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院榜样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来了!来看看获奖学霸们的科研经验分享
近日,202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单公布,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共有3位博士研究生,1位硕士研究生成功获评。作为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也是评审最为规范、标准最严格的一项奖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科研学霸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在科研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要跑好科研这场马拉松,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
01
侯建坤
来自河南,密西根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直博生,师从万文杰副教授,2022年光纤国重优秀博士,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在密院最大的收获
经过在密院四年多的生活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密院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学院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我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新奇的观点和思想。密院的课程充满了挑战性,几乎所有课程考核都需要做项目或调研报告,大大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我在学院获得的收获是我一生中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这些收获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让我在品格和能力上得到了提升。我将珍视这些经历,继续努力,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做好准备。
经验分享
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每个人对于学习的习惯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大量阅读书籍,有的人喜欢动手实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高效的。其次,积极思考和大胆提问,遇到不懂的事情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直接问相关领域专家永远是最有效的方式。我舍友就曾因一篇论文中的结果无法复现困惑几周,最后一封邮件发给论文作者,仅一天就收到回复,并且作者十分详细地给予了解答。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劳逸结合才能保证跑完这场漫长的科研马拉松。平时我会做好时间规划,将科研和休闲时间分配到一周不同的时间段,这样既能避免因过长时间而导致的低效科研,还可以放松身心、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对于博士生来说,有两个阶段尤为重要:
一是如何快速科研入门,二是如何度过博士中期。”
02
吴永知
来自江西九江,密西根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19级直博生,师从韩充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太赫兹通信感知一体化。他于过去的一学年发表了通信领域顶级期刊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通讯作者1篇),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科研之余,他也时常为学院工作服务。作为党员,他积极参与学院党建活动;作为志愿者,他参与了研究生招生宣讲会以及夏令营招生面试;作为课题组师兄,他热心帮助师弟师妹,并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发表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
在密院最大的收获
通过过去几年在密院的学习和生活,我深刻感受到了密院为我们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环境与硬件设施、国际化的教学与科研氛围、丰富的科研资源与机遇。课程学习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Horst老师的两门数学课(VV556、VV557),高质量的全英文课程,内容逻辑也很清晰。在密院就读以来,我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通过各种活动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特此感谢我的导师韩充副教授,他耐心细致的指导和时常的鼓励,对我取得这些成果给与了极大的帮助。相信在学院提供的平台上,在老师们的支持下,密院同学们在未来能够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经验分享
对于博士生来说,有两个阶段尤为重要:一是如何快速科研入门,二是如何度过博士中期。在科研入门时期,可以尽早在战略上做好长期规划(根据毕业要求和未来发展目标),在战术上设定短期目标(例如投稿某会议、某期刊)。在文献阅读方面,既需要精准精度研究方向经典论文,也需要大量泛读,追踪领域前沿工作。通过对文献的批判性思考中想到一些想法之后,可以早动手、多实现,从初步结果中获得反馈不断改进。在博士中期,论文遭拒也不要气馁,脚踏实地不断改进,终有所获。同时,每个人在科研道路上的节奏不同,我们要保持良好的读博心态。科研之余,我们也可以通过运动锻炼、娱乐活动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给自身充电。
“首先要规划最基本的科研时间段与休息时间段,
其次要选择合理且高效的精力恢复方式。”
03
杨硕
来自山东潍坊,密西根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9级直博生,师从沈泳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断裂相场法,疲劳裂纹扩展模拟。曾获国家奖学金,工信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博士期间累计发表5篇学术论文于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等高水平期刊上,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在密院最大的收获
在密院近五年的科研学习中,导师沈泳星副教授给予我非常多宝贵的指导与建议。沈老师教会我如何去不断质疑,不断丰富与扩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如何在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或者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课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如何合理构建行文间的逻辑关系。总之,沈老师对我的教诲是我今后科研工作的基础,这可谓是在密院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
在密院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中,我的英文综合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读博的第一堂课,我不习惯全英授课,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而读博的第五年,我不仅可以听懂海外专家的报告,还可以用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的课题。这点是在密院学习过程中最独特的收获。
经验分享
首先规划最基本的科研时间段与休息的时间段,比如把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定为最基本的学习时间,晚上9点到10点为最基本的休息时间。在最基本时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当天的状态以及任务量进行安排,例如当天精力较为充沛,或者任务量较大,就延长一些工作时间,但到晚上9点就要结束,反之则到下午5点就休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会让自己太累。其次选择合理且高效的精力恢复方式,平时的科研对脑力,视力以及腰椎的损伤较多,因此在休息时尽量不看手机,远离嘈杂,选择可以动起来的休息方式,例如瑜伽、户外徒步等。
“研究生的科研学习是不存在轻松一说的,
就像‘斯坦福狂鸭症’,
水面上看似悠闲漂过的鸭子,
其实在水下疯狂拨动鸭掌。”
04
赵琦旻
来自江苏常州,密西根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唐爱民老师。研究生期间曾先后担任密西根学院学生第八党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研究生办公室招生助管,曾获2022年度亚东奖学金。硕士期间已发表一篇SCI期刊,一篇科技核心期刊,两篇EI国际会议,并申请一项国际专利。在勤奋科研的同时,她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志愿者活动,举办了多次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为工科学习注入人文精神的养分,致力于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在密院最大的收获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以上分别对应了我本科和硕士期间的校训。在密院的两年多时间里,从多元化的课程、学术课题研究以及丰富的学生志愿者活动中,我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也总结了我的人生信条和努力的方向。为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所以必须始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地要求自己,科研学习上勤奋刻苦、善于自我驱动,学生工作中积极主动、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强,志愿者活动中充满热情,从多方面不断收获与提升,及时跳出“慢慢成长”的陷阱,追求效率,稳扎稳打地快速、全面长大。
经验分享
研究生的科研学习是不存在轻松一说的,很久以前看到一个“斯坦福狂鸭症”,水面上看似悠闲漂过的鸭子,只有在水下不停的疯狂拨动鸭掌,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地前进。所以在读研的过程中,我常常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不断地自我驱动和自我约束。而密院丰富的学生工作和志愿者活动往往可以给我注入人文精神的养分,松弛紧绷的神经。比如,在每月一次的党日活动中,同学们会讨论近期国际形势或热点新闻。此外,周末我也会有健身的习惯,因为运动可以消解很多负面情绪。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