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运营商行业研究:战略聚焦,云计算迎来高速增长与价值重估
(报告出品方:中信证券)
格局变化:运营商地位快速提升
运营商的云计算收入快速增长,行业竞争力和地位显著提升。收入:我们看好未来运营商云计算收入增速高于互联网云厂商。最近三年,国内云计 算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成长主要驱动力等出现明显变化。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云厂商收入增 速大幅放缓,而以天翼云、移动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云收入增速显著超出行业平均。2021 年,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收入分别为 242 亿、279 亿、163 亿元,均实现高速增长。根据三大运营商 2022Q3 公开业绩交流会,预计 2022 年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收入均可以 实现翻倍增长。考虑到运营商云计算在云网融合、渠道下沉、自研能力、安全可信等方面 的综合优势,我们预期,运营商云计算业务 2022-2024 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收入增速将 显著领先互联网云厂商。
份额:天翼云 IaaS 国内排名第三,移动云排名第六,运营商云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2 年 10 月 26 日,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 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 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165.8 亿美元。其中 IaaS 市场同比增长 27.3%,PaaS 市场同比增速为 45.4%。从 IaaS+PaaS 市场来 看,2022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30.7%。根据 IDC 数据,2022 年上半年,天翼云 IaaS 份额 同比增加 1.4pcts 至 11%;IaaS+PaaS 份额同比增加 1.1pcts 至 9.4%,天翼云 IaaS 跃 居国内第三位,移动云 laaS+PaaS 排名提升到国内第六。
资本开支:运营商持续加大对算力网络及云计算领域的投入。中国移动:2022 年公 司预计资本开支约为 1,852 亿元,算力网络资本开支约 480 亿元。中国移动预计截止 2022 年末,公司对外可用 IDC 机架将达 45 万台(全年增加 4.3 万台),预计累计投产云服务器 超 66 万台。中国电信:公司预计 2022 年资本开支 930 亿元,产业数字化投资占比从 19.9% 提升至 30.0%、绝对额增加 106 亿元。中国电信预计全年新增 IDC 机架 4.5 万台、新增云 服务器 16 万台。中国联通:2022 年全年公司算网投资预计达到 145 亿元,同比提升 65%; 全年算力规模预计提升 43%,云投资预计提升 88%,MEC 节点预计超过 400 个,覆盖城 市超过 200 座,全年 IDC 机架有望达到 34.5 万架,较上年底增长 3.5 万架。
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有所走弱,2022Q2,阿里、腾讯、百度的资本开支总和同比下 降 21%,我们预计运营商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的资本开支增速将显著高于云厂商。
行业趋势:上云加速,兼顾效率与安全
市场规模:万亿市场,快速增长
全球公有云市场持续扩张,预计 2026 年规模超万亿美元。从全球范围来看,2021 年 公有云市场规模达 3,307 亿美元,同比+32.4%。其中,2021 年 IaaS 和 PaaS 市场规模同 比增长约 40%,SaaS 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 20%。根据 Forrester 预测,2026 年全球公 有云市场有望达 1 万亿美元,2021-2026 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 CAGR 约 25%。
预期中国公有云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根据 IDC,2021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 275.2 亿美元,IaaS、PaaS、SaaS 占比分别为 62%、15%、23%。根据 IDC 预测,2022-2026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会以复合增长率 30.9%继续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球公有云 25%的 增速预期。预计到 2026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 1057.6 亿美元,中国公有云服务 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 2021 年的 6.7%提升为 9.9%。
