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瑞信,跌成了瑞幸 | 棱镜

肖望 棱镜 2023-04-03



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 | 肖望  编辑 | 杨布丁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APP,阅读更多优质资讯


 

还未从上一次破产传言中恢复元气,老牌投行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下称“瑞信”)又再次卷入信心危机,连续爆出多个不利消息。

         

3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瑞信年报的技术细节提出质疑,后者推迟了原本应于3月9日发布的2022年报;3月14日,瑞信公布的年报提到,其2022年和2021年财报程序存在重大缺陷;3月15日,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被问及是否还会对瑞信注资,他表示绝对不会——尽管他在此后一天解释是因为已经持股9.8%,进一步提升持股将带来许多新的监管要求。

         

目前看来,这一次的漩涡比上次更加凶险,毕竟在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接连倒闭后,金融市场对负面信息反应更加敏感,风声鹤唳。


自3月8日以来,瑞信股价已下跌40%,尤其是3月15日盘中跌幅一度达30%,触及历史最低点。截至收盘时,跌幅收窄至13.94%,报收2.16美元/股。  


自2022年以来,瑞信股价一路下跌,并已触及历史最低值。截图自同花顺

苏黎世时间3月16日一早,瑞信迫不及待地宣布:正采取果断行动,以高质量资产抵押,向瑞士国家银行借款500亿瑞士法郎(约538亿美元),同时提议以约30亿瑞郎(约32亿美元)现金回购部分债券。

         

这一举动正是为了向市场展示其流动性充裕的形象,以期恢复投资者信心。

     

            

力证流动性,并获瑞士官方力挺

         

瑞信已有超过160年经营历史,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同时是全球第五大投行。

         

去年10月初,澳洲广播公司商业记者发布一则传言,据可靠信源称,一家主要的国际投行在崩溃边缘。有投资人士转发该消息并猜测称,诸多迹象指向瑞信。随后,相关消息被大量转发,瑞信被指可能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引发投资者恐慌。此后,瑞信抛出一项总计40亿瑞郎的募资方案,同时启动深度重组投资银行业务等战略改革举措。

         

如今,负面缠身的瑞信,亟待再次向投资者证明其实力雄厚,以稳定投资者信心。

         

3月15日晚间,瑞信成功“抱上了大腿”。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如有必要,瑞士国家银行将向瑞信提供流动性支持。

         

联合声明强调,美国某些银行的问题不会对瑞士金融市场造成直接的风险蔓延。适用于瑞士金融机构的严格资本要求和流动性要求确保了它们的稳定性,瑞信也满足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要求。

         

得到瑞士官方力挺后,瑞信跌跌不休的股价终于暂时止住颓势。美股盘前数据显示,瑞信股价大幅拉升18%,报2.56美元/股,但随后呈下滑态势。欧股开盘后,瑞士信贷欧股一度暴涨40%。

         

在3月16日一早的公告中,瑞信重申,作为一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其和全球同行一样,在资本、资金、流动性和杠杆要求方面受到高标准的约束。截至2022年底,瑞信的CET1(一级资本)比率为 14.1%,平均流动性覆盖率 (LCR)为144%,截至2023年3月14日,其LCR已达到近 150%,通过瑞士国家银行担保贷款便利获得的390亿瑞郎,可以使其LCR能够快速进一步提升。

         

LCR指的是在面对严重流动性压力的情况下,其能够无障碍变现的资产能够应对持续30天的资金流出。这一指标意味着,极端情况下,瑞信的流动性可以应对45天的资金流出。

         

硅谷银行能在三天时间倒闭,主要原因是其在低利率时期购买了大量的低利率国债及MBS债券(房产抵押支持债券),而随着美联储在2022年快速加息,这些资产面临出售即亏损的境地,而为了满足用户不断的存款流出需求,硅谷银行出售部分资产造成亏损引发用户更大规模的恐慌,进而大规模挤兑导致银行倒闭。不止是硅谷银行,美国多数中小银行都面临这一风险。

