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的觉醒之路

2016-05-17 学国学网

那是三百万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群学会了用前肢摘果子的猿人从树上来到了地面,后肢直立并逐渐发达,尾子开始萎缩。他们用前肢互相牵扶,小心翼翼的挪步,蹦蹦跳跳,口里“咿咿呀呀”“哇哇啦啦”地喊叫。


有据可查的是,那些喊叫的单音,至今还保留在人类共有的语言中,中国的汉语将它们列为叹词一类,如“啊”“唉”“咳”“哦”“哼”等,民歌和戏曲中也大量采用。




18世纪的卢梭推测:人类“最初的语言似乎是充溢着热情的歌唱的语言”。他认为,人类有恐怖、欢乐、悲痛等情感,自然会发出各种感叹之声。美国的人类社会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的语言似乎是由最粗糙、最简单的表达形式发展起来的。


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哲学家们认为,最早的认识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和动物的叫声,创造了第一批单音词。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劳动使人的发音器官变得灵活,思维逐渐发达,逐渐可以发出抑扬顿挫的音调和一个个清晰地音节。前辈大师们的推论是令人信服的,一种发自这样直立行走的人群内心的感叹声,有如一曲美妙的音乐。

 

有位中国学者说:“音乐让所有的生命随之起舞。”当那群直立行走的男男女女,鼓之(拍着肚皮)、舞之(蹦蹦跳跳)、呼之(发自内心的感叹)时,所有的同伴们都被这种原始的人类音乐惊呆了,吸引了,一群群的汇集在一起,踩踏着苔藓、草地,拨开灌木和荆棘,穿行在树林之中,他们“咿咿呀呀”地走向一种更适于生存的环境里去。



当遇到巨石、枯树阻挡去路时,大伙异口同声呼喊:“哼——”障碍排除了,道路通畅了。这种发自胸腔和鼻孔的单音,在一代代的重复和传承中,渐渐成为劳动的号子和日常语音。造字的祖先们把“哼”的音韵和排除障碍的故事嫁接,造出“亨”字,表示通畅(这本古老的《易经》中反复出现了这个字)。聪明的人们又根据“通”就能“成”的推理,造出“成功”的“成”(韵母eng)字,读音属于“亨”(eng)的音韵系统。

 

一路上“嗷嗷”直叫的人群,开辟了许多的道,走了很多遍,始终还不能安静下来,也许是外部世界更多新鲜事物激发他们的灵感,他们又对影子产生了好奇。

 



开始认识的只是跟着人移动的人影,后来又发现道路两旁的树影、山影都在移动,太阳起山时的影子和太阳下山时的影子方向正好相反。强烈的好奇激发了强烈的感叹,一声单韵声“咦!”脱口而出。于是,他们的喊叫中又多了一种单韵——i。由“i”又衍生出几个“表亲”语言家族,首先当然是“i”的直系家族,有“夷”,本义是平的意思,他们认为影子是平的;有“移”,原义是指影子的移动;有“一”,原意是人影,树影,都是一长横。后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取“i”为韵,如:“衣”(古代专指上装)、“医”(古代人以酒医治外伤)、“乙”(指胚芽萌生的形状)、“饴”(甜爽可口的糖)、“颐”(指食物营养)、“佾”(古代乐舞的行列)、“矣”(语气助词)等。另一个嫡系家族是“in”,如“阴”(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或阴影部分)、“引”(以影子为向导),“音”(声音、消息),遗迹“影”字。不知什么时候,“影”字从“咦”字家族中出走,自立门户,成为了“yǐng”。

 

这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后来许多都记录在《易经》中的符号和文字中,使它流传到遥远的今天和明天。


我不是尚书

当你摸索的多了,你就懂的多了,懂的多了,就会的多了,会的多了,你就进步了!你懂了吗?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