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大讲堂:世界顶尖科学家分享纳米科技原始创新与原创成果
5月31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第四讲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王中林以“从0到1,纳米科技的原始创新与原创成果”为题作主题演讲。广东省、广州市以及越秀区科学技术协会,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相关成员单位专家代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师生代表等200人现场参与互动,24.5万人次同步观看线上直播。
在王中林院士看来,如何加强纳米材料的核心技术突破,并与工业化应用衔接起来,为产业和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是未来纳米科技发展的关键。
多位听众纷纷反馈,通过院士的演讲,他们更加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力量,都更加需要像纳米科技这样“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性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他们也更加相信在粤港澳大湾区从事纳米材料行业的相关工作大有可为,并期待能够有机会对接科研成果落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纳米科技作为公共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对各类科学都有着支撑性、引领性作用,发展纳米科技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产业变革趋势的战略选择,各国围绕纳米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也空前激烈。
本期大讲堂活动紧扣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部署,聚焦纳米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分享成果、碰撞思想、增进共识,为纳米科技赋能产业应用与落地提供思考路径,为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王中林院士指出,当前我国在纳米基础科学研究中实现了多个“从0到1”的突破,无论是全新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成果的发现,还是物理学经典 “麦克斯韦方程式” 在100多年后的拓展应用,纳米技术成果应用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强调,科技工作者要注重自主创新,实现更多突破,争当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跑者,做出高质量的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
王中林院士的演讲内容引起了在场材料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教师学生的共鸣。通过王中林院士的本次演讲,他们能够接触到纳米材料一线领域的研究动态,深化了对我国在纳米基础科学研究中多个“从0到1”的突破的认识。
王中林院士还结合自身经历谈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科研人员和教师学生积极探索纳米材料应用落地的场景。
活动互动环节,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的殷志斌提出的“青椒”科研工作群体焦虑问题,王中林院士分享了克服焦虑的“8C”“3P”体会,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要耐性、坚持、不弃(“3P”:Patience Persistence Perseverance)。洲明科技总经理周壁涛表示,王院士在纳米科技领域造诣很高,对解决纳米材料LED效率和稳定性难题给出中肯的技术建议。
最后,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雪玲更是迫不及待地向王中林院士推介广州市“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建设项目,欢迎王院士来大湾区进行学术交流,项目对接。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原始创新方面底蕴深厚、优势独特,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系列活动,吸引更多的全球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各类专家、企业家,进一步汇聚起“产学研用”中坚力量,为大湾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接下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部署,继续办好、办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品牌活动,并以“大讲堂”为载体,“顶尖人才”为媒介,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力量,搭建人才交流和创新平台,形成集聚高端要素资源的强大“磁场”,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媒体观点 | 广东密集举办四场大型招聘会,透露了什么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