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7月书单

嬉皮王小贝 小贝书单 2021-09-28


7月完成了与寻麓书馆合作的「日本文化系列」读书会最后一场「日本私小说闲谈」。老实说创业真的还蛮忙了,继续做读书会是将其当作一次主动的社交,多倾听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同时也是倒逼自己多读书,不让忙碌成为偷懒的借口。

因为读书会的缘故,这两个月读了一些跟私小说相关的书,还试着写了篇文章来谈论我所理解的私小说。写作的过程很痛苦,可写完后的满足(以及一些赞誉)亦让人愉悦。生活中的挑战都是这个样子吧,应付过去了就是另外一片天地。

四月份开启的鲍勃·迪伦阅读计划也在慢悠悠的执行中,每个月保证了至少2本书一盘专辑的阅读、购买(真的不是给自己找买黑胶唱片的理由)。迪伦就是那种了解越多越让人喜欢的创作者。

以下是我的7月阅读书单,共计读完8本书。


01|《编年史》
鲍勃·迪伦


这是传奇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写下的自传。与糊弄记者的回答不同,迪伦写得真切诚恳,将自己黄金年代的经历一幕幕如实展现。哪怕没有听过他的音乐,读完《编年史》也会喜欢上鲍勃·迪伦。书里展现出来的思想深度与文采,让人不会怀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的决定。

全书共五个章节,以签约哥伦比亚公司为始终。第一章侧重迪伦初到纽约的经历,从一个酒吧到另一个酒吧的演唱过程,最后一章是出发纽约及签约始末,是一个时代的开启。其它章节里,迪伦讲述了家人,坦白创作的瓶颈,曝光了自己的阅读与接触音乐的故事。没有很明显的时间节点,片段式的讲述有点意识流的感觉。

说是自传,我更愿意将这本书看作鲍勃·迪伦的思想史,那些影响过他的人(家人、朋友、歌手、作家)悉数登场,是迪伦之所以成为迪伦的深度揭秘。


02|《超文本与超链接》
李恪


由超链接与超文本的技术演变串联起来的互联网发展史。从机械时代到数字时代,从布什、恩格尔巴特、尼尔森、到伯纳斯•李,互联网万神殿的众神悉数登场,传递着技术的接力棒,解决信息过载时如何“连接相关信息,快速查找资料”的问题。

花一天的时间读完,不仅仅为科技史的发展而激动万分,还有对信息处理方式的思考。

在20世纪初,印刷术发展,科研论文的增加,产生了一轮信息大爆炸。“世界变得如此复杂,事情都显得很紧急,而我们应对的能力却没有随之增加。”恩格尔巴特的困惑是所有在大量信息面前的科研人员的困惑。如何更便捷的寻找信息成了一部分人的研究方向。几代人的努力下,超链接与超文本技术出现,并催生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料库一一万维网。

然而万维网似乎又带了更多的问题。当我们接入网络后,面对的信息是恩格尔巴特们面对的千万倍。互联网提供了一键查询的功能,可如何筛选、甄别、连接信息又成了一个问题。

读这本书时,我不时望向书架。买书、读书都是让人开心的事,可如强迫症般的收集信息,读过即忘的阅读并没有增加大脑里的信息存储量,反倒是加重了焦虑与惶恐。这本书的适时出现,是一个提醒。以前觉得就一本本的读下去即可(是用战术上勤奋掩盖战术上的懒惰),面对未来,还是应该寻找更好的阅读、整理、连接、记忆的方式。


03|《放任自流的时光》
苏西·罗托洛


在这本由3章63节组成的自传里,苏西用流畅的文字,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热闹”。那是由格林威治村为起点,将民谣、民权运动、反战精神向全球传递的浪漫时代。那是与鲍勃·迪伦同行的时代。

关于本书有写长篇阅读笔记,点击右边蓝字可跳转阅读:买了一堆关于鲍勃·迪伦的书,目前这本最佳


04|《长冈贤明的思考》
长冈贤明


长冈贤明是日本设计师,提倡长效设计(Long-life Design),引领了日本二手商店风潮。在2000年至2005年,长冈贤明一边以设计师的身份工作,一边又忙于二手店的创业。身兼设计师、商人、管理者多重身份,对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观察与思考。《长冈贤明的思考》便是这段时间的思考记录。

日本创意人的经验分享,少有提纲挈领的大框架,多是从个人当下工作中提炼、感悟到的私人经验,不见得都适用,可足够真诚,有让人想不到细枝末节。他们带给读者的,是一些鼓舞,建议与参考。

