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能源行业研究:能源通胀周期促需求,把握新技术大年投资机遇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盛证券,王磊、杨润思)

一、新能源车:后疫情时代看好下半年销量强势回归

1.1 优质新车型释放下,全球电动化进程加速启动

1.1.1 中国:政策+产品双轮驱动,消费浪潮下半年有望再现

新能源车保有量超千万辆,渗透率创历史新高。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1-6 月,我 国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 260.0 万辆,同比增长 115.0%。截至 2022 年 6 月末,我国新能 源汽车保有量为 1001 万辆。自 2011 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 势,从 2011 年的 0.04%提升到了 2022 年 1-6 月的 21.51%。疫情干扰减退,6 月新能源车销量创新高。今年 3 月以来,由于疫情的反复使得上海地 区多数企业出现停工停产现象,在受影响最大的四月新能源车销量环比降低38.2%,同 比增速放缓。然而随着疫情缓解,6 月新能源车订单交付量创历史新高,批发销量为 59.6 万辆,环比增长 33.4%,同比增长 129.2%。



2022 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市场中纯电动车占比达 79.0%。新能源乘用车按技术路 线分可以分为纯电动 EV 和插电混动 PHEV。从 2016 年至今,纯电动乘用车的比例始终 保持在 75%以上,2022 年 1-6 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和插混销量分别为 194.4 和 51.8 万辆,占比为 79.0%和 21.0%。随着电池性能、续航里程的提高,消费者对于 纯电车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如今纯电动乘用车已经成为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的主流。

今年 A 级车以及价格区间在 10-20 万区间的车占比提升明显。今年上半年,A00、A0、 A、B、C 级车占新能源车比重为 23.3%、9.6%、33.5%、23.4%、10.4%,相比 2021 年全年提升-6.8%、2.3%、4.0%、-0.6%、1.3%;2022 年 1-5 月,价格小于 10 万、 10-20 万、20-30 万以及大于 30 万的车占比分别为 40.9%、31.5%、14.2%、13.8%, 相比 2021 年提升 0.4%、3.7%、-1.5%、-2.2%。A0 和 A 级车以及 10-20 万价格区间 的车占比有所提升,而 A00 车和 B 级车以及价格区间在 20 万以上的车份额有所下降。疫情影响新势力车销量,B 级及 20 万以上车型份额略有下降。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 响下,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情况受到明显影响,4 月其在中国区销量仅 1500 台。与此 同时,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销量也遭到一定程度的干扰。特斯拉与蔚小理车型 价位普遍高于 20 万元,其销量的下滑使得 B 级以及售价在 20 万元以上的电车份额有所 降低。但从长期的视角来看,随着传统燃油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逐步推出高端新能源车, B/C 级别车份额提升明显,B 级车占比也从 2018 年的 5.7%提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 23.4%,C 级车从 1.6%提升到了 10.4%。



中小城市新能源车份额占比持续提升,市场呈现多点开花的势头。从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3 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前 15 城市月销数量提升,而今年 4、5 月由于受疫情 影响销量有所下降。从占比来看,前 15 城市占比从去年 6 月的 51%逐渐下降,在今年 5 月到了 32%,其中一方面在于上海销量的降低,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中小型城市电车的 持续发力。未来随着中小城市销量的提升,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将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相较于去年 6 月,今年 5 月全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长 13pcts。对比 2021 年 6 月和 2022 年 5 月前十五新能源车销量情况,一个变化为去年市占率最高的上海,由于停工 停产在今年排名在 15 名开外;一个变化为前 15 城市合计市占率从 51%降低至 32%, 意味着中小城市销量逐步提升;再一个变化情况为不论是全国渗透率或者前 15 城市的 渗透率均有了显著的提升,分别从 14%和 21%提升到了 27%和 31%,同比增长 13pcts 和 10pcts。其中北京、成都、重庆和苏州分别增长了 11、14、17 和 16 个百分点,各 大城市的销量增长及渗透率提升均能带来新能源车的爆发式增长。



上海新能源车销量逐步回暖,5 月渗透率达 63%。从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3 月,上 海新能源车销量始终排名全国城市第一,而 4、5 月份则因疫情防控销量有所下滑。但 相比于 4 月,上海 5 月销量、排名及渗透率呈现逐步回暖的迹象,其中渗透率创下了一 年来的新高,达到了 63%。在上海销量回暖的带动下,下半年全国新能源车市场销量 有望持续提升。

2022 年 1-6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企销量 CR10 为 71.7%。前三名比亚迪、上汽通用 五菱、特斯拉中国合计占比 46.3%,领先优势明显。2022 年 1-6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 车企销量排名前十分别为比亚迪(28.2%)、上汽通用五菱(9.3%)、特斯拉中国 (8.8%)、奇瑞汽车(4.8%)、广汽埃安(4.6%)、吉利汽车(4.5%)、小鹏汽车 (3.1%)、长安汽车(2.9%)、哪吒汽车(2.8%)、长城汽车(2.7%)。前十车企的销 量合计份额为 71.7%。其中,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组成第一梯队,CR3 为 46.3%,领先优势明显。行业前 15 车企总份额保持稳定,比亚迪车占比提升。自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 新能源车企销量CR15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最大最小以及平均值为68%、52%和57%。而比亚迪销量占前 15 的比重则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从 21 年 1 月的 14.2%提升到了 22 年 6 月 36.7%,优质车辆的不断推出造就了比亚迪市占率的迅猛提升。

五菱宏光 Mini 再次荣登 1-6 月国内新能源车销冠,特斯拉供应链恢复迅速。自 2007 年 7 月上市以来,五菱宏光 Mini就抓住县乡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凭借性价比优势连续 数月蝉联新能源车销售冠军,今年 1-6 月,其共销售 18.9 万辆车,市占率达 8.4%。而 因为 4、5 月上海疫情而导致 4 月销量仅 1500 辆的特斯拉,也随着疫情缓解、交付能力 改善,在 6 月新能源车销售中拔得头筹,Model Y 销量为 5.2 万辆,市占率达 9.8%。

1、强政策刺激下,新能源车有望加速渗透

1)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期限有望再次延长,电动车市场需求持续强劲


当前我国已经历三轮新能源车车购税免征优惠。第一轮购置税免征政策发布于 2014 年 8 月, 免征期间为 2014 年 9 月-2017 年 12 月,该项政策刺激了我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销 量从 2013 年的 1.75 万辆提升到了 2017 年的 76.9 万辆,CAGR 达 157.3%;第二轮为 2017 年 12 月的公告,将免征期间延长了三年,即 2018-2020 年继续执行免征政策;第三轮源于 2020 年 4 月,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告将免征期限延长至 2022 年底。三轮新能车购置税的减 免,大大提振了新能车购买需求,2013-2021 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 CAGR 达 93.9%。



2)补贴退坡预期下,新能源车冲量在即

补贴退坡预期下,下半年新能源车有望冲量。根据 2020 年 4 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 延长至 2022 年底。原则上 2020-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 30%。即 22 年新能源车补贴标准相比 21 年退坡了 30%。具体而言,对纯电乘用车中 续航在 300-400km 以及 400km 以上补贴退坡 3800 元和 5400 元,对插混乘用车补贴退 坡 2000 元。今年为新能源车推广补贴的最后一年,在补贴取消的预期下,下半年新能 源车有望冲量。新能源车产业发展逻辑从政策依赖切换到消费驱动。2022 年 1-6 月,我国新能源车渗 透率已达21.5%,产业发展已从政策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补贴政策的平稳退坡,侧面反 映的是新能源车行业的日益成熟,慢慢从政策扶持,转变成由产业升级和消费驱动引领 的发展逻辑。

3)新能源车补贴落地,推动新一轮消费热潮

为刺激疫情影响下的新能源车消费,今年以来国务院已多次表示支持新能源车发展。4 月 13 日,国务院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桩建设;4 月 25 日,国务院印发《关 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表示要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在国务院带动下,各方政府亦陆续颁布新能源 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其中包括:

上海:12 月 31 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 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 1 万元的财政补贴。

广东: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10000 元/辆;转出旧车,购买新能源汽 车的补贴 8000 元/辆。5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对个人消费者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 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新车,给予 8000 元/辆补贴。

深圳:5 月 23 日至 12 月 31 日,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 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 1 万元/台补贴;新增投放 2 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 指标,如中签且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最高不超过 2 万元/台补贴。

山东:5 月 22 日至 6 月 30 日,对在省内购置新能源乘用车(二手车除外)并上牌 的个人消费者,按照购车金额每车发放 3000-6000 元消费券。

4)四部门开展新能源车下乡活动,有效拉动三四线消费需求

工信部等四部门于5月 31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通知表示将于今年 5 月至 12 月期间,在山西、吉林、江苏等 11 个省份选择三四线城市 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等活动,参加活动的包括 26 个车企的 70 款车型。此外,通知亦表 示鼓励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推动农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汽车下乡活动有利于加快农村消费升级,刺激汽车消费。汽车下乡政策始于 2009 年 1 月国务院颁发的一项惠农政策,即中央安排 50 亿元资金,对微型客车和轻型货车给予 一次性补贴。2020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知,其中包括上汽通用 五菱、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等多个车企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此外,在 2021 年 1 月,商务部等 12 部门印发通知,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 给予补贴。汽车下乡活动有利于加快农村消费升级,刺激包括新能源车在内的汽车消费。新能源车下乡活动有望拉动农村电车消费。自 2021 年 6 月以来,新能源车销量在 1000 至 5000 辆的城市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从 21 年 6 月一共 338 座城市中 35 座月销量介于 1000 到 5000 辆,提高到了今年 5 月,一共 341 座城市中 58 座月销量在 1000 到 5000 辆之间。与此同时,5000 辆以上城市的数量仍在增长,因此大多数销量步入 1000 到 5000 区间的城市是由以往月销 1000 辆以下城市转变而来。当前农村地区新能源车渗透 率较低,下乡活动有助于刺激农村地区新能源车消费,拉动全国电车总需求。



