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语|读书必晓文字美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国商朝甲骨文、玛雅文字)之一,亦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从大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 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多种多样的字体,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字之美。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例如,“春光明媚”中的春字,从甲骨文看,它左边的上、下两部分都是草,中间是“日”,代表了旭日东升,绿草萌发,大地回春。同样一个“春”字在唐代诗人李群玉的“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的诗中,则表现出春日的情景难以形容,娇艳的景色令人心醉,充满了诗情画意。
除了文字本身具有意境外,古人的诗歌更有一语双关的境界,亦如南宋诗人林升《题林安邸》中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其中“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淫靡之风。而“游人”则并非一般游客,而是特指忘记国恨家仇,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阶级。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表现出诗人的真实情感。
由此可见,每一个汉字都闪烁着诗意的光芒,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蕴藏着奥秘和玄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境。
韵律主要体现在古诗词中。韵,即均,是指和谐的声音。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声韵的和谐组合犹如一曲动人的乐曲,我们在吟诵一首古诗时犹如在欣赏一首经典名曲。从汉字诞生以来,古人就能利用声韵音律美的这一特点写出千古绝唱的名篇。无论是先秦诗歌、汉赋、骈文还是唐诗、宋词、元曲都是音律美的典范。
此外,古典诗词还非常注重字调的旋律美,字调平仄规律使用,诗词诵读起来便具有了抑扬回环的旋律感。阴平平缓稳重,阳平欢快轻扬,上声婉曲上举,去声低沉利落,四声的循环往复使文章宛如名家弹奏的变奏曲。
汉字线条流畅、形态对称,灵动中充满沉稳和谐,“横竖撇捺折点”中蕴含着变化万千的空间,每一个汉字都显露着“骨”,散发着本源之“气”。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美,像暗夜里的珍珠,闪烁着幽幽的光芒,只有热爱它的人,才会在书页里摸爬滚打,一点点去体会它带给我们的惊喜和陶醉。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学国学网所发表的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浪微博:weibo.com/lexueguoxue
投稿 分享长按二维码关注或搜索微信号:lexuegu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