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 | 伦敦陷落?中英的天空上又被贴种族歧视的标签(让一步,国航还是识大体的)

2016-09-09 社长 晨翼尖



今天的话题有点严肃,有点政治。

因为今年似乎中国总和英国有点不开心。



其实,和英国不开心的,还有好多。


伦敦陷落,今年4月上映的一部电影。

社长在航班上分几次看完了这部电影,

说实话,就是白宫陷落的英国翻版,

而且把英国警方嘲笑得一无是处。




别的不说,英国警方怎么可能虚弱到

对混入警察队伍的大胡子们如此视而不见吗?

把美丽的伦敦城给搞破坏成这样。


哦,天啊。

我这样说,会不会被人告是某某歧视呢?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巴巴克·纳加非,伊朗裔瑞典导演。

好吧。伊朗,对于西方是一个敏感的国度。

这算不算有点某某歧视?


他在电影中炸死了意大利总理,

他死于和情人幽会之时。

这是最嘲讽的点之一。

他在电影里淹死了日本首相,

在桥上被堵了个前后包夹。

他在电影里还干掉了法国总统、加拿大总理

和英国首相。




哦,对了,还有德国女总理,

被英国皇家卫兵给突突了。

(社长也学着用用动图)




现实版本里的三位政府首脑,都壮烈了。

意大利总理伦齐若看了这部电影,

会否怒告这位导演?

法国总统看了,会否骂娘?

德国铁娘子看了,

会否拍案而起?


我真不知道为何这么些国家的首脑,

如此不被这位导演喜欢。

这可以算是对这些国家的歧视吗?




社长开场说了这么多有关伦敦陷落

其实想说在国际圈里,

你可以界定为歧视的东西,太多了。

说轻一点,你不喜欢他们或她们。

说严重一点,就是不平等、就是歧视。

社长在法国就遇到过,还是坐飞机的时候。




社长在巴黎机场值机,东航的航班,

用东航的金卡在优先柜台要了个靠窗的座位。

结果登机时,一位黑皮肤的法国籍女地勤,

(客观描述,没有歧视的意思)

不加任何解释就给换成了后舱的靠走道座位。

我表示不理解,用英语沟通。

但那位在明显能听懂的情况下,用法语回答我,

期间没有正视我过。

这不是在嘲笑社长二外法语没有学好吗?

我找来东航巴黎办事处的中方女工作人员,

结果也被态度很差的打发了——

因为你要的靠窗座位屏幕坏了。

那帮我换一个靠窗座位不行吗?

不行,全满。

最后,还是很好的客舱经理很轻松帮我换到了靠窗位。


到今天,我还在不解——

这算看不起中国人吗?

这是歧视吗?

我凭借金卡身份,要一个经济舱靠窗座位,不过分吧?

我应该给东航写表扬信,说客舱经理处理得好,

还是应该写投诉信,反映巴黎办事处的人歧视呢?



上来就无轨电车乱开了,切入正题。

今年以来,在中国和英国的客机上,

有关歧视的话题,有点过热。

其实,社长并没有太留意到,

但昨晚被某航的兄弟教育了一番,

说敏感度要高一点。

哦,我检讨。马上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中国之翼》9月刊

《伦敦 礼帽下的风度与坚硬》文章中,

有出行安全提示部分,

里面提醒旅客在访问伦敦“有些印巴聚集区和黑人聚集区”时要多加小心。

问题就出在这里,从而引发风波。

《中国之翼》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机上杂志。

我挺喜欢看的。




就是这一段表述。

其实,在许多国际大都市旅行,

提醒夜间不单独外出也是常规套路。

在巴黎,你要当心不要去某某区。

在法兰克福或是科隆,你要远离火车站等等。



社长只去过一次英国伦敦。挺喜欢这城市的。

英国·伦敦

喜欢大红的双层巴士。


英国·伦敦

喜欢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还能拍到飞机。


英国·伦敦

喜欢在伦敦眼上看河上的风景。



英国·伦敦

喜欢在街头,看人家画美女。不分是什么地方来的。



英国·伦敦

喜欢在街头看艺人表演,超级搞笑。


英国·伦敦

喜欢在餐厅和陌生人互动。

他们看到社长拍照,特意要求我拍上一组,

并留下邮箱地址,要我发给他们。



哦,还有皇家卫兵,喜欢和他合影。

你可以乱动,他却一动不动。

伦敦在我印象中,伦敦肯定是融合的城市。

但2005年的恐怖袭击,的确暴露问题。


但事情还是出了,还是引起有人不快了。

国航集团很重视,回应昨天也有了。


1、为满足旅客阅读需要,目前在国航航班上配发近百种境内外、多语种报刊,《中国之翼》是其中之一。这些报刊只作为机上休闲读物配发,各报刊刊登的文章均不代表国航的观点。