2、全年多款新车上市,比亚迪蓄势待发

2022 年有超 35 款新车上市。从 2022 年发布的电车新产品来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 是传统车企,都在全力主推电动车产品。其中包括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今年已上市新 车问界 M5 和 M7。蔚来 ES7、小鹏 G9 和理想 L9 均在今年上市。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到 7 月 10 日,各大车企今年发布的车型不少于 38 款。优质供给是市场化需求的核心驱 动,随着更多优质车型的上市,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将被进一步激发。

2022 年比亚迪已上市 2 款新车,下半年将发布包括腾势在内的 10 款新车。今年上半 年,比亚迪发布了元 PLUS 和驱逐舰 05 这两款新车,1-5 月分别实现销量 3.8 和 0.8 万 辆。今年下半年,比亚迪将发布包括腾势在内的 10 款新车。作为比亚迪与奔驰合资创立的品牌,腾势在 5 月 16 日发布其首款新能源 MPV 产品——D9,其将在 7 月开启大定 及上市。腾势计划今年投放三款车型。多款新车的逐步上市,有望持续巩固比亚迪在整 车行业的竞争优势,同时扩大其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



3、油价高位下,新能源车性价比凸显

国内油价今年已进行 10 次上调,年内汽油合计上涨 2040 元/吨。截至 7 月 13 日,我 国成品油市场已进行 13 次调价,其中 10 次均为上调,2022 年我国汽油和柴油市场年 内合计上涨 2040 元/吨和 1965 元/吨。7 月 13 日,我国 26 个省份地区 92、95 汽油平 均油价为 8.85 和 9.44 元/升。年内油价的频繁上调,尽显新能源车成本优势。

在 500 公里里程中,纯电动车补能成本仅为 2.0T 排量燃油车的 30%。在 92 和 95 号 汽油密度 0.725g/mL 和 0.737g/mL 情况下,全年 2040 元/吨的涨价,则对应 50L 油缸 加满 92 和 95 号汽油成本提升 74.0 和 75.2 元。7 月 13 日,92 和 95 号汽油国内各省份 平均售价为 8.85 和 9.44 元/L,则加满 50L 油缸的油费为 442.5 和 472.0 元。对于 2.0T 排量的燃油车而言,其 1L 汽油可对应约 10 公里里程,则 50L 油缸加满油可对应 500 公 里里程。同样对于续航 500 公里的纯电动车而言,其单车带电量约 70kWh,则按照公 用充电桩 2 元/度电成本计算,从 0 到充满电需要电费 140 元。纯电动车补能成本仅为燃油车的 29.7%-31.6%,油价的上涨有助于凸显新能源车的性价比优势。

1.1.2 欧洲:欧盟 2035 禁售协议落地,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

2022 年 1-5 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为 90.7 万辆,渗透率达 20.1%。今年 1-5 月,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达 90.7 万辆,同比增长 13.7%,相比于 2020 全年 151.6%的增速和 2021 全年 65.8%的增速,今年销量增速有所放缓。然而,由于欧洲国家及民众一向推 崇环保理念,因此相比今年 1-5 月全球 10.7%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欧洲已达 20.1%,与 2021 年 19.2%相比,提升了 0.9pcts.



缺芯、俄乌战争及疫情导致欧洲新能源车的交付能力受到较大打击,从而影响终端销 量情况。自今年三月以来,欧洲销量增速放缓,甚至在 4 月增速为负,其中的原因为供 给和需求的减弱。其中对于供给端而言,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方面,全球车载芯片的短 缺问题限制了新能源车产能的扩张;另一方面,俄乌战争的爆发使得全球最大车用线束 厂商德国 LEONI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 4家工厂停工,从而影响了线束供给;此外,其他地区汽车因疫情无法供向欧洲供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然而 4、5 月份 爆发的疫情就使得多数车企无法出口。例如上海特斯拉工厂因疫情停工 22 天,直到五 月份才恢复出口。而特斯拉为欧洲 1-5 月新能源车销冠,因此其出口不畅直接影响了欧 洲整体电车销售情况。

能源价格的上涨及补贴的退坡影响欧洲居民的购买需求。对于需求端而言,一方面, 欧盟能源大多依赖进口,其中俄罗斯占欧盟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的 27%/45%/46%。而 2 月俄乌冲突使得全球能源价格飞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率提升迅速,居民实际收入 水平减少。然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补贴的逐步退坡使得电车售价提升,在收入和 支出一降一升间,居民消费需求受到了抑制。预计未来欧洲新能源车供需水平将恢复正常。今年 5 月,LEONI 在乌克兰西部恢复了线 束的生产,且产量几乎回到了正常水平。且 6 月以来全球能源价格有所下降,欧洲居民 实际购买力将逐步提升。预计未来欧洲新能源车供需情况将恢复正常水平。

欧洲国家新能源车销量 CR3 为 55.7%,挪威渗透率已达 88.0%。2022 年 1-5 月,德 国、英国和法国分别销售 24.8 万、13.6 万和 12.2 万辆新能源车,占欧洲总销量的 27.3%、15.0%和 13.5%,CR3 为 55.7%。对于全球新能源车普及率而言,欧洲国家挪 威、瑞典、荷兰新能源车位居全球前列,其中挪威的渗透率已达88.0%。然而,由于德 国和意大利是能源进口大国,受俄乌危机的冲击比其他国家更大,因此其今年新能源车 渗透率相比去年略有下滑。



欧盟 2035 禁售协议通过,加速催化欧洲汽车电动化。2022 年 6 月 29 日,欧盟宣布 2035 年将禁止燃油汽车在欧盟范围内销售,如果车企不加速电动化转型就可能面临巨 额罚款。这将迫使车企加大新能源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此前一些欧洲国家也有各自制 定禁售燃油车的目标,其中挪威作为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决定最迟在 2025 年 底禁售燃油车。而欧盟此次协定的通过将燃油车禁售目标扩展到整个欧盟,在更大范围 内推动汽车电动化。此外,为了摆脱交通工具对化石燃料依赖,欧盟计划在 2030 年实 现 3000 万辆新能源车的目标,其中德国的目标是至少拥有 1500 万辆新能源车。

1.1.3 美国:政策扶持下,电动化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2 年 1-6 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40.5 万辆,渗透率达 5.9%。今年上半年,美 国新能源车销量达 40.5 万辆,同比增长 48.5%。美国当前新能源渗透率为 5.9%,相比 2021 年的 4.2%提升了 1.7pcts,但与欧洲和中国相比,美国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 间。

政策驱动为主,拜登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政策驱 动阶段,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大。拜登上台后释放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信号。2021 年 8月,拜登设定 2030年美国境内 50%的新售汽车为零排放汽车的发展目标。同年 11月, 众议院通过了拜登政府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该法案将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上限从 7500 美元提高到 12500 美元,并将取消 20 万辆销售额的限制。



《重建美好未来法案》若生效,将利于新能源车头部企业。根据现行的政策,企业新能源 车在美累计销量超过 20 万辆后,前 20 万辆新能源汽车可获得每辆 7500 美元的税收抵免补 贴,超过部分将失去补贴资格。特斯拉和通用分别于 18Q3 和 18Q4 达到了 20 万辆交付量门 槛,并在19Q4和20Q1完全退出税补优惠名单。此外,丰田也于2022年突破了20万大关。若拜登政府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顺利生效,则将重大利好于新能源车整车头部企业, 从而也有望为美国新能源汽车带来新的增长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1.4 预计 2022 年我国和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超 600 万和 1000 万辆

2022 年 1-5 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 324.1 万辆,渗透率达 10.7%。今年 1-5 月,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 324.1 万辆,同比增长 165.5%。当前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为 10.7%,相比 2021 年的 8.4%,提升了 2.3pcts。

2022 年 1-5 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 CR3 为 79.5%。当前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市场集中度 较高,2022 年 1-5 月全球销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美国和德国,占比分别为 61.6%、 10.2%和 7.6%,CR3 为 79.5%。且第一二名之间的份额差距超过 50 个百分点,全球新 能源车市场基本集中在我国,我国人口基数大,在新能源车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球 2022 年 1-5 月新能源车市场中纯电动车占比 72.8%。与中国情况相类似,全球 新能源车销量以纯电车为主,从今年一月以来,纯电车占比始终在 68%以上。2022 年 1-5 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 323.9 万辆,其中纯电和插混分别销售 235.7 和 88.2 万辆, 占比为 72.8%和 27.2%。



特斯拉位居全球销冠,国内 13 款车居全球 TOP20 榜单。今年 1-5 月,全球新能源车 型销量 CR20 为 43.5%,其中有 13 款为国内车企,合计占比 25.9%。包括比亚迪的 6 款、广汽的两款、奇瑞的两款,以及五菱宏光、理想、长安各一款。此外,特斯拉两款 车型 Model Y 和 Model 3 受到全球热捧,尽管 4、5 月份因供应链问题销量出现明显的 下降,但从整体维度来看,其仍为今年 1-5 月的销售冠军,两款车合计占比为 11.7%。

各国政策持续加码,新能源车长期高增趋势不变。对于国内市场,在政府发布消费补 贴及新能源车下乡政策前提下,购置税免征期限延长的预期将有望延续国内新能源车高 增行情。对于欧洲市场,尽管今年因地缘冲突而使得新能源车供需出现短期失衡,但在 欧洲奖惩并行的举措下,欧洲 2035 年禁售协议的通过也将加速催化欧洲汽车电动化。对于美国市场而言,新能源车政策持续推出,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高速增长期。预计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 2304 万辆,动力电池需求量为 1221GWh。假设 2022 年国内、欧洲、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629、243、96 万辆;2023 年国内、欧洲、 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826、340、121 万辆;假设 24-25 年国内和欧洲增速均为 30%, 美国增速为 40%、50%,其他地区增速均为 25%,则 2022-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 为 1007、1338、1749、2304 万辆。假设 2022-2025 年单车带电量为 47、49、51、 53kWh,则对应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为 473、656、892、1221GWh。

1.2 电池材料降本趋势下,各环节排产持续提升

1.2.1 电池:新技术百花齐放,议价机制下盈利能力迎修复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维持增长趋势,宁德时代仍位列第一。2022 年 1-5 月,全球 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153.8GWh,同比增长 79.3%。头部企业中,国内企业增长幅度较大, 宁德时代装机量为 52.3GWh,同比增长 108.4%,依旧位列第一;比亚迪装机量超过日 本松下,位列第三,为 19.2GWh,同比增长 214.8%。总体而言,国内企业装机量与韩 国日本拉开差距,维持高增态势。



