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成绩显著,培训人数创新高!

广东人社 2020-09-21
“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作为广东省的三大培训工程多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为广东省建设高技能人才大省奠定基础《羊城晚报》三大版面报道培训工程成效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技工”托起智造高地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工业强国建设离不开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以高技能人才建设为目标的“广东技工”工程多次被提及。省十件民生实事清单明确:深入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计划开展“广东技工”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实现高技能人才占全省技能人才比例32%以上。


近年来,广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培育一大批技能精湛的“南粤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广东技工”工程犹如一驾马车,拉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拉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局面,更拉动全省向着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


●“广东模式”  建成全国最大技工教育体系


广东已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全省有156所技工院校,在校生54.2万人,约占全国的1/6。广东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技能型劳动大军,技能人才总量达124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1万人,均居全国第一。


● 支撑高质量发展,300余专业对接现代产业


技工院校的发展紧盯“高精缺”产业。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共有341个专业,涵盖20个主要行业,其中绝大部分面向现代产业。73%的专业与企业、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行业合作。38所技工院校与15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对接合作,10所技校与500家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校企联盟。86所技工院校与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全面对接合作,为园区企业培养培训技能人才十多万人。


此外,广东还投入2.3亿元资金重点支持133个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省级重点专业和30个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 引进来走出去,中外合作办学对标国际


“所谓‘校企双制’,主要是指学校在办学中,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人才培养全程均由校企共商完成。”东莞市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介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招生即招工,招收的学生一入校即成为合作企业的准员工,参与企业生产;二是招工即招生,企业招收的职工即成为合作院校的在职学生,定期接受技能提升培训。


东莞市技师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莱比锡手工业协会合作共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引进德国职业资格证书,探索国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广东技工院校与国际知名院校或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办学;省机械技师学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创办中德(西门子)国际学院;深圳技师学院成立中德智造学院,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广东技工”国际化办学项目遍地开花,努力向世界技工教育先进行列迈进。


● 兜底脱贫攻坚,扶智扶志“输血”变“造血”


近年来,广东发挥技工教育的优势,让越来越多贫困家庭学生通过技能改变人生、改变家庭命运。


培养技能人才的同时,广东还积极帮扶新疆喀什技师学院。在有力帮扶下,喀什技师学院实现“三级跳”,已由普通技工学校晋升为技师学院,在校生规模由不足千人发展到现在的7000多人,占地面积由70多亩扩大到450亩,教职工队伍由100多人壮大到300多人……


通过多年探索,广东走出了一条技工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子,扶智扶志,通过技能教育“拔穷根”。



未来:技师考公务员,与本科生同待遇

日前,广东省人社厅举行2020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广东技工”工程工作会议。会上透露,下一步,广东将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专业集群,实施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到2022年建成200个省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完善校企双制办学,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到2022年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教育费附加、技术改造补助、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推动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晋升、凭业绩贡献确定薪酬待遇的激励制度。取得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时分别与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数据:

● 到2022年——“广东技工”数量基本充足,结构趋于合理,年龄梯队相对完善、技艺素养整体提升。技能劳动者超过就业人员总量的2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5%以上


● 到2025年——“广东技工”规模更加宏大、结构更加优良、年龄梯队更加完善、技术技能更加精湛。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居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40%以上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


南粤家政”工程遍地开花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月嫂难请到,保姆不放心,养老护理不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近年来,广东家政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家政服务成为市民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为破解家政难题,2019年8月,广东正式启动“南粤家政”工程,从多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举措,全面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满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目前“南粤家政”工程已在南粤大地遍地开花,各地先后因地制宜出台了实施方案。截至2019年11月底,广东已组织家政服务培训19.4万人次。


✦ 家政服务成为刚需,从业人员缺口太大


近年来,家政服务逐渐成为众多家庭的刚需,家政服务成为市民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其实林先生和周先生的烦恼和焦虑并不复杂,症结在于目前专业家政服务人员需求旺,而供给严重不足。


以广州为例,据广州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19年广州有超过35万的家政从业人员,但对应到广州接近1500万的常住人口规模来看,明显不够。该协会会长朱德毅表示,广州家政人员十分紧缺,如按20%的家庭需要家政人员来计算的话,预计广州至少需要100万家政从业人员才能满足需求。


从广东全省来看,2019年广东共有各类家庭服务企业1.53万家,从业人员约96万人。这意味着,如果刨去广州及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其余城市其实没剩多少资源。从全国看,《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全国家政从业人员为2800万左右,需求量高达4500万,缺口1700万。


✦ 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三年完成“十百千万”任务


为解决家政服务难题,2019年8月,广东省人社厅出台《广东省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解决家庭育儿养老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满足民生“大需求”,解决群众关心关切“大问题”。