技术趋势:开源为基,自研加速
对于云厂商的 IaaS 服务而言,最核心的是功能是通过将服务器、存储与网络资源实 现虚拟化。所以核心的底层技术就是 IT 硬件资源的虚拟化技术以及调用虚拟化资源的云基 础架构的搭建。目前具备这种虚拟化功能的技术超过几十种,其中有四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 而且运用最广泛的,分别是:VMware 的 ESX、微软 Hyper-V、开源的 Xen 和 KVM 等。目前大多数公有云厂商选择开源技术 Xen 和 KVM(现在以 KVM 为主流)。就云基础架构而言,海外公有云龙头 AWS、Google、Azure 均采用自研的产品技术 体系。国内除阿里云采用自研飞天系统外,其他厂商大多采用开源 Openstack 架构或者 基于 OpenStack 的二次开发。
从底层技术看,自研或开源不构成厂商进入云计算领域的绝对壁垒,但自研更具竞争 优势。当前国内外头部云厂商中,AWS、Azure、谷歌云和阿里云采取自主研发战略,在 安全、性能和兼容性等方面更具保障,但对资金实力和投入周期也有更高的要求。而腾讯 云和华为云采取开源架构,尽管进入门槛较低,但缺乏自主可控性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尽管厂商可以通过开源的方式快速进入云计算领域,但中长期来看,自研能力将构筑更为 稳健的竞争力。
在云计算领域,软件&生态是长期竞争关键。基础设施层面,运营商云依靠母公司资 源,在网络节点、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层面具备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廉的优势,因此我们 判断运营商将持续扩大在 IaaS 层领域的优势。产品层面,互联网云厂商依靠出色的软件 开发能力,在 PaaS&SaaS 的开发敏捷度等方面更具备优势,因此我们判断互联网云厂商 在上述领域的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仍将维持稳定。生态维度层面,互联网云厂商经过数年 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丰富的服务与产品生态,而运营商云由于起步晚、母公司机制 等因素,生态相较互联网云仍存在不足。
PaaS 生态构建至关重要:PaaS 能力逐步取代 IaaS 成为客户选型的关键。我们认为, 随着云计算接近 20 年的发展,各家厂商(尤其是中国厂商)IaaS 层已经没有办法给客户 带来显著的体验差异。2015 年,头部以外的云厂商故障率高,彼时客户愿意给 SLA 超过 99%的云服务器主机付费。但现在,各云厂商的主流产品 SLA 已经都到 99.5%以上。云 服务的稳定性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能否在 IaaS 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中长尾互联网客户以及行业客户而言,客户并不十分明晰“上云” 能够给企业业务带来什么价值。而 PaaS 层的产品直接与公司业务和数据体系相关,能够 紧密贴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国内需求:上云加速,兼顾效率与安全
行业增长动力从互联网向传统企业客户切换
国内互联网产业:行业发展趋于成熟,新增上云需求显著放缓。经过过去数年的高速 发展,国内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 70%,意味着在没有技术创新的刺激下,用户流量 将逐步趋于平稳。同时从商业模式来看,与云计算需求密切相关的电商、网络视频等主要行业的渗透率持续走高,并且主要的运营模式、技术能力基本走向成熟,因此对于互联网 公司而言,在没有新的商业模式与技术的大幅变革前,云与 IT 相关的开支将逐步从扩张期 走向稳定阶段。阿里云的非互联网行业客户收入强劲增长,互联网客户收入下降。根据阿里巴巴 2023 财年中报的表述:“我们的云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反映非互联网行业的强劲收入增长, 主要由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及电讯行业所驱动;部分被互联网客户的收入减少所抵销。互 联网客户的收入减少主要来自一个头部互联网客户因非产品相关要求,已逐渐停止于其国 际业务使用我们的海外云服务,以及在线教育客户的收入减少,及中国互联网行业其他客 户需求减少所致”。
互联网需求:在市场中的份额持续回落,需求结构趋于稳定。经过前期的高速发展与 扩张后,互联网在国内云计算中的占比开始逐步回落。在 IaaS 与 PaaS 中的比重从 2018 年的接近 50%回落至 2020 年的 40%左右,并且主要集中在视频、电商、游戏等领域。从 市场份额来看,阿里、腾讯等头部云厂商充分享有互联网与泛科技公司高速扩展的红利, 并在电商、视频、游戏等多个自身擅长的领域快速增长,但随着互联网本身拓展步伐的放 缓,以互联网作为主要客户的 BAT 等云厂商增速便自然回落。
