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冠口服药三期数据刷屏,开拓药业7个候选管线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4月6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2022年4月6日,开拓药业正式公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新冠口服药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 (NCT04870606) 的关键数据结果,其数据显示,普克鲁胺可有效降低住院、死亡率,显著降低新冠病毒载量,改善相关新冠症状。
在该消息刺激下,开拓药业的股价一分钟狂涨超200%!截至午前,该股报33.95港元,总市值为132亿港元。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主要数据如下:
疗效数据:
可有效降低住院/死亡率
在所有随机且服药至少1天的受试者中(N=730),对照组及普克鲁胺组的住院事件数分别为8例(含一例死亡)及4例(无死亡),相应保护率为50%(所有受试者均因新冠住院);
在完成服药大于1天的受试者中(N=721),对照组及普克鲁胺组的住院事件数分别为7例(含一例死亡)及2例(无死亡),相应保护率为71%;
在完成服药大于7天的受试者中(N=693),对照组及普克鲁胺组住院事件数分别为 6例(含一例死亡)及0例(p﹤0.02),相应保护率为100%。
在伴有高风险因素的受试者中(特别是中高年龄组),能显著降低住院/死亡率
年龄≥50岁并伴有肥胖的受试者,普克鲁胺可显著降低住院/死亡率(p﹤0.02),相应保护率为100%;普克鲁胺组无住院或死亡。
年龄≥60岁受试者(无论有无基础疾病),普克鲁胺可显著降低住院/死亡率(p﹤0.02),相应保护率为100%;普克鲁胺组无住院或死亡。
年龄≥60岁且伴有至少一个基础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受试者,普克鲁胺可显著降低住院/死亡率(p﹤0.02),相应保护率为100%;普克鲁胺组无住院或死亡。
显著持续降低新冠病毒载量
相对于对照组,普克鲁胺治疗组从给药第3天到第28天,可显著持续降低新冠病毒载量(第3天及第28天,p﹤0.01)。
症状改善方面, 普克鲁胺组较对照组可更好地改善新冠肺炎的部分相关症状如发热、气短、咳嗽,且改善持续优于对照组到至少第28天。
安全性数据: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新冠受试者的整体耐受性良好,安全可控。整个试验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7.9%及普克鲁胺组9.6%,其中大部分为轻度,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眩晕(对照组及普克鲁胺组均为1.1%),其余任何一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均﹤1%。研究中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
开拓药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童友之博士在3期顶线数据电话会中披露:“刚刚拿到数据,准备围绕结果跟监管机构沟通,之前在海外已经和两家中介机构签过约,欧盟和美国。两个国家是滚动提交,包括中国 CDE 也是让我们每周提交,都在进行沟通,但是没法透露更多细节。国家也很关心我们,处于持续沟通中。”(更多普克鲁胺3期顶线数据电话会纪要,医麦客news后台回复“电话纪要”获取)
目前,全球有两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包括默沙东的Molnupiravir、辉瑞的 Paxlovid,国内尚未有自主研发的新冠口服药获批。
不同于现有的新冠口服药物的作用机制,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是一款ACE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TMPRSS2(跨膜蛋白酶丝氨酸2)降解剂,其对新冠感染的整个周期(包括早期和中后期)均有很好的疗效。
手握七大研发管线,开拓药业展露野望
开拓药业成立于2009年,历经中国医药行业由仿到创,由小分子到大小分子融合发展的时代巨变。一方面开拓药业已经具备完备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制剂生产的全产业链能力;另一方面开拓药业正在以抗体药物为切口进入大分子药物的管线布局。