《方案》围绕新形势下“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提出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家政服务职业化、国际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到2021年,实现“南粤家政”培训就业“十百千万”目标任务,即建设扶持50家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扶持100家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动员引导1000个以上有资质有能力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每年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20万人次以上,带动就业创业40万人次以上。


“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涉及大多数家庭,也是家政服务业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此,《方案》针对性地提出,重点实施母婴、居家、养老和医护服务4个培训项目,打造一批“金牌保姆”等服务品牌,增加供给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起连续三年,全省每年都将组织开展6万人次的母婴护理员、育婴员培训。”在母婴服务培训方面,将组织开展从心理到技能的中短期培训,以促进妇女就业为重点,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初、中、高级母婴服务队伍。


在养老服务方面,将通过引导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满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在技工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进技工院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到2021年,全省每年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2万人次。在居家服务和医疗护理方面,每年将分别组织培训6万人次以及2万人次。


✦ 制订家政服务统一标准,加大技工院校培养力度


家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从业资格审查,家政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一直是不少市民的心头顾虑。对此,《方案》明确,将建立“南粤家政”标准体系、诚信体系、服务体系、产业体系作为 “南粤家政”工程实施的当务之急。


具体而言,《方案》规定,将加大技工院校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全省技工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家政服务专业,建设一批家政服务类技术技能人才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按规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实训基地等培训资源,筛选一批办学条件较好、培训质量较高的机构承担家政服务培训任务,按规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新上岗家政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两年至少得到1次“回炉”培训,为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提供免费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


此外,建立技能培训标准和多层次技能评价体系。建立以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等领域为重点的技能培训标准及大纲,开发专业培训教材和职业培训包,明确培训内容和课程规范等。建立完善家政服务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层次技能人才评价方式。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人社厅已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家服企业等一起组织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广东将制订初、中、高级各个层次的职业工种需求清单,引入国际先进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体系,制订培训课程标准,组织编写培训教材。


✦ 通过政策倾斜及引导,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我国,家政业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 


“南粤家政”工程还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牵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方面,《方案》着力突出向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倾斜支持,推进全省技工院校与贫困地区院校开展校校培养合作,扩大面向老区、前苏区、民族地区自主招生规模。按规定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使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贫困家庭学生100%享受技工教育优惠政策。


同时,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培训就业支持力度,推动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特别是老区、前苏区、民族地区开展家政服务劳务结对,建立家政扶贫输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要求深入推进与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家政服务劳务扶贫对接交流,引导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中心城市创建一批家政扶贫安置基地,吸纳外省贫困人员来粤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通过政策倾斜及引导,广东将“南粤家政”工程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



成效显著:已培训家政人员19.4万人次

从启动至今,“南粤家政”工程实施成效如何?为推动“南粤家政”工程向纵深发展,广东省人社厅专门成立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草拟发展员工制企业、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品牌创建等配套举措,构建“南粤家政”工程四梁八柱政策体系,计划三年内支出14亿元资金用于培训和社保补贴、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奖补等方面。


近期,广东还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申领管理办法,实现“南粤家政”培训补贴全覆盖。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已组织家政服务培训19.4万人次



为贫困地区培训家政人员上万次

此外,广东省人社厅还非常注重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重大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方面,面向老区、前苏区、民族地区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建立家政扶贫输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将“南粤家政”工程导入省际省内劳务扶贫协作


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已为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家政服务培训上万次。省人社厅还组织专业师资送教上门,联合广西举办“南粤家政”母婴护理员(壮家女)培训班


此外,广东省各地深入落实 “稳就业”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南粤家政”就业创业行动计划,重点做好家政服务行业岗位信息收集发布,专场招聘活动,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家政实名制服务等工作。把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作为培育就业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将城乡劳动者稳在岗位,稳在广东



广州:上线市家政服务综合平台

2019年11月,广州发布《实施“南粤家政”羊城行动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推出“南粤家政”羊城行动五大计划20条措施。


此外,广州市还成立了“羊城家政”人才培养联盟,由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作为联盟的牵头单位,邀请到40多家企业入盟,打造广州市“羊城家政”服务品牌。



江门:建立家政服务产业园

江门市于2019年9月印发了《江门市“五邑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江门市家政工作四大目标任务和12条具体工作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产业行业集聚效应,打造家政人员的“超级市场”,解决市民“保姆难找”的难题,广东江门率先建设了五邑家政服务产业园。




深圳:推进家政服务职业化国际化

目前深圳市人社局起草出台了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和医疗护理的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在近三年完成12万人次的培训任务,进一步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同时,正积极探索专项能力开发试点,已组织行业专家初步完成家庭保洁、家庭餐料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指导及母婴生活照护等5个专项能力的教材编写工作。



