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教育体制频频改革,到底意义何在?未来教育又将何去何从?

2016-09-14 朱大大 学而思上海小升初指导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我│们│哦│




前几天,大大推送了 关于教育部出台教育体制改革新政 (点击可跳转)的文章后,引来很多家长议论,评论区也更是一片哗然,褒贬不一;但心细的家长不难发现,近年来,教育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动作实属频繁,那么对于频繁的教育改革,到底意义何在?未来教育又将何去何从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大大围绕“中国教育频频改革的原因以及未来中国教育将何去何从?”来作详细分析:




内容│朱大大

编辑│朱大大

©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教育近几年的频频改革,一切都缘起于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发。


- 为什么要颁发《意见》?

- 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意见》的颁发,中国教育便走上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路,细数近年中国的改革历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改计划

- 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 明显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 完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

- 破解义务教育学校择校难题


二、改考试

-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 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 分类考试成高职招生主渠道

- 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卷省份


三、改录取

- 大幅减少加分项目

- 全面规范自主招生

- 完善招生选拔机制

- 淡化录取批次,推行平行志愿

- 注册入学,宽进严出,弹性学制,学分转换


四、改监管

-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 提升考试安全水平


五、综改试点

- 2014年沪、浙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当然,对于教育制度改革,始终是考验世界智慧的教育难题之一。而我国《意见》的制定思路除了结合我国国情以及人口基数外,还主要参照了德国、韩国以及印度等国的教育改革经验;以下是几个国家的改革经验介绍: 


 印度:改革始于公平 

义务教育坚持就近入学

对中央政府而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课程框架,制定和执行教师教育培训标准,提供技术和相应的经费支持。邦及市、县一级政府要承担主要职责,向每一个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14岁;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义务就学、出勤和完成8年义务教育;保证临近学校的可得性;确保弱势儿童不受歧视,能够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提供校舍和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保证学校按规定足额配备合格教师和校长,5年内所有教师须达到最低任职资格标准,确保各校合理的生师比,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少择校现象。此外,邦及市、县一级政府要监测每个儿童的就学、出勤和完成义务教育的情况,并确保有符合办学设置标准的具有良好质量的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设置多重入口和出口

2013年,印度出台新的职业教育改革计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增长、就业和竞争力的提升,全面实施国家技能资格框架,中等职业教育从义务教育后的九年级开始,保证职业教育与8年义务教育相衔接,每年扩大招收20万名职教学生。为此,印度建立了与学历教育相对应的国家技能资格框架。资格框架设有10个等级,国家能力证书等级的划分基本是一个学年设定一个资格等级,这符合正规学校教育按学年制组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一个学年的学习量为1000个学习小时,包括实践技能培训和文化理论课学习。等级越高,实践技能培训比重就越大。例如,二级能力证书(相当于高中阶段教育)实践课与文化理论课时间分别为250小时和750小时,而七级能力证书(硕士层次)为700小时和300小时,说明在较高资格等级的学习更加注重技能培训,为学生顺利进入就业奠定基础。


高等教育为弱势生源保留学位

目前,印度没有全国统一高考,部属院校实行单独或联合考试。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共有17所,实行联合入学考试,在全国各地设有7个考区和419个考点。每年的印度理工学院入学考试竞争异常激烈。为保证弱势人群生源的入学机会,不同类别考生划有不同录取分数线。2011年普通类考生为229分,其他落后阶层考生为207分,表列种姓考生为119分,表列部落考生为115分。在录取的9287名学生中,普通类生源占55.5%,其他落后阶层生源占22.5%,表列种姓生源占14.9%,表列部落生源占6.1%,身体残疾生源占1%。可以看出,弱势人群生源录取比例比较接近法律规定的配额比例。



 韩国:动态调整中寻最佳方案 

为克服教育公平问题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韩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高校招生的教育机会平等。而且,几十年来,韩国高校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先后有过多次调整。


大学自主化招生得以不断强化

从2010学年开始,韩国政府对大学入学考试进行了彻底改革,包括一年举行2次高考,并分2天考试的方案,允许大学自主招生。第一阶段,让大学根据自身设置的学科专业特性进行入学考核,另外结合考查学生的学生学籍档案和学习能力录取新生;第二阶段,通过减少高考现有考试科目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能力考试科目中基本课程和探究课程科目中分别选择2至3门,或总共选择4至6门课程作为自己入学考试科目;第三阶段,大学的自选能力逐步完善,完成大学新生选拔的充分自主化。


美国高校“入学司正官”被引入韩国

为了真正意义上能够扩大大学的学生选拔自主权限,保证小学、中学阶段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强化大学录取招生的自主化和特性化,打破成绩分数为主的整齐划一选拔人才的方式,源于美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入学司正官/查定官”(Admissions Officer) 被引入到了韩国高校的招生和人才选拔环节。因为各个大学对于人才的定义和素质要求多种多样,因家庭、受教育环境和个人身体智力等内外部条件多种多样,申请入学的高中毕业生的性格、能力、素质和潜能都不尽相同,所以“入学司正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扮演的角色也就千差万别。按照大学的招生录取考试方法和人才选拔的考查侧重点,“入学司正官”要对申请入学的高中毕业生能否入学进行判断和最终决定,负责对自主招生计划范围内的学生资格进行审查,必要时,也会参与到其他类型的招生环节。