传统企业客户逐步成为上云主力。我们从北美的经验看到,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 进,传统企业亦存在较为广阔的上云空间,但上云路径、方式以及诉求与互联网企业存在 较大的差异。中美对比:传统企业上云潜力更为突出。从全球维度看,美国 IT 开支占 GDP 的比重 是中国的 4 倍,意味着我国相较发达国家仍存在客观的 IT 增长潜力。远期维度,云计算客 户结构应与企业 IT 支出结构基本一致。从结构上看,传统企业已经成为美国云计算增长的 主要驱动力。从 IT 开支的细分领域看,云计算与企业数字化是增长最快的两个领域。回到 中国市场,2021 年公有云与私有云市场持续高增长,但我们也相信,参考美国市场的经 验,主要的增长驱动力正在从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向更广泛的传统企业切换。
国内需求:上云加速趋势凸显,传统企业上云的步伐有望加快。从 IT 开支情况来看, 我国不同领域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从市场规模看,泛企业的 IT 开支依旧占据大头, 后续随着数字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成长性有望持续增长。从云渗透率来看,互联 网及其他实现了高速增长,未来随着底层 IT 架构的逐步完善,政务、金融、泛企业上云的 步伐将持续加快。
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差异较大
1. 政企客户:自主可控&系统安全是关键,性能满足基本使用。上云路径:政企客户更倾向于相对折中的混合云路线。出于对既有 IT 系统保护、数 据安全考虑等,政企客户更倾向于折中的技术路线,混合云是最可能的选择。根据 2020 年 IDC 进行的调研,73%的受访企业认为云原生技术的部署与运行环境从单一云环境向混 合云、多云环境(多种公有云环境,多种私有云环境,或不同公有云与私有云环境的混合) 演进。相较于单一公有云或私有云环境,混合云的部署架构更能满足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实 现平稳过渡、负载的弹性伸缩以及容灾等要求。例如,客户可以将面向客户交互的业务以 及互联网业务部署在公有云上,将核心业务系统通过私有云环境部署。
规要求:政企客户对安全和预算的要求更为严格。国内政企客户除实际业务需求外, 仍然面临较为严格的审计与预算审批,这使得政企客户在上云时必须考虑:1)合规要求。对于此类客户,由于所处行业的特殊性,部分数据较为敏感,同时政策端持续加强对核心 数据的保护,使得此类企业上云需要考虑安全与合规要求,厂商选择具备一定的合规考量。2)成本要求。对于政企客户,内部对于预算的控制、用途以及部署 milestone 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对云的产品通常以招投标的形式进行。也由于上述要求,政企客户的上云路径 相较混合云模式也更为复杂,这也是当前此类公司无法快速上云,短时间快速拉高整个市 场规模的重要原因。
2. 大型互联网客户:对公有云 SLA 质量要求最高,存在自建公有云的可能性。互联网需求:IT 架构敏捷性+高 SLA 质量。由于大型互联网客户业务体量大,对系 统同时承载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数并处理多种需求的能力具备较高要求,因此 IT 架构 的敏捷性与公有云 SLA 质量十分关键。从泛互联网行业云原生技术应用的重点场景来看, 通过服务网格提升运维自动化水平占比超 90%。此外,当需求超过 10 万台服务器时,大 型互联网客户将考虑自建公有云。
3. 中长尾互联网/行业客户:PaaS 层赋能能力+云交付效率+系统安全。中小互联网及行业客户需求:重点关注三大能力。其一,强大的 PaaS 层赋能能力。PaaS 层能力指企业在业务和数据体系中的平台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大数据平 台、运维系统、应用监控等。在阿里云所有展示出的客户案例中,接近 50%的客户表示强 大的 PaaS 层能力是选择阿里云的关键。其二,交付效率。阿里云客户案例中,超过 70% 的客户表示业务快速上云是关键需求之一。上云过程能否平滑稳定迁移,交付效率是否足 够高。对于将核心系统上云的客户而言,保证上云期间核心系统正常运转以及缩短上云时 间至关重要。其三,云平台系统安全。70%客户以上的客户表示系统安全是关键需求之一。
运营商云计算:战略聚焦,优势突出
技术追赶,自研加强
① 移动云:技术创新方面,移动云基于自研混元及天权架构,打造多元异构算力及 海量可扩展存储引擎,为用户带来极致性能体验。第四代云主机包转发率可达 3000 万 PPS, 国内 TOP2;内网带宽达 40Gbit/s 提升 33%,整机算力提升 46%。
行业赋能方面,移动云聚焦政务、金融、教育、医疗、工业能源等重点行业,打造 120+ 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随心定制上云需求。根据移动云官网,目前移动云企业客户突破 200 万户,推动超 6000 个行业云项目落地,成功打造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等一批行业云 标杆。其中,中检集团、茅台集团等央企国企上云项目超 1100 个。
