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更愿意创业吗?
聪明人更愿意创业吗?
导读:中国的聪明人更愿意创业吗?即个人的综合认知能力对其是否创业存在显著影响吗?这种影响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通过分析管制水平等各种内在因素,探寻个人认知能力影响创业的机制,并得出政策方面的结论。
一、认知能力影响创业的四个机制
近年来,认知经济学的深入发展表明个人的认知能力对其信息处理和学习技能、应对周围环境的能力、工作表现、工资水平、健康行为和金融决策都有显著影响。创业是一项以多重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活动,而个人的认知能力处于此多重能力的核心位置。那么,个人的认知能力对创业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样的呢?
就理论推断而言,个人的认知能力对是否创业有着复杂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包括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风险态度、风险感知和识别创业机会。具体来说,认知能力影响创业可以通过如下四个机制。
第一,就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而言,创业需要特定的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各种创业活动,这些活动背后的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构成了创业的门槛。较弱的认知能力意味着更高的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进而抑制创业。
第二,就风险态度而言,认知能力对风险态度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认知能力越强的人可能会越有耐心,同时也更偏好风险;另一方面,个人的认知能力越强,也可能更加缺乏耐心,同时更加规避风险。
第三,就风险感知而言,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人的认知能力越弱,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越弱,进而会影响他对条件概率的感知能力和区分相关及不相关信息的能力。较弱的认知能力会形成过度自信,这会使得人们低估创业的风险,进而促进创业。
第四,识别创业机会也是一种可能的机制,这与我们提到的第一种机制即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机制相关。创业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而这种识别能力与认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密切相关的。
二、研究创新点
以往对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经济制度(如行业管制、流动性约束和产权安排)、中观家庭特征(如人口结构、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等)和个人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本文则旨在揭示以个人认知能力为核心下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但遗憾的是,已有的国内外文献中大多忽略了认知能力对创业的重要影响。现在很多学者从有限国际经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认知能力对创业有积极影响,也即聪明人更容易创业。但是,上述实证研究存在明显的缺陷——样本范围有限、内生性问题诸如反向因果和遗漏控制变量等的考虑不足。最重要的是,他们忽略了不同情形中认知对创业的差异化影响,也即对创业环境的考量。对于政府干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并不完善的中国而言,中国的聪明人是否也一样更愿意创业?认知能力如何影响创业意愿?认知能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是否会因为制度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前全社会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认识水平,而且更有助于推进科学合理的创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三、不同行业管制水平下个人能力对创业的影响
通过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2010年和2012年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里的数据,考虑了不同行业的管制水平(高、中、低)、细分各种创业类型(宽口径公司创业、窄口径公司创业、窄口径个体工商户创业),我们发现个人的综合认知能力对其创业的影响的确呈现出因所在行业管制水平不同而不同的异质性结果。
具体而言,个人认知能力对创业的影响会因所在行业的管制水平不同而异,即在管制水平较高的行业中,更高的个人综合认知能力会显著降低其创业概率,聪明人更不愿意创业;而在管制水平较低的行业中,更高的个人综合认知能力却会显著提高其创业概率,聪明人更愿意创业。进一步地,就构成综合认知能力指标的三个维度的具体认知能力指标而言,不论是否区分具体的创业类型,个人的记忆力对其是否创业都没有显著且稳健的影响,数字能力的作用却总是显著为正,而字词能力的影响相对复杂。行业管制水平会带来字词能力和数学能力对不同类型创业的异质性影响,但是并不稳健;而记忆力对各种创业类型的稳健且不显著的影响不会因所在行业管制水平不同而发生变化。
总体而言,我们得出结论:不论是否区分具体的创业类型,个人的综合认知能力对其是否创业都没有显著且稳健的影响,没有证据显示中国人的聪明人更愿意创业。
四、总体结论和政策涵义
所以,一个人聪明与否对其是否创业并没有太大影响。
但是,行业管制水平的提高对聪明人创业激励的抑制则会显著降低社会创业的水平,对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万众创业”的实现都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本文政策涵义在于,政府应当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各行各业中不必要和不合理的行政干预,这样才能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吸引到“大众创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文献来源:李涛, 朱俊兵, 伏霖. 聪明人更愿意创业吗?———来自中国的经验发现[J]. 经济研究,2017(3):91-105.
整理排版:陈俊茹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