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协调丨我国区域食物安全战略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科学》期刊2019年第5期
作者:闫琰,王东阳,王济民,王秀东,刘旭
来源: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国家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5): 10–18.
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区域食物安全的主要矛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将我国划分成华中、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和东南六大区域,提倡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人口分布、食物生产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食物生产体系。
1.
我国食物安全宏观形势
我国粮食生产整体呈现产量持续上升、单产不断提高的趋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正在逐年改善。食物生产带动了农村居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看来,我国居民营养水平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中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外贸依存度趋于增高,大宗农产品转为净进口,进口量增加主要源于内外价差。我国农业的化肥农药施用强度仍然较大,化肥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5%,但控遏制住了农药使用量的增长势头。
我国粮食区域供需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的局面。
2.
区域食物安全变动状况
北方粮食产量在2005年全面超过南方粮食产量,“北粮南运”成为粮食生产南北布局的新特征。东、中和西部粮食生产布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东部和西部比重下降明显,中部比重提高较快。
2017年,华中、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8%、24.2%、21.0%、13.8%、13.4%和3.8%。区域食物自给率分布不均,东北、华北、华中地区较高,西南、东南地区较低。
☟ 2017年我国各区域口粮、谷物、粮食和食物自给率 %
3.
区域食物安全面临问题
各区域面临不同形式的资源环境压力。东北地区黑土地流失严重、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地表径流利用不足等状况并存;华北地区地下水漏斗问题严重,适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规模严重超载;华中地区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大,土地污染严重,导致耕地质量整体下降;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现象较为严重,且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状况并存;西南地区灾害多、耕地少、生态脆弱,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扩大了食物安全区域间的不平衡。种粮比较收益下降、粮食补贴机制不合理、产销区域利益分配不均,造成了主产区承担了主销区粮食安全成本的局面。
协同调控机制不完善凸显区域间食物供需矛盾。南方大量进口价格、品质更有竞争力的国外食物,北方生产的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则因竞争力不足而大量入库。
4.
区域食物安全发展构想
4.1 整体思路
建立粮食总体生产的“红线”约束机制。在资源环境承载适度的前提下,稳定北方粮食生产的保障功能;适当发挥南方经济比较优势,恢复南方区域食物自给保障能力水平;合理拓展西部农业大食物保障功能。
建立粮食区域生产的“底线”约束机制。东北地区着重保护黑土地资源;华北地区重在“节水优先”“口粮绝对安全”;华中地区着力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东南沿海地区“稳定基本供给、转变结构增加总量”;西南地区突出生态屏障保护,稳定地区适种产品生产;西北地区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畜产品自给有余。
建立中央政府顶层再配置再平衡机制。优化主产区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方式,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模式。强化财政政策协调区域食物生产的功能,制定差异化、制度化的动态变动方案。
建立食物主产区与主销区协作共赢机制。构建地方政府间购销合作机制,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产销合作模式。依托对口帮扶制度构架,鼓励地方政府间联合实施食物安全的区域协作。
4.2 战略措施
实施区域大食物安全战略。构建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基础、优势食物特色开发的区域现代食物产业体系,强化区域优质食品供应保障能力,促进区域食物生产、消费与营养、健康的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全产业链融合战略。合理延伸产业链,实施“种养加”一体化的区域产业协同体系和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环节的紧密衔接。
实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建设,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体系完备的区域现代食物协调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绿色可持续战略。严格落实资源管控措施,发挥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区域现代食物绿色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国际化开放战略。合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参与农业竞争合作,形成开放合作、互惠共赢的区域现代食物国际化发展格局。
✎改编丨崔鹏
点击图片阅读丨保障食物安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刊
工程造福人类
科技开创未来
微信公众号ID :CAE-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