         

为了免除投资者这一顾虑,瑞信指出,其持仓较为保守,受利率风险影响不大。在其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组合中,长久期固定收益证券的占比微乎其微,而且还针对利率变化采取了充分的对冲操作。此外,瑞信对几乎90%的贷款进行了抵押,其中60%以上在瑞士,而且财富管理业务和瑞士银行业务的平均信贷损失拨备率达到了8个基点 。

         

在3月16日的新闻稿中,瑞信首席执行官Ulrich Koerner表示:由衷感谢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在瑞信执行战略转型时给予的大力支持。

        

瑞信同时披露其去年宣布的转型战略成果,彻底重组投资银行业务,其中包括出售大部分证券化产品业务。截至目前,瑞信已经达成70%以上的资产削减目标。与此同时,瑞信也在加快推进成本转型,2023年集团成本将减少约12亿瑞郎,到2025年可实现约25亿瑞郎的成本缩减目标。


         

市值被瑞幸逼近,瑞信能否继续幸运?

         

瑞信2022年财报显示,其2022年营业收入161.33亿美元,净利润亏损78.99亿美元,净利润大343.83%。这是瑞信连续第五年亏损,且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信近五年利润情况,截图自富途

在经营环境困难的同时,瑞信投行业务负面缠身。2021年3月,英国金融科技公司Greensill宣布破产。而此前,瑞信旗下瑞信资管通过4只基金投资了Greensill发行的债券,资产净值合计约100亿美元。

         

几乎同一时期,家族办公室Archegos Capital爆仓,震惊华尔街。与Archegos开展交易的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野村等多家经纪商,但高盛、摩根士丹利在风险暴露之初就出售其持有头寸减少损失。而瑞信、野村损失惨重,瑞信为此计提44亿瑞郎的坏账。有评价称,瑞信的资本实力或许仍然强劲,但对于一家投行来说,声誉损失不会让其立刻坍塌,但会侵蚀其经营根基。

         

华尔街著名投行Jefferies利率策略师 Mohit Kumar 表示,对瑞士信贷的持续担忧是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的问题,而不是偿付能力的问题。然而,如果没有监管支持和流动性额度,流动性问题可能会转化为偿付能力问题。

         

他续称,提供流动性生命线是积极的一步,应该有助于在短期内平息市场情绪。然而,我们认为这是争取一些时间的第一步,随后应该围绕瑞信的未来做出更多战略决策,这可以让投资者放心。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在3月16日也发布观点称,市场对主要银行的偿付能力担忧过度。

         

瑞银表示,资本状况强劲加上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严格监管,主要银行不会出现偿付问题。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的行动也应该缓解美国和外国银行在美分行的流动性风险,大多数欧洲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非常强劲。因此,大多数机构的存户面临的风险极低。

         

瑞银还表示,融资条件收紧确实增加少数个别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银行盈利能力的阻力广泛上升,持有过多银行股的投资者应考虑将其风险敞口分散到其他板块。

         

在国内,一些不了解瑞信的读者调侃称,因其名称发音接近,总会把瑞信和瑞幸咖啡混淆。实际上,瑞信正是瑞幸IPO的承销商和保荐人。瑞幸数据造假爆雷后,得益于产品创新及用户基础,其在资本市场重新得到投资者认可,目前市值71.84亿美元。而接连下挫之下,投行巨头瑞信的市值仅剩85.13亿美元。目前,瑞幸咖啡的市值已经接近瑞信。

         

3月16日,一位金融观察人士对此评论称,没了信心,便没了幸运。

         

穿越160年历史风云,历经数次金融危机、经济周期和市场动荡成长为全球投行巨头,瑞信一直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这一次,瑞信能继续幸运下去吗?

    



‍‍

小满工作室 | 腾讯新闻出品

本文版权归“腾讯新闻”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

第1093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新闻客户端相关独家文章!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