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破3万亿,广州凭什么?

广东发布 2024-01-23



新年伊始,广东各地陆续召开两会。各地2023年有哪些亮点工作?新的一年又将如何规划蓝图?今天起,我们推出“广东有数”特别策划,带你一同“数”说广东。





1月15日开幕的

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透露

广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预计突破3万亿元



继深圳之后

广州成为广东第二个3万亿级城市

广东也将成为全国唯一

拥有两座3万亿级城市的省份


随着广州跃上新台阶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

也“粤”起3万亿双子星





广州,屡创新高


广州凭什么加快突围?从统计数据来看,“三驾马车”比较稳——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值连续3年双双超过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600亿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广东省委提出突出制造业当家,广州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旗帜鲜明提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这种转变,带来的是新质生产力。


去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至1.3万家和2.1万家;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22家、增量居全国城市第一。前不久,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介绍,广州已形成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汽车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城市第一。



广州再进阶,也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的广阔前景。


“从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看,只有少数城市GDP超过3万亿元。一个城市群内出现两座3万亿级城市,而且距离很近,更是在全世界不多见。”国家发改委直属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海峰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广州跨入“3万亿俱乐部”,充分说明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活力和领先地位,对全国高质量发展有示范意义。



突破3万亿,广州凭什么?


过去的2023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广州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之大、挑战之重,可想而知。



所以,突破3万亿,是靠什么撑起来的?


从三个“力”中可见一斑。


1动力


回看去年广州经济“成绩单”,可直观地感受到“新风扑面”。


广汽埃安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国内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试航成功,亿航智能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获颁全球首张适航证,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装备2个产业集群获评全国优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5万辆、增长1.08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



统产业加速技改,新动能加快集聚,新质生产力新意盎然、质感满满,引领广州“进”的步伐加速向前。


2活力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勇夺“四连冠”,南沙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五、第六位……

从年初到年尾,广州南站、白云机场,客流量频频“爆表”,热门商圈人头攒动,演唱会一票难求……


去年初,广州立下的消费破万亿元的目标,仅用11个月就宣告完成。
数据显示,去年1月—11月,全市完成客运量约2.8亿人次,同比增长73.4%;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两成以上,娱乐业、文化艺术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增速均超55%。
城市的爆棚人气,为广州经济活力写下了生动注脚。


3引力

去年新设外资企业超过6600家、增长90%,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1.9%;跨境电商进口额增长近1.5倍;举办“读懂中国”等国际会议65场次,平均每5.6天就举行1场大型国际会议……


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当下,广州展现着强大的全球“引力”。仅以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为例,广州签约项目数和投资额均比上届大幅增长,仅50亿元以上项目就有21个之多。
海内外企业“用脚投票”,全球投资者持续加码,这是对广州投资信心最为有力的佐证。其背后,是“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是广州发展的广阔机遇、无限可能。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更弥足珍贵。


在它背后,不仅是韧性、动力、潜力,更是闯劲、拼劲、干劲,是一个又一个咬紧牙关、顶压前行、埋头苦干的奋斗身影。


突破3万亿,然后做什么?


3万亿,一个重要台阶,也是一个崭新起点。


接下来,会如何?



回顾近年来的城市发展,不难发现,任何一线城市的前进速度总有波动。城市之发展,从来不以一两年论英雄。


而当前的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大发展酝酿期。这“三期”换个角度看,正是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前景可期,未来可期!



为什么有这般底气?看这两点,足矣!


1科技

城市之间的比拼,从来“打”的都是科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在“拥挤”的创新赛道上,谁能持续加速,谁就能赢得未来。国家如此,城市亦然。
我们看看广州的“家底”——
广州实验室、华南国家植物园、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广州是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


在“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名单中,广州跃升至全球第八;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广州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22家、增量全国城市第一;去年,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挂牌,4个项目入选国家颠覆性技术专项,居全国第二;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5家、实现翻倍增长;在校大学生165万人,为全国最多;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达510万人,居全国第四;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跻身全国前三……
城市的科技实力,不可能偶然发迹,而必须靠沉淀、靠积累。广州已积势蓄力,正加快喷发。


2

人,至关重要。弗朗索瓦·魁奈曾在《人口论》中强调:“构成国家强大的因素是人”“在增加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方面,人们本身就成为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性因素”。

有人,就有活力,就有韧性,就有潜力。


广州宜居宜业宜游。教育医疗资源丰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市民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城市更新持续加速,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座城市的兴衰,总是不断上演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服务人的故事。《全球城市史》作者乔尔·科特金曾说:“哪里更宜居,知识分子就选择在哪里居住,知识分子选择在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在哪里聚集,人类的智慧在哪里聚集,最终人类的财富也会在哪里聚集。”
广州,一座美丽花城,一座幸福城市,一座机遇之城,对海内外人才、游客、企业等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正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所在。



“韧性”本是形容竹子的
竹子能抗压、会反弹
千磨万击还坚劲
广州,就是如此

顶压前进、加压奋进、大步迈进
广州将以3万亿元为起点
始终保持
“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
昂扬姿态
奋力实现新跃升!


News

大家都在看


8.3万亿元!广东稳居外贸第一大省


广东的湿冷谁懂啊?周末气温将跌到“1字头”


春节期间,东莞这些国家A级景区免门票 | 早安广东





来源 | 南方+客户端、广州日报

整合 | “广东发布”编辑部

编辑 | 蔡泽纯

校对 | 牟元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突破3万亿,广州凭什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