② 天翼云:在科技创新方面,天翼云坚持自主研发,强化核心关键技术自主攻关。2022 年上半年,天翼云举办 4.0 创新成果发布会,重磅发布七款自主研发产品,实现云底 座、云平台、云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生态构建方面,天翼云秉承开放、共享的生态策 略,在技术生态方面提供更加开放的资源,在应用生态方面聚集更加广泛的合作,在渠道 生态方面推出更加优越的政策。目前,天翼云为 20 余个省级政务云平台、300 余个地市 级政务云平台和 1000 余座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目前服务客户超过 200 万户。
基于欧拉自研操作系统。中国电信天翼云于 2021 年发布基于欧拉的自研操作系统 CTyunOS。截至 2022 年 8 月,CTyunOS 已完成天翼云公有云平台全业务适配,通过提 供完整的迁移工具体系和工程能力,使天翼云全场景业务无缝替换到 CTyunOS,累计上 线 3 万套,有效支撑中国电信“云改数转”的战略落地。CTyunOS 的上线标志着运营商公有云首次实现全场景国产原生操作系统的适配,也标志着中国电信天翼云全面切换至欧 拉技术路线的操作系统。
③ 联通云:联通云基于集约化的 4 亿用户超大规模云原生实践,打造了“云原生+虚 拟化”双引擎基座,全面实现一云多芯,支持多样算力供给。联通云全栈自研,适配 90% 以上的国产化主流软硬件产品,整合中国联通作为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的各项安全能 力,深度支撑中国联通连续多年在全国的护网行动中表现优异。产业赋能上,联通云依托 四级运营体系,9 个行业 10 大军团的解决方案能力,以及 5000 多个行业云项目积累的丰 富经验,更贴身服务客户。联通云打造了 7 大场景云,深度聚合云大物智链安 6 大能力。生态共建上,2022 年,16 名院士及 3 名行业专家入选了中国联通新一届科技委的特聘专 家和顾问。
当前在软件能力层面,互联网云厂商的优势依旧突出,特别是在高弹性、高并发、高 敏捷的部署要求下,运营商云的产品力仍无法满足。因此在 PaaS 与 SaaS 领域,互联网 云厂商的优势依旧较大,同时考虑到互联网云厂商比较成熟的生态体系,运营商云在短期 内仍无法在 PaaS&SaaS 领域快速提升份额。但从中期看,若运营商能够持续进行业务调 整,加强对软件能力的研发,中长期仍旧有追赶的机会。
报告下载:本报告完整版PDF已分享到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圈即可下载!
云网融合,优化成本和体验
云网融合战略价值凸显,有望成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根据中国电信招股 书的定义,云网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 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同时要求承载网络可根据各类云服务需求按需开 放网络能力,实现网络与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联,并体现出智能化、自服务、高速、灵 活等特性。我们认为,云网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以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计算资源 和以 4G/5G、光网络、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网络资源拼接在一起,而是通过新技术变革,使 具有不同特征与不同路径的两类信息技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最终实现深度融合与创新, 从而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安全的基石。云网融合为运营商云计算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2016 年,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提出 云网融合发展思路,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演进方向。当 前,三大运营商加速推进云网融合发展,云网融合逐步成为运营商云计算的重要差异化优 势。
实现服务融合是实现云网融合的基础与起点。初期,云网融合的产品主要以云网服务 套餐为主,以云产品和网产品的组合来推广云网融合服务;后续,逐渐根据技术、管控等 层面的融合进展,在一体化资源供给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不可拆分”的云网融合产品。当前存在“云调网”和“网调云”两种不同方式实现云网资源互调,从而提供一体化方案。(1)“云调网”以云业务为入口,利用统一云网管控体系,让用户可以根据云资源使 用情况而灵活使用网络资源,实现“一云多网”;(2)“网调云”则是通过将当前的算力状 况和网络状况发布到网络中,算力最优成为选路的准则之一,用户通过网络去访问最佳的 算力资源,达到“一网多云”。我们认为,云网融合是运营商云计算的独特优势,有望优化成本、丰富体验、提高效 率。云网融合有望通过实施虚拟化、云化和服务化,形成一体化的融合技术架构,最终实 现简洁、敏捷、开放、融合、安全、智能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资源供给。
