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篇扶贫纪实,感受国家能源集团扶贫干部的心路历程!

图说神东 图说神东 2023-02-21

神东选派到陕西省米脂县管家咀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高飞

因为工作突出

获评2019年度“神东青年五四奖章”

他和管家咀村发生了哪些故事

一起来看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行精准扶贫,并对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中央着眼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举措。

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承担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向帮扶贫困县脱贫攻坚、经济发展输送了强大动力, 这其中,就有从神东选派到陕西省米脂县管家咀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高飞。因为工作突出,他获评2019年度“神东青年五四奖章”。

—— 题记





(一)4万公里驻村路

“一村两分岔,土地两坡挂,桥少沟壑多,趟水才能过。”

村民郭翠玲念的这句顺口溜,正是管家咀村的真实写照。

就是在这个面积13.8平方公里,米脂县最大的贫困村里,神东第一书记高飞“用脚步丈量民生”,驻村一年半时间里,在这里踏出了4万公里“驻村路”,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

2018年底,几场冬雪厚厚盖满了陕北高原的山川梁峁。人们正在急切地翘盼春天来临时,高飞来到了管家咀村。

带着提前做好的功课,在仅有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子的贫困户出租房里,高飞安了家。

进村第二天一早,高飞就开始了第一项工作:入户走访!

管家咀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村里的道路崎岖蜿蜒、狭窄险要。高飞爬坡下洼,一户一户走访。

在村民郭翠玲家,高飞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郭翠玲家仅有的一头牛走丢了,那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她和老伴儿心急如焚,不顾天黑、道路狭窄险要,执意出去找牛,没成想,把自己的脚扭伤,直到现在腿脚还不便。

看着郭翠玲一瘸一拐的背影,想到村里的老百姓还过着穷日子,高飞心里很不是滋味。

起早贪黑,整整两个星期,全村864户2256人的基本信息全部被详细的记录在高飞的笔记本电脑里。

通过走访,高飞得出了一个结论: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管家咀村发展、影响贫困户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的难点。

该从哪些基础设施入手,给大家真正办一些实事呢?就在高飞谋划着下一步工作时,另一件事情深深触动了他。





冬季,陕北的天黑得特别早。一天傍晚,高飞路过管家咀小学时,在大门外看到,夜幕里几个年纪不大的学生正端着碗在外面吃饭,还有几个学生竟然爬在乒乓球台子上摸黑写作业。

他走进学校,找到老师了解缘由,没想到所有老师地回答都是,“孩子们自己习惯了。”看到高飞不解,校长冯海飞把他拉到了办公室,讲述起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这些住校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多数家庭情况不好。他们从小在家里接受的教育就是节约用电,来了学校依然保持着在家的做法,生怕浪费电。“我们看到后会喊他们回教室里吃饭学习,但我们不在眼前时,他们还是会跑出去。”话末,冯海飞依然说了一句,“习惯了!”

这件事儿让高飞很揪心。

高飞了解到,住校的孩子们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孩子们平时住在二楼,上厕所需要从二楼跑到一楼操场西边拐角处的旱厕。学校虽说不大,从宿舍到厕所也不过200米的距离,可是黑乎乎的夜里,对于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去上厕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飞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基础设施改善做好。伏案一整天,他将在管家咀村驻村以来的第一份改善民生基础设施的方案递送到了公司。

不久,管家咀村小学校园里,就安好了2盏路灯。这样一来,孩子们晚上上厕所的时候,再也不用怕黑了。不仅如此,在高飞的积极沟通协调下,村里主干道旁也新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

此外,国家能源集团投资,还在管家咀村新建起了四座便民桥、加宽了一座原有的便民桥。

道路通,百业兴。便民桥的修建和路灯的安装,解决了300多户村民出行难、农作物运输难的问题。村民王老汉高兴地说:“以前去对面山上种地都要绕好远的路,现在桥修起来,路灯装上,大伙儿出行更方便了,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大到村里修路,建便民桥;小到每家每户孩子多大,在哪里读书,老人身体咋样,家里养了几头牲畜……高飞都事无巨细地记录在本子上,也记在了心里。

走访中,11岁的小学生冯博硕和高飞成为了好朋友。他家兄弟三人,父亲冯乾宇因脑供血不足,不能干重活,母亲在村里打零工没有稳定收入。在高飞与村干部的帮助下,冯博硕的父亲成为了村里的保洁员,除了种地外,一年额外多了7000多元的收入。

马红花是一名聋哑人,家中有三个上学的孩子,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生活比较困难。了解到她家的实际困难后,高飞与村干部帮助他们一家与村里另外几家贫困户联合搞养鸡,鼓励他们养殖致富,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信心。

村里许多贫困家庭中留守的孩子更是高飞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让这些留守的孩子安心学习,高飞找到了自己的“娘家单位”——安监局,发动同事开展一对一帮扶,为孩子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提振信心。他还自掏腰包,在村里包了一块地,种植的蔬菜瓜果很大一部分免费提供给了村小学,帮助孩子们改善伙食。