茂名:满足市场对高端家政需求

在“南粤家政”工程推进实施过程中,茂名市提出打造茂名“好心家政”品牌,推出了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十项措施”。


在“十项措施”中,茂名提出打造“好心家政”培训品牌,表示要推动家政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培育4家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创建具有行业特点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课程,形成“好心月嫂”“好心保姆”“好心陪护”“好心护理”地方特色培训品牌,带动家政服务行业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


“粤菜师傅”烹出金字招牌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18年以来,广东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在大力弘扬博大精深的岭南饮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更是闯出了一条促进技能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目前,全省通过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已累计培训“粤菜师傅”3.7万人次,带动11.8万人就业创业、致富奔小康。飘香“粤味”也进一步走向海外,成为弘扬岭南文化的一张亮眼名片。


★ 让越来越多人有一技傍身脱贫致富


“粤菜师傅”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


2018年4月26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自此,广东拉开以美食为媒,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序幕。


2018年8月,《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出台,明确将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创新“粤菜师傅+旅游”等模式,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打造“粤菜师傅”文化品牌,提升岭南饮食文化海内外影响力。拥有着丰富多样烹饪资源的广东各地,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唤醒”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粤菜师傅”工程,受益者不止乡村厨师。美食为媒,唤醒了不少“沉睡”的乡村旅游资源,带动了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


30个乡村特色美食点,多条乡村旅游美食线路,直接和间接带动5000多人就业……这是2019年5月在茂名信宜市统计的一组数据。“粤菜师傅”工程已成为山区致富的“金钥匙”,各地纷纷结合当地食材,推出特色美食,一方面打造“粤菜师傅”工程乡村旅游美食点,另一方面直接带动当地产业。一道粤菜可能带来过亿元产值!


★ 跨省帮扶走出“百姓欢迎”的扶贫路


以美食为媒,为脱贫“造血”。“粤菜师傅”带来的改变,不仅在广东,更跨省惠及西部对口扶贫地区。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充分发挥“粤菜师傅”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找准“广东所能、兄弟省区所需”的结合点,开展“粤菜师傅”“请进来”学制培养、“送上门”短期培训、“普及性”远程教育、“组织化”劳务协作四项行动,每年面向受帮扶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养“粤菜师傅”全日制学生1000人、技能培训2500人次以上。


★“飘香”粤菜助推岭南文化走向国际


以美食为媒,还带动了文化交流与沟通。如今,“粤菜师傅”工程已成为一张亮眼的名片,助力岭南文化走向国际。


2018年12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在珠海举行。来自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的33名粤菜大厨展开激烈比拼。最终,“厨神”桂冠由来自珠海的选手蒋栋强获得。


此次大赛还配套推出大湾区“粤菜师傅”文化沙龙活动,邀请粤港澳四位专家嘉宾参加,共商粤菜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同期开展的大湾区饮食文化展示活动,集中展示粤菜文化特色,为人们提供了一场好吃、好看、好玩的粤菜文化盛宴。



未来:粤菜师傅开农家乐,有望获创业补贴

下一步,广东将如何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广东将加快培育壮大粤菜烹饪技能人才队伍,全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向纵深发展,力争到2022年,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30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接下来广东将以标准研发为核心,完善评价体系,组织开发“粤菜师傅”行业标准,加快开展“粤菜师傅”评价认定,为大规模培养“粤菜师傅”提供基础支撑。


广东还将通过给予各项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方式,支持“粤菜师傅”开办农家乐、小餐馆或外出创业发展。同时,鼓励支持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粤菜师傅”提供专业孵化服务,落实孵化奖补政策。组织“粤菜师傅”供需见面会、专场招聘会等,搭建“粤菜师傅”供需对接平台。



先河:“粤菜师傅”首次有了评价标准

“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广东省人社厅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结合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三大菜系特色,组织烹饪行业、企业及专家广泛参与标准的研发制定,重点围绕食材采集、工艺流程、菜品质量等方面,基本建立形成“粤菜师傅”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省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地方系列菜品烹饪专项能力考核等多层次评价体系


2018年年底,广东省人社厅鉴定中心完成广府风味菜烹饪等八个“粤菜师傅”专项考核标准。这是“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首批制定完成的粤菜师傅相关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意味着粤菜师傅烹饪技能标准基本建立,已具备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及专项职业能力的多层次评价标准。自此,摆上桌的粤菜是否正宗已有章可循。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


来源:羊城晚报


往期系列热文回顾

▼▼

  免费专列温暖回家路!广东人社2020年扶贫专列正式出发


  学粤菜,过幸福年!省人社厅“粤菜师傅·幸福菜谱”上线,把广东年味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