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格局发生变化,国内厂商加速赶超。2022 年 1-5 月,LG 新能源份额 下降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接近 10%。日本松下份额从 15.0%降到 10.5%, 装机量逐渐不敌比亚迪。今年 4-5 月份,比亚迪市占率排全球第二,其主要原因为比亚 迪具备较强的零部件自主化供应能力,因此其在疫情影响车市销量最为严重的 4 月,比 亚迪销量环比仍为正,整车的热销带动了电池装机份额的提升。老牌厂商 SK On 得益于 现代 IONIQ 5、起亚 Niro EV 和 EV6 的销量提升,市场份额从 5.2%上升至 6.8%。中创 新航占比相较去年亦有所提升,目前与三星占比接近,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 6 大电池生 产商。此外,欣旺达 1-5 月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有接近 500%的增长。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提升,CR5 提升至 85.8%。2022 年 1-5 月,国内动力电池 累计装机 83.2GWh,相比于去年同期 41.4GWh,装机量实现翻番。而 2022 年 1-5 月,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CR3、CR5 分别为 77.6%、85.8%,相比于 2021 年的 74.2%、 83.4%提升 3.4 和 2.4pcts,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

受供需关系影响,锂盐材料价格维持高位。2022 年以来,锂盐材料维持上涨趋势,其 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需求处于放量阶段,而锂盐产品供应量的提升相对缓慢,因此供 小于求的状态使得锂盐材料价格仍维持高位。7 月 5 日氢氧化锂和碳酸锂单吨价格为 47.4 和 47.8 万元。6F 价格下降带动电解液成本降低,从而减轻电池厂商成本压力。对于电解液而言,其 约占锂电池成本的 7%。2021 年,由于六氟磷酸锂市场供不应求,其价格飞快上涨。今 年以来,随着各企业 6F 产能的不断释放,市场整体供应量提升明显,叠加疫情导致的 终端需求减弱,7 月 5 日 6F 价格相比年初降低了 56%,从而带动磷酸铁锂和三元电解 液价格降低 43%和 42%。下游电池厂的成本压力有所减弱。



电池新技术层出不穷,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近两年电池新技术层出不穷,包括 4680 电池、CTB 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和麒麟电池等等。新技术的推出,一方面将提升电池 特性从而使得新能源车具备更佳性能,另一方面也将提升诸如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 迪等厂商的竞争优势。

4680 电池拥有更高的电池容量和更低的成本,目前特斯拉等电池厂商均已布局。4680 电池是直径 46mm、高度 80mm的圆柱体。随着直径和高度的增加,其整车所需电池数 量减少。此外,加上正极、负极等材料占比的增加,电池组能量密度将有所提升。另外, 4680 电池采用全极耳技术,其功率和安全性得以显著提升。相比于 21700 电池,4680 的电池容量是其 5 倍,续航里程提高了 16%。除了性能上具有优势外,更大的电芯也 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 18650 需要 7100 个电芯,21700 需要 4400 多个,而 4680 仅需 950 个。目前,特斯拉、LG、亿纬锂能、松下和比克电池等已规划了 4680 电池产能。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可支持 1000 公里续航,将于 2023 年量产上市。宁德时代发布了 CTP 3.0 麒麟电池。这款电池可将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 255Wh/kg,磷酸铁锂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 160Wh/kg,且可支持 5 分钟快速热启动和 10 分钟快充。在 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其电池包电量相比 4680 系统提升了 13%,实现 了续航、快充、安全、寿命、效率、以及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麒麟电池可实现整车 1000 公里续航,将于 2023 年量产上市。



CTB 电池技术可提高续航或提升整车空间。CTB 即电池车身一体化,其制造方式是将 电芯直接放到电池包里,用车底做上盖。对于车企而言,CTB 能够降低车身的原料成本, 其多出的空间可选择提高续航或提升车内空间。搭载 CTB 3.0 技术的比亚迪车型,海豹 的车身扭转刚度能达到 40500N·m/°,整车扭转刚度的提升能够有效抑制车身振动,安 全性也更高。

众多企业布局钠离子电池,2022 年产业化提速。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充放电池,依 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其电极材料主要是钠盐。由于碳酸锂价格仍处 于高位,许多厂商开始瞄准钠离子电池。例如中科海纳规划产能 5GWh,分两期建设, 一期 1GWh 将于 2022 年内投产;宁德时代正致力于推进钠离子电池 2023 年实现产业 化。除此之外,中国钠创新能源,鹏辉能源,英国 FARADION,法国 NAIADES,瑞士 TIAMAT,日本丰田等都在积极布局中。

1.2.2 正极材料:三元和高镍齐驱并驾,重点关注中镍高电压和磷酸铁锰锂技术

1、三元正极:高镍化仍是主流技术,中镍高电压异军突起抢占市场

市场现状:高镍三元占比超 40%,仍是未来主流趋势;中镍受高电压技术驱动,现市 场增长速度已破百。

主流三元正极产量达 21.1 万吨,高镍为核心技术路径。高镍技术延续强势,增长速度 远超其他三元正极材料,2022 年 1-5 月主流三元正极材料产量达 21.1 万吨,同比增长 53.7%,其中高镍三元产量达 9.0 万吨,同比增长 119.7%。高镍三元是三元正极主流 技术,其 2022 年 1-5 月产量占比达 42.7%,同比增长 12.8pcts。NCM622 受高电压技术驱动,同比增速破百。受益于单晶及高电压技术发展,中镍三 元正极材料开始发力。2022 年 1-5 月 NCM622 产量达 3.4 万吨,同比增长 116.9%,占 比达 16.3%,同比增长 4.8pcts。2022 年 5 月 NCM622 产量达 0.8 万吨,同比增长 126.6%,环比增长 11.0%。



市场格局:行业竞争格局分散,未出现绝对领先企业,高镍三元更加集中,壁垒优势 助力改善三元正极格局。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但稳定,无绝对领先企业。2021 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前三分 别为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天津巴莫,各自市占率差距较小,CR3 为 38%,CR5 为 55%,未出现绝对领先的企业。高镍三元较为集中,有助改善市场格局。2021 年我国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前三分 别为容百科技、天津巴莫、贝特瑞,CR3 为 71%,CR5 为 85%,市场高度集中。高镍 三元正极材料技术壁垒较高,对制备工艺、设备及生产温度及环境等要求远高于普通三 元材料,故高镍三元发展,有助于淘汰研发不足,技术更新缓慢的正极企业,利好提前 布局高镍三元的企业。

市场技术趋势:高镍/超高镍技术与中镍高电压赋予企业α属性,技术演变带来新机会。高镍技术进展顺利,宁德与容百签订长协锁定自身 2022-2025 供应量。高镍技术相比 于常规三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能量密度更高,相比常规三元有 20%以上的提升;(2)减少贵金属钴的用量,有利于电池降本。据 GGII 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高镍及 超高镍三元材料出货 17 万吨,同比增长 181%。宁德时代为保供高镍三元,与容百科 技签订长单,以保证宁德 2022 年 10 万吨高镍三元需求量,及 2023-2025 年容百科技 为宁德高镍三元一供。

超高镍正极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上限。从能量密度端来看,导入超高镍正极的电芯能量密 度已达 300-400Wh/kg,而宁德时代高镍三元电芯最高达 300Wh/kg,超高镍正极材料 已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上限,助力电池厂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超高镍电池商业化进展顺利,超高镍正极为下一必争之地。据高工锂电,目前宁德时 代、松下、LG 能源、三星 SDI、SKI 等企业均已批量生产镍含量超 80%的 NCM 和 NCA 电池,现已开始布局镍含量 90%以上的超高镍电池。特斯拉在 2021 电池日公开其含镍 量 100%的超高镍终极状态电池;LG 能源正式量产 NCMA 电池(镍含量 90%),并供应 特斯拉。而国内蔚来使用超高镍三元进展走在行业前端,2022 年年初蔚来 150kWh 固 态电池使用了纳米级包覆工艺的超高镍正极,实现了 360Wh/kg 的能量密度、续航能力 达 1000km。在正极企业中,容百科技对超高镍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容百科技第二代 Ni90 体系正在开发中,已进入批量量产阶段,第三代 Ni96 体系正配合客户开发,预计 今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中镍高电压技术是通过提生电池充电截至电压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克比容量。高电 压通过提升电池充电截止电压使得正极材料脱出更多的锂离子,从而提升能量密度与克 比容量。

中镍高电压三元已成功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高电压三元电池是中创新航动力电池主 要产品之一,中创新航 2020 年在全球率先采用高电压技术量产 590 模组电池,并安装 在广汽埃安的 Aion-LX 车型上,Aion-LX 成为国内首款续航里程超 600km 的 SUV 电动车 型之一。宁德时代在 2020 年,已开始在新能源主流车型中推广应用单晶高电压 5 系电 池,如与荣威、吉利、蔚来汽车合作的电池产品,都是采用中镍单晶 5 系电池;2021 年已实现高电压三元产品在 700km 续航以内的乘用车上大规模应用。正极材料厂加速布局中镍高电压,头部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厦钨新能 2022 年新款高 电压 6 系三元材料,已成功应用到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的电动车上,实现续航里程 大幅跨越。长远锂科高电压中镍三元材料已实现万吨级出货,并已应用在动力电池领域。振华新材自 2017 年开始向客户销售中镍高电压三元材料,目前已实现在 4.35V 或 4.4V 电压平台使用。

2、磷酸铁锂:市场份额稳定在 55%,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加速

市场现状:磷酸铁锂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装机量稳定在 55%。磷酸铁锂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实现翻番。据鑫椤锂电数据显示,2022 年 1-5 月国 内磷酸铁锂产量达 30.3 万吨,同比增长 120.5%;2022 年 5 月,磷酸铁锂产量达 6.6 万 吨,同比增长 93.8%,环比增长 11.5%。



