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题教育进行时 | 省机械技师学院坚守"五心",勇夺世赛"三双连冠"

广东人社 2020-09-21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五个项目6名选手拿下“4金1铜”, 金牌数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占广东的一半,这是该院继第43届获得“2金2铜”、第44届获得“2金2银1铜”后,第三次成为世赛全国参赛项目最多、选手最多、竞赛成绩最好的参赛单位。


实现世界技能大赛三双连冠,体现了省机械技师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备战世界技能大赛,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


           坚守技工教育初心

牢记技工教育者使命,筑牢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在视察甘肃时指出,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作为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的金牌技工院校,省机械技师学院坚守技工教育初心,坚决做到“六有”:


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有使命担当。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关决策部署,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聚焦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目标,高站位谋划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布局;


三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树立追求卓越的工作标准,着力破解学院生源、硬件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发展难题,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四要有大的格局。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正确看待个人进退得失;


五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每位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周围教职工,用正能量感召每个人,为学院创建高水平、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技师学院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是要有严明的纪律规矩。守牢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坚守一名技工教育者的本心,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坚守技能强国本心

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技能人才


为使培养的技能人才满足社会所需,省机械技师学院紧跟广东省产业升级需求,以目标为导向,依托世界技能大赛平台,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学院所参赛的五个项目——数控铣、数控车,综合机械与自动化、制造团队挑战赛及塑料模具工程全部是“高尖精新”的现代制造业代表项目。其中数控铣项目在第43、44、45三届连续冠;综合机械自动化项目在第45届首获金牌,终结巴西在此项目“三连冠”;数控车项目中国连续五次参赛,第45届首夺金牌;塑料模具工程项目曾在第44届夺冠;团队挑战赛曾在第43、45两届夺冠。


目前,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数控、模具两大制造类专业均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制造类人才


✦ 对标国际、科学指导,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制定,代表全球最先进水平,省机械技师学院通过参加世赛,学习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的理念、技术标准、比赛规则、工作流程和组织方式,极大地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同时,近年来,学院以创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251工程”、高水平技师学院“9541工程”为契机,与西门子、德马吉、卡尔蔡司、山特维克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共建机电工控、精密制造等4个“校企双制”示范园,与9家企业合作共建了16个实训中心,与21家企业共同开发了19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与30多家企业共同编写了32套工学一体化教材,建立起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通的课程体系,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 扎实推进、国际合作,扩大高技能人才的视野。


2018年6月,省机械技师学院与西门子公司联合创办“中德西门子技术(中国)国际学院”,共招收了“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两个专业学生,开创了国际化办学的育人之路。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紧紧围绕国际化的沟通能力、国际化的职业素养、国际先进的技能标准、国际先进的技术、国际化视野“五大国际特色”开展各项工作,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坚守技能成才信心

弘扬工匠精神,实现技能报国


长久以来,“学而优则仕”“唯文凭论”的思想影响着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就学选择。为树立学生“技能成长”的信心,省机械技师学院通过举办“大国工匠面对面”“技能节”“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专业兴趣社团”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积极营造“学习技能、热爱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树立技能成才信心,为学院在世界技能大赛争金夺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涌现了一批技能报国的典型。


第43届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金牌获得者、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鲁宏勋班”副班长林春泷,在多种型号的精密零件加工中改革创新,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最年轻璀璨的一颗明珠。


第43届世赛数控铣项目金牌选手张志坤、第44届塑料模具工程项目的金牌选手张志斌,来自潮汕农村的两兄弟,缔造了 “一门双金,千古传奇”,兄弟二人共同创造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历史上的奇迹,也是技能成才,技能改变命运的典型。


如今,省机械技师学院每年有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前来招录毕业生,提供7500多个岗位供选择。每年有25%的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坚守特色育人匠心

打造机械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新生海选、梯队培养”的选手选拔模式。


每届新生入学后,学院通过分层海选,把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竞赛班,进行强化训练,梯度培养,边学习、边训练、边参赛、边淘汰,选出优秀选手参加省赛、国赛、世赛,直至成为金牌选手。这一模式确保了学院竞赛选手源源不断产生,后继有人。


二是“项目负责、分工协作”的技术管理模式。


学院专门成立了竞赛管理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分成若干项目小组,每年对竞赛工作进行精心规划和组织管理,明确目标、责任到位。


三是“智能分析、科学评价”的选手集训模式。


创新开发使用先进的竞赛训练智能管理平台,做到对选手成绩进行精准分析和科学训练。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实现对选手的科学化训练。


四是“世赛优先、全员参与”的基地保障模式。


在人财物优先向世赛工作倾斜,聘请了一批包括首届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鲁宏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宋放之教授在内的国内外技术专家组成世赛智囊团,研究和指导学院世赛选手培养和训练工作。


五是“世赛引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成立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强化世赛成果转化工作,如世赛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中学习工作任务模拟世赛世赛试题,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选手选拔标准统一,实训设备适当与世赛设备标准接轨等。同时,学院携手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借智借力,将世赛元素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守成果转化决心

深化课程改革,提升人才质量


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很多人以为我们参加世赛就是为了拿金牌,其实拿金牌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标准,转化到我们教学当中去,提升我们办学的人才质量,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实现世赛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培养一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省机械技师学院重点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学院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的技能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大力促进技工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实现世赛成果转化。


一是成立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强化世赛成果转化效能。目前学院已将世赛项目“综合机械自动化”对接新专业的建设,并已开展了两届招生。同时,把世赛成果转化到“机电一体化” 教材编写中。


二是按照人社部要求开展竞赛成果转化工作,作为世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成果转化工作牵头单位,数控车、汽车维修两个项目成果转化工作参与单位,学院通过世赛成果的转化,实现 “精英教育“的培养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化,从面惠及更多的学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下一步,省机械技师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坚持做好世赛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办学工作,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技师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往期系列热文回顾

▼▼

  主题教育进行时 | 厅属技工院校创新形式突出特色,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主题教育进行时|省轻工业技师学院聚焦民生实事出实绩见实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