降、调峰调频调压能力不 足、配网灵活性不足等问题,预计电网将在数字化、灵活性、主动性、感知能力等多环节加大投入。

2)我们预计十四五电网投资持续稳健扩张,同时投资结构显著优化,储能、大数字化&信息化、配网升级改造、智能运维、 电力电子、分布式微网、新能源预测等环节投资力度有望强化。

储能:

1)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发挥削峰填谷、平滑出力波动性、调峰调频、改善电能质量等作用,为新型电力系统 的刚需配套环节,考虑到电化学储能地理位置限制小、建设周期短、成本持续下降等优势,在多重政策驱动下将迎来爆发 式增长。

2)我们测算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的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需求规模在178/16/102GWh,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的发 电侧、电网侧、用户侧需求规模在812/70/719GWh,对应2025/2030年市场空间为3560/16004亿元。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了“2021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新冠疫情对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可再生能源继续增长,太阳能发电量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增幅。


能源发展


2020年一次能源消耗下降了4.5%。能源消耗的下降主要由石油导致,石油占能源消耗下降量的3/4。天然气和煤炭也出现了显著下降。


按国家划分,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的能源消耗下降幅度最大。中国的增长幅度最大(2.1%),是去年能源需求增长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碳排放


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量下降了6.3%,降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石油


2020年,石油价格平均为41.84美元/桶,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平均每天消耗910万桶石油,降幅为9.3%,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天然气


天然气价格跌至多年低点:2020年,美国亨利中心的平均价格为1.9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日本-韩国市场)则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4.3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天然气消费量下降810亿立方米,降幅2.3%。但是,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中的份额继续上升,达到了创纪录的24.7%。


煤炭


煤炭消费量下降了6.2埃焦耳,或4.2%。美国(下降2.1埃焦耳)和印度(下降1.1埃焦耳)煤炭消耗量都有所下降。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明显的例外,煤炭使用量分别增加了0.5和0.2埃焦耳。


可再生能源、水电和核能


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但不包括水电)增长9.7%,低于10年平均水平(每年13.4%),但能源方面的增长(2.9 埃焦耳)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长相似。


电力


发电量下降了0.9%,比2009年的下降幅度(下降0.5%)还要大。


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份额从10.3%上升到11.7%,而煤炭的份额下降了1.3个百分点,降至35.1%。


关键矿物


锂产量因澳大利亚产量下降而下降4.6%,而钴产量因刚果民主共和国产量从2019年的下降中部分恢复而上升2.9%。


受澳大利亚和美国强劲增长的推动,稀土金属产量增长了23.2%。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1年8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3060零碳生物质能潜力蓝皮书

  2. 2021年碳资产白皮书

  3. 2021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研究报告

  4. 德勤:新全球能源转型及零碳发展白皮书

  5. 碳中和专题报告:梳理产业低碳转型的政策脉络

  6. 2021年碳市场前瞻分析报告

  7. 2021年绿色低碳行业研究报告

  8. “双碳”目标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国家电网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讨厌一个人,用不着翻脸(看醒了很多人!)

  2. 一觉醒来,对接成功!

  3. 央行重磅发声,回应恒大债务问题,相关部门、地方政府正开展工作!通胀、楼市、流动性…都有回应

  4. 一位老人旅居德国的感慨:可怕的德国!

  5. 现代爱情三部曲

  6. 音乐欣赏:美丽周末,让音乐带着心灵去旅行!

  7. 中国十大著名饭局,经典

  8. 异性说“I'm all yours”才不是“我是你的人”!理解错就尴尬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