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密院萌新 | 袁毅君:祖孙三代交大人 密院再续工程梦

在北京有这样的一个家庭,外公196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在航天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妈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作为第三代的他也即将成为新一代的交大人。他就是毕业于清华附中的袁毅君,在今年9月他将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继续祖孙三代的交大情缘。



2019年9月我即将成为新交大人,也将是我们家的第三代交大人。


袁毅君外公毕业照


与上海交大的情缘要从我的外公说起。1955年,我的外公抱着工业兴国强国的强烈愿望,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并且顺利进入机械系就读。在当时,国家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进程,机械是工业化的基础,因此机械专业也成为学子们最青睐的专业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素有东方MIT之称,交大教学素以“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而闻名中外,所以外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交大,选择在交大机械专业就读。1960年外公从交大毕业,因当时国防建设需要而投身航天科研工作。得益于大学期间所接受的扎实的基础教育,外公很快适应了新的领域,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在后续几十年技术创新工作中,外公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科技进步奖。饮水思源,每当外公回忆起那些峥嵘岁月,总是会说交大给学子打下的坚实学术功底,和严谨的学术氛围能够让人受益终身。


袁毅君的妈妈


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外公的影响和熏陶,虽然生活在北京,但我的妈妈也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读。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四个现代化建设,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新兴的交叉专业,也是国家急需发展的学科,在这个领域有许多新理论新技术等待人们去探索。妈妈在交大度过5年大学生活,既学习工科知识,也要学习医学课程。大学毕业后,妈妈前往国家部委工作,从事医疗仪器研发并取得优秀的成果。妈妈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得过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她也多次获得所在单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励。回顾大学时光,妈妈说在交大她学会了3样东西,一是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宽广的眼界,二是严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三是快速的学习能力。有了这三样法宝,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从业,都能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身处这样的家庭,我很早就知道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学校,并和父辈一样对它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这所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办学成就、全国最顶尖的师资队伍、美丽的校园,还有开放包容、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交大也因此成为众多学子心中的梦想学府。


高中毕业后,我希望在一所综合实力强大的大学就读,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逐渐成长为综合素养强大的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便成为了我的首选。


袁毅君


深入了解上海交大的院系之后,我渐渐爱上了交大密西根学院。密院的教学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并强调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子能够锻炼自己在学术领域的独立思考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能力。我相信,这样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能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学习到更深入的知识,还可以全面提升自己学习、合作、研究的能力。


同时,这里国际化的培养方案能让我在本科期间就与国际接轨。这一点对于高度全球化的现今社会来说尤为重要——我们更能适应国际化的学习模式,更快地融入国际学术圈。


如今,我即将迈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成为家里的第三代交大人,不仅感慨万千。过去一个多世纪,交大已经为社会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良知的优秀知识分子,其中包括我的祖辈和父辈成员。希望我能接过他们的旗帜,在这个优秀的环境中不断磨练自己,并在未来成就自己的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吾身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


往期回顾

邀请 | 2019交大密西根学院开放日暨夏季设计展即将开幕

报名 | 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交大密西根学院专业分流选拔开放申请

学者笔谈 | 郭云龙:勇做时代巨变的追梦人

聚焦 | 密院首届Go Global Day活动成功举行 国际一流大学项目等你来申请



更多精彩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