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地下水及相近专业高校汇总及学科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6-08-26 天地一沙鸥 地下水环境网

导读

大家好,小编近期准备推送国内开设水文地质(地下水、环境)专业高校简介的连载文章,主要以相关专业所在院系、本硕博学科设置(数据来自最新年份招生目录)为主,所有资料均来自学校官网、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在这只是简单介绍,详细信息可前往官网查看。若有所遗漏或错误,还请大家积极留言指出,我们会及时修正。谢谢!

下表是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名单,按首字母排序。

(ps:每天发布一个高校,蓝色字体表示以往发布的,带有超链接,可直接点击查看,红色字体表示今日推送的。2016.8.21日更新)

序号高校名称序号高校名称
1安徽理工大学38辽宁师范大学
2北京大学39南京大学
3北京师范大学40南京师范大学
4成都理工大学41内蒙古农业大学
5长安大学42青岛大学
6长江大学43青海大学
7长沙理工大学44清华大学
8大连理工大学45三峡大学
9东北大学46山东科技大学
10东北农业大学47山东农业大学
11东华理工大学48山东师范大学
12防灾科技学院49上海交通大学
13福州大学50沈阳农业大学
14甘肃农业大学51首都师范大学
15广西大学52四川大学
16贵州大学53太原理工大学
17贵州师范大学54天津大学
18桂林理工大学55同济大学
19哈尔滨工业大学56武汉大学
20合肥工业大学57西安理工大学
21河北地质大学5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2河北工程大学59西南大学
23河北工业大学60香港大学
24河海大学61新疆农业大学
25河南理工大学62扬州大学
26黑龙江大学63云南农业大学
27湖南师范大学64浙江大学
28华北电力大学65郑州大学
29华北水利水电大学6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0华东理工大学6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1华中科技大学68中国海洋大学
32吉林大学69中国科学院大学
33济南大学70中国矿业大学
34昆明理工大学71中国农业大学
35兰州大学72中山大学
36兰州交通大学

3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6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哲学等门类。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整体迁至湖北江陵,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21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217人,教授423人,副教授65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12人(含青年项目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优青科学基金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31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36人。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继我校赵鹏大院士之后,成为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9个。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学校拥有纸质图书资料224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67个,多媒体资源近60000小时。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已建成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依托三峡秭归实习基地建设了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其影响辐射全国。

2003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环境问题已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的认识高度出发,结台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优势,正式组建环境学院,以促进和加强本校环境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环境学院下设水资源与水文地质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地质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大气科学系和教学实验中心6个教学实体,同时也是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废物地质处置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研究院(下辖环境评价研究所、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研究所、环境地质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水资源研究所、清洁生产研究所等)、地下水与环境模拟中心等科学研究机构的主要挂靠单位。

   学院秉承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前身主体为1952年建立的原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教研室(1993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系)以及1975年建立的原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生物学教学组,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沿革。学院现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含1个共建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以及4个本科专业。此外,学院还拥有3个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专业点,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以及工程硕士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近9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70人。在校本科生9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留学生60余人。

  学院突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优势,并向地表水、土壤、生物和大气等学科领域拓展,在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污染防治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2003年以来,学院紧密结合国家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先后承担了160余项科研项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科技部支撑计划和“863”课题5项,累计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学院以科研项目为依托,解决了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性技术难题,获得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教材12部。

  学院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21世纪人类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依赖与关注,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将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水、生、气、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位专业方向
学士环境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硕士水文地质学(0709Z4)(01)渗流模拟及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02)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
(03)地下水流动及污染数值模拟技术
(04)工程水文地质
(05)地下水污染与控制
(06)岩溶水资源评价与生态重建
水利工程(081500)(01)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02)生态水文学
(03)水力学与渗流力学
(04)水循环与演化过程
(05)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06)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01)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02)环境地球化学
(03)污染控制工程
(04)环境生物学
(05)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06)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水利工程(085214)
    (专业学位)
(01)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02)新技术新方法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03)地下水对水利工程建设影响评价
(04)地下水防治工程
(05)水文监测与预报
(06)滑坡诱发涌浪评价与边坡稳定性评价
地质工程(085217)
   (专业学位)
(01)地下水流动及污染数值模拟技术
(02)地下水调查与监测
(03)地下水污染与控制
(04)地下水与地质灾害
(05)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
(06)渗流模拟及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085229)
   (专业学位)
(01)水污染控制设计与技术
(02)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环境法规
(04)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与设计
(05)水岩相互作用与水污染防治
(06)生态环境地质保护
博士水文地质学(0709Z4)(01)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02)水文地球化学
(03)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04)工程水文地质分析与模拟
(05)铀矿水文地质
(06)孔隙介质渗流机理
(08)环境地质
(09)生态水文学
(10)水文循环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11)地球关键带界面过程
(12)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单体同位素示踪
(14)环境水文地质
(15)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
水利工程(081500)(13)热运移模拟
(03)水资源与水环境
(04)地下水数值模拟
(08)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11)岩溶流域水资源研究
(12)水-岩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
(14)地下水中污染物反应迁移模拟
(15)地下水水质数学模型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01)水污染控制
(02)地微生物与污染场地修复
(05)环境生态学
(06)环境有机污染化学
(07)环境监测仪器及设备
(08)环境地球化学
(09)污染控制工程
(10)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
(11)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资源化利用
(13)土壤污染修复
(14)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18)环境化学生物学
(19)场地污染修复
(20)地质微生物学
(21)环境生物与生态学技术
(22)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3)有毒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24)环境生物的基因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
(26)流域水文水质模拟
(27)污染物反应迁移模拟
(28)生物地球化学
(31)孔隙介质渗流机理
(33)全球气候环境变化
(34)大气动力学与区域水循环
(35)古环境气候及模拟

注:本文发布所有内容均来自学校官网简介、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如若出现信息偏差,可能是学校官网信息更新缓慢所致,了解情况的校友、网友可及时指出,我们会在文后留言模块加做补充。谢谢~

编辑:天地一沙鸥

文章:来自学校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