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创教 | 钟晓敏:创建一流的财经类创新创业型大学

2016-08-15 钟晓敏 创业评论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钟晓敏在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分享浙江财经大学在新时期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学校创业学院建设情况及相关内容研究成果。





一、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创新创业型财经大学


      “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理念,更是把创新放在了首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着力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凝聚创新要素促进协同创新,助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2015年5月,我校召开更名大学后的首届党代会,提出了把建设一流创新创业型财经大学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下一步发展方向。

什么是创新创业型大学?


       在19 世纪初德国高校历经“洪堡改革”之前,大学的功能集中于传统的教学,之后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研究功能,也催生了研究型大学。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高校越来越多地介入社会活动,创新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创新创业型大学核心特征是强调教学、科学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交叉融合,高校、产业和社会的紧密合作,以高校创新力驱动社会进步。21世纪,创新创业型人才竞争成为国家竞争核心要素,高校自身需要适应时代进行组织机制变革,顺势而为,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财经类院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许多人会认为财经类院校是很难开展创新创业的,即使创新创业,成果也不会太显著。但我们认为,虽然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的创新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伴随着技术变革、社会组织变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最有力的动力。现代社会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最大突破点在于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通过组织形态将新技术、新知识的效用最大化。财经类大学的学科专业大多是属于现代服务业,通过会计、财务、金融、税务、营销、信息、法律等各类服务助推创新创业必将是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就创新创业本身而言,大学生在学校中养成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潜质和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素质。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很重要,需要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勇气、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承担失败的抗挫抗压能力。所有这些品质的培成是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二、学校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措施


  • (一)设置创业学院

       2015年12月学校进行了组织机构改革,独立设置了创业学院。全面整合学校各类学生竞赛,设置了“创在财大”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大赛,并举办了第一届大赛;建设了3个创业园和13个创业基地;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合作设立“蓝创梦工厂”孵化器,学校1100万元的“校友创新创业种子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创业学院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引进社会力量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实施开放性办学。

  •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以积极构建由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模块课程、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相互衔接、逐层递进、四年不断线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学校出台了创新创业奖励学分、延长学制、学分替代等一系列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措施。

  • (三)实施学生分类培养

       着重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教育,通过创新性探索将创新创业教学渗透于专业教育全过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实施本科“3+1”、“主修+辅修”,研究生创业精英“2+1”等人才培养模式。

  • (四)实施“双师资培养计划”

       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年轻学术骨干进行重点、持续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立创新创业活动与教学科研业绩的等效评价机制;支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促进与兼聘创业导师的紧密合作,提高创新创业的教学能力。




钟晓敏,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同时在教学改革方面,不时提出新的观点和思想,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学术眼界和教学实践的道路上留下厚重的脚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和财政学人才培养方面抹下浓重的笔墨。

1.本文根据钟晓敏校长在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的分享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2.内容如有标注不符,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3.凡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注明来源(来源:创业评论,ID:EReview)






微信号:EReview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