中国电信发布的《云网融合 2030 技术白皮书》认为云网融合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协同阶段(2021-2022 年),云网基础设施层“对接”,业务自动化开通和加载, 一站式云网订购;第二个阶段是融合阶段(2023-2027 年),逻辑架构和通用组件趋同, 资源和能力产生“物理反应”,云网能力统一发放和调度;第三个阶段是一体阶段(2028-2030 年),打破云网技术边界,物理和逻辑层产生“化学反应”,云网资源和服务成为数字化平台 标准件。看好运营商通过优化云资源池技术架构与布局、加速网络云化、构建端到端的云 网内生安全体系等举措持续推进云网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运营商云计算的竞争力。
移动云:中国移动打造“N+31+X”的布局,N 是指建设若干个集中节点、31 是指在 全国 31 个省份部署云资源池、X 是指在全国部署相当数量的边缘计算节点,从而打造“一朵云”的全域资源布局。算网布局方面,移动云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号召,新 建青海、西藏、甘肃等西部省份节点,实现了资源节点省份 100%覆盖。同时,持续升级 算网布局,在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陕川渝等四大热点地区发布 3AZ 节点,满足端到 端访问≤1.5ms、云服务可用性达 99.99%的高可靠、低时延云服务需求。
天翼云:在云网资源布局方面,天翼云加快构建云网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目前 已形成“2+4+31+X”资源布局,加大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基建”的投入,织就一张高效 率的“算力网”,实现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与高效计算,为数字经济打造坚实的算力 底座。
联通云:按“5+4+31+X”总体布局,构建包括中卫云数据中心、贵安云数据中心、 呼和浩特云数据中心、廊坊云数据中心、哈尔滨云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一代绿色低碳的算 网一体化“智·云数据中心”,形成规模化区域中心集聚效应。联通云实现分布式云网协 同,构建全国算力时延圈,覆盖国内 334 个地市、海外 40 多个 TOP10 云商,实现 20ms 超低时延,建成架构先进、安全可靠、服务卓越的算力网络新布局。
安全可信,提升政企客户竞争力
三大运营商拥有国资背景,且取得多项可信云认证,因此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政企 客户领域竞争力凸显。三大运营商云均是通过可信云的云服务信用 AAA 级厂商。可信云评估是中国信息通 信研究院下属的云计算服务和软件的评估品牌,也是我国针对云计算服务和软件的专业评 估体系。目前,通过可信云的云服务信用 AAA 级厂商共 11 家,包括移动云、天翼云、联 通云。通过可信云的 CDN 服务信用 AAA 级厂商共 7 家,包括移动云和天翼云。
三大运营商在可信云 14 项云服务评估中通过数量领先。目前,可信云已开通云主机、 对象存储等 14 项评估服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通过的数量分别为 14、12、 11,通过数量位居行业前列,中国移动更是通过了全部的 14 项评估。阿里云、腾讯云、 华为云、百度云、优刻得、金山云通过的项目数量分别为 10、12、12、3、8、8。
目前中国电信天翼云在云安全方面投入较多资源:1)天翼云 2+4+31+X 的全国云网 资源布局的每个资源池都配备了防火墙、WAF、Anti-DDoS 等高级安全组件,可及时检测 响应来自资源池内外的攻击及入侵行为。2)天翼云基于中国电信在全球的36个清洗中心, 以及骨干网的云堤近源清洗压制能力,提供精准的骨干网流量调度和近源清洗能力,有效 抵御外部攻击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额外的业务时延。3)天翼云具备超高标准五星机房;4) 在可信云认证方面,天翼云 66 个资源池已获得可信云五星+最高评级,位居业内第一,IaaS 安全能力通过数量业内最多,连续 8 年荣膺可信云行业云大奖。“电信云堤”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旗下,面向政府和企业客户推出的运营商级网络安 全产品品牌。2022 年上半年,云堤收入达到 8.47 亿元,同比+60.4%。目前,电信云堤提 供 DDoS 攻击防护、DDoS 攻击防护、电信数盾等多项安全产品,面向政务、医疗、教育、 医卫、互联网等多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渠道下沉,拓展行业和长尾客户
三大运营商在全国拥有数十万客户经理,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目前运营商对客户经 理考核的指标中,云计算相关产品权重高于传统语音、流量、宽带产品。规模庞大的运营 商客户经理可以帮助运营商云计算渠道下沉,从而拥有更为广阔的客户资源,有助于运营 商云计算业务拓展行业和长尾客户。