磷酸铁锂市场份额趋稳,预计未来仍保持现有格局。截至 2022 年 6 月,从我国国内月 度装机结构数据来看,磷酸铁锂市场份额趋于稳定,占比约为 55%。虽然磷酸铁锂理 论克容量较低,但受益于“刀片电池”、“麒麟电池”等技术使磷酸铁锂电池包能量密度 得以改善,未来或保持现有市场份额。

市场格局: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呈现德方纳米与湖南裕能二强竞争局面。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呈现二强竞争局面。2021 年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占率前三分 别为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常州锂源,CR3 为 46.6%,CR5 为 63.4%。2022Q1,我国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占率前三分别为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湖北万润,CR3 约为 54%, CR5 约为 66%。其中德方纳米与湖南裕能市场份额较为接近,二者常轮动为行业市占 率第一与第二,呈现二强竞争局面。

市场技术趋势: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加速,较磷酸铁锂实现电压平台高、提升能量密度、 低温性能提升等优势,是正极材料新发展方向之一。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接近极限,发展新材料已是必然之势。能量密度=克容量×电压平台 ÷体积,所以能量密度在体积一定下只与材料克容量和电压平台有关,而磷酸铁锂克容 量目前做到接近 160mAh/g,已经接近理论极限,磷酸铁锂电压平台为 3.4V。若想要提 升能量密度,需改变磷酸铁锂结构以提升其电压平台。



磷酸锰铁锂相较于磷酸铁锂,拥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电压平台、更优异的低温性能。磷酸锰铁锂在与磷酸铁锂拥有相同的理论克容量下,磷酸锰铁锂理论能量密度更高,可 高出 15-20%。磷酸锰铁锂目前可实现 4.1V 和 3.4V 双充放电平台,而磷酸铁锂只具备 3.4V 电压平台。磷酸锰铁锂在-20℃下容量保持率达 75%左右,相较磷酸铁锂的 60%- 70%,低温性能更好。性能大幅提升下,磷酸锰铁锂成本仅提高 5%-10%,性价比较高。磷酸锰铁锂是在磷 酸铁锂基础上添加锰元素获得的新型正极材料,而锰非稀有金属,全球锰矿资源非常丰 富,稀缺资源依赖性弱。磷酸锰铁锂成本与磷酸铁锂接近,用量的主要区别在于所需锰 源的用量变化,每 kWh 的 LFP 正极需要铁源 0.61kg,而每 kWh 的 LMFP 正极需要铁源 0.13kg+锰源 0.38kg。,较于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成本仅提高 5%-10%。且生产磷酸 锰铁锂电池与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设备变动较小,无需重建产线,变动成本低,符合 经济性需求。

磷酸锰铁锂商业化进程加速,预计 2023 年产能逐步落地。由于磷酸锰铁锂导电性能和 倍率性能较低,所以商业化进程缓慢。随着碳包覆、纳米化、补锂技术等改性技术的升 级,磷酸锰铁锂商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德方纳米布局进度最快,其新型磷酸锰铁锂已开 始送样,预计 2023 年其 11 万吨产能逐步落地。(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2.3 负极材料:适配 4680 和快充,硅基负极时代即将来临

市场现状:供需紧张,石墨化加工费维持高位,带动人造石墨价格高涨,天然石墨价 格变动幅度小。供需紧张下,石墨化加工费上涨,带动人造石墨价格走高,天然石墨价格波动稳定。自 2021 年下半年开始,受能耗双控等政策影响,石墨化加工产能收紧、电价趋涨,导 致石墨化加工费用上涨明显,从 2 万元/吨上涨至 22 年中的 2.8 万吨,涨幅达 40%。受 石墨化加工成本上涨影响,2022Q2 低端/中端/高端人造石墨价格分别约为 3.6/5.3/6.9 万元/吨,较 2021 年 Q3 涨幅均约 20%。然而,天然石墨受能耗双控影响小,价格走势 较为平稳。



市场格局:贝特瑞强者恒强,行业份额小幅集中;呈现人造石墨四大三小、天然石墨 一超多强格局。负极材料强者恒强,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2021 年贝特瑞以 21%市占率保持第一位置, 较 2020 年市占率提升 4pcts,展现强者恒强格局。2021 年 CR3达 45%,CR5达 65%, 相较 2020 年 CR3 的 44%,CR5 的 61%,市场份额呈现小幅集中的态势。

市场技术趋势:硅基负极大幅提升能量,适配 4680 与快充;2022 年产能爆发在即, 硅基负极时代来临。硅基负极大幅提升能量、循环寿命,是理想的下一代负极材料。硅基负极主要是指石 墨掺硅复合材料,包括硅碳(Si/C)负极材料及硅氧(SiO/C)负极材料,目前主流掺 硅比例在 5%-6%。相较于传统负极材料,硅基负极因掺硅可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传统 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为 372mAh/g,而硅比容量高达 4200mAh/g,通过负极掺硅可大幅 提升能量密度天花板,目前硅基负极已成为下一代理想负极材料。

硅基负极因高能量密度可适配 4680 和快充。

4680 采用硅基负极替代传统石墨材料,可实现大幅降本。特斯拉 4680 圆柱电池 明确搭配硅基负极,今年 2 月已启动量产。搭配硅基负极材料的 4680 可实现提升 20%续航里程,成本贡献下降 5%。据特斯拉测算,硅氧结构、硅碳结构、硅纳米 线结构的成本分别为 6.6$/kWh、10.2$/kWh 和 100$/kWh 以上,而特斯拉硅基负 极成本仅 1.2$/kW。

快充打开硅基负极应用空间。1、石墨无法满足快充性能要求。动力电池快充性能掣肘在于负极领域,其一石墨 材料层状结构,使得锂离子只能从端面进入,导致锂离子传输路径长;其二石墨电 极电位低,高倍率快充下石墨电极极化大,电位容易降到 0V 以下产生析锂。2、硅基负极可作为快充负极解决方案。由于硅基负极理论容量高达 4200mAh/g, 远大于碳材料的 372mAh/g,且硅基负极嵌锂电位高,析锂风险小,能够容忍更大 的充电电流。随着未来快充电池的广泛应用,可打开硅基负极市场空间。

硅基负极产业化加速,国内贝特瑞领先。目前国内市场硅基负极应用已提速,特斯拉 搭配硅基负极 4680 圆柱电池于今年 2 月启动量产,蔚来、智己和广汽埃安均已提及硅 负极技术,并计划今年上市交付;国轩 210Wh/Kg LFP 电芯也首次成功应用硅负极。国 内实现硅基负极量产批量供货的企业当前仅有杉杉股份和贝特瑞。其余公司均处于布局、 中试或研发阶段。



1.2.4 隔膜:湿法隔膜产量持续高涨,干法价格小幅回落

市场现状:湿法隔膜占据主导地位,2021 年同比超 130%,市占率创新高超 75%;干法隔膜受益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火热及储能需求爆发,2021 年同比增长近 70%。湿法产量达 60.6 亿平,同比超 130%,干法产量达 18.4 亿平,同比近 70%。据鑫 椤锂电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隔膜总产量达 79.0 亿平米,同比增长 112.5%,其中湿 法隔膜总产量为 60.6 亿平米,同比增长 132%,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超 75%;干法隔 膜总产量达 18.4 亿平米,同比增长 67.7%。2022 年 1-5 月湿法隔膜产量达 34.0 亿平, 同比增长 80.6%,占比达 78.8%,较去年同期占比提升 7.1pcts;干法隔膜产量达 9.1 亿平,同比增长 23.0%。

市场格局:恩捷股份持续霸榜,行业份额高度集中;呈现湿法隔膜一超多强,干法隔 膜三足鼎立格局。恩捷股份持续霸榜,行业高度集中。2021 年恩捷股份以 38.6%市占率保持第一位置, 超第二名 24.6pcts,持续占据市占率第一位置。2021 年 CR3 达 63.1%,CR5 达 76.4%, 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湿法隔膜一超多强,干法隔膜三足鼎立。我国湿法隔膜呈现一超多强市场格局,恩捷 股份以50.3%占据市场第一位置,而第二、第三分别为中材科技、星源材质,二者市场 份额差距较小,行业整体呈现一超多强格局。而干法隔膜前三名分别为中兴新材、星源 材质、惠强新材,2021 年中兴新材因产能释放及下游大客户需求放量的情况下,一举 成为干法隔膜龙头企业,但三者市场份额差距较小,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1.2.5 电解液:Q2 产量增速放缓,电解液价格回调幅度达 40%

市场现状: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产量高增,电解液原材料价格回调。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产量受电池厂减产影响增速放缓,预计下半年恢复需求量。2022 年 1-5 月我国电解液产量达 26.6 万吨,同比增长 78.8%,我国六氟磷酸锂产量达 3.7 万 吨,同比增长 111.2%。2022 年 5 月电解液产量达 5.5 万吨,同比增长 64.8%,环比增 长 6.5%,而六氟磷酸锂产量达 0.7 万吨,同比增长 96.1%,环比下降 4.6%。进入 Q2 以来,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产量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系受下游电池厂减产所致。

电解液原材料价格回调,带动电解液价格大幅下降。六氟磷酸锂价格至 2022 年 3 月中 旬开始下降,由 59.0 万元/吨下降至 24.5 万元/吨,降幅达 140.8%。6F 价格的下降亦 带动了电解液价格的回落,三元电解液和磷酸铁锂电解液分别由 13.25 万元/吨、11.03 万吨,下降至 7.75 万元/吨、6.25 万元/吨,降幅分别为 41.5%、43.3%。

市场格局:天赐材料稳坐双位第一,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天赐材料稳坐双位第一,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2021 年天赐材料全球电解液与六氟 磷酸锂市占率分别为 18%、26%,均保持第一位置,展现强者恒强格局。2021 年全球 电解液 CR3 达 52%,CR5 达 63%;全球六氟磷酸锂 CR4 达 56%,CR4 市场集中度较 去年提升 7pcts,市场格局小幅集中,且较为稳定。



