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岭南女子出嫁,都需要一套“香云纱”
初识“香云纱”
或许是从张爱玲开始
● 那人的背影,月光下看得分明,穿着白夏布衫子,黑香云纱大脚裤。因为热,把那灵蛇似的辫子盘在头顶上,露出衣领外一段肉唧唧的粉颈。
● 七巧穿着白香云纱衫,黑裙子,然而她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从那揉红了的眼圈儿到烧热的颧骨。她抬起手来揾了一揾脸,脸上烫,身子却冷得打颤。
对香云纱看似不经意的笔触
却细腻传神地将它的文雅香艳
展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可以说,香云纱能声名大噪
正是因为张爱玲的亲笔包装
《延禧攻略》里的香云纱服饰
据史料记载,香云纱早期产地就在今天的佛山顺德和南海一带。它“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但其实它的“出身”可不算富贵,后来究竟是如何逆风翻盘?且听小广细细道来。
相传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国南部沿海的渔民就用薯莨的汁液浸泡渔网,使其变得坚挺耐用。除了渔网,他们对衣服也这样处理。渔民打渔时经常会沾上河泥,混着汗水往下淌,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久而久之,他们发现这种衣服穿在身上凉爽宜人,便开始广泛使用,人手一件,成为渔民间的“经典款”。
后来,人们又将这种浸染方法用于丝绸上。薯莨的汁液加上珠三角特有的河泥,染整出来的丝绸不仅黑亮柔顺,还走路带“沙沙”声,于是大家又叫它“响云纱”。无论平民或富人,无一不爱香云纱。清末民国时,更是卖出了一匹12两白银的高价,有“软黄金”的美名。
三洗九蒸十八晒,一两黄金一两纱。
如果说珠三角的河泥塑造了香云纱的天生丽质,那么独特的染整技艺则成就了它的尊贵典雅。香云纱的染整技艺十分繁复,且全部由手工操作完成,主要有浸、晒、洒、封、煮、过乌、水冼、摊雾等步骤。一般要历时15天左右,一匹普通的丝绸坯料才能蜕变成真正的香云纱。
从前广东女子出嫁,母亲都会亲手缝一套香云纱衣服送给女儿。待女儿成了老奶奶,衣服仍风采依旧。能经岁月洗礼,与时间较量,年迈的女子再穿上出嫁时的礼物,就像把时光穿在身上。
民国初年身着香云纱的大家闺秀
宋庆龄,尤其对香云纱旗袍情有独钟,无论重大活动或日常生活,她都爱穿着它。一件香云纱旗袍穿了一辈子,也成为那个时代温婉大气的符号。
穿香云纱的宋庆龄
2016年和2017年
香云纱连续两届
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时尚大舞台
亮相即惊艳国际
让“非遗”香云纱重焕生机
能得张爱玲纳入笔下
宋庆龄钟爱一生
香云纱对于今天的佛山人来说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布料或者工艺
更是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
纱影之下摇曳的岭南独韵
你,心动了吗?
News
大家都在看
策划 | 广东发布、方志广东
编辑 | 吴展桥
校对 | 牟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