……


冬去春来,和高飞一起在村里忙碌而旋转前进的还有他汽车仪表盘上的里程数。算一算,驻村一年半的时间,总里程数正好达到4万公里。

此刻,高飞依然坚持用这特殊的“长度”延伸着一名驻村书记的责任和担当,打通扶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二)贫困村里掘出“致富金”

歇业已久的米面加工店里机声隆隆、2400亩山地核桃林产业升级、湖羊养殖项目即将启动┄┄管家咀村的山间小路上,驻村第一书记高飞步履匆匆,誓要在这个贫困村里掘出“致富金”。

立夏刚过,田间地头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高飞再次来到村民李志旺家。看到高飞进来,李志旺赶紧拍了拍手上的面粉,握住高飞的手说:“高书记,你看这些面粉多好,这就是我们农村人的家当。”

李志旺是村里的五保户,如今经营着一家米面加工店,在村里的“加工行业”干得风生水起。

几年前,李志旺曾在村里开过米面加工店,后来因身体原因,就把店铺关了。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李志旺还想重新把米面加工店开起来。于是他找到高飞,对他说:“高书记,我才59岁,自己能动了,不能老等着国家管我呀。我那米面加工店就在家门口,设备也有,只要村上同意了,马上就能开工。”






考虑到李志旺的年龄比较大,而且还耳聋,高飞刚开始有些犹豫。因为,在老李不到8平方米的破旧棚子里,厚厚的灰尘盖满了各个角落,墙壁上七、八条红绿相间的电线十分凌乱。显而易见,这样的条件开加工店存在安全隐患。

回到村委会,高飞找村干部商量后决定,由村里帮助李志旺翻新加工店,并找专业人员帮他布好电线、安装设备。

几个月后,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李志旺的米面加工店开张了。

没过多久,高飞听到这样一条消息:李志旺给村里的贫困户免费加工米面杂粮。

李志旺的加工店刚开张没几个月,收入并不高。他却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免费加工业务。高飞问他原因,他只说了一句:“你帮我,我帮他,都是穷苦人,相互拉一把,日子就好了。”

朴实的语言,简单的道理,让高飞心里暖暖的。高飞觉得,这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大爷,正在用农民朴实的道理,指引他更好地做好扶贫工作。

脱贫路上不能落下一户一人。但一人脱贫不叫脱贫,全村富裕才叫富裕 。经过一段时间的驻村,高飞意识到导致管家咀村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症结”是产业缺失。他认为发展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当高飞准备好好筹划产业扶贫工作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乱了他的计划。

刚开春,村里大批的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原本拥有2256人口的管家咀村一下子走了1500多人。村子里剩下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之前,高飞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外出打工。要发展产业,这个样子怎么行呢?高飞决定从村子里现有的2400亩山地核桃林上做文章。

管家咀村的2400亩山地核桃林属于集体经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行后期正规的有效管理,让其成为了村民可望而不可求的一座“金山”。


做了详细调研后,高飞认为,山地核桃营养丰富、含油量高,村里现有的产业基础在整个米脂县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市场前景广阔,而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产业。于是,他向公司提报了自己的报告,在公司的大力协调与推动下,国家能源集团投入帮扶资金48万元,开展了管家咀村核桃林提升项目。这其中包括对2400亩山地核桃林进行修剪、嫁接、防虫害管理、施肥等作业,同时聘请专家为本村培训核桃管理技术人才,以此对核桃林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提升核桃产业竞争力及生态绿化效果。

这样一来,既拉动了产业发展,也直接带动了34户贫困户103人通过产业增收,间接带动40余户贫困户120余人增加劳务收入。

山地核桃林提升项目的运营也带动了群众的致富热情。有的人改变了外出打工的计划,一边在家门口核桃林里打工增加收入,另一边种植自己的农作物,生活越过越红火。

看着山地核桃林提升项目红火地运转起来。高飞想着继续为产业扶贫添把“火”。说干就干。他把计划许久的湖羊养殖项目提到上了日程。

早些时候,他就关注到榆林市榆阳区10万只湖羊养殖示范基地的发展情况。他认为管家咀村目前具备湖羊养殖的条件,且湖羊产子多又快,所需的饲料主要为粮食作物秸秆和牧草,污染较少。同时,榆林市还提供养殖技术,后期还包收购,这些条件为湖羊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重要的是可以长期保障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于是,他早早做调研,做规划。掌握到详细的信息后,积极沟通协调,后经集团动员合作的大型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引入帮扶资金54万元,同时申请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启动湖羊养殖项目。

