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原来还有这个“特产”
北京时间8月6日晚
在2024巴黎奥运会
跳水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上
湛江健儿全红婵
以425.60的比分夺冠!
成功蝉联女子10米跳台跳水金牌
此前
在巴黎奥运会
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
全红婵和队友陈芋汐
以断崖式领先稳稳夺得冠军
帮助中国跳水队
实现这一项目的奥运七连冠
跳水项目向来是广东的优势所在
自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到本届巴黎奥运会
11届奥运会
从孙淑伟惊世一跃到全红婵一鸣惊人
在奥运历史上
广东跳水运动员留下了众多精彩瞬间
广东“跳水军团”闪烁着耀眼光芒
巴黎奥运会
广东共输送全红婵、陈艺文、谢思埸
三名运动员参加跳水项目
截至8月6日
广东跳水在奥运会上
已获得16金10银1铜
占中国跳水队已获得50枚金牌32%
成为中国跳水队的核心力量
“梦之队中的梦之队”
广东跳水为何长盛不衰?
广东跳水堪称中国跳水的“开荒牛”“开拓者”。上世纪50、60年代起,全国跳水比赛的冠军基本都是广东人的天下,首支国家跳水集训队也是以广东选手为主力与班底组建的。
广东体育健儿在奥运屡屡“夺金”的背后,是层层递进的体育训练体系支撑。
作为体育大省,目前广东已逐步建立起涵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级体育学校等的体育后备人才梯度培养体系。体育人才后浪,势头正猛。
目前,广东在广州、湛江、东莞、中山、汕头等地共有13个跳水选才基地,其中有体校,也有跳水学校,近年来一些社会俱乐部也成为输送人才的渠道。
2024年4月21日,全红婵在比赛中。当日,在陕西西安举行的2024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芋汐、全红婵分获冠、亚军。 新华社发
2024年4月19日,全红婵/陈芋汐(左)在比赛中。当日,在陕西西安举行的2024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陈芋汐夺得冠军。 新华社发
全红婵跳水生涯起点——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就是地方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节点之一。
2014年,全红婵被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教练陈华明从迈合小学选中,开始接受正式跳水训练。几年后,广州市体育局与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签订青少年运动员“联合培养”协议书,由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与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对全红婵等8名有潜质的跳水选手进行联合培养。
这也是广东近年为了进一步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新形势,转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出台的“新办法”,打破传统输送模式,将广州、深圳打造成两个省体校名义的“示范基地”,由广州市、深圳市与省内其他地市共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4年专业训练,广东省跳水队在2018年将全红婵招入省队集训。2020年,全红婵正式敲开国家队大门,踏上职业运动员生涯的重要一程。
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训练场,跳水队的队员正在进行摆手模仿、弹网练习、陆上板训练等训练。对他们来说,开学后除了跳水训练还有文化课程,暑假正是一年中不可多得的安心训练的机会。
湛江体校荣誉榜。林露 摄
湛江体校跳水队共有35名运动员和3名教练。在这支队伍里,很多后辈都以全红婵是师姐为荣。
在湛江,参加跳水训练的运动员平均年龄较小,一般从五六岁就开始参加训练。跳水训练强度大,日均训练时间近2小时,寒暑假甚至达到6~7小时。吃苦耐劳是这些小运动员的共同特点,几乎每一个人都能风雨无阻地参加训练。
小朋友在儿童池训练跳水。郭龙碧 摄
郭艺介绍,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训练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湛江体校跳水台。林露 摄
首先是刚接触跳水的新生,这个阶段要让孩子们对跳水感兴趣。他们的日常任务主要是学游泳,在弹网训练中释放天性,在玩乐中感受跳水乐趣。
其次是针对学习新动作的运动员,需要教练在技术上进行辅助和纠正,帮助孩子克服恐高等问题,使用水上保护带完成心理上的过渡。
再者是对初中生运动员进行辅导。正值青春期的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叛逆情绪,教练要多和运动员、家长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信任。
小朋友正在认真听教练指导。郭龙碧 摄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训练环境,这几年,湛江市体育学校翻新了跳水训练场外观,更换了新跳板,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安全。趁着暑假,学校正抓紧修缮训练馆旁的泥巴路。
近期,郭艺刚刚带队参加完广东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湛江队团体总分列全省第四位,这让郭艺颇为满意。
