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元:啟動23條立法意義重大 |中環一筆

健元 獨家 2024-05-10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1月30日上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府總部主持「維護國家安全:《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記者會時宣佈,政府即日起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基本法23條立法公眾諮詢,並於當日中午公佈諮詢文件。隨後李家超到立法會詳細解答有關問題,指出這是香港必須做的憲制責任,從2019年「黑暴」事件可見,國家安全風險是真實存在的。筆者認為這是自2003年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被迫終止,時隔21年後,特區政府重啟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的一項重大法治舉措,將奠定香港法治建設及進一步構建完善法治香港社會生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李家超表示,基本法第23條立法是要「必須做」及「盡快做」。理據有三:第一,這是特區的憲制責任,全國人大2020年528決定及香港國安法再次強調要盡快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因此港府應盡職履責,不能久拖未決。第二,香港社會經歷2019年港版「顏色革命」,大家都明白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到國家安全風險是嚴重、真實、突如其來的,再加上地緣政治日益複雜,政府必須盡快修補這一短板,「早一日立法,少一日風險」。凸顯香港環境特殊複雜,國家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必須儘快就23條立法,以補齊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漏洞和短板。第三,在23條立法的同時,特區有責任落實全國人大528決定及香港國安法所規定的責任及義務,完善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及執行機制,以有效維護國家安全。政府在進行23條立法的同時,必須同時履行有關責任。
 

以上說明基本法23條立法與現行《香港國安法》並行不悖,互為補充,相輔相成。2020年6月30日頒佈實施的香港國安法,從宏觀層面對危害國家主權與安全的四類重罪如:分裂國家、煽動「港獨」;顛覆國家政權;勾結外國和境外勢力幹預香港事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明確了法律定義和懲處條例。但並不足以涵蓋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應包含的7項罪案細分。而此次展開公眾諮詢目的就在於需從社會各階層、各領域、全方位檢視香港潛在的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法治漏洞及風險短板,進一步制定完善有關法律條例或明確成文法律規定,以全面堵塞風險漏洞,構建完善公民自由權利更有保障的法治香港。
 

對於目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所謂「寒蟬效應」的虞慮。李家超特首指出:今次立法建議遵循三條基本原則。第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根據基本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特區的有關規定享有的包括言論、新聞、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在內的權利和自由;第三,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應當按法治原則,堅持積極預防和依法懲治。 
 

可見,此次完成23條立法必須遵守上述重要原則,有關法律條文的制定也將清晰鑒定危害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成文定罪及懲治依據。而在即將完成的基本法23條立法的法治構建下,香港民眾的人權自由與公民權利將得到更加有利和充分的保障。
 

因此,筆者認為,在基本法23條立法時,應對「分裂國家、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外國政治組織或團體在港進行分裂破壞活動、及香港政治組織、團體或個人與外國政治組織或團體、個人相勾結,製造分裂國家的破壞和恐怖活動」等違法行為,必須做出清晰的定義或相關成文法律規定。對於「賣國罪、叛國罪、干預中國內政、煽動叛亂罪和非法竊取及洩露國家機密間諜罪」等罪案,也必須制定出明確的法律規限與懲治條例,依法保障廣大香港公民的自由人權。參考美英等國安法系,更是歷史久遠,門類詳細,覆蓋廣泛,條文嚴厲,美國1917年已制定實施覆蓋國家外交和國際貿易領域的「間諜法」。當今世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日趨複雜,地緣局勢動盪不安,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法律關係已涉及國家政治體制和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對針對未來國際博弈與大國競爭更加激烈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科技、網路資訊」等領域的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及有關安全風險防範等,也需制定清晰的法律指引。
 

例如:香港是亞洲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陣地和金融山海關與邊疆,香港金融安全就是國家金融安全的戰略屏障。從1997亞洲金融危機、2008全球金融海嘯,到2018年爆發的中美貿易戰和2014年「違法占中」、2019年香港黒暴事件等,乃至近期美西方對香港國安法和23條立法的干預污蔑,都不乏美西方國家製造金融恐慌煽惑、及索羅斯等大鱷沽空恒指和中概股的衝擊行動,企圖動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根基,顯示我國金融安全形勢日趨嚴峻。隨著未來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加快構建,香港文化、網路、科技及資訊安全意識的提升與洩密及竊密風險的防範也必須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2月初外資投行和對沖基金連續大舉沽空A股,滬綜指曾兩度跌穿2700點重要心理關口,創下近5年新低,其間就有美西對華金融戰的因素。國家隊主力資本應在關鍵時刻把握歷史機遇,迅速填補國際金融資本出清的權力真空,方能主導重建新的健康、良性與良心的中國資本生態結構。有關機構工作將中國金融已提到做好「統戰」的高度,打擊金融腐敗與做好金融統戰並重,說明這已是一場艱巨和殘酷的中美金融較量。監管機構必須嚴厲打擊懲治內外勾結,惡意唱空、做空、撤空和操縱資本市場的金融內鬼或金融漢奸,重建市場規則,方能恢復重建中國資本市場信心。
 

關於23條立法方式,李家超表示當局建議訂立一條全新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以全面應對香港特區現在或未來可能出現的國家安全風險,以及全面落實528決定和香港國安法所規定的憲制責任和義務,讓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渾然一體,令公眾清楚掌握立法的範圍和內容。他指出,很多國家都根據自身面對的國家安全風險及需要,制定大量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如美國至少有21部,英國最少14部,加拿大最少5部,新加坡最少6部,澳洲最少4部,新西蘭最少2部。這些法律都比我們現有法律更嚴、更辣。特區政府將會參考及借鍳其他國家的法律。有關立法建議將包括修改一些現行法例,將一些普通法的罪行,轉為成文法;亦建議一些新的罪行,將羅列外國的國家安全法律,幫助市民作參考比較。亦會介紹現行法律制度及執行機制的短板或不足。


可見,特區政府已做好全面和充分的準備,擬通過一個月的公眾諮詢期,徵詢各方意見,不留安全死角隱患,勘明潛在風險漏洞,通過法律對比,識別西方意圖,明確立法動機與執法目的。以更加有效地防範、制止和懲治各類危害國家安全、主權和發展利益的違法行為及罪案活動,以確保「一國兩制」方針行穩致遠和香港特區長治久安與繁榮穩定。

 



本文作者:健元

(作者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財稅專業本科、西南師大區域經濟管理學研究生、澳洲南澳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英国伦敦金融学院学习国际金融与西方会计。現任香港華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多間主流媒體專欄作者。)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首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阮紀宏:美斯失場「闊佬懶理」, 盛事管理官員失職 |中環一筆

雷鼎鳴:西方民主體制的新七宗罪 |中環一筆

陳文鴻:錯在學生會?|中環一筆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