需要转变思路全社会积极参与

不断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韩国高校的显著特点。当高校增多,学生增多,各高校单独考试招生的办法无法正常进行时,引入全国统一预考和各校再单独组织考试相结合的改革办法;当发现学生的负担太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时,则引入“大学入学学力考试”和参考高中成绩相结合的改革;当发现高校在选拔新生的自主权得不到保证时,则引入“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和各校再考查相结合的改革方法;当发现高考制“一卷定终身”的不合理性、不公平性等弊端时,则引入高考成绩不计算总分及提高高中生活记录簿的比重等改革措施。



 德国:高考不分文理、平时成绩更重要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自主负责本州的文教政策。德国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KMK)虽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要求”(EPA),但是各州的落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以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为例,能够看到德国“高考”如何通过不分文理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将统一考试和平时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


巴符州高中毕业考试包括全州统一考试和平时考试两个组成部分,最终的毕业成绩也由这两部分考试成绩组成。其中,统一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比重为1/3,而平时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为2/3。由此可见德国“高考”对平时成绩的重视。


目前,在德国16个联邦州中,除了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之外,其他州均已引入全州统一考试。巴符州的统一考试包括5个科目。其中,前3个为数学、德语、外语,属于必考科目,而且要求考试形式是笔试。外语科目由学生自己选择,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学习这门外语的时间不能少于4年。如果所选择的外语是现代语言(即不是拉丁语),那么外语考试中还包含一个交流测试,用来测验学生的听、说和文化理解能力。


其余2个科目(也称特色科目或兴趣科目)也由学生自由选择。不过,为了避免出现偏科问题,最终选择的5个科目必须覆盖教学大纲所确定的以下3个学习领域:语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以及数学—自然科学—技术。体育被单独列为一个学习领域,属于必修课,学生也可以将体育选为统一考试的科目。在后两个科目中,学生要选出一门进行笔试,而另一门进行口试。口试时间是20分钟,先由学生做一个10分钟的报告,之后是答辩环节,考官会就学生的报告提出问题,也会问及相关的专业问题以及其他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学生在和任课教师协商后提出4个口试题目的建议。考试委员会主席负责从中选出一个来,并负责通知学生。学生有大约一周的时间做准备。学生的最终成绩最高是900分,包括统一考试的最高得分300分和平时考试成绩的最高得分600分。要及格,必须要满足4个前提条件:(1)学生在两个部分都必须达到最低要求的分数(第一部分为200分,第二部分为100分)。有一个部分的成绩不及格,就不能获得毕业证书。(2)不能有任何一门必修课的成绩是0分。(3)20%的计入总成绩的课程得分可以是低分(得分少于5分)。(4)在5门统一考试科目中,至少要在3门考试中得分高于5分。在毕业证书中,学生的得分会被转化成德国常用的6分制。


对比一下以上国家的教育制度的设计,不难发现我国所颁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系列改革目标也主要借鉴了这些国家的改革经验。(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多去了解了解这些国家更多的关于教育的改革体制) 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遵循《意见》进行改革,相信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的教育体系会越来越健全、越来越公平。



附:未来教育改革时间表


2014年

出台文件

-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


综合改革

- 沪、浙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5年

分类考试

- 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学生占高职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

统一命题试卷

-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考试加分

- 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自主招生

- 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录取批次

- 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招生问责

- 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学分互认

- 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2017年

录取率

-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至4个百分点以内


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人数

-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长效机制


分类考试

- 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



2020年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考试招生模式

-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体制机制

- 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


终身学习“立交桥”

- 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

- 认可多种学习成果




  推 荐 阅 读  

 上海“5+4”学制大揭秘,你了解多少?

 如今上海小升初如此乱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

 名校老师爆猛料:关于上海小升初的惊人内幕—

 上海各区最热门学校大盘点(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有)

●  上海新增85所中小幼学校,教育格局将可能发生巨大变化

●  上海初中界也有“四大八校一神仙”,你知道是哪几所吗?

●  市教委刚刚通知:上海市中小学可在线转学了!

●  国际教育怎么选,才能免受“野鸡学校”的陷害?

●  小升初的这些“潜规则”,你知道多少?

●  2017各大杯赛最新通知安排汇总+历年真题&分析





[可能您身边的朋友也需要这篇文章,分享就是最好的帮助]

-  E N D  -



- 学 而 思│让 学 习 变 得 更 有 效 -



 你 按 一 下,我 们 就 在 一 起 了 


  这里  点赞   ▼                        这里  留言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