我们不必苛求每一个字都有用,能在其中找到那么一两条愿意尝试,给人启发的内容即可。照例抄一些我个人受用的。

1、没人委托就不做设计。这样的设计师,不要也罢。
2、面对公众的发言,必然有与之相应的意义。
3、只出席设计界人士聚集的派对,这样的设计师,会有点寂寞吧。
4、“人的感知”,无论何时,都是需要传播、需要积蓄起来的。
5、憧憬着慢生活,却又高速地生活着,面对这一矛盾,大概就是所谓的人类吧。
6、试着给自己写一句宣传语。
7、只是嗓门大也能出人头地。而仅仅因为声音小,也可能无法成才。
8、聪明的商人自己创造竞争对手。
9、用自己的人生去尝试些什么。我觉得这就是人生。
10、不去挑战的话,是没办法获得“经验”这种东西的。
11、想要学到什么,就去找老师,在他身边冒冒失失地体验一切。这也是一直自我培养的方法。
12、小孩子,其实并不喜欢孩子气的东西。
13、到头来,不读的书和杂志、不看的节目录像带、拍了的照片、不会再看第二次的笔记……假装装进脑袋里去的动作,真多。


05|《命》
柳美里


私小说的一大特点是描写真实,可作者只是描写自我的真实还好,要是暴露了他人的真实,难免会带来一些麻烦,轻者朋友断交,重者律师函送上。

私小说作家柳美里就因为在小说《石泳鱼》中暴露了朋友的隐私,导致被法院判处赔款及作品下架。这是日本在二战后首次文学作品被禁事件,虽无形中增加了作者的曝光度,可也揭示了私小说创作的一个困境。

真实描写的限度与边界在哪?《命》这部小说在故事内容之外,激起了一轮对私小说的大讨论

这是一部被包装为“日本最酷女子”的私小说,小说中的情节几乎就是作者个人的经历。

16岁的柳美里从高中退学后,去剧场工作时与大她23岁的导演同居。后来她开始写小说,并获得日本文坛最高奖芥川奖。30岁那年与有妇之夫开始交往,柳美里投入感情,对方却在她怀孕时离去。绝望之际,柳美里与曾同居十年的导演重逢,“亦父亦兄”的他此时已身怀癌症,时日无多,可两人决定一起走下去。

听上去蛮狗血的故事,偏偏又是作者最真实的经历。柳美里在后记里坦言,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给予了其活下去的信心,“如果不把语言的桩机打在现实上,不紧紧地抓住每一个字,我就被现实的浊流吞没而后淹死。”

作者靠书写故事完成自救,对读者来说,则在他人的故事里找到安慰与鼓励。我们当然可以说是小说主人公自作自受,可看到她怀着希望等待着孩子出生时,读到她与伴侣共同面对癌症时,我相信所有的苛责都会被放下。

往后的生活会怎么样没人能预料,唯一确信的是我们谁都逃不掉。我们无法逃避今后的生活,我们就只有强撑着往前走。

与太宰治那一批破灭型私小说不同,战后日本私小说展示的人生,虽也够无赖(比如西村贤太)够“告白”(比如柳美里),可至少都是鼓起勇气(厚着脸皮)的活下去


06|《私小说:20世纪日本文学的一个“神话”》
魏大海


这应该是国内第一部介绍日本私小说的专著。作者魏大海老师在本书里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日本私小说的发展与特点,乃至当时的文坛背景与欧美各国对私小说的研究都有说到。对于我们理解私小说非常有帮助。

然而看到大家对私小说的争论过后,我反而有了更多的迷惑。究竟该如何定义私小说,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自我暴露的边界,是创作流派还是文学类型,许多问题通通无解。而这恰恰也反应出日本文化的那一份“暧昧性”。

作者要是能在巨细靡遗的介绍过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本书就更好了。


07|《西游记》
吴承恩


阅读《西游记》原著,增加的是谈资,亦是对《西游记》更完整的认知。西行是爬山涉水,阅读是翻山越岭,至于会发现怎样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是读者各自的造化。

关于本书有写长篇阅读笔记,点击右边蓝字可跳转阅读:在被无数次影视化后,《西游记》还值得我们读吗?


08|《东篱撷樱》
施小炜


不到150页的《东篱撷樱》,是读完大长篇《西游记》后的一种阅读调剂,作者是以翻译村上春树作品走入大众视野的施小炜。

2005年出版的书,那时作者已有长达15年的旅居日本经历。全书以热情而又克制的笔调书写了日本文化的种种,从书店到作家,从中日文化交流到日本文学现象,是以文学为关键词的日本文化解读。

喜欢第一个部分《画龙集》里对芥川龙之介中国之行的介绍(最近跟芥川很有缘啊),也喜欢第三部分《描桜集》里推荐的日本文学作品。读罢又默默地下了一单书。

忘了是怎样的机缘开始关注施小炜翻译作品之外的创作,断断续续的收了几本后,发现还蛮喜欢的。




Ps:想了解日本私小说,可点击右边链接跳转阅读:丧一点又何妨:日本私小说闲谈

pps:这个月你读了什么好书?下方评论区留言,可增加下一次赠书活动中奖几率(才怪)。


阅读更多
书单: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书评: 私小说 山月记  秋园 弃猫 西游记
书话:开书店  读库 文库本 旧书店地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