此次参加省锦标赛,大部分运动员都进入了前八名,全红婵的弟弟也参与其中。郭艺观察到,看到上台领奖的运动员,不少跳水队队员眼里流露出别样的光芒,这种眼神是以往训练场上看不到的,当中有羡慕,也有坚定。
“他们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领奖台上。这种对荣誉感的渴望,会鞭策着他们不断地去训练学习。”郭艺说。
小朋友正在刻苦训练。林露 摄
而在粤东,以谢思埸运动生涯的起点汕头体校为例,早在1981年,由汕头体校培养的李宏平便为中国夺得了男子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拉开了中国跳水“梦之队”的辉煌序幕。
几十年来,从汕头体校走出的优秀跳水运动员李宏平、李巧贤、李德亮、孙淑伟、林媛霞、肖燕娟、蔡玉燕、胡佳、谢思埸等在奥运会、世界游泳锦标赛、世界杯跳水赛中,总共夺得约30项/次世界冠军。
何威仪是广东省跳水队教练,也是全红婵、谢思埸在广东队的主带教练,他说,地方体校的选材,为省队输送人才起到关键作用。
据统计,1984年至2021年的十届奥运会上,广东“跳水军团”共为国家跳水队输送了19人(14男5女),总共拿过13金10银1铜,占中国跳水队金牌的28%,是中国跳水队这支“梦之队”的核心力量。
具体来看——
在男子单人10米跳台项目中,广东选手3次斩获奥运金牌,分别是孙淑伟、胡佳、陈艾森,时间跨度达24年。
在男子单人3米跳板项目中,来自湛江的何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冠;13年之后,来自汕头的谢思埸接过前辈衣钵,在东京摘得该项目桂冠。
何冲。
在双人项目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湛江女将劳丽诗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广州运动员杨景辉获得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
劳丽诗。
2008年来自潮州的林跃在男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摘金;2012年伦敦奥运会,潮州运动员张雁全和惠州运动员罗玉通有金牌入账,分别获男子双人10米跳台和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林跃搭档陈艾森摘金。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谢思埸拿下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成为“双冠王”。
基本功强难度高
有的动作至今仍成世界跳坛绝唱
被誉为“广东跳水教母”的前广东跳水中心主任郑观志曾表示,将广东跳水长盛不衰的密码归结为普及基础好,“尤其是湛江的跳水群众基础很雄厚,我们广东跳水人不能满足眼下的成绩,仍然有继续拓展发掘的潜力”。
郑观志认为,广东跳水队一直坚持“三从一大”的刻苦训练方式,狠抓体能和技术基本功,敢于在技术难度上攻坚创新,是广东跳水能长期取得辉煌成绩的核心“秘诀”。
上世纪70年代最艰苦的时候,广东跳水队陆上只有自制的两张弹网和两条跳板,没有跳水室内馆。为了提升训练动作能力和感觉,郑观志把跳水的陆上训练动作从每课200个突破到每课1500个,训练时数从每周26小时提高到42小时。上世纪90年代后训练条件比过去大有提高,但广东跳水队的训练强度大、效率高的方法得到传承。
“我一直坚持跳水运动员要保持好身体素质+技术两样基本功。历代广东跳水名将创造了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但他们因为有深厚的基本功,所以基本没有受过大伤。”郑观志说。
大运动量的训练不是蛮干,需要不断调整训练的方法。比如“压水花”的技术,很多运动员训练的时候桡骨骨折。郑观志改进了用倒立爬行、快速推举等训练方式来解决,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技术难度方面,广东跳水队更是充满拼劲,敢于创新。上世纪70年代,以吴国村为首的广东跳水运动员攻关难度,创出207C、307C、407C、5237C、5337D、5138D等。不少成为中国跳水赖以超越当年世界跳坛霸主的独门绝技,有的时隔十多年才有外国运动员敢于尝试,有的至今仍成为世界跳坛的绝唱。
何威仪表示,全红婵已经能跳109C、407B等一些男运动员都难以完成的高难度动作。
广东跳水强,不仅因为有出色的运动员,更因为有出色的教练。正是金牌教练的不断涌现,并无私传授技术经验,广东跳水乃至中国跳水的人才方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广东跳水名教头层出不穷。早期,梁伯熙和徐益明先后担任过中国跳水队的主教练,是中国跳水成为“梦之队”的功勋,经手培养过陈肖霞、李宏平、李孔政、周继红、高敏、熊倪、伏明霞等名将。后期吴国村也曾担任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自然也是桃李满天下。
国家队教练胡恩勇培养了孙淑伟、余卓成等奥运、世界冠军,还带过王峰、秦凯、何姿等奥运冠军。谭良德先后带过胡佳、杨景辉、罗玉通、王鑫、汪皓5位奥运冠军,如今,广东跳水队又有凌海婵、何威仪等杰出教练员,他们又培养出陈艾森、谢思埸、全红婵这些奥运冠军。
广东健儿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广东跳水人
风雨兼程、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一切的苦终会化作甜
愿你们早日站上属于自己的领奖台
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News
大家都在看
成功“婵”联,广东省委省政府致贺电|早安广东
第22金!全红婵夺冠!
广东多地下冰雹!高温天气会缓解吗?
来源|湛江发布、湛江日报、全运广州、南方都市报、N视频
整合|“广东发布”编辑部
编辑|蔡泽纯
校对|肖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