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方:刘香成是时代的静思者 | 艺术汇 访谈

汪洋 798艺术 2020-09-11



春风:刘香成

2019.3.20-5.18

星空间/北京


“春风:刘香成”星空间 展览现场


艺术汇:在今年“画廊周北京”期间举办的刘香成个展“春风”,是星空间在重新迁回798艺术区,正式面向公众的第一个展览。请先谈谈是什么样的契机,促成了您和刘香成老师的这次合作?


房方:首先源于我对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对画廊的重新思考。在此之前,我比较关注与我同代的艺术家,星空间最初代理的基本上都是1975到1983年之间出生的艺术家。但最近几年,我越发意识到文化上的代际和人的生理年龄是两回事,我的关注也就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年龄段了。刘香成是1951年生人,但我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精神层面有着很强烈的共鸣。


长安街上的自行车驶过新建国门一段。北京,1981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或许都身处于同一个大时代,面临的都是转型期社会所特有的情境和文化命题。在我有了这么一个领悟以后,我的艺术视野大大拓宽了,甚至对人生境遇也有了重新的理解。另外一方面,我本人对摄影这种艺术形式一直很感兴趣。我发觉在90年代以后,逐渐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成为新主流的“观念摄影”,大多与纪实无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去除“纪实”因素而获得其“当代性”的。作为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实摄影”到底还属不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反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我觉得这很值得讨论,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开始了与刘香成的合作。

 

“春风:刘香成”星空间 展览现场


艺术汇:也就是说,你的艺术视角从原先单纯的架上绘画渐渐展开,并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发起追踪,包括对摄影媒介的关注。


房方:是的,比如纪实摄影就很值得我们重新思考:首先,在摄影诞生以来的漫长时代,纪实摄影算不算艺术?其次,纪实摄影能不能进入“当代”视野?我觉得这在中国的观众中,甚至是在艺术界都缺少必要的讨论,也并未达成基本的共识。刘香成作为一位早已功成名就的纪实摄影师,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不仅得到了新闻界的高度认可,也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产生过很多影响和启发。长期以来,刘香成并未把自己看作是典型的艺术家,虽然在他身上具备着很多艺术家的特质。


北海公园里的中国模特。北京,1980


艺术汇:是的,相对于一个观察者,刘香成更像是一个静思者,在充溢着变化的时代里始终保持着缜密和冷静。你认为刘香成的这种纪实性摄影,与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摄影艺术家的差异性或者共同点在哪里?他在当代艺术领域里的具体位置又在哪里?

 

房方:今天当代艺术的形式特别多元化,有影像、行为、装置等等。而纪实摄影,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往往被大家所忽略,能够被讨论、被关注的摄影师少之又少。在世界范围内,例如南·格尔丁、森山大道、荒木经惟、沃尔夫冈·蒂尔曼斯等等,他们都是被国际艺术收藏体系以及美术馆体系认可的,而他们的工作方式中都存在着明显的 “纪实”元素。


摄影作为一个很特殊的艺术媒介或形式,“纪实”几乎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可奇怪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摄影作品大部分都是通过“虚构”来完成的,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载体而已。当我追踪溯源,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刘香成的作品和思考以后,我也不断地确认他就是一个站在历史关键节点上的艺术家。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在工作室创作,大都只是面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刘香成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他常常需要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创作,同时还必须给照片赋予值得反复观看的艺术吸引力。

 

“春风:刘香成”星空间 展览现场


艺术汇:介绍一下刘香成的摄影历程?

 

房方:刘香成的摄影视角,的确和他复杂的人生成长经历有关。他祖籍湖南,外叔公是晚清的高官,父亲是资深的媒体人;生于香港,童年时代在福州度过,少年时代离开大陆重回香港;大学期间在纽约学习国际政治,毕业后没几年又成为了美国派驻中国地区的摄影记者。所以说,从大陆到香港、再到美国,生活地域的转换不断抛给他有关身份认同的问题,当然,这种“身份焦虑”也是促使他不断思考的动力,带给他很多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刘香成跟大部分的媒体摄影师不一样,他的摄影素养最先受惠于美国《生活》杂志,这本经典月刊对于图片的选取标准跟报纸或今天的互联网完全不一样,他们需要的是值得反复观看的照片,而不仅仅是第一时间的新闻现场。正如布列松所说的“决定性瞬间”,我所体验到的是其对艺术表达的精准要求,而不局限于对事实的客观描述。这种照片值得慢慢琢磨、慢慢品味,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暗含着拍摄者的审美意识和历史思考。


刘香成的摄影启蒙具体得益于他的老师米勒(Mili),他从米勒的助手做起,在整理照片的同时一起探讨照片的优劣。当时Leica在美国的公关负责人海伦· 赖特(Helen Wright),也正是她把法国的布勒松介绍给美国观众和收藏家的。因此,刘香成常常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布列松的最新作品。1983 年,当刘香成的首部摄影集《毛以后的中国》问世后,《新闻周刊》将他誉为“中国的布列松”,想来是与他当年在摄影语言探索方面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年轻人在滑旱冰。上海,1980


艺术汇: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刘香成作品里的时代性?

 

房方:本次在画廊展出的作品全部拍摄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1976年毛主席去世开始,距今已有40多年。那个年代对于中国近现代史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有人称其为“第二次启蒙”。刘香成拍摄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这些照片,不仅为那个时代留下了珍贵的佐证;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照片也具有了新的观看价值,与人们今天普遍关心的议题,重新建立起某种关联。


在“民主墙”前,感兴趣的北京市民聚集在一起观看一个没能考入艺术学院又没得到地方展示他作品的“非官方”艺术家的画。这堵墙也成为展示艺术上的挫折的完美地点。北京 1979


艺术汇:对于现在的90后、00后来说,80年代是一个很遥远的时代,今天的人们看一些晚清、民国和建国初期的老照片,大多数是作为一种怀旧。而在刘香成的作品里是怎样剥离开怀旧感,进而还原出其中的艺术价值?


房方:纪实摄影领域,曾经出版过《老照片》、《黑镜头》等系列书籍,以怀旧或者猎奇作为其主要卖点。这与我们推出“春风”一展的主旨大不相同,正如刘香成所期待的,他希望那些多年前拍摄的照片能够再次触发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


监狱。上海 1979


刘香成与香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成”二字中的“香”就是指香港。香港是一个东西方交汇之地,在文化属性上,你可以说它既不是东方也不是西方,但你也可以说它既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这也延伸到刘香成对于外部世界、包括对于摄影的理解:所有的一切并不是非黑即白。他始终在寻找一种“灰色地带”,创造着一个“灰色”的思考空间。体现在作品里,往往是一种比较暧昧的情绪,例如他拍摄的八十年代的情侣,有浪漫的一面也有伤感的一面。他的艺术视角源于他对生活的独特体验,既不左也不右,在含混之中却包含着某种明晰和笃定。


采访/撰文:汪洋

图片提供:星空间



2019“画廊周北京”展评系列


刘诗园:发问现实 | 艺术汇 展评

王兴伟:东北东北 艺术汇 | 展评

赵洋:游离在控制与失控的边缘 | 艺术汇 专访

“骨与肉”:李津艺术语言的回望 | 艺术汇 专访

王焕青:85新潮以来的艺术创作 | 艺术汇 现场


2019“北京艺术地图”第二期发布

免费赠阅

info@798art.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