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興起「運動熱」,玩命的他們背後都有光榮夢想 |看家

林睿恩 獨家
2024-09-06

坊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運動熱潮

延續奧運的熱潮,香港的運動氣氛在這兩個月愈演愈烈。除了專業運動員以外,坊間的運動班也是出現報名熱潮,香港人,突然愛運動了嗎?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


9月15日,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古城西安拉開帷幕。香港回歸後的首位奧運冠軍張家朗因傷退出了比賽留下遺憾,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為香港隊貢獻了首枚金牌,以她為首的香港場地單車隊,更是已拿下一金兩銅。延續奧運的熱潮,香港的運動氣氛在這兩個月愈演愈烈。除了專業運動員以外,坊間的運動班也是出現報名熱潮,香港人,突然愛運動了嗎?

奧運過後,空手道班爆滿


開學前的最後這個週末,位於油塘的胡氏跆拳道館裏,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小跆拳道手們。他們要迎接自己「運動員」生涯的第一次挑戰。因為大部分選手都是第一次參加比賽,稚嫩的小臉、不熟練的技法以及面對結果時的歡樂與淚水,加油聲此起彼伏,點燃了的運動熱情,令人仿佛置身奧運現場。



奥運熱潮下運動班爆满


組織比賽的香港胡氏跆拳道會副總教練朱子麟告訴筆者,奧運之後真的有一陣熱潮,很多家長立即去幫子女報運動班,「這其實是香港特色」,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堅持下去呢?最後大概有兩三成堅持,已經非常不容易。

跆拳道


奧運之後,多項運動班出現爆滿情況,尤其是此次獲獎牌的花劍、游泳、空手道和乒乓球,有開辦空手道及乒乓球訓練中心的負責人稱,今年報名人數激增20%至30%,形容是「史無前例」,料下半年需「加班」才能應付。而在過去的8月,香港康文署共提供了2.3萬個康體活動名額,依然供不應求。以其中游泳班為例,雖然有近4000個名額是所有運動中最多,但事實上,只是每1萬個人當中有5個名額,競爭依舊激烈。

游泳班亦爆滿


過去兩年因為疫情,運動這件事,幾乎停擺。很多運動班教練沒辦法開班授課,學生的常規運動都停下了,根據朱子麟教練的觀察,「疫情後小朋友的體能明顯下降,很多身型也變胖了,除了這兩方面,學生的心也容易散了,這個問題也比較明顯。」現在逐步放寬運動限制,又因為很多體育館用來做檢測中心使用,變相少了很多運動場地,這對教練和學員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雖然現時報名學習的人多了很多,但也很可能是「三分鐘熱度」,「這在香港,非常普遍。」

香港部分體育館被作為檢測中心延用至今


朱子麟教練解釋道,常規來看,練習田徑、足球、籃球和乒乓球在香港比較有優勢,主要是因為有學界聯會,當你面臨中學升學,如果專項運動成績突出,會有名校可以直接收生。而跆拳道因為有考帶機制又有證書,香港家長比較看重這些,所以也比較多人學習。

3位奧運乒乓球銅牌得主皆來自香港名校


如果說青少年家長還願意抱有「相對功利」的升學目的讓子女參與運動的話,那成年之後的運動員之路,才是真正困難的開始。眾所周知在香港做全職運動員要放棄工作、學業、收入,去尋求一個不知道能不能實現的夢想,需要很大勇氣。香港這次在奧運會取得不俗成績,但成員當中,也有很多只是兼職做運動員。雖然目前政府有提供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但申請門檻很高,不僅每年都會根據運動員的成績重新審核,還因為重點投放在個別精英項目,導致冷門項目的運動員,長期面臨「自生自滅」的局面。

張心騫   圖:香港01


以香港射箭青年軍成員張心騫為例,17歲的他學習射箭5年,曾代表香港參加世界青年射箭錦標賽、國際青少年射箭體育節等多場國際賽事,然而根據2020至2021年《精英訓練資助評核準則》,他屬於中學生類別的非全職運動員,每月只可得1,800元資助,另有9萬元的器材補助。對於每年至少需要十萬元訓練開支的他來說,這點資助只能算是杯水車薪。然而即使是這樣級別的資助,亦要看他每年的比賽成績而定,稍有失誤資助就會被取消。也因為這樣,目前所有現役射箭港隊成員都是業餘運動員。
功利
Vs梦想


然而除了「相對功利」的目的,運動亦關乎夢想。34歲的李慧詩就說過:「每次訓練我都盡100%努力,無論最後得獎與否,我已在玩命,不會有遺憾。」雖然成為全職運動員需要很大勇氣,克服萬難,但17的張心騫依然還有一個奧運夢,「我會視為動力,我們被標籤做非精英,更加要獲獎,將射箭這個項目變成精英項目。上一代做不到,我們這一代幫上一代打入精英項目,令下一代變得更好。」

陳芍瑤和教練朱子麟(右)


而對於19歲就入行的朱子麟教練來說,榮譽屬於運動員,但夢想是自己的。2017年在越南舉辦的第二屆亞洲少年跆拳道比賽(2nd Asian Cadet Taekwondo Championships)中,看見自己的愛將陳芍瑤代表香港勇奪銅牌,那一刻的瘋狂、淚水和驕傲,是讓身為教練的他堅持下來的動力。
「那一刻太美好了,我好想再感受一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中秋節,一起去香港「威尼斯」大澳「追光」 |看家

香港少數族裔學中文困境 |看家

「90後」抗日英雄潘江偉:青年未有蒼老之時 |看家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獨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