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福音书,你可能搞错了重点
「福音书」这个词,是由希腊文「好消息」(euangelion)翻译而来。
新约圣经以前,这个词通常用来指政治或军事的胜利。在新约圣经中,它则是指耶稣所传的大好信息(可1:14-15)或关于耶稣的好消息(林前15:1)。
福音书的性质是故事。更准确地说,它们是「基督的传记」(Christological Biography)。这使我们联想到福音书作者的写作动机,就是:
❶ 筛选并编排一些题材,好用来叙述耶稣的生平;
❷ 透过耶稣的故事,作者将一些重要的信息传给当时的作者(和我们)。
因此,在读福音书时,有一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故事,我对耶稣有了哪些了解?
曾有人传福音,递给对方一本《马太福音》,说:「读的时候,问这一个问题就够了!」这确实是重点所在,因为耶稣正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有三个步骤,能帮助我们充分理解福音书的信息——
福音书作者的写作手法是:在每一个小故事中叙述有关耶稣的事迹,然后把这些小故事串连起来,成为一个大故事,以此传达某个信息。
因此,在读福音书时,我们首先要研读每个小故事。我们会问一些问题,如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等等。这一切问题,都会归结到我们的核心问题:通过这个故事,我对耶稣有了哪些了解?
例如,在《马可福音》4章35-41节中,我们读到耶稣平静了风浪。这个故事相当激动人心。读完以后,我们可能会想:我生命中的风浪是什么呢?在艰难的环境中,我需要耶稣来帮我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很好,但是首先,我们要读懂故事本身要说什么。
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令人惊讶的神学信息:耶稣是一个人,却行使了只有神才有的权柄,让风和海都听从了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耶稣究竟是谁?这才是马可希望我们去追问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注意一系列小故事之间的关联。比如,找出各故事间相同的主题和模式;寻找类似因果关系的逻辑;留意各故事的要点有何不同等。
当我们这么做时,仍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耶稣——这位福音书的主角身上,专注在他的身份、他的事工、他的教导以及人们对他的回应。
例如,耶稣平静风浪的故事,和前后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在《马可福音》4章35-41节之前,主要是耶稣在海边说的比喻,以4章2节和34节中的「比喻」这个词做分界点,中间是一连串比喻内容。很明显,4章1-34节应该视为一个单元。35节后,比喻不再出现,而且地点从海边换到了海上,听众也从群众换到了门徒,这都说明一个新单元开启了。因此,耶稣平静风浪的故事,应该和它之后的场景一起研读。
之后的整个大的单元,是从4章35节到5章43节(甚至可到6章6节)。这些故事是如何相连接的呢?我们可以先写下各故事的摘要:
可4:35-41 | 耶稣在困境中持守信心,运用大能平静风浪。 |
可5:1-20 | 耶稣赶出群鬼,使那人心里明白过来,并差派他出去,成为忠心的跟随者。 |
可5:24b-34 | 耶稣医治患血漏的女人。她因着信,摸了耶稣,并公然承认。 |
可5:21-24a、35-43 | 耶稣当着彼得、雅各、约翰及女孩父母的面,让她从死里复活。 |
当我们仔细观察这几个故事之间的关联时,会注意到几个共同的主题:
生命是艰难的。人们会经历死亡的威胁、撒旦的攻击、疾病和死亡。
耶稣掌控任何与上帝对峙的力量。公元1世纪的人和我们一样,对大海、被鬼附及死亡,都有同样的惧怕,但耶稣有能力制伏它们。
即使基督徒处于生命的逆境,仍应信靠耶稣。船满了水、没有人可以制伏被鬼附的、持续了12年的血漏和已死的女孩,这些场景都是生命中毫无指望的景况。但耶稣要求人们持守信心。他责备门徒在暴风雨中缺乏信心(可4:40),称赞患血漏女人的信心(可5:34),同时告诉睚鲁不要怕只要信(可5:36)。
接着在《马可福音》6章1-6a节中,耶稣回到他的家乡拿撒勒,却被自认为最认识他的人拒绝。马可以讽刺手法写到:「 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他也诧异他们不信。」 (可6:5-6a)这与之前四个故事所显示的希望信息对比,是何等可悲。
当我们应用找到的真理原则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必须从圣经整体的文意去理解。比如,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章18节写到: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这指的是末日的拯救。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保罗最终是死于殉道。
同样,我们如何应用《马可福音》4-5章包含的三条原则呢?
第一条原则「生命是艰难的」,应用较为容易。基督徒原本就不该预期自己可以免于生病和死亡。
第二条原则「耶稣掌控任何与上帝对峙的力量」,应用起来就困难多了。如果耶稣可以为他的门徒们平静风浪,为什么不能也为我们「平静风浪」?
让我们回到圣经整体的文意。耶稣在世其实并未治愈每个病人,或叫每个人都从死里复活。《马可福音》在公元1世纪的读者,面临的是一个对基督信仰极为仇视的环境。当马可告诉他们「耶稣的权柄胜过邪恶势力」时,我们相信他是要听众们从永恒的观点来看待他们的处境。
整本新约圣经的信息,对那些经由耶稣基督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人来说是很明显的,就是「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如果一个人认为这是无关痛痒的应用,那么他在今世面临相同的困境时,将失去任何永恒的盼望。
第三条原则「信靠耶稣」,指的是对耶稣全心的信靠。信心是即使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仍紧紧抓住耶稣。不管他的拯救是现在或未来,总要持守信心。
简言之,研读福音书的方法,必须吻合作者的写作动机。作者写福音书时:
❶ 是为了告诉我们关于耶稣的故事;
❷ 透过每个小故事串连成的大故事,将其中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因此,在阅读福音书时,我们务必要记得这个核心问题:通过这些故事,我对耶稣有了哪些了解?
只有专注在耶稣身上,我们才能打开福音书的宝库大门,支取丰富的属天宝藏。
本文来源
J·斯科特·杜瓦尔、J·丹尼尔·海斯:《圣经释经之旅》,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P202-215
乔治·格思里:《圣经这本书》(苏雪菲译),恩道出版社,2014年,P162-165
微读学堂
10分钟了解一个圣经小知识。
你可能还喜欢
👇 戳这里下载「微读圣经」最新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