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饮食营养学》 >> 清热饮食 >> 清热泻火类

加微qq315394586 小偏方能治大病 2023-07-01

骨病就用黑百通,皮肤有病活氧油!

  • 茭白

  •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

    【异名】菰首、菰笋、茭瓜。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脾经。

    【功效】清热除烦,催乳。

    【应用】

    1.产后无乳:茭白15g~30g,通草9g,猪脚煮食。(《湖南药物志》)

    2.便秘心胸烦热,高血压:鲜茭白60g,加旱芹菜30g,水煎服。(《食物与治病》)

    【使用注意】

    脾胃虚冷作泻者忌食。

    【按 语】

    茭白以粗壮白嫩为佳。性寒,对于阴虚内热,便秘溲赤、咽干等热病相宜。

    【参考文献】

    1.《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2.《食疗本草》:“利五脏邪气,白癞,疠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 香椿叶

  •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

    【异名】菰首、菰笋、茭瓜。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脾经。

    【功效】清热除烦,催乳。

    【应用】

    1.产后无乳:茭白15g~30g,通草9g,猪脚煮食。(《湖南药物志》)

    2.便秘心胸烦热,高血压:鲜茭白60g,加旱芹菜30g,水煎服。(《食物与治病》)

    【使用注意】

    脾胃虚冷作泻者忌食。

    【按 语】

    茭白以粗壮白嫩为佳。性寒,对于阴虚内热,便秘溲赤、咽干等热病相宜。

    【参考文献】

    1.《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2.《食疗本草》:“利五脏邪气,白癞,疠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 香蕉清热

  • 【基原】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异名】蕉子、蕉果。

    【性味归经】甘,寒。入脾、胃经。

    【功效】清热,润肠,解毒,止痛。

    【应用】

    1.痔疮及便后出血:香蕉二个,不去皮,炖熟,连皮食之。(《岭南采药录》)

    2.牙痛:香蕉两枚,煎热汁一碗,含漱。(《经验方》)

    【使用注意】

    进食过多,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

    【现代研究】

    果肉中所含的5-羟色胺可使胃酸降低,香蕉本身又能缓和对胃粘膜的刺激,故对一些药物等诱发的胃溃疡有保护作用。每日食入5-羟色胺10mg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食入过多,则可引起障碍。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液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

    【按语】

    临床发现,糖尿病病人摄入香蕉中的糖类后,尿糖较进食别的糖类为低。香蕉中果糖与葡萄糖之比为1:1,这一天然组成,对治疗脂肪痢是合适的,也适用于中毒性消化不良。香蕉质润性软,适合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高血压、冠心病者经常食用。

    【参考文献】

    1.《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

    2.《本草纲目拾遗》:“收麻风毒。两广等地湿热,人多染麻风,所属住处,人不敢处,必种香蕉木本结实于院中,一年后,其毒尽入树中乃敢居。


  • 粟米

  •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

    【异名】小米。

    【性味归经】甘、咸,凉。入脾、胃、肾经。

    【功效】健脾和胃。

    【应用】

    1.脾胃虚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粟米半升,捣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腹和汁吞下。(《食医心镜》)

    2.胃热消渴:粟米煮饭。(《食医心镜》)

    【使用注意】

    粟米不宜与杏仁同食,食则令人呕吐腹泻。

    【 现代研究】

    粟米中含蛋白质及脂肪量较高,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有补益作用。

    【按语】

    粟米,山东最多,五谷中最硬,谓之硬粟,但得浆水则易化。小米煮的焦饭锅巴,又名黄金粉。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消食,止泄。北方产妇多喜服粟米粥,亦是婴幼儿良好食品。此外,发芽的粟米称为粟芽,内含淀粉酶、维生素B、淀粉、蛋白质等,有良好的消化作用,可晾干研末服用。

    【参考文献】

    1.《本草衍义补遗》:“粟,陈者难化。所谓补肾者,以其味咸之故也。”

    2.《随息居饮食谱》:“粟米功用与籼米略同,而性较凉,病人食之为宜。”


  • 茶叶

  • 【基原】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叶。

    【性味归经】苦、甘,凉。入心、肺、胃经。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消食止泻,清心提神。

    【应用】

    1.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6g,好茶末3g。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熟,即调干姜末服之。(《圣济总录》姜茶散)

    2.热毒下痢:好茶500g(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食疗本草》)

    3.血痢: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腊茶加醋汤沃,服之。(《圣济总录》)

    【使用注意】失眠者忌服。

    【现代研究】

    茶叶中含400多种化学物质,主要有嘌呤类生物碱,如咖啡碱、可可豆碱等;含有鞣质、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试验证明茶叶对治疗放射性损伤,保护造血机能,提高白细胞数量有一定功效。可治疗痢疾、急慢性胃肠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病。

    茶叶上可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随息居饮食谱》曰:“清心神醒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适于肥胖、高血压、水肿、肿瘤病人饮用。

    【按语】

    茶树通常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叶。以清明前后嫩叶初发时为佳,以后采摘时间愈迟品质愈次。由于加工不同可分绿茶、红茶等。绿茶能清心神,涤热,肃肺胃。红茶能温脾胃,畅中焦。

    【参考文献】

    1.《随息居饮食谱》:“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

    2.《本草纲目拾遗》:“雨前茶产杭之龙井者佳,莲心第一,旗枪次之;于谷雨前撮成茗,故名。三年外陈者入药,新者有火气。

中医课程总汇

01

倪海厦全部课程

02

李教授讲治疗音频

03

王鸿谟面诊课程

04

《迈入中医之门》全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