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影人荣耀集结!多部作品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奖
为期9天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于4月26日晚落幕。本届北影节以“光影互鉴·同道相益”为主题,以国际性、专业性、人民性、传播力为四大着力点,有力发挥着北影节在电影强国建设中的国际交流平台作用,更以全面升级创新的姿态,助推中国电影迈进“黄金时期”。
在本届北影节上,川影人以影像为媒,在北京相聚,向世界发光,3部作品揽获大奖!
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盛典上,川影人作品《薄冰》获创投单元入选故事片;在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上,川影人作品《手》获创意类三等创优作品,《彝梦越山河》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佳作品。
川影人在北影节
《薄冰》
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创投单元入选故事片
川影人作品《薄冰》
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
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创投单元入选故事片
4月19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在北京怀柔举办了星光璀璨的青年影人盛典。作为世界性的青年影人盛会,本届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共收到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764部投稿作品。在经过初审、复审、提案评审等重重筛选后,累计评选出29部创投单元入围作品,21部竞赛单元入围作品,让越来越多青年影人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中,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2016级校友杨航导演作品《薄冰》,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创投单元入选故事片。
杨航(左2)走上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
杨航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并入围国内的电影节,非常荣幸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入围的29部作品之一。本次竞赛的评委阵容强大,杨航向各位评委展示了《薄冰》的先导片,评委老师们在观看后肯定了该作品,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据了解,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投单元奖项,将从入围的29部作品中选出10部,共获得200万元的资助,杨航的作品《薄冰》成功入选。
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创投单元颁奖现场
“当评委于适在台上开奖的那一刻,内心十分的激动和感动。”杨航表示,作为一名曾经的播音生,从坚定地选择跨专业,到坚定地走上电影之路,如今站上舞台,他始终牢记并践行着母校川影的校训——未来属于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
《手》
创意类三等创优作品
4月24日晚,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在北京举行。本届短视频单元的作品主创不仅有来自海内外的主流媒体、专业影视制作团队和独立导演,还有许多在校大学生和短视频博主踊跃投递作品。
作品《手》的主创团队来自川影电影学院,导演/编剧王海全、副导演陈颖、执行导演杨双泽、制片/美术李皖星、录音吴帆都是21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在读生。王海全同样也担任了摄影、剪辑、调色、声音后期等工作,其作品聚焦现实主义题材,关注家庭与社会。
三百秒,一个镜头,一个特写,一个故事。从筹备到产出,他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当指导老师李锦暄的一句“拿着你的作品去征战四方吧”,王海全终于松了口气。
可作品送出去一个月后,杳无音信,王海全对自己陷入质疑。两个月后,FIRST青年电影展的一封入围邮件让他彻夜未眠。“我清楚记得,报名填写导演简介时,我写的是‘一张白纸’。那天我也终于知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种什么感受。”
紧接着,王海全和主创团队的成员们带着贾奶奶(主演)的“手”,去到北京、桂林、上海、南昌等多座城市的电影院与观众见面。“观众真诚,我们感动。我突然发现,一部作品,最终的归宿,是观众;一部电影,最伟大的人,仍是观众。”王海全感慨,对于《手》,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对于我,只有感谢,就像片尾淡出的那句话——感谢所有帮助完成影片和支持影片的人。
截至目前,作品《手》已荣获第十七届FIRST青年电影展超短片单元“特别展映”、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编剧”奖等20余个奖项和提名。
短视频单元创意类三等创优作品
如今,站上北影节的领奖台,面向星光,一切似乎云淡风轻。王海全说,领奖后走下舞台,默默给电影学院罗逊院长发了张现场照片报喜,给老师们汇报情况后,又接着改自己的新剧本。“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质疑与嘲讽、泪水与不甘,这五分钟,我看了上千遍,可能这种复杂情绪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彝梦越山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佳作品
川影作品《彝梦越山河》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佳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多样性”“民政中国”三个板块,为本届短视频单元特别增设板块,创作者用小切口、大视野,展现了我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多样性发展和促进民政中国建设中取得的卓越成就,用影像记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用镜头定格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的进步发展。
川影人作品《彝梦越山河》
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佳作品
作品主创团队为新媒体学院学生邓达江、辜小艳、李锋云、李美、李世玲,作品之外,也记录了团队五人的成长历程。
拍摄阶段,创作团队三入凉山,艰难的气候、不通的语言、陌生的环境,遇到问题只能依靠彼此,在此期间,强烈的热情可能会被拒绝,完美的计划可能也会被无情打破。主创团队表示,“好在我们知道老师永远都在,川影也等着我们‘回家’。感谢指导代琳琳、黄丹丹老师从选题、调研、实拍、剪辑,到组织参赛,长达八个月时间全程参与,给予专业指导和支持陪伴;感谢2010级梁俊师哥的剪辑指导;感谢学院提供给一群追梦人平台与支持;感谢川影,让我们被看见。”
作品《彝梦越山河》主创团队
“一切的努力,会在收获的那刻化作一个值得。”回想起获奖时刻,导演邓达江说,当看到自己的作品登上大舞台,主创团队成员们内心仍无比激动。作为新媒体人,用影像记录生命与生活,被更多人关注与认可,我们的努力才真正有了意义。还记得上学期《专业实践-5》的课程汇报,琳姐对大家说:今天只是课程的结束,但绝对不是创作的结束,下来接着约!《彝梦越过山河》,我们也会再坚持打磨下去。
“《彝梦越山河》是大家梦的实现,也是新未来的开始。”指导老师代琳琳表示,新媒体、新世界、新未来,我们下次见。
作品介绍:K5633/5634次绿皮火车作为一列扶贫车,在大凉山穿行50余载,成为了彝族人民的致富车、筑梦车,被老乡们亲切地称呼为“开往春天的火车”。“开往春天的火车”承载着凉山的过往,寄托着凉山的希望,奔往一个又一个梦想和幸福的站点。
用影像作品感知点滴生活,以视听创新传递价值情怀。除了以上三部获奖作品,川影电影学院202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校生袁昕煜的作品《狼来了》,也成功入选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青年优秀剧本推选单元。
川影人在北影节的光芒闪耀,不仅展现了师生们的优秀才华和无限创意,也体现了川影在影视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媒体深度融合之路,持续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让更多年轻人拥有更广阔的创新、创想、创造空间,用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的优秀视听作品在星辰大海里照亮征途,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川影故事。
再次恭喜获奖师生,川影人闪闪发光!
终审 | 余乐欢迎投稿cyxctzb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