1.2.6 铜箔:头部企业拉开距离,复合铜箔五大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铜箔

市场现状:2022 年锂电铜箔产量大幅上涨,近期加工费有所回调。铜箔产量大幅上涨,2022 年产量同比增长超 120%。受益于 2021 年国内动力电池和 储能电池等市场供销两旺,我国锂电铜箔需求大幅上涨,鑫椤锂电数据显示,2021 年 国内锂电铜箔总产量达 21.32 万吨,同比增长 54.5%。2021 年锂电铜箔整体市场在产 能不足下,多数企业维持满产,且多数企业将自身标箔转向锂电箔。2022 年 1-5 月实 现锂电铜箔产量达 11.19 万吨,同比增长 127.1%,产量大幅上涨,我们预计 2022 年供 需紧缺将有所缓解。

锂电铜箔加工价格小幅回调。锂电铜箔加工费至 2022 年 4 月中旬开始下降,8μm 铜 箔加工费由 3.85万元/吨下降至 3.25万元/吨,降幅为 15.6%;6μm铜箔加工费由 4.85 万元/吨下降至 4.25 万元/吨,降幅为 12.4%;4.5μm 铜箔加工费由 8.15 万元/吨下降 至 7.40 万元/吨,降幅为 9.2%。铜箔价格回调主要系原材料铜的价格下降明显导致, 近期电解铜价格由 7.56 万元/吨,下降至 5.64 万元/吨,降幅达 25.4%。

市场格局:市场格局无较大变动,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逐步拉开距离。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拉开距离。2021 年国内锂电铜箔市场格局无较大变化,市 场集中度相对较高,CR3 为 48%,CR5 近 70%。目前龙头企业逐渐拉开差距,2021 年 龙电华鑫锂电铜箔产量突破 4 万吨,诺德股份超 3 万吨,嘉元科技与德福科技均实现 2 万吨。

市场技术趋势:复合铜箔凭借五大优势未来有望替代传统纯铜铜箔,极薄化趋势显著, 各企业加码 3.5μm 铜箔。PET 复合铜箔为“夹心”状,两外层为铜箔,中间为绝缘数值层。复合铜箔是指在塑 料薄膜 PET、PP、PI等材质表面,先采用真空溅镀方式,镀上一层金属导电层,再采用 水介质电镀或其它方式,将铜层加厚至 1mm 或以上厚度,从而制作成一种新型材料。目前行业为解决铜箔安全问题,引入 PET 复合铜箔,其结构类似“夹心饼干”,中间 “夹心”为厚度 3.6-6μm 绝缘树脂层,外面“饼干”为厚度 1μm 铜箔。



宁德入场复合铜箔市场,加快其市场化进程。据鑫椤锂电显示,宁德时代间接入股国 内市场复合集流体(包括复合铜箔)主要供应商为重庆金美新材。宁德时代通过复合集 流体结构突破了传统集流体功能局限,解决高镍电池内短路难题,目前已通过认证。宁 德时代入场复合铜箔市场,将加快复合铜箔市场化进程。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以锂电铜箔 企业为主的诺德股份开始加大对复合铜箔领域的研发力度,也有从事 LED的宝明科技跨 界布局复合铜箔。

1.2.7 铝箔:Q2 产量增速放缓,龙头地位加固

市场现状:Q2 产量增速放缓,铝箔加工费整体趋势平稳 2021年铝箔总产量翻倍,2022Q2受疫情影响环比增速下滑。据鑫椤锂电统计,2021 年国内电池铝箔总产量为14.3万吨,同比增长104.3%,预计全球总产量约24.2万吨, 中国占据59%以上市场份额。2022H1国内铝箔产量达8.33万吨,同比增长达66.8%。其中 Q2 产量达 4.0 万吨,同比增长 50.8%,环比下滑 5.8%,Q2 环比增速下滑主要受 疫情影响。但未来受益于新能源锂电行业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2022 年下半年电池铝 箔需求有望持续上涨。且钠电池正负极集流体均为铝箔,若钠电池市场兴起,电池铝箔 需求将新增一大动力。

锂电铝箔加工费用整体平稳。锂电铝箔加工费由 2021 年 10 月初开始整体呈现向上趋 势,近期价格略有小幅回调,10μm 铝箔加工费由 2.65 万元/吨下降至 2.59 万元/吨, 降幅仅 2.3%;12μm 铝箔加工费由 1.93 万元/吨下降至 1.90 万元/吨,降幅仅 1.3%;而 13μm 铝箔加工费近期价格保持一致。铝箔价格有略微调整主要是疫情导致铝价下 跌,但影响幅度较小。



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CR3 达 75%以上,头部地位维稳,鼎胜新材龙头地位加 固。市场集中度较高,CR3 头部地位维稳,鼎胜新材龙头地位加固。电池铝箔行业市场集 中度相对较高,CR3 达 75%以上,其中鼎胜新材 2021 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其产量同 比增长 112%,贡献行业较大增量,鼎胜新材 2021 年 12 月与宁德时代签订 4 年至少 51.2 万吨的长协,龙头地位更加稳固。

二、光伏:需求持续超预期,N 型转型或将加速

2.1 国内需求:能源转型加速,分布式装机迎来大发展

2.1.1 长期:政策频出,为能源转型保驾护航

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发布,推动光伏投资需求增长

6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文件一方面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目标,同时进一步明确风光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到 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度(2020年约为 2.1万亿度),“十四五”期间, 风光发电量实现翻倍(2020 年约为 0.7 万亿度),经过测算,对应风光装机需求,风电 约为 60-70GW/年、光伏约为 90-100GW/年。

平价时代,政策持续发布,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当前新能源发展已进入平价时代, 年初以来发布的政策偏向引导性与支持性,除持续强调新能源发展目标外,相关支持举 措集中在历史补贴发放、延续平价上网政策、提供财政支持、给予税费优惠等,为新能 源发展保驾护航。

地方层面:积极响应政策目标,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

地方政策目标及指引,对光伏产业发展景气度带来较大影响,2021 年以来,近 30 个省 份陆续发布“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规划,对应总装机需求超过 800GW,其中光伏 项目预计规模在 480-530GW,带动“十四五”期间政策规划的保守装机目标在 90~100GW/年,与国家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相当。

2.1.2 2022 年:装机需求高增,分布式占比快速提升

光伏装机持续翻倍增长,全年需求或将超预期。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的数据,1-5 月国 内光伏累计装机 23.71GW,同比增长 139%,其中 5 月单月新增装机 6.83GW,同比增 长 141%,几乎创下非抢装月份最高的装机记录,年初以来光伏装机延续高景气态势, 除 3 月单月装机同比增速略低(+13%)外,其余月份增速均在 100%以上,伴随下半 年进入装机集中期,装机需求有望持续高增。(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分类型来看,工商业超预期增长,户用维持高景气:

2021 年受益于户用补贴与整县推进政策,户用装机保持高景气,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 全年户用新增装机约 21.6GW(+113%),占 2021 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的 39.4%,工 商业新增装机约 7.7GW。2022 年第一季度,分布式新增装机 8.87GW(+217%),其中 户用 2.5GW(+99%),工商业 6.3GW(+308%)。

工商业+户用装机:区域特征显著,装机集中度高

工商业:由于发电自用比例高,因而制造业发达+用电成本高,是工商业光伏发展的基 础,目前来看,装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的工业发达省份。工商业用电电价在 0.5~0.8 元/kwh,电价水平最高,因而横向对比其他光伏形式,收益率最优,伴随能源 转型观念的逐步深入,以及各地政府对于能耗控制要求的日趋严格,工商业装机需求或 将迎来大幅提升,有望接力户用推动分布式装机增长。以 2022Q1 数据为例,浙江、江 苏、山东、江西、广东装机排名前五,新增装机量均在 0.6GW 以上,五个地区新增装 机占全国的比例在 72%。

户用:发电主要采用全额上网形式,各省(尤其东部地区)间上网电价的差异相对较小, 因而人口密集+乡村经济发达+光照资源好,是户用光伏发展的基础,目前装机主要集 中在中东部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装机规模遥遥领先,2022Q1 新增装机均在 0.3~0.6GW,占全国新增装机比例约为 83%。

2.1.3 招标数量超预期,N 型加速渗透

招标总量相较去年大幅提升,价格先降后升。根据我们对光伏招投标信息的整理, 2022 年上半年国内累计中标容量约 66GW,同比去年的 24GW 提升约 175%。央国企业 主仍然为招标的主力,上半年释放的规模超预期,如中石油 4.5GW、华电 15GW、中核 汇能 7.5GW、华润电力 8.1GW(第三批 3GW,第四批 5.1GW 等)。价格方面,年初以来硅料价格虽有上涨,但幅度较小,且胶膜等辅材价格回调,组件成 本端压力减轻、公开报价平稳,在硅料新增产能释放、产业链价格陆续回落的预期下, 整体招标价格呈现下降趋势,由年初的接近 1.9 元/w 降至 1.8 元/w 以下,然而伴随俄乌冲突爆发,全球尤其是欧洲地区能源供应紧缺,电力价格大幅上涨,光伏装机需求大 幅增长,叠加硅料国内新增产能和海外供给不及预期,价格重回高增通道,价格从年初 的 230 元/kg 涨至目前 290 元/kg,6 月组件中标均价也重新回到 1.93 元/w 的水平,部 分项目达到 2 元/w 以上的价格。



N 型电池逐步进入规模化量产,组件招标需求大幅提升。2022 上半年 N 型 topcon 电池 陆续投入量产,N 型组件采购需求大幅提升,上半年规模约 4.5 GW,近两个月中标均 价在 1.95~2.05 元/w,根据项目不同,相较 P 型组件溢价在 3~10 分/w。相比 P 型组 件,N 型组件的系统端优势更为明显,拥有更高的效率和单瓦发电量,在相同的安装面 积条件下,N 型组件节约成本,可实现更高的装机量,提升电站收益率,伴随产能逐步 落地,未来渗透率提升有望加速。

2.2 海外需求:减排目标逐步强化,光伏发展迎来全球共振

2022 年全球装机预计达到 240~250GW,同比增长约 45%。当前来看,在传统能源 价格提升及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双重刺激下,光伏装机需求有望迎来高增,SolarPowerEurope 在今年 5 月发布的“2022-2026 欧盟太阳能市场展望(GMO 2022)”中预计, 2022 年新增装机将达 228.5 GW,最乐观假设下需求有望超过 270GW,同比 2020 年的 167.8 GW 增长 61%。IHSMarkit(221 GW 上调至 232GW)、BloombergNEF(228 GW 上调至 245GW)对 2022 年装机需求的上调也在验证当前光伏产业发展的持续高景气。