如今,羊舍即将动工建设,高飞算了一笔账:正常饲养条件下,按照养殖200只基础母羊计算,一般一只母羊可以年产两胎,每胎可产1到2只,考虑到死亡率和其它因素,那么,200只基础母羊可以年产300只羔羊,再加上羊毛、羊粪等副产品可以实现年产值30万元以上。

想到这些,高飞的干劲更足了。


走在村间的小路上,高飞总是喜欢抬头望望半山腰上李志旺的米面加工店。墙面上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志旺联系方式,成为了村里人可以找到李志旺的指示牌,更成为了推动高飞不等、不靠、无私带领村民致富的牵引力。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三)把自己当村民 把村民当亲人

一天,高飞正在屋里帮村民马红花一家谋划小杂粮产业,村里的贫困户马卫如老人急匆匆进了门。以前她家里困难,生活没有着落,高飞就帮着她卖酸枣,家庭有了额外收入。“高书记,外面下雨了,我把家里的小毯子给你盖到了摩托车上,你走的时候记得把毯子给我放在墙上。”


听着老人的话,高飞愣住了,脱口而出:“大娘,毯子是人盖的,咋能盖我摩托车!”

一年多的驻村扶贫,高飞把自己融入了管家咀村,村民们也早把他当成了亲人。

随着天气回暖,高飞想着赶紧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将自己心中的一件大事落地。目前,管家咀村内60周岁以上的人口有463人,占到村内人口总数的20.24%。按照我国现行划分标准,属于超老龄化村落。而且,村内孤寡老人较多、养老条件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急需改善。高飞寻思着找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路过村里五保户冯守旭老人家时,高飞想着多日没见他,就走了进去。一进门,就看到老人煮了满满一大锅面条。高飞开玩笑地对老人说:“您家今天是来亲戚了?还是知道我来串门特意煮了这么多的面?”

老人憨憨一笑,说道:“谁也没,就我一个人。”

“那您好胃口吧,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吃这么多。”高飞边开玩笑边不忘叮嘱老人注意饮食方式。

老人摇摇头又摆摆手,“不是,不是,年龄大了,做不动了,这是我好几天的饭。”

原来,冯守旭老人今年70多岁了,日常没人照顾饮食起居,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他总是将一顿饭做好几天的饭食。

一碗面放一会儿就变成面糊了,放好几天还怎么吃呢?何况冯守旭老人也并没有冰箱之类可以保鲜食物的家当。高飞不忍心再往下想。

回到居住地,老人手里那“一碗面”一直萦绕在高飞的脑海里。养老问题急需解决,一刻也不能等!

高飞四处打听,发现米脂县的很多村庄都有养老院,就管家咀村没有。追其原因,村里过去也有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开下去。


收集到这些信息后,高飞开启了工作的第一步。他利用周末的时间自驾去周边考察养老院,并专门着手研究各种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安全措施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统计摸底,村子里65周岁以上的老人中约40人有意向在养老院里就餐。此时,高飞心中关于改善养老条件不足的问题思路逐步清晰,有了明确的方向。

做好了一切基础工作后,高飞给自己即将要干的事业命名为——老年幸福院项目,要实现让村子里无所依靠的老人从好几天吃“一碗面”到想吃什么就点什么的美好幸福生活转变。

随即,他找当地民政局协商拨款,又积极协调公司共同引入帮扶资金,在当地政府和公司的合力支持下,管家咀村幸福院项目于2019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当天开工建设。项目里9间单层平房的主体工程包含了未来幸福院中的厨房、餐厅、活动室、管理室、储藏室、锅炉房等,能为老人提供餐食、活动与休息场所,让其成为幸福的“家庭会所”。

在老年幸福院项目建设推进中,闲不住的高飞又有了新的思路。他开始写方案,建议幸福院在2020年7月份开始运行后,在其院外开辟菜园,由村内老人负责管理,所产绿色健康蔬菜全部进行内供。


眼看着,一间间平房拔地而起,等待入住的郭翠莲老人和其他几个老伙伴总是隔几天就到这边看看工程进展情况。她们还不时窃窃私语,“高书记让收购商免费提供的南瓜种子,我已经种到地里了,到时候卖上一半,剩下的拿到幸福院吃。”“我养的鸡,高书记也给联系好了买家,哈哈……”

望着这些翘首以盼的身影,高飞似乎已经闻到了从幸福院里传出的饭香,那或许就是平凡生活中的幸福芬芳。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来源 | 图说神东(ID:tushuoshendong)

作者 | 神东全媒体记者 梁小燕 苗慧强

通讯员 | 神东企业管理部 张鹏

编辑 | 惠小图 

校对 | 安小图


猜你喜欢 

现摘现吃!大柳塔向南13公里有大批果蔬熟啦!低于市场价快去采摘!还可垂钓…

村民点赞!驻村第一书记晒黑了,村子却变样了!

康巴什即将成立一所新学校!

这才是,神东人最in最时尚的穿搭风!


看完记得点“在看”,给小图一朵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