开拓药业目前拥有7款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的产品,包括最近声名大噪的新冠口服药普克鲁胺在内,各产品管线进展顺利,多项临床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普克鲁胺(GT0918) 除了作为新冠肺炎治疗进行开发,普克鲁胺目前还在进行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开发。 福瑞他恩(KX-826) 外用AR拮抗剂,正在进行男女雄激素性脱发(AGA)、痤疮治疗的临床开发。福瑞他恩是全球首个进入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用于AGA治疗的AR拮抗剂。 ALK-1单抗(GT90001) 新型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正在进行转移性肝细胞癌和晚期或难治性实体肿瘤治疗的临床开发。开拓药业于2018年自辉瑞取得ALK-1单抗在所有瘤种领域的独家全球许可。 GT20029 基于PROTAC技术开发,正在进行AGA和痤疮治疗的临床开发。GT20029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外用PROTAC化合物。 GT90008 PD-L1/TGF-β双靶点抗体,正在进行晚期实体肿瘤治疗的临床开发。 迪拓赛替(GT0486) PI3K/mTOR信号途径抑制剂,正在进行转移性实体瘤治疗的临床开发。 GT1708F hedgehog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正在进行血液肿瘤和基底细胞癌治疗的临床开发。
除上述临床阶段在研药物之外,开拓药业还在开发多款临床前阶段药物,包括ALK-1/VEGF双抗和c-Myc抑制剂等,力求扩大研发领域,全面布局,以蛰伏之姿等待厚积薄发的崛起时刻。
在“韬光养晦”之余,开拓药业还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拓展商业化合作,以增强自身产能实力,并快速推进研发管线。
2021年4月12日,开拓药业与华益泰康就扩大普克鲁胺产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7月15日,与复星医药产业就普克鲁胺治疗新冠在印度和28个非洲国家的商业化达成合作协议,双方相互合作、共同推进普克鲁胺新冠适应症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推广和销售工作。
2021年8月25日,与Etana关于普克鲁胺治疗新冠在印度尼西亚的商业化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开拓药业将获得来自Etana的首付款以及里程碑付款,此外,还将获得普克鲁胺在印尼上市销售相关的经济利益。
2021年9月7日,宣布与晶泰科技达成合作,旨在通过人工智能(AI)与计算化学技术辅助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
2021年12月16日,与上药控股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加快商业化进程,开拓药业前景可期
根据今年3月下旬开拓药业公开的2021年财报显示,开拓药业销售收入实现从0到1的突破,达人民币3423万元,源自普克鲁胺新冠适应症对外授权的首付款。
此外,根据财报披露,开拓药业有2项注册性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获美国FDA批准,4款临床在研创新药以拓展国际化发展版图。
其在研新药也即将迎来收获期,新冠适应症、前列腺癌适应症、外用脱发适应症预计明年提交NDA申请。
另,开拓药业完成上市后首次增发,净募集资金约11.6亿港币(折合美元1.5亿元)。市场上仅20%的18A公司实现上市后再融资。公司股票获纳入港股通和恒生综合指数等多个指数,反映资本市场对公司创新能力的认可和期待。
由于积极开展商业化合作,开拓药业的商业化产能储备大幅提升,目前具备普克鲁胺100万人份/月产能,今年年底达到5000万人份/年产能,为普克鲁胺的上市奠定了坚实的产能基础。
“开拓药业从小分子切入到大分子领域是一件偶然的事情。”童友之在接受医麦客《峰客访谈》的专访中表示道。他认为现阶段大分子药物比较热闹,从化疗、靶向药物到大分子药物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性。小分子并没有过时,还有相当大的生命周期存在,未来大分子和小分子的联合用药是趋势。
推荐阅读:开拓药业创始人童友之:切入抗体药物赛道,寻求大小分子的兼容之道丨峰客创见
而开拓药业目前的在研管线也印证着他的想法,做小分子起家的开拓药业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老本行,而是选择双管齐下,在大分子领域不断拓展。为此,开拓药业“步履不停”,仅在2020年下半年就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
童友之认为,现阶段小分子相对大分子而言还有着一些优势:比如小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内,在以细胞内靶点药物开发上,小分子占有优势;小分子在生产成本也有优势。
“我们相信,只有像信达生物、君实生物一样有产品上市之后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循环。”随着在研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加快,开拓药业希望逐渐从一家Biotech公司向Biopharma转变。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480435
声明:本文涉及内容仅用于探究生物医药前沿进展,不构成任何医疗指导,如有需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近期热门活动一览——
▼4月12日,多元化基因修饰助力CAR-T疗法释放应用潜力
▼7月1日-3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