欧洲:能源价格抬升,加速新能源转型

年初以来,欧洲市场光伏装机需求超预期的动力,来源于传统能源价格抬升带动的电力 成本上涨,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发生后,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加剧,欧盟随后出台的 “REPowerEU”方案,旨在加速清洁能源能源转型,以建立独立能源体系摆脱俄罗斯 天然气进口依赖。

美国:政策变化带来短期波动,关税豁免重启美国需求

今年 3 月美国开始对东南亚光伏产能进行反规避调查,由于担心后续双反关税追溯问题, 东南亚出口美国的光伏组件产品锐减。今年 6 月,迫于光伏产业链停滞的压力,美国政 府宣布,将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采购的组件给予 24 个月关税豁免,有 望缓解当前美国进口光伏组件问题,激发美国需求修复。

印度:关税前抢装,带动一季度需求集中释放

印度光伏市场主要受到基本关税政策(BCD)(2022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推动,考虑 到供应问题,印度开发商抢购电池、组件产品,因此在 2022Q1 关税空窗期背景下,光 伏组件需求强劲,也有望带动全年装机需求高增。



2.2.1 美国:东南亚关税豁免,需求迎来显著修复

美国计划增加光伏部署,在 2035 年达到 1600GW,以建成“100%无碳电网”,并 在 2050 年达到 3000GW。根据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SETO)和国家可再生 能源实验室(NREL)于 2021 年 9 月 8 日发布的“太阳能期货研究”,预计到 2035 年, 太阳能将占全国电力供应的 40%,到 2050 年将达到 45%。为实现目标,从现在到 2025年,光伏年均装机量需要增加 30GW,并在 2025年至 2030年期间每年增加 60GW, 是当前装机速度的四倍。

政策变化带来短期波动,关税豁免重启美国需求。根据今年 6 月 SEIA 和 Wood Mackenzie 联合发布的“2022 年第二季度太阳能市场洞察报告”,考虑到今年 3 月开始 的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能的反规避调查影响,2022 年光伏装机预期降低至 15.6 GW。然而,迫于光伏产业链停滞压力,美国政府宣布对东南亚四国采购的组件给予 24 个月 关税豁免,有望缓解当前美国进口光伏组件问题,促进美国光伏市场需求回升,预期全 年装机需求将修复至 30GW+。

2.2.2 欧洲:能源危机加深,贡献光伏需求主要增量

欧洲受地缘政治等突发因素推动,能源转型进程或将加速。考虑到俄乌战争加剧了能 源供应紧张以及传统能源价格大幅上升问题,欧盟于今年 5 月 18 日正式通过 “REPowerEU”方案,旨在加速清洁能源转型,以建立独立能源供应体系,并计划到 2027 年脱离俄罗斯天然气进口。SolarPower Europe 乐观预期到 2030 年欧盟有望实现 1TW 太阳能装机,2022-2025 年光伏新增装机预计依次为 39、59、83、112GW。在此 背景下,年初以来,欧洲光伏装机需求延续高景气度,在俄乌战争爆发后,需求预期进 一步加速,是今年全球需求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REPowerEU”计划推动欧洲光伏组件市场需求高增,预期 2022 年将达到 55- 65GW。欧盟根据“减碳 55%”一揽子计划,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 2021 年计划的 40%提升至 45%,同时在 2025 年前实现超过 320GW 光伏并网目标,并到 2030 年进一步扩大到 600 GW,对应 2026-2030 年每年平均装机 56GW。PV InfoLink 于今年 7 月上调了 2022 全年的欧洲市场组件需求,预期将达到 55-65GW。



德国政府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政策改革计划“2022 Easter Package”,将 2030 年光伏 累计装机规模上调至 215GW。2022 年 4 月,政府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政策改革计划 “Easter Package”,考虑到乌克兰战争造成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担忧,上调可再生能源 电力占比,并将 2030 年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上调至 215GW(此前 200GW),2025 前年 均装机量提升到 18GW,2026 年新增装机达到 22GW(此前为 2028 年达到 20GW)。根 据 SorlarPower Europe 预计,2022 年德国新增装机或超 8GW,到 2026 年新增装机近 30GW。

西班牙政府推出国家能源和气候计划(National Energy and Climate Plan, NECP), 目标在 2030 年实现 74%的可再生发电和 39.2GW 的光伏发电。EnergyTrend 预计 2022 年西班牙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 7.55GW。该国光伏发展的主要政策驱动力是 2021 年 12 月批准的自我消费路线图,SorlarPower Europe 估计,到 2030 年,自我消费的潜 力在 9GW 至 14GW 之间。荷兰 SDE++补贴项目规模达 12GW,预计光伏市场在 2022 年保持增长,并将在 2025 年超过 4GW。荷兰光伏的发展主要靠政策驱动,工商业分布式及公用事业地面 项目受 SDE++政策驱动。下一轮补贴将于 2022 年 6 月底启动,预算将达到 130 亿欧 元。SolarPower Europe 预计荷兰光伏市场将在 2022 年继续增长,并将在 2025 年超过 4 GW。此外在最乐观的前景下(系统集成模式),到 2030 年末,预计荷兰光伏将达到34GW 的装机容量。

2.2.3 其他地区:碳减排已成全球共识,光伏装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2022 年底,巴西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 11.9GW。巴西 2021 年新增装机 5.5GW, 根据 solarquarter“2022 年巴西太阳能市场报告”,预计巴西 2022 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 将超过 11.9 GW,比该国目前 13GW 光伏装机容量增长 91.7%以上。根据巴西太阳能 协会(Absolar)预计,2022 年巴西光伏装机容量将扩大 82%,到 2022 年年底,巴西 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应达到 24.9GW,于 2024 年内巴西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 20GW。预计 2022-2026 年期间,巴西光伏年均新增产能在 4.5 GW 至 7.0 GW 之间。根据 光伏能源协会(Absolar)和巴西能源研究办公室(EPE)的乐观预测,到 2026 年,光 伏累计装机容量可达到 48.6GW。



日本将 2030 年累计光伏装机容量目标从 80 GW 提高到约 147 GW,以实现到 2030 年碳减排 50%的新目标。根据 RTS 公司分析显示,在乐观情形下,年度装机容量或在 2025 年超过 10GW,在 2030 年超过 14GW。

澳大利亚 2022 年装机规模预计再次达到约 3GW。住宅屋顶市场仍然受到联邦政府可 再生能源目标(Renewable Energy Target)的大力支持,SolarPower Europe 预计,到 2022 年,装机规模可再次达到约 3GW,但这将高度依赖于选举结果。韩国政府将重点关注分布式太阳能,目标实现到 2040 年提供总电力的 30%,高于 2017 年的 12%,中期目标是到 2035 年提供 15%。韩国光伏市场受到政府大力支 持,SolarPower Europe 预计政府将在 2022 年再投标 4.2GW。

2.2.4 出口接近翻倍增长,验证海外需求高增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需求增长态势强劲,持续翻倍增长。根据 PV InfoLink 对中国海关出 口数据的分析,今年五月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达到 14.4GW,同比增长 95%;1–5 月累 计组件出口则是达到了 63.4GW,同比增长 102%。

2.3 需求超预期,产业链供应持续紧张

2.3.1 原材料紧缺情况加剧,继续推升全产业链价格

硅料价格稳步上行,提高全产业链价格。年初以来,受下游需求超预期刺激,硅料供 应持续紧张,价格大幅上行,根据 PVinfolink 报价,致密料年初至今上涨幅度为 26%, 且六月下旬以来受突发事故影响,供应紧张加剧,价格连续两周跳涨,目前最高成交价 已接近 300 元/kg,带动组件价格大幅提升至超过 1.95 元/w。

产业链盈利向硅料环节集中,组件盈利空间收窄。终端需求旺盛,硅料仍受供不应求 影响,上半年价格连续上涨,涨势不减,硅料端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从盈利能力变化过 程可以发现,价格传导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Q1 硅片关键点在于经历 2021Q4 的大 幅调价后的盈利修复,电池片顺价存在时间差,硅片调价初期盈利受损,Q2 中旬开始 陆续调高报价,而在硅料新一轮价格涨幅中,前期硅片盈利受损,6 月底完成一次大幅 调价,实现盈利修复,而组件在上半年盈利持续走低,目前单一环节处于亏损状态。



2.3.2 硅料: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硅料供应紧张加剧

在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的背景下,上半年硅料供应不及预期,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国 内方面,年初投产的产能释放节奏不及预期,导致 Q1 国内供应略不及预期,进入 Q2, 新增产能陆续完成爬坡,但 6 月东方希望产线突发事故停产检修,导致部分产线提前进入检修流程,同时部分产能受限电影响产出下降,导致 6 月国内多晶硅产出首次出现环 比下滑,预期 7 月因产线检修影响,国内产出环比进一步下降 5%,上半年国内硅料产 出约为 34 万吨。海外方面,受海运及产线检修影响,进口量明显回落,预期上半年硅 料进口量在 4.2~4.4 万吨,相较 2021 年月均进口 1 万吨降幅明显。上半年国内硅料总 供应量约为 38.5 万吨,约可满足 150GW 硅片生产。检修结束+新增产能如期投放,8 月硅料供应或有缓解。当前受检修影响较大的企业包 括新疆协鑫、东方希望、天宏瑞科等,对应 7 月供应减少量约为 6700 吨,预期 8 月检 修带来的影响将弱化。在新增产能方面,根据硅业分会的消息,协鑫科技(乐山项目陆 续投产)、包头新特、包头通威、亚洲硅业,7 月份带来的增量约为 3500 吨,预期伴随 产能的逐步爬坡,硅料供应量环比将有较大改善。

