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 史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人物白描:史历,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来自上海,高中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0年吴炯孙洁卓越奖学金获奖者,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俞黎明奖学金等,即将于2022年春季赴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转眼间已经是在密院的最后一个年头了,回顾加入密院后的这四年,我曾经历过遇到挫折时的焦虑与不安,也体验过取得成果后的兴奋与喜悦。这四年让我感到最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群始终愿意在我的背后帮助我、支持我的老师与朋友。如果让我回到四年前,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密院,加入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
PART 1
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密院,同学们经常会风趣地讨论到一个词:“爆肝”,意思是在短时间内高强度、高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我高三时便听到学长学姐聊起密院的课程难度与压力。但是我选择接受挑战,并非因为这项挑战轻而易举,而是因为我知道在密院的四年一定会荆棘载途,而我愿意享受在荆棘满丛中探索前方道路。
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迎来了第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在工程导论课程中,我们五人小组需要在短短一学期内完成两个工程项目。在上大学前,我们从未有过项目管理、机械制造等任何工程方面的经验。第一个月的进度滞后,进展颇慢,在第一个项目上表现不佳。我们第二阶段的项目是设计一个便携式洗衣机,可以快速自动地清洁衣物上的微小污渍,很有实用价值。在着手开展这个项目时,我们并没有急于求成,马上开始蛮干,而是选择先一起回顾第一个项目失败的原因,并且思考如何在第二个项目中取得突破。我们慢慢形成了合理的分工协作,具有编程经验的我负责程序编写、两位队友负责材料采购与电路设计、另两位队友负责机械设计。我仍然清晰地记得2017年冬季设计展前一周的一个周四,我和一位队友一起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爆肝”解决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问题。幸运的是,我们终于赶在项目验收的截止日期前,完成了所有工作。
史历和工程导论小组的队友
在密院,类似这样需要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完成任务的课程项目还有不少,甚至大部分课程本身便是项目导向的。与其单纯坐在教室里听课、记笔记、背书,我更喜欢这样在动手实践中学习。项目导向的学习方式其实并不轻松,相比听课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我一向乐在其中。从工程导论这样的通识课,到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导论这样的专业课程,自己动手实践的经历让我不仅有机会深入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更帮助我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清晰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思维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与友谊,也慢慢成为了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PART 2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我曾听闻一个社会调查,采访了许多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迷茫”。密院为我们在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选择,但这对我而言也同样是一个挑战。和我身边的许多同学一样,我也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给自己的回答是:不断地去踏出舒适圈,不断去尝试新的事物。
在大三的时候,我参与了钱炜慷老师的VE490本科生科研项目,主题是高层次综合工具的构建和优化,属于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里一个的分支,课题项目十分前沿且有趣。这样的项目不同于之前我参与的任何一个课程项目,没有老师或者助教提供细致的指导或建议,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摸索。项目期间,我几乎每隔几周就会碰上一个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在项目中,我们需要去修改一个开源编译器,开发之余我对编译器本身的原理也十分好奇,于是寒假期间利用闲暇之余自学了一门编译器设计的在线课程。有一阵子我们的程序不断地出错,我学习了一些电子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常常盯着绿油油的波形图,一看就是一整天。当然,我也有走进死胡同的时候,时常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不过我也从这些坎坷与波折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史历与他所在的钱炜慷教授项目团队
这样的“不舒适”延续到了我之后的实习。大四冬季,我加入苹果iPhone研发部门实习,独自一人前往深圳。每当我刚刚感觉对一个小项目有些上手或是小有一些成果,正要在舒适区里呆上一阵子时,我的带教老师就会对我说:“这一部分我们做的还不错,我们要不要来尝试一点新的东西?”在苹果的这几个月,与其说是实习,对我而言更像是在学习一门独一无二的研究生级别的课程,涉及到嵌入式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领域,在这期间我需要不断地去快速学习、理解、消化并应用各个领域的知识。
史历在深圳东西涌海滩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我看来,本科阶段本就是给我们机会来不断试错的。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才慢慢寻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PART 3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在埋头苦干之余,也别忘了停下来想一想自己作为交大人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看完了《人间世》纪录片,我怀着一腔热血跑去南京西路献血屋,注册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在大二至大四连续三年都献了血。我曾在大一至大三连续三年参加院级学生代表大会与院长见面会,广泛调研与采访,累计撰写七份提案。并在大三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就勤工助学管理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我也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尽了一份绵薄之力。我也曾参与支教,在大二寒假和七位小伙伴一同来到云南省泸西县三河初级中学,深入祖国的腹地,在那片淳朴而美丽的土地上,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同学与老师。我们一起生活、参加运动会与元旦晚会,一起仰望云贵高原上的日落与星河,在欢声笑语之余,也渐渐意识到了教育与扶贫事业的不易与艰辛。
史历与三河初级中学的同学们
史历以学生代表身份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
回顾我在密院的这四年,有痛苦与泪水,也有欢笑与喜悦。转眼已经到了毕业季,对我未来的人生道路而言毕业是四年的终点,也是一个新起点。我很喜欢《大鱼海棠》中的一句话,我把这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身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密院宣传办公室综合整理
往期回顾
聚焦 | 密院携手交大两学院赴湖南衡阳开展“交阳共建计划”调研
成果 | 交大密西根学院与牛津大学研究团队联合开发全固态钠电池
聚焦 |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喜迎十五周年院庆
聚焦 | 上海交大吴炯校董聘任仪式举行
更多精彩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