根据移动云官网,移动云拥有 5 万人的客户经理团队,技术人员团队超 11.6 万人, 为客户提供 7*24 小时的属地化支撑服务。
根据天翼云官网,目前中国电信充分调动 3.7 万客户经理,以及覆盖全国的政企服务 体系,将云计算服务从省市下沉至区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广覆盖的支撑赋能、售后运 维服务。
凭借技术追赶、云网融合、安全可信、渠道下沉等优势,运营商云计算在政企、医疗、 教育、工业、交通、互联网等领域积累上百万客户。中国移动云计算客户超 120 万:根据中国移动 2022 年中报公开业绩交流。2022 年上 半年移动云收入 234 亿元,其中行业云收入 188.5 亿元。行业云里公有云和私有云占比分 别约 60%和 40%,其中 60%的公有云里面 IaaS 占比 33%、PaaS 占比 19%、SaaS 占比 8%。从客户类型看,截至 2022 年上半年,移动云服务的客户超过 120 万家,分布于各个 行业。中国电信云计算客户超 200 万:根据中国电信 2022 年三季度公开业绩交流,前三季 度,公司天翼云收入持续翻番,天翼云依托层次化资源布局,渠道与服务属地化优势,积 极开放的合作模式,为 20 余个省级政务云平台、300 余个地市级政务云平台和 1000 余座 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目前服务客户超过 200 万。
机制改革,提升人才激励
运营商云业务子公司地位提升,战略聚焦和体制改革成效突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负责云计算的子公司分别为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云:2014 年,中国移动成立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移(苏州)软件技 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定位为中国移动云设施构建者、 云服务提供者、云生态汇聚者。公司以移动云运营为中心,产品和服务在政务、金融、制 造、交通、医疗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截止 2021 年末,员工数 2232 人。目前,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包括“大云”系列产品和“移智”系列产 品。“大云”系列产品中的大云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软件产品致力于构建新型企业云平台 和大数据中心,“移智”系列产品主要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提供快速、敏捷、高效的定制 化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天翼云:中国电信 2009 年即开始布局云计算,2021 年将各云计算公司业务独立整合 至成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并下设 31 个省分公司,中国电信给予天翼云科技公司资源倾 斜,确立“应签尽签”原则扶持天翼云的营收增长。2021 年 12 月,中国电信与中国电科、 中国电子、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四大央企签署《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框架协议》。联通云: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了原联通系统集成、联通云数据、联通大数据、 联通物联网、联通智慧安全科技五家子公司,于 2021 年 2 月 7 日正式揭牌成立。联通数 科以智连终端、云网为基座,构建了物联中台、数据中台、AI 中台、区块链中台、技术中 台和业务中台等六大中台能力,由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牵引,从管理、经营、生产和平台 四类应用切入,搭建起运营和安全保障体系,以技术开放合作助力科技创新。联通数科作为中国联通在政企创新领域的能力单元,全面整合云、大、物、智、链、 安基础能力,构建“1+5+N”全新架构的数字经济新平台,发布了“一朵云、三平台”, 以综合数字化产品和智慧运营体系,为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赋能。联通数科基于云网融合 优势安全护航政府、企业、医疗数字化发展打造了很多标杆案例,如,以联通云为依托助 力中电建集团实现互联网出口收敛及财务共享平台上云;通过双引擎架构+行业云专区的 方式与茅台集团共同打造“i 茅台”,满足客户高并发、高安全、高可靠需求等。
战略聚焦,资金投入快速增长
三大运营商高度聚焦云计算发展,提高云计算战略地位。移动云 2019 年宣布实施“云 改战略”,将“移动云”作为全公司最重要的战略性业务,全力推进云改四大工程,实现 “N+31+X”布局,以三年进入云服务商第一阵营为目标。2012 年,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 司成立;2018 年,中国电信 IT 系统全面迁移至天翼云,推动数字化转型促高质量发展;2021 年,中国电信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并成立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联通云 2021 年 12 月在技术、产品、服务、生态四大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并由原“沃云”品牌升级为“联 通云”品牌。