2.3.3 硅片:原料紧缺提升硅片议价权,N 型硅片快速降本,单瓦价格已低于 P 型

年初以来,硅料价格持续上涨,但硅片报价调整周期相对滞后,以隆基为例,年初以来 共完成 9 次调价,近 3 个月完成 3 次调价,分别为 4 月 27 日、5 月 27 日、6 月 30 日, 调价周期由年初的一月两次降至一月一次,虽然调价周期有所拉长,但单次报价涨幅明 显(6 月 30 日报价涨幅超过 6%),仍可顺利向下游传导硅料涨幅。从格局来看,2020 年底至今行业主流玩家共新布局 488GW 硅片产能,2021 年初至今 布局新项目体量也超过 400GW,新增项目全部投放后,硅片产能将迎来大幅增长,但 当前硅片生产受到多晶硅、石英砂供应瓶颈的限制,短期虽然新增产能规模较大,但硅 片实际产出仍然受限,在下游需求超预期背景下,硅片环节产业链地位进一步提升,提 前锁定上游材料的硅片厂商竞争优势更为突出。

N 型硅片技术逐步成熟,单瓦报价相较 P 型已有优势。当前 N 型硅片生产技术逐步成 熟,中环最新报价已涵盖 166~210mm、130~150μm N 型硅片报价,当前 N 型 150μ m 硅片与 P 型 155μm 硅片价差较小,其中 210 单瓦售价甚至更低,而采用 130μm 厚 度的 N 型硅片,价格则是全面低于当前 150μm 厚度的 P 型硅片,技术进步推动 N 型硅 片非硅成本快速下降,凭借更薄的厚度,N 型硅片的单瓦价格已实现领先。(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3.4 电池片:维持稳定盈利空间,N 型或将迎来放量

从价格传导角度看,电池片价格调涨仍滞后于硅片,但受下游需求持续高景气+行业加 速大型化转型推动,年初以来大尺寸电池片盈利较为稳定,可以较好传导硅片价格涨幅, 在中环、隆基分别于 6 月 24 日、6 月 30 日完成调价后,通威 7 月 1 日即更新最新电池 片报价,调价幅度也约为 6%,完全传导上游硅片涨幅,盈利迎来修复。

TOPCon:率先投入大规模量产,溢价约为 0.1 元/w

TOPCon 因与 PERC 产线更好的兼容性,因此行业内电池片厂商积极布局 TOPCon 技 术的研发。常规 N 型电池是以 N 型单晶硅为基片,通过硼扩散制备 P-N 结,最后在电 池正背面印刷电极,TOPCon 技术是在制备 P-N 结后在硅片背面依次制备氧化硅薄膜、 掺杂磷的多晶硅层。TOPCon 产线中约 70%的设备与 PERC 相同,只需要在原有的制结 刻蚀步骤后沉积钝化接触结构,可以通过产线升级的方式实现技术升级。

在实验室效率方面,晶科研发团队率先开发出硅片吸杂、高激活掺杂发射极以及金属电 极光反射等多项适用于大尺寸的先进技术,以及自主开发的成套 HOT 高效电池工艺技 术等多项创新及材料优化,实现 25.7%的效率,再次突破去年 10 月创造的 25.4%的世 界纪录。



晶科率先推动行业进入 N 型 TOPCon 量产新时代,非硅成本差异逐步缩小。公司在今 年上半年相继投产安徽合肥、浙江海宁共 16GW N 型 TOPCon 电池产能,且 6 月底前均 实现满产,在量产数据方面,量产转换效率已达 24.7%,良率与 perc 产线持平,整体 非硅成本相较 PERC 差异在逐步缩小,预期转换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至 25%,非硅成本 有望进一步下降。在 N 型 TOPCon 扩产方面,全年布局规模已近 70GW。晶科除上半年投产 16GW 外, 还布局 8GW 合肥二期及尖山二期 11GW 产能;钧达股份(捷泰)预期下半年新增 8GW 产能;天合光能布局宿迁 8GW 扩产,西宁 10GW 扩产,预期今年新增 8GW;晶澳今年 布局 6.5GW(年底前投产)扩产,明年布局 15GW 扩产;润阳今年下半年完成 10GW 新增产能建设。

HJT:持续推动金属化降本,扩产规模大幅提升

2022年预期扩产规模达到 20~30GW。异质结凭借更短的制备流程、更低的能耗、适 配更薄硅片、效率提升潜力大等优势,成为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片技术,当前行业主力扩 产玩家主要为新进入者,预计 2022 年异质结整体市场扩产计划会在 20-30GW,相较 2021 年 8.1GW 大幅提升。

加速推动降本,异质结量产节奏加快。当前异质结降本路径明确,主要通过微晶提效、 降低银浆耗量、银浆国产化降本、规模化生产等手段,推动非硅成本下降,其中金属化 环节降本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华晟新能源的数据,截止 2022 年 5 月,单片银耗已 经从 2021 年底的 180mg/片降至 120mg/片,预计 2022 年底实现 100mg/片,到 2023 年,伴随银包铜等技术的引入,银耗将进一步降至 70mg/片。在非硅 BOM 成本方面,银耗降低+国产化导入,实现浆料成本的大幅下降,预期到 2022 年底,异质结电池片 非硅 BOM 降至 0.15 元/w 以下,已实现量产经济性。



2.3.5 组件:价格重回 2 元/w 区间,市场集中度或迎提升

当前组件公开市场价格已逼近 2 元/w,仅国内分布式项目,及海外项目正常出货,国内 地面电站项目交付和装机节奏或被推迟。上半年来看,虽然组件需求旺盛,但在电池片 和辅材(胶膜、背板)持续涨价的压力下,组件环节顺价并不顺畅,单一组件环节盈利 空间逐步收窄,根据我们的测算,3 月开始组件环节陆续进入亏损状态,而硅片、电池 片即使盈利短期内出现一定波动,但相较 2021 年底显著修复。随着组件龙头逐步完成 回 A 上市,募资及扩产能力显著增强,陆续强化一体化产能布局,相较单一组件厂商成 本优势显著,组件环节盈利的弱化对龙头厂商影响有限,却可以加速推动行业出清,实 现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三、风电:大型化推动行业降本,海风需求迎来高增

3.1 需求:风光大基地+风电下乡陆续启动,打开风电长期成长空间

风光大基地启动陆续启动,实现风光规模化发展。当前国内陆续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 设模式,一方面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在全国范围内打造 9 个清洁能源基地,实现风光的 集中开发与多能互补的能源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目前 已规划建设两批大基地项目(第一批约 97GW,第二批约 455GW),相关项目均有序启 动,配合外送通道的建设,有望打造一批大规模电源基地。

风电下乡正式启动,十四五装机量将达 50GW。2021 年 10 月 17 日,风电伙伴行 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正式启动,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 100 个县,优选 5000 个村,安装 1 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 5000 万千瓦。风电下乡有望为风电装机 带来明显增量,风电成长确定性逐步增强。风电装机持续稳步增长,1-5 月新增装机 10.82GW,Q1 新增海上风电装机 0.28GW。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 年 1-5 月,我国新增风电装机 10.82GW,同比增速达 20.62%。考虑到 2021 年底,海风装机抢装潮结束,2022 年初海风装机规模相对较小, Q1新增装机为0.28GW。全年来看,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预测,国内风电新增装 机将达到 56GW(含海上风电 6GW),风电产业链有望迎来高景气。



签署全球风能宣言,全球风电装机有望迎来加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COP26)即将召开之际,GWEC 号召全球主要风电企业及机构签 署《全球风能宣言》,其中提出,目前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近 800GW,风电可以帮助世界每年减少超过 11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国际能源署 (IEA)今年制定的 2050 年发展蓝图,风电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供给的核心之一,按照目 前的年装机水平,到 2050 年,风电产生的能源远不足以支撑全球实现净零排放,根据 GWEC 的测算,若要在未来九年内回到实现净零排放的轨道,全球每年风电装机容量必 须在 2021 年 93.6GW 的基础上翻两番,风电装机有望迎来加速。

3.2 海上风电加速降本,装机需求迎来释放

3.2.1 国内:地补落地+建设成本大幅下降,预期海风发展迎来加速

“十四五”期间,各省海上风电规划总容量近 50GW,产业链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我 国沿海各省已陆续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重点推进海上风电 建设,山东、江苏、广东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其中,广东省规 划“十四五”时期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7GW,山东、江苏规划新增装机在8GW,浙江、 福建、广西、辽宁等沿海省份规划新增装机在 3~5GW,总体规模在 48.7GW,若考虑 海南规划的 12.3GW(十四五期间不会全部装机)海上风电项目,总体容量将超过 60GW。

广东、山东、浙江地补相继落地,有望支撑平价初年装机需求:

广东:2021 年 6 月 11 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 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自 2022 年起,广东省财政对 2018 年底前已完成核准、在 2022 年至 2024 年全容量并网的省管海域风电项目实施投资补贴,项目并网价格执 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平价),推动项目开发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渡。在补贴容 量方面,广东未限制补贴容量,考虑到当前广东阳江、汕头等地海风开发热情高涨, 且 2022 年补贴金额较高,预期广东海风装机将超过 3GW。

山东:2022 年 4 月 1 日,在《山东省 2022 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 (第二批)》解读会上,山东政府正式推出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对 2022-2024 年建 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省财政分别按照 800 元/kw、500 元/kw、300 元/kw 的标 准给予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 2GW、3.4GW、1.6GW。此外,针对 2023 年底 前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免于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建设配 套送出工程,由电网企业依法依规回购,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浙江:2022 年 7 月 4 日,舟山市政府发布《关于 2022 年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中明确浙江省海风地补政策,2022-2023 年分别补贴 0.6GW、 1.5GW 海风项目,主要形式为度电补贴(补贴十年、按年利用 2600h 计算),标准 为 3 分/度、1.5 分/度,不考虑补贴的折现,对应补贴总额为 780 元/kw,补贴总额 与山东相似(800 元/kw),低于广东的 1500 元/kw。



建设成本明显回落,叠加补贴,有望加速推进平价:

广东:海上风电全成本降至 14000 元/kw。根据三峡能源阳江青洲五、六、七海 上风电场 EPC 及送出工程中标情况,广东地区海风总建设成本可以降至 14000 元 /kw 左右,考虑到广东海域风力资源优质,年利用小时数最高可到 4000h 以上,叠 加广东 1500 元/kw 的地补政策,部分项目已可接近或达到平价。