2、国航立即在所有航班中撤下了该杂志,并要求《中国之翼》杂志社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内容审核,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作为航线网络遍布全球六大洲的航空公司,国航始终高度尊重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习俗,同时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各民族当地雇员,大家一直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为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平等交流搭建空中桥梁,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全球旅客提供优质航空服务。


我觉得国航态度是很诚恳的。


其实,我很想再深入研究一下,

到底是谁在不快?

实用提醒如何被放大成了种族歧视?


文章被点到的伦敦那区的议会议员夏尔马(Virendra Sharma)写信给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要求道歉。他要求立即全部收回这份杂志。 

他还说:“我已经邀请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代表访问我的选区Ealing Southall,看看这个非常多元文化的区域是安全的,对于前来伦敦的人具有巨大的访问价值。我会等待他们的回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回复,我将不得不质疑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是否适合在英国开展业务。”

(这话说的,等下有例子回复他)


英国《标准晚报》引述英国议会议员罗瑟娜·阿林-汗(Rosena Allin-Khan)的话——

安全提示“令人愤怒”,而且“冒犯所有伦敦人”,而不仅仅是那些少数族裔群体。


她代表的选区是有大量印度和巴基斯坦裔人口的图丁(Tooting)。她也写信给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



也有些nobody在网上大放厥词,比如上面这位,公然表示中国人向来是非常种族主义的。

赫赫,有评论回击的非常好——

他可以因为一件事情直接说中国人是非常种族主义的,为什么国航就不可以说要注意在某些族群聚居地的安全问题?国航的用语,可远比这位帅哥来得不种族主义。


哎,我怎么觉得是成了政治的牌呢?

我又想起了奥运会上的霍顿。

我是不是可以说——

英联邦国家的人士,怎么都是这个思路呢?

哦,no,这也许也是歧视啊?!




其实,这些吐嘈的人士,根本就在忽略另外的事。

就发生在今年3月,也是在飞机上。

但却是英国的航空公司。

很有意思的是,当时在中国的媒体上引起猛烈报道。


当时社长就写过一篇推送——

一封信 | 我想写给理查德·布兰森,聊聊您的维珍


大家还记得吗?


3月16日晚,有关中国女乘客在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Virgin Atlantic)VS250航班上受到辱骂和歧视的贴子,传遍了朋友圈。

社长也转了,当时留了评论是:如果情况属实,我想写一封信给理查德·布兰森,想听听他怎么看。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英国维珍集团创始人,传奇人物。


3月18日早上,理查德·布兰森在其推特上表示——

非常遗憾获悉最近在VS250航班上发生的意外事件,

我们决不容忍任何恶意侮辱的行为。


社长不是只为回击那些人才重提旧事,

我想说的是——

看两国交往,别老在一件事上大做文章。

也别总挑别人的刺,而忘了自己人做过什么。

别利用这些事,打自己的政治牌。

我们是这样,你们也应该是这样。



令人欣慰的是,的确有很多网友是实事求是的——

比如上一条:你可以尽管说这是种族主义。但是那些地区的确是非常危险。这是事实。


有一篇推送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在这里我们必须坚决地支持《中国之翼》,它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摆在那里的现实存在,所谓种族主义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之翼》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是非常令人赞赏的负责任行为,和诸多国家有时候发布旅行警告,表示去某某国家某某国家旅游不安全没什么区别。难道那些旅行警告是国家歧视不成?

所谓政治正确的黑手伸得太长了,这个政治正确的歪理邪说正在毁灭西方文明,我们实在不必在意外邦惊诧。




所以,社长认同国航的大度,

本着解决分歧的态度,作出了回应。



我们也吸取教训,以后要多长个心眼,

做实用提醒也要考虑政治。



英国可以去,我们照样飞。

一个小议员没有资格让我们不飞。

而且这事情能严重到这地步吗?

我不觉得。

这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

有歧视的地方,严重多了去了。

别让中英两国的天空上,再有这样的不和谐。




——周末到。中秋马上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