运营商持续加大对算力网络及云计算领域的投入。中国移动:2022 年公司预计资本 开支约为 1,852 亿元,算力网络资本开支约 480 亿元。中国移动预计截止 2022 年末,公 司对外可用 IDC 机架将达 45 万台(全年增加 4.3 万台),预计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 66 万 台。中国电信:公司预计 2022 年资本开支 930 亿元,产业数字化投资占比从 19.9%提升 至 30.0%、绝对额增加 106 亿元。中国电信预计全年新增 IDC 机架 4.5 万台、新增云服务 器 16 万台。中国联通:2022 年全年公司算网投资预计达到 145 亿元,同比提升 65%;全 年算力规模预计提升 43%,云投资预计提升 88%,MEC 节点预计超过 400 个,覆盖城市 超过 200 座,全年 IDC 机架有望达到 34.5 万架,较上年底增长 3.5 万架。
盈利可期,估值弹性较大
上文我们重点从技术、云网融合、安全可信、渠道、机制改革、战略聚焦六大维度分 析运营商云计算的优势,本部分将通过分析海内外云厂商的盈利能力及估值水平,对运营 商云计算进行估值。
海外云厂商收入维持稳健增长。剔除汇率端的影响,2022 年二季度北美三大云厂商 营收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其中 AWS 营收同比+33%,微软 Azure 营收同比+46%,基本符 合市场此前预期;谷歌云营收同比+36%,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
海外厂商盈利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应和收入结构。AWS 近年来营业利 润率保持在 25%-35%之间,而谷歌云运营利润率仍未转正,我们认为盈利能力差异主要 来自规模效应的差异,目前 AWS 单季度收入约为谷歌云的 3 倍左右。
PaaS&SaaS 领域收入贡献逐步提升,PaaS&SaaS 收入占比高的云厂商拥有更好的 盈利能力。随着 IaaS 市场逐渐成为一个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定价能力有限、利润率亦相 对有限的市场,持续强化 PaaS 乃至 SaaS 层的通用能力以及发力各类垂直场景的解决方 案,成为近年来主要云厂商大力发展的方向。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全球 PaaS 市场中, 北美三大云厂商微软、AWS 和谷歌分别占据 26.9%、15.1%和 6.4%的市场份额,合计占 比近 50%。我们认为云厂商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亦将强化自身定价能力和后续增长动力, 驱动整体收入增长以及盈利能力改善。
国内厂商盈利能力:阿里云是唯一实现盈利的云厂商,adjusted EBITA margin 维持 1%-2%,仍与海外云厂商盈利能力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①国内云厂商仍处于资源部署 和规模扩张的早期投入阶段;②国内企业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需通过低价培养用户习惯;③国内云厂商以 IaaS 收入为主,由于 IaaS 缺乏差异性,带来较为激烈的价格战。
国内运营商云计算的盈利前景:运营商在网络带宽、IDC 机房、销售人员等方面有较 大的复用,边际成本相对较低,在成本端有显著的优势,有望实现更好的盈利表现。运营 商云计算的成本优势具体表现为:1)带宽成本优势:运营商拥有遍布全国的 4G/5G 和宽带网络,运营商丰富的网络接 入资源能够极大节省云服务器的带宽成本,并能够通过构建云网融合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 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2)IDC 机房成本优势:截止 2021 年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 IDC 机 柜数分别为 41/47/31 万,运营商占据国内 IDC 半壁江山。互联网云厂商在开展云计算业 务时,往往需要大规模租赁第三方 IDC 的机房,而运营商有望凭借数量庞大的存量机柜为 云计算业务提供支撑,有效降低资源池部署成本。3)销售渠道成本优势:运营商销售人员体系规模庞大,2021 年,中国移动、中国电 信、中国联通的市场类人员分别有 21 万、13 万、12 万,规模庞大的销售经理能够在推广 传统业务的同时为云计算业务提供属地化支撑服务。此外,运营商遍布全国的营业厅可为 云计算业务提供现成的销售渠道。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编辑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