山东:海风全成本降至 10000-11000 元/kw。年初以来,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 电 A、B 场址分别完总承包项目中标公示,其中 A 厂址由中电建中南院中标,单价 11260 元/kw,B 厂址由中电建华东院中标,单价 9730 元/kw,综合来看,山东海 风全成本已降至 10000-11000 元/kw。

浙江、福建:海风全成本降至 11000-12000 元/kw。年初以来,浙江浙能台州 一号海上风电场,福建三峡平潭海外标段一、标段二全成本均在 11000-12000 元 /kw 左右,当前除广东外,其余地区海风建设成本已降至 10000-12000 元/w。

当前已启动平价海风项目已超 22GW,海风装机或迎来翻倍增长。根据风芒能源的统 计,截至目前,已启动平价海风项目达到约 22.5GW,平价海上风电稳步推进中。其中, 广东省平价海风项目容量总计超 10GW,江苏、广西均在 2.7GW 左右水平,山东项目 容量约 2GW。整体而言海风招标集中于广东,占比逼近 50%,其余江苏、广西、山东 等省对海上风电布局也较为快速。

预计全年国内海风装机量可达 6GW,2023 年或迎来翻倍增长。根据的公开的 EPC 报 价叠加补贴,当前海风项目已可以实现平价,从补贴容量来看,山东、浙江 2022 年分 别为 2GW、0.6GW,广东未限制补贴容量,考虑到当前广东阳江、汕头等地海风开发 热情高涨,且 2022 年补贴金额较高,预期广东海风装机将超过 3GW,全年国内海风装 机量可实现 6GW 目标,预期在 2023 年产业链进一步降本的推动下,海风装机或将迎来 翻倍增长。

3.2.2 海外:加速能源转型,海风装机迎来高增

GWEC 发布《2022-2026 风电展望》,预计 2026 年新增装机将超 30GW。根据全球 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2-2026 风电展望》,2021 年在国内抢装的助推下,海 风装机超过 20GW,在高基数影响下,2022 年新增装机有所下滑,预计到 2026 年装机 需求提升至 31.4GW,CAGR 38%,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将迎来加速。



拜登政府将大规模扩建海上风电,2030 年有望实现装机 30GW,带来明显增量。根据 国际能源网新闻,2021 年 10 月 13 日,美国内政部长德布哈兰德宣布,拜登政府计划 大规模扩建美国沿海地区风电厂,目标到 2030 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 30GW。根据全球 风能委员会 GWEC 的统计,2020 年美国新增海上风电吊装规模仅有 12MW,此次政策 目标的提出有望打开美国海上风电装机空间,加速全球海上风电发展。

欧盟四国设定海风装机容量目标,新增海风装机需求或迎翻倍。德国、比利时、丹麦 与荷兰领导人在“北海海上风电峰会”上签署联合声明文件,承诺到 2030 年海风装机 达到 65GW,2050 年装机达到 150GW。上述欧盟四国为欧洲境内除英国外,海风装机 规模最大的四个国家,截止 2021 年底,德国、比利时、丹麦与荷兰海风装机分别为 7.7GW、2.3GW、2.3GW、3GW,四国累计装机约 15.3GW,占欧洲海风装机比重为 54%。按照四国承诺的装机目标,2022-2030年四国年均新增装机量需达到5.5GW,而 2020、2021 年四国新增装机量分别为 2.4GW、1GW,新增装机规模在未来几年年或将 迎来翻倍,带动海风装机需求快速增长。

3.3 主机加速大型化降本,零部件或迎盈利修复

3.3.1 主机:大型化降本加速,风电经济性逐步优化

陆上风电:风机加速大型化,招标量快速提升

风电招标超预期,上半年近 40GW。根据风芒能源的统计,2022 年上半年国内新增招 标规模约为 39.56GW,同比增长 69%,招标量迎来历史新高。在价格方面,当前陆风 项目(不含塔筒)中标价格在 1500~1800 元/kw,相较 2021 年上半年约 3000 元/kw 的 均价,有较大降幅,预期在风机大型化的推动下,行业将迎来快速降本。风机龙头招标重回强势地位,集中度显著提升。通过对上半年国内风电行业的中标数 据进行统计可以发现,风机龙头份额得到显著提升,2022 年上半年,金风、远景、明 阳以绝对的优势在风机中标中名列前三,中标量分别为 8.06、7.92、7.82GW,份额约 为 20%,CR3 超过 60%,而去年同期,因风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风机龙头拿单策略 相对保守,中标量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远景能源、三一重能、中车株洲所,其中三一、中 车中标量约为 3GW,作为二线厂商异军突起,份额达到 13%,今年在龙头发力背景下, 份额下降较为明显。



行业加速大型化转型,风机向降本能力更强的技术路线倾斜。风机共有直驱、双馈、 半直驱三条技术路线,其中直驱运行稳定性更高,后续维护费用更低,而双馈、半直驱 结构更加紧凑,且更适合在大型化过程中实现降本,2021 年以来,多家国内主要的直 驱风机厂商纷纷发布半直驱产品,如金风科技发布最新一代的中速永磁技术平台,涵盖 3.85-7.2 兆瓦 14 款不同容量的陆上风机,以及 12 兆瓦的海上风机,东方电气也加速双 馈机型的研制工作,去年 7 月正式发布 DEW-G4000-165 双馈新机型。(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海上风电:降本路径明确,大型化风机技术逐步成熟

海上风电大型化趋势明确,14-15MW 机型有望批量化部署。未来五年,在各国政府 政策支持逐步强化,浮体式离岸风力发电的进一步商业化与工业化,风机持续大型化的 驱动下,海上风电度电成本有望迎来显著下降,逐步在全球各主要国家实现平价上网, 过去十年间,海上风电机型容量规模从 6-7MW 提升至目前 15MW(维斯塔斯)的水平, 2021 年,西门子歌美飒成为瑞典电力公司 Vattenfall Norfolk 海上风电项目(3.6GW) 的首选整机供应商,西门子歌美飒或将批量部署最新的 14MW+ SG 14-236 DD 海上风 电机组,海上风电大型化趋势明确。

国内海上风电产业起步较晚,但目前正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同于海外 双馈、直驱、半直驱技术路线多点开花,国内海上风机大型化道路上,目前仍以半直驱 路线为主,2021 年明阳智能推出 MySE16.0-242 海上风电机组,该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达 16MW,超过维斯塔斯 V236-15.0MW、西门子歌美飒 14MW-222DD、GE Haliade X 14MW-220 三款机型,成为单机容量中国最大、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



3.3.2 零部件:原材料价格回落,盈利有望迎来修复

年初签订框架合同锁定交付价格,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盈利能力波动。风电零部件环 节在与下游主机厂商谈判时,多采用年初签订框架合同锁价的方式进行,因而在经营过 程中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由零部件厂商承受,而各类铸锻件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占 成本的比重约为 50%~75%(除金雷外都在 60%以上),而直接材料中钢材成本的占比 在 60%~90%,因而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阶段,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原材料价格回落,有望带动零部件环节盈利修复。当前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以铸件 生产常用的废钢为例,当前报价周环比降幅在 18%,相较年初报价降幅在 28%,近一 个月内的降幅达到 25%,考虑到零部件 1~2 个季度的生产交付周期,预期三季度成本 端压力有所减轻,到四季度单位盈利将迎来显著修复。



3.3.3 塔筒:充分受益项目启动+海风需求释放

短期来看,风电项目启动有望带来量利双升。塔筒报价采用项目制,主要以成本加成 为主,因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上半年风电项目开工整体不及 预期,导致阶段性行业竞争加剧,盈利下滑,伴随下半年风电项目开工修复,预期塔筒 将迎来集中交付,供应相对紧张,加工费及盈利有望回归合理水平。中长期来看,海风装机带来海工装备需求的大幅提升,塔筒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当前 陆上塔筒单 GW 风机用量约为 4-5 万吨,海上风电由于存在海下作为支撑固定的管桩结 构,因而需求量大幅提升,根据海况不同,单 GW 用量约为 15~20 万吨,海风单 GW 塔筒需求约为陆风的 4~5 倍,考虑到十四五期间,我国海风装机迎来加速,塔筒市场 空间快速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2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电力部门碳排放达峰路径与政策》

  2. 中国电力部门可在2035年实现80%零碳排放

  3. 虚拟电厂行业研究:从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看千亿空间

  4. 虚拟电厂:未来已来

  5. 中国煤电成本分析与风险评估报告

  6. 2022年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7. 2022年煤炭行业研究

  8. 煤炭行业专题报告:煤炭增产保供政策运行框架及对供给的影响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文琳资讯
  1. 坚决防止"拉闸限电"!能源局最新发声,全力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守住川渝民生用电底线

  2. 信息量超大!3万亿能源电子产业将迎重磅新政,涉及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来看详情

  3. 交通部最新发声,加速公路沿线充电基建!年底前高速服务区提供基本充电

  4. 这些楼市共识,需要认清

  5. 别存钱了,都去消费吧!

  6. 对冲基金教父辞世:从800万到200亿的传奇人生

  7. 太疯狂!这国散户卖房炒股,加仓超100倍!已成特斯拉第7大股东,还盯上中国"锂王"!一场危机正逼近

  8. 刚刚,重庆变大了?

《文琳阅读》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底线(深度好文)

  2. 今日出伏,一年中最凶险的30天来啦!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3. 影响生活的10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4. 洗完手用烘手机,约等于白洗

  5. 纪录片《成龙的奥斯卡之路》片长49分钟

  6. 音乐欣赏:俄罗斯轻音乐《美丽的大自然》,太舒畅了

  7. 隔夜的东西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次说清楚!

  8. 成龙获奥斯卡金像奖英文演讲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点击下方可看
  1. 底线(深度好文)

  2. 今日出伏,一年中最凶险的30天来啦!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3. 影响生活的10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4. 洗完手用烘手机,约等于白洗

  5. 纪录片《成龙的奥斯卡之路》片长49分钟

  6. 音乐欣赏:俄罗斯轻音乐《美丽的大自然》,太舒畅了

  7. 隔夜的东西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次说清楚!

  8. 成龙获奥斯卡金像奖英文演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