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版《人间世》 | 当医患角色互换,彼此看到了什么?

广东发布 2020-01-28


当医患角色互换,

彼此看到了什么?


1

解佳 / 博士后

一直以来她有个疑惑:医生这个职业到底是怎样的?

2

陈谢思 / 记者

采访过数不清的患者及家属,时常站在患者角度“发声”的她,想倾听医生有什么想要诉说的故事?

3

王威廉 / 作家

医学与文学有着共同的“治愈”主题:文学治愈灵魂,医学拯救肉体。但医学的治愈是否只是冰冷的技术?


我们走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简称“广医三院”)
去了解他们的故事



那些质疑与误解



急诊
医患接触较多的科室
也是冲突与矛盾的高发地


一大早,广医三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胡峻岩指着看诊医生旁边厚厚的一沓病历本告诉解佳,医生才刚出诊,就已经有这么多病人等着看,这么多的病人不容许医生在每个病人上消耗太多时间。


胡峻岩表示,如果是白班加夜班,他一个人一天常要看130多个病人。


但来到急诊的每个病人都认为自己的病情很急,不可以被怠慢,因此急诊医生总是面临患者的焦虑与催促。


在产房,类似的误解也曾发生。累死累活妇产科是行业共识。志愿者陈谢思曾认为,医生通常解决完问题后就不理你了,转身就会走开,因为他们看上去总是那么忙碌。



体验中,她跟着广医三院助产士钟演珠在产房,亲身感受助产士的忙:有时候同时有9个孕产妇分娩,助产士工作起来是用跑的。


除了忙碌,她还深切感受到产房的温情,产妇分娩时助产士为产妇加油,分娩后耐心细致地检查胎儿,像朋友一样去关心商量。




换位体验
成见、误解正在改变



强迫症?职业病?



刚到手术室
王威廉就被要求用刷子洗手
护士“嫌弃”他洗得太温柔
说一定要洗出“刷刷刷”的声音
这一洗
竟然让他疼到想跳起来



洗完手进入手术间,医生告诉他,双手哪里都不能碰。那就光站着吧。但谁知道一站站好几个小时,站到腿软,只能自己不停来回抬脚缓解下疲劳。


他发现旁边手术台的医护人员几个小时全神贯注在做手术,不得不感慨,医生这个职业对专注的要求很高。


体验时,他还发现一个细节:一名手术室的护士,因为常年站在医生的右手边给医生递手术器具,积年累月向左看,导致这名护士向右看已经受限了。这个特殊的职业病让王威廉感到心酸。



换位体验
同情、理解正在发生



生命里的那些突然与失控



医学的进步
让我们生活得更有安全感
但意外却是时有发生的



解佳在急诊等来了第一趟120急救车出车,去接一名心肌梗死的老人,老人被抬上救护车的时候还和爱人有说有笑。


然而,医生和解佳知道,老人家心跳已经降到40了,随时有生命危险。他们要做的就是赶紧回到医院做心脏介入手术。


这样的生命危机可能就发生在瞬间,我们有时候还茫然不知,解佳不禁想到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家人身上,是否来得及救治,是否可能出现意外。解佳在一场突发的急救中看到生命的多变。


而在重症医学科,对于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时间已经珍贵到不能以日夜作为区分单位。对待这些病人,医生在尽最大的努力,但未必会有人人满意的结局。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燕的一句话留在王威廉心中:在重症医学科,这里让我们懂得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的珍贵,我们应该善待身边的人。这里教会我们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换位体验
对生命的关照与思索悄然发生



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实现



不止市民体验医者
医者也换位体验市民


4名医院新员工秘密就医与陪同就医,体验患者的辛苦。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的新员工严诗玉和人事培训科的彭期期在门诊体验了一次当患者的感觉,感受到服务态度的不佳,就诊流程的不顺。


对于医患关系,他们从患者角度认为,医者不仅要和患者有良好的沟通,还要给予相应的关怀。



只有更多的理解与关怀
才能让患者知道
医患是同舟共济的



这已经是广医三院

第六年举办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营了

六年来600多名市民报名

76名志愿者有幸到临床一线跟踪体验



这些感悟留存在志愿者心中也温暖了无数医者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
医患角色互换体验
跨越信任鸿沟的旅程
也是重新思考生命的旅程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南方+
编辑:冯仕妍  卓佩仪校对:符如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